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第九章普門品偈頌 - 星雲大師全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大悲行願 前面已經說過,〈普門品〉分有散文體的長行,和韻文體的偈頌兩種體裁。
長行解釋完畢,以下是解說偈頌。
關於本品的偈頌,姚秦羅什三藏法師最初略而未翻; ...
大師全集
全集自序
全集介紹
大師略傳
大事年表
著作總覽
影音弘法
相關連結
首頁/
第一類【經義】/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190 第九章普門品偈頌
190 第九章普門品偈頌
一、大悲行願前面已經說過,〈普門品〉分有散文體的長行,和韻文體的偈頌兩種體裁。
長行解釋完畢,以下是解說偈頌。
關於本品的偈頌,姚秦羅什三藏法師最初略而未翻;到隋文帝時,從北天竺來了兩個和尚,一位是闍那崛多,一位是達磨笈多,這偈頌就是由他們二人譯出加入的。
偈頌,又可稱為重頌,就是前面所說過的長行,在偈頌中用韻文體來重述一番。
「偈」,梵語叫「伽陀」,華言譯為「頌」。
梵華合稱,所以叫偈頌。
是一種美歌,聯合美辭而來歌頌。
在這裡稱的偈頌,就是等於詩歌一樣。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當佛陀說法到這裡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又用韻文的方式來提問。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世尊妙相具」,這是無盡意菩薩讚歎佛陀的。
「世尊」,是佛十號的總稱,就是娑婆世界最尊無上之意。
「妙相具」,這是說世尊內具萬德,外顯三十二相八十好而言。
故讚曰:「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我」,是無盡意自稱。
「重」,在前面長行已奉問,現在再問。
「彼」,指觀世音菩薩。
「佛子」,亦是指觀世音菩薩。
三界一切眾生,皆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觀世音也是佛子。
無盡意菩薩問觀世音菩薩由於什麼因緣而得此名,雖然所問是和長行相同,可是世尊的回答卻有點不同。
在長行方面,是專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妙力,而偈頌方面,卻顯示觀世音菩薩的願與行,所以稍微有點不同。
「因緣」,在長行中只解釋為是什麼理由;在偈頌中,說此菩薩過去無量劫前即發大清淨願是因,有苦無樂的眾生是緣。
就是自身行化的大願為因,以眾生為緣。
依這個因與緣,普在世間應現化度。
「此相續佛陀慧命的觀世音菩薩,由於什麼因緣而得名的呢?」無盡意菩薩這樣地問。
世尊以偈頌回答說: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汝」,指無盡意菩薩。
無盡意雖聽過觀世音菩薩以什麼因緣而得其名,但為顯示觀世音菩薩如何的修行,所以佛陀又令他好好地聽聽觀世音的妙行。
講到修行證覺,本來是不二的,但從凡夫修行而至證覺,是應分開來說的。
眾生心中的一面鏡子,本是清淨光明的(這和本覺的意義相同),但給無明煩惱的塵埃蒙蔽生起黑暗時,那就要用修行之力來拂拭心鏡上的黑暗塵埃(這叫始覺),以便恢復現出那本來的清淨之光。
到達修行與證覺的合一,這叫做始本不二。
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即證覺的第一步,至於本已立於證覺之上的觀音菩薩,他的修行不過是證覺的表現而已,他的證覺不過是修行的運用而已。
所以雖說是修行,但不同於凡夫的修行,而是證覺上的修行,即所謂修證不二,修即證,證即修。
觀世音菩薩的善應諸方所,亦是下化眾生的修行。
觀音證覺上的菩薩心,就是大慈悲心的表現。
「方所」是指十方諸世界。
以佛土言:是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以佛身說:是法身、報身、應身。
法性土,是法身佛的淨土。
布滿在無限的時間、無限的空間之中,這個大宇宙就是法性土,所謂是「翠竹黃花無非般若,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在空間是遍一切處,在時間是永恆的生命。
受用土,是為報身佛所受用的淨土。
變化土,是應身佛應眾生的根機,現種種身而濟度的國土。
因為要濟度此土的眾生,菩薩就現三十三身,這已如前說,因此稱為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是說觀世音菩薩誓願深如大海。
