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語料編寫說明 - 梵漢對勘雙語語料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法華經》屬於初期大乘佛典,它久負盛譽,是所有佛教典籍中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一部。

在尼泊爾,《法華經》是所謂的“大乘九寶”之一。

在漢地,它更是屢次被譯成中文 ... 介紹 縮略語表 法華經 維摩詰經 俱舍論 聯繫我們 《法華經》語料編寫說明 《法華經》屬於初期大乘佛典,它久負盛譽,是所有佛教典籍中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一部。

在尼泊爾,《法華經》是所謂的“大乘九寶”之一。

在漢地,它更是屢次被譯成中文,講誦注疏甚多,僅南北朝時期,注疏此經的就達七十餘家;敦煌寫經中,該經的比重也獨佔鰲頭。

上世紀初發現的敦煌藏經洞保存了五、六萬號古代漢文寫卷,較長有30000號左右,僅《法華經》的數量就超出5000號,占六分之一強,大部分寫于南北朝及盛唐階段,而且在敦煌遺書中還保存了30餘種未入藏的《法華經》注疏。

这些充分說明了該經在漢地的重要地位。

傳入日本後,《法華經》被譽為“大乘之經王”及“鎮護國家之經典”。

在亞洲與佛教有關的其它各國中,也保存下來數量龐大的《法華經》寫本、印本及出土斷簡殘篇等。

除梵語寫本及漢譯本外,還流傳著吐蕃、于闐–塞、回鶻、龜茲、西夏、蒙、古、滿、朝鮮等多種語言的譯本,加上現代英、法、德、意、日、西班牙諸語譯本,數量更為可觀。

擁有如此豐富的文獻資料,對大多數印度佛典來說可謂望塵莫及,《法華經》因此也成為各領域研究者最關注的一部經典,並且已經在佛教學、印度學以及文獻校刊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不僅有經過嚴格校刊的梵本及漢譯問世,還有多種詞典、索引類工具書可供利用。

版本 在迄今發現的梵語佛典寫本中,《法華經》的數量最多,達四十餘種,主要來自尼泊爾、克什米爾、中國新疆和西藏等地。

學者們多角度比較諸梵本,已基本確定該經大體以二個體系流傳:一是吉爾吉特–尼泊爾寫本系統,二是中亞寫本(又稱新疆寫本或喀什寫本)系統。

而現存的漢譯本恰與中亞寫本同源。

目前幾個有代表性的精校梵本是:(1)H.KernandBunyuNanjio(ed.),Saddharmapundarīka,St.Petersburg,1908-12.(repr.inJapan,1977)、(2)荻原雲來(U.Wogihara)、土田勝彌(C.Tsuchida)編《改訂梵語法華經》(Saddharmapundarīka-sutra,RomanizedandRevisedTextoftheBibliothecaBuddhicaPublicationbyConsultingaSanskritMs.andTibetanandChineseTranslations),山喜房佛書林,東京,1934-35。

(3)蔣忠新編注《民族文化宮圖書館藏梵語寫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與此同時,漢譯《法華經》語言本身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據史料記載,該經傳入中土後,凡經八譯,最早為三國吳•支謙節譯的《佛以三車喚經》一卷,今已亡佚。

現存完整的漢譯本共有三種,按時代先後分別為: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10卷27品(T9,No.263)、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7卷28品(T9,No.262)、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8卷27品(T9,No.264)。

其中《添品妙法蓮華經》是對鳩摩羅什譯本的重新校定,除了結構有所變動,略微增加一些內容外,跟《妙法蓮華經》沒有太大不同,所以學者們更多關注3世紀譯出的竺法護本和5世紀譯出的鳩摩羅什本。

《法華經》梵本與漢譯本品目對應表 Saddharmapuṇḍarīkasūtram《正法華經》《妙法蓮華經》 1nidāna-parivartonāmaprathamaḥ光瑞品第一序品第一 3aupamya-parivartonāmatṛtīyaḥ應時品第三譬喻品第三 4adhimukti-parivartonāmacaturtha信樂品第四信解品第四 5oṣadhī-parivartonāmapañcamaḥ藥草品第五藥草喻品第五 6vyākaraṇa-parivartonāmaṣaṣṭhaḥ授聲聞決品第六授記品第六 7pūrva-yoga-parivartonāmasaptamaḥ往古品第七化城喻品第七 8pañca-bhikṣu-śata-vyākaraṇa-parivartonāmāṣṭamaḥ授五百弟子決品第八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9vyākaraṇa-parivartonāmanavamaḥ授阿難羅雲決品第九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10dharma-bhāṇaka-parivartonāmadaśamaḥ藥王如來品第十法師品第十 11stūpa-saṃdarśana-parivartonāmaikādaśasaḥ七寶塔品第十一見寶塔品第十一 (無)(無)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12utsāha-parivartonāmadvādaśamaḥ勸說品第十二勸持品第十三 13sukha-vihāra-parivartonāmaTrayodaśamaḥ安行品第十三安樂行品第十四 14bodhisattva-pṛthivī-vivara-samudgama-parivartonāmaCaturdaśamaḥ菩薩從地踴出品第十四踴出品第十五 15tathāgatāyuṣpramāṇa-parivartonāmapañcadaśamaḥ如來現壽品第十五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16Puṇya-paryāya-parivartonāmaṣoḍaśamaḥ禦福事品第十六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17anumodanā-puṇya-nirdeśa-parivartonāmasaptadaśamaḥ勸助品第十七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18dharma-bhāṇakānuśaṃsā-parivartonāmāṣṭādaśamaḥ歎法師品第十八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19Sadāparibhūtaparivartonāmaikonaviṃśatitamaḥ常被輕慢品第十九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20tathāgatarddhy-abhisaṃskāra-parivartonāmaviṃśatitamaḥ如來神足行品第二十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21dhāraṇī-parivartonāmkaỿviṃśatitamaḥ總持品第二十四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22bhaiṣajyarāja-pūrva-yoga-parivartonāmadvāviṃśatitamaḥ藥王菩薩品第二十一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23gadgadasvara-parivartonāmatrayoviṃśatimaḥ妙吼菩薩品第二十二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24Samanta-mukha-parivartonāmāvalokiteśvara-vikurvaṇa-nirdeśaścaturviṃśatimaḥ光世音普門品第二十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25śubhavyūharāja-pūrvayoga-parivartonāmapañcaviṃśatimaḥ淨複淨王品第二十五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26samantabhadrotsāhana-parivartonāmaṣaḍviṃśatimaḥ樂普賢品第二十六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27anuparīndanā-parivartonāmasaptaviṃśatimaḥsamāptaḥ囑累品第二十七囑累品第二十二 標註 語段切分 散文部分主要按照語篇的話題鏈進行切分,偈頌部分直接採用梵本的分段。

