【火災的可怕】灼傷死亡比燒死多,存活下患者肺部恐受永久性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火會於細胞層面上干擾人體的氧氣消耗,從而產生有害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氰化氫和硫化氫都是在火災中產生的有害化學物質,會干擾細胞對氧氣的運作。

而若 ... 搜尋醫生醫生博客專科資訊醫療頭條 醫管局新聞 香港政策 醫護動向 醫學新知醫療科技健康生活 均衡飲食 每日運動 生活習慣 AIPoweredNewsALL癌症專區 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 telegram ShareThis! Facebook WhatsApp CopyLink 722 油麻地廣東道560號唐樓周日(15日)發生奪命大火,釀成4男3女死亡,年齡介乎9歲至40歲。

另外,當晚共有18人受傷送院,當中3男4女傷者危殆,其中多名傷者嚴重受傷,主要為昏迷不醒、吸入性損傷、燒傷及逃生時腳部受傷,而約30人需要疏散。

其實在火災中,濃煙往往比明火更為危險,而火災中的死者,多數都是因為吸入濃煙而死亡,非被燒死。

PhotoFrom港台 根據消防處與警方講述當晚的火警詳情,指相信火警發生時,涉事尼泊爾餐廳正進行慶祝活動,該餐廳是一間開放式單位,惟期間有物件着火並迅速蔓延,加上只有一個門口出入並受火舌包圍,除了一名傷者成功帶2名小朋友逃出火海,其他人需躲在靠近廚房位置等候救援,而其中4名傷者為逃命冒險跳窗,7名傷者逃生無門送院不治。

消防處指,當晚於接報3分鐘後到場,現場1樓起火面積約5米乘15米,火勢於約8分鐘後被救熄,但由於當時現場有大量傷者,經評估後將原報為一級火警升為二級。

整個救援行動中,合共出動68名消防員、1條滅火喉及2隊煙帽隊及14輛消防車。

另外,共派出85名救護員、25輛救護車、1輛流動傷者治療車、1輛輔助醫療裝備車、2輛快速應變急救車及1輛急救醫療電單車協助救援。

根據醫學外媒報導指,吸入濃煙會透過窒息(缺氧),化學或熱刺激,化學窒息這些方式損害人體。

普遍窒息 燃燒會耗盡火源附近的氧氣,在沒有氧氣可供呼吸的情況下導致死亡。

而濃煙本身會佔用氧氣的空間,例如,以二氧化碳這種方式起作用。

刺激性化合物 燃燒會改變化學物質,當它們接觸皮膚和粘膜時會直接造成灼傷。

這些物質也破壞呼吸道的內膜。

其破壞性可能會導致腫脹,呼吸道塌陷和呼吸窘迫。

在煙霧中發現的化學刺激物包括二氧化硫,氨,氯化氫和氯。

另外,溫度高的濃煙可以直接灼傷呼吸道。

化學性窒息 火會於細胞層面上干擾人體的氧氣消耗,從而產生有害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氰化氫和硫化氫都是在火災中產生的有害化學物質,會干擾細胞對氧氣的運作。

而若氧氣的輸送或使用受到抑制,細胞將死亡。

其中濃煙中的一氧化碳是最常見及主要導致死亡的原因。

PhotoFromFB 濃煙的恐怖性 早於4月台灣也發生一宗奪命火災,造成多人死傷。

台灣台北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肺內科蘇一峰醫生就事件發布文章,指火災現場的濃煙灼傷,常常是比火災直接燒傷造成的死亡還多,許多人會因為吸入濃煙而喪命。

他亦提及吸入濃煙可能造成呼吸道阻塞,也會有肺纖維化、呼吸道變形、阻塞性肺病等後遺症。

蘇醫生表示,受濃煙灼傷的患者,會出現臉部燒傷水腫、口咽鼻咽水腫、且充滿炭顆粒;嚴重者則會立即造成上呼吸道阻塞水腫,無法呼吸。

嚴重吸入濃煙傷害的患者的外觀會表現出呼吸困難,臉部與口咽鼻咽脫皮水腫,造成呼吸道的阻塞。

至於嚴重濃煙灼傷患者,其氣管呼吸道與肺部,則會出現嚴重的氣管紅腫脫皮、肺水腫與呼吸道阻塞,及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的症狀。

還有若患者有幸從濃煙灼傷後活下來,也會留下後遺症。

因應嚴重程度不同,可能會出現肺纖維化及呼吸道變形、阻塞性肺病等肺部慢性疾病。

蘇醫生更強調,該些傷害有時候是無法恢復的,造成壽命的縮短與肺功能不可逆的損害。

此外,若被濃煙輕微灼傷呼吸道,亦會出現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呼吸道會疼痛、水腫,出現像咳嗽、呼吸費力且持續兩三周的情況,就會出現像氣喘的後遺症,停留數可十年之久。

而康復能力與年紀相關,年紀越大恢復力越差。

Source:WebMD、蘇一峰FB TextbyMEDICALINSPIRE醫‧思維 SubscribetoMedicalInspireTelegramforinstantnewsandinformation: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toMedicalInspireYoutubechannelforprofessionalmedicalinformation:http://bit.ly/2Fd1JPu 火災灼傷燒死肺部受損 RELATEDNEWS 【嘔心行為】網上流傳影片有女子於港鐵站擾亂秩序 公然塗抹唾液鼻涕引人側目 【害己害人】救護員助接生滿身血 孕婦分娩後表示自己快測陽性 FACEBOOK FollowonInstagram HOTPICK1covid19,健康生活,新冠疫情,新冠疫苗,疫苗,擴大「疫苗氣泡」接種疫苗須知:如何快速舒緩副作用不適?1monthago17,5372專科資訊,醫學新知,醫療頭條,【瑞士研究】7款快速抗原測試套裝有4款對Omicron靈敏度不足 新加坡品牌有明顯優勢3weeksago45,3503醫療頭條,【抗疫懶人包】快速測試呈陽性應如何處理? 內附「居安抗疫」、「抗疫的士」、「指定診所」等熱線號碼1weekago37,6394醫療頭條,【新冠肺炎】確診者可獲5000元現金津貼 申請者需符合三大條件4daysago5,2575醫療頭條,【中國式共存】內地專家曾光:「動態清零」策略可變 適時推「中國式與病毒共存」2daysago4,857 【求生意志】91歲獨居婆婆跌倒躺地2天,靠吃盆栽泥土延續生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