凡是菩薩都具有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四弘誓願的根本,眾生是無邊的,所發的誓願,就是要濟度這普遍的無量無邊的眾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是說無盡的煩惱,我誓願斷之。
「法門無量誓願學」,是說法門雖然無量,我誓願來學習。
「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雖是至高無上的,但我發大誓願要完成佛道。
四弘誓願中第一願是利他,第二和第三願是自利,第四願是二利結成。
觀世音菩薩並不單有這四弘誓願,還有濟度眾生的觀音十大願文,茲與四弘誓願對照如下:觀音的弘誓之深,如海一樣,就算你想到什麼時候,也不能想盡。
因為弘誓是甚深難測的,所以說歷劫不思議。
「劫」,時間最長之謂,即如前說,就算怎樣長的時間,也是難以思議之義。
「侍多千億佛」,是說隨侍無限量的佛而受教。
「發大清淨願」,是指發如四弘誓願的十大清淨願。
不單是觀世音菩薩的修行的客觀看法是如此,在主觀的我們心裡所存有的大慈悲之心,而日日所見聞的又統統是佛的教誡,照這樣的思念、反省、誓學,那所發的願就不會懈怠,則我們也算能夠體會到觀世音菩薩的心了。
二、念彼觀音力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我們要生起清淨的心,首先需要專一其心,驅除一切雜念妄想。
若要消除雜念妄想,則必定要口常稱念觀音的名號,意常思惟觀音的願行,身常禮拜觀音的慈像,以使身口意的三業合而為一。
三業需要具足,缺一不可,比方以身行事,以口講話,若不一致,或以口說事,以意思想,互相矛盾,那就不能稱為一心。
關於三業,前面雖已敘述過,現在更從側面來說明。
聞觀音的名,見觀音的像,如果一心稱念,那就不會空過,那就一定能消滅諸苦了。
「我」,是指釋迦牟尼佛,「汝」,是指無盡意菩薩。
「略說」,因在長行已詳細說過了。
至於歷劫不能思議的甚深弘誓,清淨的大願,要徹底地說起來,實在是不能說盡的,所以這裡只能就其重要的來說一說。
「聞名及見身」的「聞名」,即是聞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聞了口中就一定要稱念,這是三業的口業稱念。
「見身」,對於觀音的木刻畫像,若能觀見其相好,就要以身禮拜供養。
這是三業中的身業禮拜。
有人以為,向木頭或紙張上禮拜,那有什麼功德可言呢?這實在是大大地想錯了。
舉例來說:如同是竹的皮,可以做成草履,穿在腳上,可以做成竹笠戴在頭上;這樣雖是一根木、一張紙,如果做成佛像或描成佛像,就值得禮拜,需要禮拜,木或紙雖是沒有尊卑之分,但現於那上頭的心可是寶貴的啊!禪宗的大德所謂:「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
」只有以這樣的見識來禮拜,才有深刻的意義。
可是這個深刻的意義,不是一般常人所能領會的!「心念不空過」,以一心,不讓其空過,在《觀音慈林集‧魏王玄謨》中說:「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這就是心念不空過,這是意業致禮。
意業的所謂「念念不離心」,所謂「心念不空過」,換句話說,就是不論何時,要使觀音不與自己分離,要做到「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要做到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與觀音共在。
約而言之,就是要有與觀世音共活的信念。
有這個信念的人,以身口意三業常念菩薩,則自己的身口意自然也就會成為菩薩的行為。
自己與觀音共生,一切與觀音共存,這個身,就成為觀音的身,而不是我的身;這個意,就成為觀音的意,而不是我的意了。
承陽大師說;「此一日之生命,是可貴之生命,是可貴之形骸,有此行持之身心,當會自愛自敬。
」仔細想想這句話,其身可貴的理由,就更為顯明了。
如果自己這樣想,自己就是觀音的身,那就不能不鄭重,不能不敬愛。
每日感謝奉持之念更切,就不敢放逸。
哪裡還有「諸有苦」呢?即或有物質的苦,也可以把它看破了,還有什麼痛苦可言呢?這個身如果是觀音的身,則手、足、口,也不能不是的。
那麼,這個手,就不能偷盜;這個口,就不能罵人;從此以手合掌,以口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是三業一致,自然會滅除諸有苦的。
「能滅諸有苦」的「諸有」,是三界之謂,分開來也可以叫二十五有,就是三界六道,稱之為有,即是有漏的略稱。
有漏是煩惱,其根本是常說的三毒,從這個三毒生出三界,這個三界是三毒煩惱的苦界,指這個三毒之苦,名諸有苦。
如能三業清淨,我與菩薩合而為一時,就能住於滅三毒而出三界的解脫界。
這是總答,以下七難是別答。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這是重頌,或將前面已說了的,再重說一下;或把漏了的地方加以補充說明。