然後對切分出來的語段統一用數字編序。

例如: 1-1表第一品第1段 2-3表第二品第3段 語段解析 1.每段開始先列出《正法華經》和《妙法蓮華經》中的漢譯,再配上對應的原文,並將梵本中的連音形式還原成不連音形式,以便逐詞解析,複合詞內部用“-”連接各組成成分,無原文處用“(無)”注明,然後譯成現代漢語。

例如: 3-1 D:於是賢者舍利弗聞佛說此,欣然踴躍,即起叉手,白眾佑曰。

K:爾時舍利弗踴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

athakhalvāyuṣmāñśāriputrastasyāṃvelāyāṃtuṣṭaudagraātta-manāḥpramuditaḥ prīti-saumanasya-jātoyenabhagavāṃstenāñjaliṃpraṇāmyabhagavato’bhimukho bhagavantamevavyavalokayamānobhagavantametadavocat: 於是長者舍利弗歡喜踴躍心醉高興,對諸世尊恭敬合掌,瞻視著世尊面龐,對世尊說。

2.細分語段。

將該段原文分成更短的句子或短語,在段落序號的基礎上繼續編排小節序號。

原文後緊跟現代漢語翻譯和相應的兩種漢譯,無漢譯處同樣用“(無)”注明,增譯處添加方框。

之後對原文及漢譯分別進行篇章話語以及句法結構的描寫分析,“↔”前是對原文的分析術語(有時用縮略語表示),後是對漢譯的分析術語。

“主語”、“謂語”、“狀語”、“補語”等語法分析術語主要依據朱德熙的《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1999年),“主題”、“主題鏈”、“子句”等語篇分析術語依據曹逢甫著、王靜譯的《漢語的句子與子句結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主題1”表一級主題,依次類推。

例如對上面3-1的細分結果為: 3-1-1.athakhalu:於是。

D:於是。

句首小品詞↔連詞,用做話題轉換標記。

K:爾時。

句首小品詞↔時間詞,用做話題轉換標記。

3-1-2.āyuṣmānśāriputras:長者舍利弗。

D:賢者舍利弗。

K:舍利弗。

N.↔主題兼主語。

3-1-3.tasyāmvelāyām:在這個時候。

在此位格用作副詞,表時間,修飾avocat。

D:聞佛說此。

L.↔小句,表時間。

K:(無)。

... 3.逐一解析小節內的單詞。

a.每一單詞後,先在括號中列出它變化前的原形詞幹,動詞則還原至詞根,用“√”標明,如有前置詞,則用“-”連接並置於詞根之前;再標注該詞的性、數、格、人稱、時態、語態、詞性等語法信息(均使用縮略語以降低標注長度),然後譯成現代漢語,並附上漢譯本對應詞,無漢譯處同樣用“(無)”注明。

例如對上面3-1-7的詞語解析為: ◆bhagavantam:(bhagavat)m.sg.Ac.世尊、佛。

D:眾佑。

K:佛。

◆etad:pron.n.sg.Ac.此、斯、是。

◆avocat:(√vac)aor.3.sg.P.說、講。

D:白……曰。

K:白……言。

b.逐層分解複合詞,並標明關係類型,“依主釋”、“持業釋”兩類複合詞還分別在括號中注出主格以下的六類格關係和副詞、形容詞、同位等修飾關係。

例如上面3-1-4中的複合詞: ◆ātta-manās:(ātta-manas)adj.m.sg.N.心喜的、令人心醉的。

持業釋(形容詞關係)→多財釋。

D:欣然。

K:歡喜。

ātta:(ā-√dā)ppp.被取走的、被奪的。

manas:n.心、意。

◆prīti-saumanasya-jātas:(prīti-saumanasya-jāta)ppp.m.sg.N.生歡喜快樂。

依主釋(業格關係)。

prīti-saumanasya:歡喜快樂。

相違釋。

prīti:f.歡喜、喜好。

saumanasya:n.快樂、悅意。

jāta:(√jan)ppp.所生、已生。

篇章層級標記包括: 標記內容 D竺法護譯《正法華經》 K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 跳轉到首頁 前一頁 後一頁 跳轉到末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