這裡兩首偈,是相當於前面所講的火難與水難,如以殺害、傷害來講,那就是被推入大火坑,在那時候,如念觀世音菩薩之力,則火坑立刻就可變為清涼之池,火自然消滅,而人也就得救了。
假若又漂在茫茫的大海中,遇到龍魚及諸惡鬼的災難,在那時候,如以念彼觀音之力,即使怎樣洶湧的波浪,也不能把我們沉沒下去。
照文字解釋,念觀世音菩薩固然可以;若從理上說,如前所說,火是瞋恚的火,由這瞋恚之火,把人燒得不知顧前想後,等於陷在大火坑中。
這個時候,若念觀音的大慈悲,以清淨崇高的愛水來消滅瞋恚的怒火,則心中就成為清涼池了。
「巨海」,即煩惱的大海;「龍魚諸鬼難」,就是愛欲的波濤。
愛欲的波浪起於煩惱的大海,直至沉淪在愛戀的深淵之中,招來了許多的痛苦與煩惱。
妖豔的身體,比龍魚更可怕;嫣然的嬌態,比惡鬼更可懼!這個時候,若以觀世音的大智慧,洞知諸法的實相,觀察一切皆是因緣的假合,則愛欲的執迷,自然就會消滅了。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須彌山」,不一定要看為是真實有的山,這是印度人假想的山,說是其高能到達天,但近人考之須彌山即指喜馬拉雅山而言。
從這高山上被推落的時候,如念觀音之力,就如日住於虛空,不會落下來。
又如在孤峰頂上安住,又被惡人追逐,從金剛山上墮落下來,如念觀音之力,一根毛也不會損傷。
「金剛山」,在須彌山的外圍,是不能破壞的意思。
關於須彌山究竟是怎樣的,金剛山又是怎樣的,在這裡大可不必仔細地詮索。
有人以為我們持有頂天立地什麼都不能妨礙的獨立自在的佛性,所以就生起了釋迦是什麼人,達摩是什麼人的念頭,如生這一念,即生起憍慢的心,變成自甘墮落,遂至被推落下來。
可是此時若能念彼觀世音菩薩的平等大慈悲,則不會輕侮他人;念彼觀音的大勇猛,就能獎勵自己,如太陽安住在虛空中,自然能暢遊海闊天空,所謂是「風吹不動天邊月,雪壓難摧澗底松」。
我們看到日或月掛在虛空,好像很危險的,可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須彌山,喻佛性,高大周遍之義。
金剛山,是不能破壞,不能動搖的意思,可以看作我們心裡的信念!稍微複雜一點來說,可以把它這樣比喻:須彌山是妙覺之位,金剛山是等覺之位,這裡指我們的信念,就是表示無論如何,不為他力所搖動。
立了信念,進而要把它堅定起來才行,因在我們的周圍,充滿了誘惑與迫害,時時都在伺機動搖和壓覆我們的信念,這像被惡人追逐而將要墮落的狀態,是非常危險的,但在那個時候,如能念及觀音大勇猛的願行,則雖在誘惑或迫害之中,也能不損一毛,而自由自在的,這就是所謂「八風吹不動」。
八風,是東、南、西、北四方,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的風;但是佛教中的八風並不是指此。
佛教的八風,是八種境界風,因它能煽動我們,所以稱為八風。
這八風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1.利:凡與自己有益的皆名為利,或稱如意的事名為利。
2.衰:凡與自己有減損的皆名為衰,或稱失意的事名衰。
3.毀:因討厭其人,背後誹謗叫毀。
4.譽:因歡喜其人,當面讚歎叫譽。
5.稱:推重其人,故在眾中,稱道其善叫稱。
6.譏:討厭其人,本無其事,妄說實有叫譏。
7.苦:逼迫之義,遇到惡緣惡境,身心均受逼迫叫苦。
8.樂:歡悅之義,遇到好緣好境,身心得到歡悅叫樂。
這些皆是動搖我們的心,損害那個金剛信念的,然而我們如能堅定信念,不為境界所惑動,則黃金當前,不會變節;白刃架頸,不會更動主張;這樣,毀譽、利害,一點也不能害我人了。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這裡所講的,也出於前面的長行。
首四句偈,說的是怨賊之難,很多的兇漢以刀來脅迫,自己若住於觀音大慈悲心,以大慈悲對著兇漢,他亦會生起慈悲心,古來高僧大德的逸話,傳播在社會中間的例子很多,如前面的空也上人就是一例。
這個是從外來的盜賊,比較起來終是少數,而自己心中的怨賊,長久盤據著,其數有八萬四千,各各持有利刀,欲奪我們清淨心中的功德之寶,那怨賊的主人翁就是我見我執。
如把這我見我執打破,住於平等的大慈悲,則怨賊即會給慈悲心所感化了。
正如《菜根譚》上說:「見聞覺知是外賊,情欲意識是內賊,此主人翁惺惺不昧,則化賊成家人。
」其次說到「王難苦」,相當於長行中的刀杖之難。
在過去專制的時代,法律是國王的法律,觸犯法律將要被殺時,如果念彼觀音之力,則刀即刻段段壞,而不能有斬的作用了。
日蓮上人在龍口將要被斬的時候說:「如果以《法華經》能夠代替這個醜的頭,實在可喜得很!」當他走進刑場時,因他具有這種信仰,利刀的確不能傷害。
國法是不能不守的,但那原是人定的,有時也不能不改,並非完全無缺失。
不過,不管怎麼樣,法律即使有缺點,但法律是有力的。
本來,無論什麼人觸犯了法律,都不能不處罰。
但是,在專制時代,法律之主裁者,即國家的主腦者和法之運用者,岳飛就是因「莫須有」三字而死。
執法的人即使犯法,何曾以法制裁自己?如果說有缺點的話,這也可以說是缺點。
哲人蘇格拉底毫無所懼地手執毒杯安然地死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像露水似的消滅了。
這些例子,古今中外,實在多得很,楠木正成死後,他的旗印文句被傳下來,內中有「非理法權天」五字,「非」不能勝「理」,「理」不能勝「法」,「法」不能勝「權」,「權」不能勝「天」。
所以世界上最強的還是天。
這個「天」,即是宇宙的真理,真理是最後的勝利者。
這最後勝利的真理,就是表現貫徹在無限時間中的法身,所以即使肉身的壽命能夠斷,而這個法身的慧命是不能夠斷的。
「囚禁枷鎖」或「杻械」,已如前說。
不管是有罪或者無罪,而受到手鐐腳銬、繩索繫縛的痛苦時,如能念彼觀音之力,就能解脫。
實際上我們戴上了名位的手鐐、財利的腳銬,以執著束縛了自身,假若能超然立於名利之外,打破了人我的界限,則我們就能夠展開自由自在的境地。
「釋然」是解脫的形式,「解脫」就是得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咒詛」,是要害他人的一種行為。
或者祈禱惡神降災,或者造稻草人釘打,或是畫符焚燒,這都是咒詛。
「諸毒藥」,凡是服而傷身的名為毒藥。
諸毒藥,指其多數。
即使有以這些咒詛或毒藥想要加害於自己的,如能念彼觀音之力,那個咒詛就變為他受,那個毒藥就反為他吞了。
咒詛的那種心理,我們心中難道沒有嗎?嫉妒的這種存心,幾乎是沒有一個人沒有的。
或見人家被稱譽,或見人家的成功,自自然然地就會對那個人加幾句批評,這是顯明的嫉妒。
還有一種見到人家失敗了,心中就很高興,或者甚至嘲笑說:「那是當然的!」這是嫉妒之情,像這個心,就是嫉妒,而同時又含有咒詛。
離間他人,中傷他人,可以說比毒藥還要厲害!咒詛人結果是誰受報應呢?其實還是咒詛的人自身來受報哩!好比,你送一件物品給人,別人不肯接受,那你只得再拿回來。
咒詛人也是一樣的,你要咒詛人,人家不知道,或不接受你的咒詛,那不是還要歸於自身嗎?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就算是有人嫉妒我,離間我,中傷我,而我自己安守我應守的本分,一點不為這種境界動搖,住於平等大悲的信念之上,積忍辱的功德,則絕不會因此而受累。
《四十二章經》中佛說得好:「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這可以看作解釋這段的意義。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或遇惡羅剎」到「時悉不敢害」,相當於長行中的「若三千大千……夜叉、羅剎欲來惱人」。
惡鬼羅剎,沒有再說明的必要。
「鬼」,是希求之義,希求是乞求的心,所以「貪」就叫做「鬼」。
除了貪鬼以外,還有一種無明鬼,無明即是愚痴的心,又叫痴鬼,這都是妨礙我們善事的毒龍。
這些皆是煩惱,因為有煩惱,所以才能覺悟。
煩惱即菩提,是大乘的根本,所以如把我們迷的心一轉,即是悟的心。
但因為迷的根本是我執,我執又是一切罪惡之源,那個所執著的小我,眾生念念不忘,所以在有我執的期間而不能悟。
人有這是我的孩子,那是他的孩子的分別,所以生起愛憎或偏頗的心;又有這是我的物,那是他的物的分別,所以生起慳貪的心。
但是,若把我擴大開來,一切眾生皆是我的孩子,住於三界皆我所有之心,則顯現出公平的、平等的大慈悲,煩惱立刻變為菩提,不能害我,澀柿子的澀終成為甜味。
那個澀柿子的澀是煩惱的惡果,經過佛日的慈光一照,即成菩提的甜味,此就是煩惱即菩提的最好說明。
這一轉心之間,所生的是迷悟的差別、聖凡的差別,佛教主要的就是說有這一轉心的心。
羅剎、毒龍、諸鬼統統是危害我們的,可是在遇到這些時,因念觀音之力的因緣,那些惡鬼、惡獸就不敢加害了。
或惡獸包圍了我們,而以銳爪利牙來逼時,如果念彼觀音力,則惡獸就會逃得不知蹤跡。
「惡獸」,即從我見我慢而生起的心理狀態,在眾生的心中,好像就有銳爪利牙相爭的情形。
尤其我們處在今日所謂生存競爭的時代,宛然像有眾多的惡獸包圍著,人類互相猜疑欺詐,有一點機會就要排擠他人自己占上那位置,假若這時有人能念觀世音菩薩平等的大悲心,則四海之類,皆我同胞,如手如足,相親相愛,一切心中和身旁的惡獸都會消滅了。
「蚖蛇及蝮蠍」,蚖、蛇、蝮、蠍,這可以看作是總稱一切的毒蟲。
前面的惡獸,是譬喻大的煩惱,這裡的毒蛇毒蟲,譬如的是小煩惱。
小煩惱若不注意,漸漸而成大煩惱,其害與毒蛇毒獸沒有什麼不同。
因此,《法句經》中說:「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大惡本非大,由小而積成,若不輕小惡,則不至遭殃。
」「氣毒煙火燃」,這是說毒氣如燃燒的火燄一般,這是形容瞋恚的厲害。
「尋聲自迴去」,是念觀音而起心中本自清淨的本性,把惡心一轉時,一切可怕的罪惡,就好像在草葉上的露珠,遇到朝陽生起,自然就會消滅了。
從「雲雷鼓掣電」到「應時得消散」,這四句話是說:好比本是一個明朗的晴空,忽然一堆黑雲湧起,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冰雹降落,大雨滂沱,那一種境界是多麼可怕!我們的心也和這個情形一樣,本來心上是沒有一點黑暗的,是光明朗照的,不料一念迷雲生起,無明之念跟隨而來,則瞋恚的雷鳴、忿怒的電光、貪欲的水電、自暴自棄的大雨,都來惱亂我們。
這時如能念觀世音菩薩,心機一轉,雲消雨息,朗朗心空,無不清淨自在。
對於以上的諸苦難,念彼觀音之力,即能轉災招福,拔苦與樂。
這「念彼觀音力」的五個字,實在是轉惡心向善,與轉迷途向悟的一個關鍵。
我們的力,是相對的、差別的,觀音的力是絕對平等的。
把執著差別的這一顆心,一轉而向平等,把繫縛於相對之心一轉而向絕對的,這就是佛教的根本之第一義。
本經就是以觀音為中心,而說的第一義中的第一義。
三、能救世間苦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以上是開七難為十二難而來重說。
以下是將三毒二求包括起來總說。
以上說的十二難,是說從外逼來的災難;從內生起的是三毒二求。
把這總括起來,所以說「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眾生的苦,誠然是無量無邊,但那苦的根本,則是貪瞋痴的三毒。
在佛教中,眾生就是因三毒而得名的,所以除佛以外,就是菩薩、緣覺、聲聞,尚有微細的三毒煩惱,而最厲害的,則是六道的眾生。
在六道中,瞋恚最重的是地獄,貪欲最重的是餓鬼,愚痴最重的是畜生;瞋恚比較輕的是修羅,貪欲比較輕的是人間,愚痴比較輕的是天上。
這是從精神上來分類。
我們人雖然說貪欲比餓鬼少,但因貪欲引起的痛苦,卻如恆河沙一般。
在如恆河沙的痛苦中,尤以生、老、病、死的四苦,和愛別離的悲哀、怨憎會的煩惱、求不得的愁悶、五陰的熾盛,苦壞了我們,所以說這個世間如似一個大的苦海。
但觀音的妙智力,能救這個世間的苦。
觀音的妙智力,是說的什麼呢?「妙」,是不可思議之義,所以可說是我們凡夫不可思議的大智慧力。
這個智慧的力,能拔三毒之根本,能給我們安樂。
我們受苦是為的什麼原因?這原因就是起於身口意的三業,起苦的業又是從哪裡來呢?那就是因為智慧的眼被蒙昧了,不能知道真的道理是從惑生出來的。
要想斷惑證真,則首先應不要造感苦的業,不造業就不憂愁苦惱,所以在懺悔時念的文句有: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貪瞋痴的根本是惑,惑是基於無明,因有無明之故,所以昧於諸法實相之理。
因為在迷而入迷,所以起貪瞋痴的三毒。
斷這根本惑而證真理,是從知識方面著手而再加上修持。
觀世音菩薩以其妙智力救世間苦,是情感方面的慈悲再加上智慧。
觀世音菩薩以此妙智力而行慈悲,救一切世間之苦。
前面所講的十二難,是從外來的,所以這叫做外業。
救這些苦名為外業解脫。
這四句頌是救從內生起的因貪瞋痴而造的諸惡業,這可以看作示現內業解脫。
四、三業讚歎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這是三十三身的總說,已在前面所講的能救世間苦的是妙智力,這妙智力是體;把這妙智應用出來而成神通力,這是用;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這是相。
妙智力如鏡的光明,神通力如鏡中所映現的森羅萬象的影子,所以觀音不離體相用,而能得到自在。
神通力,是指由智慧的活動而得的自由自在,佛與菩薩均具有神通力。
能觀察我們經驗以上的事叫天眼通、天耳通,凡事都能如意的叫神足通,察知他人之心的叫他心通,知道過去的宿命叫宿命通,斷盡一切煩惱叫漏盡通,這皆是指不凡的智慧活動而言。
現在觀世音菩薩具足這些神通力,普度眾生。
「廣修智方便」是在殊勝的用中,繁興萬行,以一切權智方便化度眾生。
「十方諸國土」總指虛空中的一切世界。
「無剎不現身」的「剎」,是國土之義,即是沒有一個國土不現身說法,所以是不光指三十三身。
真理遍滿於宇宙,到處都是觀音現身的地方。
例如我們平日所見的開水壺中的水蒸氣,瓦特見了而發明蒸氣的力量;由紙鳶上的線,富蘭克林知道了電的存在;因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牛頓因此知道了萬有引力;郊外的花草,供詩人的吟詠;松間的明月,引起遊子的鄉思;見到貧窮乞丐的人,則生慈悲之心;見到衰殘老病者,則感到世間無常;像這些無一不是觀音的示現。
「種種諸惡趣」,是指四聖以外六道輪迴的眾生,尤以六道中的地獄、鬼、畜生,叫做三惡趣。
「生老病死苦」,就是人生的生、老、病、死的四苦。
漸次把它消滅。
照字面似屬外力所致。
其實佛菩薩教我們要想得到解脫,唯有拿出自己真智來,達觀諸法實相的真理,才能滅卻這些惡趣和四苦。
所謂「個個面面觀自在,人人一生普陀山」,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想到觀自在不是他人,用這樣來不斷地修養,這是最重要的。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初四句,是三業讚歎中的意業讚歎,即觀音從意業上顯示化度眾生的殊勝。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慈觀,這些叫菩薩的五觀。
這五觀可以看作是前面觀音妙智力而分出的。
因此,分之是五觀,攝之則是一個妙智力。
五觀中的真、淨、智三觀,古來皆配合空、假、中的三諦來說明,仔細想想,實在沒有那麼拘泥的必要。
觀世音菩薩,因有五觀的妙力,所以叫觀自在。
這個五觀,完全是觀音根本智與後得智分出來的,換句話說,就是觀音本來安住在大涅槃的境界,但因要度眾生,所以就分出五種妙用。
「真觀」是說的什麼呢?可以看作是觀音大悟的根本智,也可以說是「智觀」,在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中說:「此靈覺之性,從無始以來,與虛空同壽,未曾生,未曾滅,未曾有,未曾無,未曾穢,未曾淨,乃至無方所,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相,無音聲,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境物會,諸佛菩薩與一切含靈相同,此是大涅槃性。
」如此大涅槃性,就是大悟的真觀;大悟的真觀,就是大涅槃的本性。
「清淨觀」,到了覺悟真觀的圓滿之後,心地根本即是清淨。
所以那映現萬物諸緣,雖現那個相而不染著,其不染著即清淨觀,《圓覺經》中說:「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照這樣次第說,地水火風的四大、十二處、十八界或二十五有,乃至天地宇宙,完全是清淨的一圓覺界,這個即是觀世音的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這是說從真觀與清淨觀而觀一切眾生,垂無緣的大悲而救濟之,稱為大智慧,由此即能表現所證的後得智。
因菩薩有真觀與清淨觀,就自然而生出濟度眾生的心,此即為廣大智慧觀。
但是,廣大智慧觀為什麼稱為無緣大悲呢?因為無緣大悲實在是大乘菩薩的願行,超過了權乘的愛見大悲。
愛見大悲又是說的什麼?在《維摩經》中也有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愛見大悲的權乘,不知生佛一如,認為眾生實是迷於生死,與佛並不是同伴,隨入實有的邪見,存利益之相。
所以,《維摩經》中認為這是可鄙的!無緣大悲與愛見大悲的區別,夢窗國師有個譬喻說得很好:在街頭巷尾常見到那求乞的乞丐,有的是本來生在貧窮的人家,從幼年就是很窮困的;有的是本來生在富貴的人家,後來因種種事故而破落了。
在這兩類乞丐之中,我們見到本是生於富貴家庭中的乞丐者,是很容易生起憐憫的心,這憐憫心,甚於見到那本是貧窮之家的乞丐者。
這就好似實大乘菩薩的慈悲,見一切眾生本來與諸佛同體,無生死之相,因眾生忽起無明一念,在本無生死中而生出生死之相,這都是如夢如幻不實在的。
而權乘的菩薩則不同,以為眾生如那本是生於貧窮之家的乞丐,實有沉溺於生死,因而生起愛見大悲。
實大乘菩薩的無緣大悲(或稱同體大悲)與權大乘菩薩的愛見大悲分別就在這裡。
觀音已達乘的極位,從真觀與清淨觀而觀眾生之時,都看作與諸佛同體。
本是生在富貴之家,但因一念之差,致使家庭破落,流為乞丐,不能不更為生起無緣的大悲。
從這本是無緣的大悲,所以眾生的生死也好,煩惱也好,生死不應該為生死,煩惱不應該為煩惱,想要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
曾有人這樣問黃檗禪師:「諸佛如何行大慈悲?如何而為眾生說法?」黃檗禪師回答道:「諸佛行慈悲,因無緣故名大慈悲。
慈,不應該看作有佛可成;悲,不應該看作有眾生可度。
其所說法,無說,無示;其問法者,無問,無得。
譬如幻師為幻人說法。
」這樣看來,一切眾生本來是同體的貴人,沒有應度的,也沒有應成的,如幻師對於幻人,如假說法,如假聽法。
只因眾生從貴人之家迷失而出走,說法度眾生不過令其歸家。
如此來看度眾生聽法,方是菩薩的廣大智慧觀。
這個生佛一如叫平等的智觀,以此度眾生,所以不是愛見大悲而是無緣大悲。
「悲觀」與「慈觀」,是從廣大智慧觀分出來的,拔眾生的苦是悲觀,與以真觀、清淨觀的至樂,使還諸佛同體的本家,是慈觀。
這個「慈」與「悲」,直是無緣大悲。
因此,觀世音菩薩,有著根本、後得二智,二利已經圓滿,所以要「常願常瞻仰」。
常願大悲者的施救,常瞻仰大悲者的功德。
總而言之,真觀,是契證涅槃的根本智,從真觀中映現萬物而不染著,是清淨觀,次起生佛一如的是廣大智慧觀,即是無緣大悲的悲觀與慈觀。
「無垢清淨光」,是總合前面的五觀,五觀一一皆是無垢清淨。
尤其是指觀音的那個沒有染著的清淨的智觀,為無垢清淨的智光。
這種智光,能照破一切煩惱的黑暗。
在《無量壽經》中,彌陀十二光之中的超日月光,就是這種光。
「慧日破諸闇」,就是說的這種意義。
「能伏災風火」,在風、火二災之外,應該要加一水災,因受偈文字數的限制,把它略去了。
那清淨無垢的慧日,不單能破諸黑暗,同時更能伏除風、火、水的三災。
「普明照世間」,是說觀音的無垢清淨光,像太陽照著大地,照得世間普遍光明,照得世間一切黑暗災難消滅。
「諸闇」,也可稱心的光明被煩惱蒙蔽了,或稱風水火災。
要使無明煩惱的風、貪欲瞋恚的火、愛欲執著的水,都破除了,使我的心光明到沒有一點汙穢的狀態,若從自心上言,就是確實悟到諸法的道理,發覺到「原來這樣才對」,這時候就是智慧之光照著我的心,等到知道「我錯了!」有這種懺悔之念發生時,心裡的黑暗就完全消失了。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
這裡是讚歎觀音說法的情形,雖是口業讚歎,但應以口業配合三業來看。
悲體的戒,是指說法者的口業,如響亮的雷震;這位說法者的意業,如同和藹的大雲;這位說法者的身業,如同完美的人格。
悲是拔苦為體,觀音見一切眾生陷於積聚的罪業苦痛之中,而發大悲心,令一切眾生,知道防非止惡,其操持之堅固,好似百雷的震動,而能懾伏萬物,滅盡一切非的和惡的。
慈是能與一切眾生之樂,觀音的偉大,就在他不單能拔眾生的苦,而且能賜給眾生的樂,好似天空布滿了和藹的慈雲,再來降下法雨似的甘露。
這個其味香美的甘露,喻如實相之法,無上真理,以此才能滅除煩惱的火燄。
在我們的心上,如果也持有堅固拔苦的精神,賜給一切眾生快樂的悲心,則自己覺得煩惱心火,自然就會滅卻了。
這在我們修養上可以體驗得到的。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在長行中已經講過,觀音是施無畏者。
現在此處再說,若有眾生進入官處或軍陣之中,只要念彼觀音之力,自然會使七難三毒等害我的怨敵,完全退散,而能得到不畏。
「諍」是爭論,「訟」是訴訟。
生起一切爭論、鬥口、訴訟時,或於軍陣中到了戰爭需要捨命時,雖說有許多的恐怖畏懼,但若這時,能念觀音之力,就可退散一切的眾怨。
好比在我們的內心,常有無明煩惱相爭相戰,沒有一刻的安定,可是你如能夠想念觀音的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思惟觀音的悲觀、慈觀,則什麼也無所畏了。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前面是舉觀音的五觀,這裡再來說五音,由五觀的啟發而成為五音,所以五觀是主觀的觀念、觀想、觀察,而五音是客觀聞得的音聲;但又不必限於什麼音聲,如「妙音」也可以看作妙色、妙香、妙味、妙觸、妙法。
然而在六根中,從耳根第一的意思說,所以以音聲為代表。
「妙音」與「觀世音」,是融和前面的真觀與清淨觀進而為廣大智慧觀。
雖同是廣大智慧觀,但妙音的方面是以即空而觀中道,這就是前者向上的,後者向下的;前者雙遮空有,後者雙照空有。
結果是一樣。
如果知道《法華經》的心要,則峰嶺的風、池中的浪,無不是妙音;世上買賣的音聲也無不是法音。
觀音即是以妙智觀照世間苦惱眾生的稱名之音,而來尋聲救苦。
「梵音」,是菩薩說世出世法,皆清淨無染之義。
即在清淨觀上而立萬法。
「勝彼世間音」,是超越世間之差別而立於真觀之上。
菩薩目見耳聞,皆絕對平等之意。
運用這個而成悲觀、慈觀。
菩薩以慈悲救世,如同大海的潮水,終日都在活動著,而一點不停息,應時應地,或滿或乾,應用自在,此即「海潮音」。
這五音,可以看作五線譜的分類,雖說其音各各不同,但實在是同一的東西,而從前後左右去看罷了。
以客觀的觀察,這完全是宇宙真理所發出的聲音;以主觀的觀察,皆是我們心裡所存的先天內在之聲。
所以,這不是耳聞,而是心聞;不是目見,而是心見。
這個潛在一心之內的先天的音聲,成為觀音的五音而顯現,所以需要常常放在心上思惟。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從以上種種方面敘說觀音的功德,恐怕世間上還有生起疑念的人,所以再說「念念勿生疑」,來勸人要信。
像前面已經講過的「佛法大海,惟信能入。
」如果你不信,就是如何重寶的法門,你也不能接受和進入。
「念念」是在我們心上的前念與後念,就是不論何時的意思。
我們有時被人教訓,的確也會一時生起信心來,可是不久又會生起疑心來,翻轉了前念的信仰,因此佛陀慈悲,屢屢叮嚀囑咐,教誡眾生,前念相信,後念疑惑,這是不行的!必須念念不斷的虔誠信仰,才有功效。
道源禪師說:「所信成就,佛祖成就。
」宗教是依信而成立的,一切偉大的力量,都是建立在信上。
這與學問以疑為出發點是不同的。
如果這樣來說,宗教豈不是違背學問了嗎?這也不然。
其根本的道理是立於學問之上,而置信於學問所不能到的地方。
所以宗教並不是反學問的,而是超學問的。
佛教是比較理智的學問,還要廣遍深入於情意的要求,在精神全體之上,為安心立命的地方。
這個安心立命之地,是信仰的基礎,觀世音菩薩,常於苦惱死厄怖畏之中,如父如母,為作眾生的依怙。
「淨聖」,是說觀音不比修行中的平常菩薩,在久遠的過去,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了濟度眾生,才倒駕慈航,教化此娑婆世界,是一位清淨無垢的大聖者。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觀音既是救世的淨聖,而現為權化的菩薩,那他具有一切功德,就不用說了。
「一切」,是不能夠以數目計算的。
如以前面空、假、中三諦來說:觀空諦而成法身之德,觀假諦而得般若之德,觀中諦而現解脫之德,這叫法身、般若、解脫三德。
再從其他方面來說:觀空諦而不執著,斷盡一切煩惱,這叫斷德;觀假諦故能順應諸種差別而運用其智慧,這叫智德;觀中諦故能應用無礙,這叫用德;斷德、智德、用德,亦可稱為三德。
一切道德,在自身是止惡與修善,在對他是濟度眾生。
觀音具足一切功德,以慈眼視一切眾生,所以那功德的結果,具有無限的幸福,同時一切眾生受諸所具福德與智德,也如同海水的不增不減,是無量的,把這個做為精神安立的基礎,若不歸命、頂禮,而報謝其恩德,是不可能的。
除了求外來的觀音所具有的無量功德外,更要想到自己,在我們心裡,依如來藏,本就具有無盡的功德,受用不盡,但我們自己關閉了這如來藏的門戶,使無量功德不能顯現,所以荊溪大師這樣惋惜地說:「悲哉!祕藏之不顯,蓋因三惑所覆,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然此三惑,體本虛妄。
」體驗到無明虛妄而明法性,則現廣大智慧觀;塵沙是喻無智的多,把這驅除而顯明化導,則現清淨觀;抽去差別執著的見惑、思惑,而明顯空寂,則現真觀。
由顯現這個祕藏,而具足一切功德,更以悲觀、慈觀來看一切眾生。
這樣,就是在自己的心上顯現觀音如海無量的福聚功德了。
過去宋朝時候的季宗問天竺的僧人:「觀音手中拿的佛珠是念什麼呢?」「念觀音。
」天竺的僧人回答。
「自己為什麼要念自己的名號呢?」季宗這樣追問著。
「求人不如求己!」僧人回答。
這是使我們從這段問話裡體會頂禮觀音的本義。
在梵本的〈普門品〉中,還有下面一段的偈頌:慈悲救世間,當來成正覺,能滅憂畏苦,頂禮觀世音。
法藏比丘尊,首座世自在,修行幾百劫,證無上淨覺。
常侍左右邊,扇涼彌陀尊,示三昧幻力,供養一切佛。
西方清淨土,安養極樂國,彌陀住彼上,調御丈夫尊。
彼土無女人,不見不淨法,佛子今往生,乃入蓮華藏。
彼無量光佛,淨妙蓮華台,獅座放百光,如娑羅樹王。
如是世間尊,三界無等倫,禮讚積功德,速成最勝人。
以上的偈頌,至今尚未有人譯出,這也算是一個新的發現。
上一則:
134 第八章顯益
下一則:
232 第十章流通
回上層
書目錄
024 編者的話
026 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
030 第一章前言
036 第二章大乘與小乘
042 第三章妙法蓮華經釋名
054 第四章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釋名
062 第五章無盡意發問
070 第六章佛陀應答
082 第七章冥益
134 第八章顯益
190 第九章普門品偈頌
232 第十章流通
238 校後感言
246 譯後的話
248 附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原典
延伸文章資訊
- 1普門品偈頌_(甘露譜) - YouTube
- 2甘露譜/普門頌/普門品偈- 佛學多媒體資料庫
出自妙法蓮華經裡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無盡意菩薩問偈的二十六偈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 ...
- 3190 第九章普門品偈頌 - 星雲大師全集
一、大悲行願 前面已經說過,〈普門品〉分有散文體的長行,和韻文體的偈頌兩種體裁。長行解釋完畢,以下是解說偈頌。 關於本品的偈頌,姚秦羅什三藏法師最初略而未翻; ...
- 4普門品偈頌- 許悔之 - 非池中藝術網
Contact for Price. 您好,我對許悔之的【普門品偈頌】這件作品很有興趣,請問是否能請您提供更多的資訊? 聯絡畫廊. 相關藝術品.
- 5普门品偈颂_百度百科
作品名称: 普门品偈颂. 文学体裁: 佛教经文. 相关视频. 查看全部. 佛教内容.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 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