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杏林@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就術業而言,醫卜星相向為舊時代士林所輕視,畢竟專門從事醫生職業在古代社會屬于下層階級。
同時,“醫者意也”,也為中國的傳統醫學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東漢太醫丞郭玉 ...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陶淵明《歸去來辭》★★搜尋網羅,瀛海寰宇,奇文異事。
轉載原文,注明出處,美歸原創。
圖文引用:若涉侵權,敬請通知,立即刪除。
★★歡迎光臨★★20080602建立於雅虎20130928遷來隨意窩20170709停止貼文。
★★"文章中之照片,如未能顯示,請按文末,文章引用之網址,再按一下回上頁,照片即可正常顯示。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08270521儒林杏林?醫藥(保健)杏林
儒林杏林亦相通——文人與醫葯 中國文人與醫葯曆來有著一種十分特殊的關系,與西方現代醫學學科的獨立性大相徑庭,直至近代,中國傳統醫學也基本上是師徒傳承,家族因襲,甚至自學成才,並無專業的教育體系。
在這些形式中,又尤以家族因襲備受推崇,這大約就是《禮記‧曲禮下》所謂“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的道理。
當然,“三世”之說,既是指祖孫父子相承的醫學世家,也或謂自身精通三世之書(即《黃帝內經》、《神農百草經》和《脈訣》)、有學識的醫家。
就術業而言,醫卜星相向為舊時代士林所輕視,畢竟專門從事醫生職業在古代社會屬于下層階級。
同時,“醫者意也”,也為中國的傳統醫學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東漢太醫丞郭玉對答和帝,最早提出這一理論,其實是指醫生診治病人時的注意力,而非后世所曲解的“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神祕性。
梁啟超是位不大相信中醫的人,以至1929年病重時都拒絕中醫治療,堅持在協和醫院手朮,正是出自對這種神祕性的恐懼,他認為“醫者意也”是“最足為智識擴大之障礙”。
正是由于這種對“醫者意也”的曲解,使得中國儒釋道各家對醫學有了各種各樣的詮釋,為此不免遭到質疑。
雖然如此,中國的傳統醫學畢竟博大精深,曆代文人對于醫學理論和醫術也並不排斥。
他們將鑽研醫學葯理,作為其閑適生活的組成部分。
且視同書畫、音樂一樣,用以修養身心,而對于烹煎葯物,也有著一種像喝茶飲酒那樣的偏好。
魏晉之時服散成風,据說是何晏首先倡導,繼而魏晉上流社會普遍流行。
“五石散”本是漢代醫學家張仲景為治療傷寒病而擬的方葯,內中主要成分是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硫磺和赤石脂之類的礦物質葯物,制成散劑,功效燥熱,對傷寒病人有一定補益和發散功能。
但魏晉上層士人並不是用來治傷寒,他們服用五石散的目的在于興奮神經,獲飄飄欲仙之感,這也是魏晉重玄學、尚清談、思想放蕩不羈的體現。
服用這種金石類葯物后,即會渾身燥熱不安,有五內俱焚之感。
除了需要寒食、寒飲、寒臥,還要疾走行散,于是當時的名士多不修邊幅,或登高而歌,或棄衣而走,處于一種發神經的狀態。
魏晉時的衣著也多寬衣博帶,又常常借酒發散葯力,豪飲無度,陶淵明所說的“登東皋以舒嘯”大約也是服散后的一種發泄方式。
服散之風可以視為一種吸毒,帶來的只能是一時的飄然恍惚,最終是會要了性命的。
服用丹石類葯物又與道教的煉丹術結合起來,其風氣一直持續到唐代。
李唐王朝死于服用丹葯的皇帝有四五位之多,就連李白、韓愈這樣的文人也不能脫離丹石葯物的誘惑。
正如白居易晚年《思舊》詩中所說:“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痊;微之煉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訣,終日斷腥膻;崔君夸葯力,經冬不衣綿;或疾或暴夭,悉不過中年。
”
這種風氣至宋代稍歇,而文人對醫葯的興趣並不因此而減弱,甦東坡就是一位知醫理、明葯物的文學家,同時也是懂得食療養生的人。
他經常研究醫書葯典,自擬方劑,研制出不少治病保健、食療養生的方法,如用茯苓面和蜜調制治療痔瘡,自制“雪羹湯”降逆化痰等。
他尤喜麥門冬飲,曾作詩述之:“一枕清風值萬錢,無人肯賣北窗眠;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常常飲用,自然有益于睡眠。
南宋洪邁的筆記《夷堅志》中有許多關于醫家和醫葯的敘述,其中既有朝廷的醫官,也有博儒之醫、草澤之醫、隱逸之醫、巫朮祝由之醫和僧道之醫。
書中十分詳細地記錄了他們治療的成敗和葯物的功效。
洪邁本人是進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大學士,但他一生對醫療養生十分留意,自己也通醫理,以至活到八十高齡,也足見宋代士大夫階層篤好醫葯之學的風氣。
陸游的先祖陸贄是唐朝名相,也是精通醫葯的專家,著有《陸氏集驗方》。
陸游宦游四方,也注意收集各種葯方,經過審慎選擇,在淳熙年間(1174—1189年)刊刻了《陸氏續集驗方》兩卷。
《劍南詩稿》中也多見他診病的記錄,不但能醫人,還能自醫,除了開方子,也能灼艾,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灸法,如《劍南詩稿》中就有《久疾灼艾小愈晚出門外》的詩作。
他還通曉葯理,因菊花性清涼,故匯集菊花作枕,並作菊花枕詩。
直至晚年,他還在自己的小園中開辟葯圃,種葯、采葯、煎葯,過著“幽谷云蘿朝采葯,靜院軒窗夕對棋”的悠閑生活。
辛棄疾是擅用葯名填詞的詞人,他的《定風波》一首用葯名招善醫的婺源馬荀仲共游雨岩,與詞義渾然一體,毫無牽強之感。
傳說他還有《滿庭芳‧靜夜思》一首寫給妻子,表達思念之情:“云母屏開,珍珠帘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硫黃。
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堂。
惊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
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
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黃。
”全詞共九十一個字,卻含有云母、珍珠、防風、沉香、郁金、硫磺、柏葉、桂枝、蓯蓉、水銀、半夏、薄荷、鉤藤、常山、宿沙、輕粉、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菊花等二十四味中葯名。
這首《滿庭芳》並未收入《稼軒詞》,不一定就是辛棄疾的作品,或是后人附會,也未可知。
明清小說家中諳于醫道的不少,《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是位通曉醫葯的作家。
在三十六回中,有一首唐僧的七言律詩:“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馬兜鈴;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瀝,茴香何日拜朝廷。
”其中嵌入葯名益智(仁)、王不留行、三棱子、馬兜鈴、荊芥、茯苓、竹瀝、茴香,讀來頗有趣味。
無獨有偶,蒲松齡也是一位能將葯名嵌入小說的作家。
他的《聊齋志异》中有不少有關醫葯的描寫,他還發明了桑菊茶,作為治療和預防疾疫的日常飲劑。
作《蕩寇志》的俞萬春更是深通醫道,一度曾懸壺西湖之畔,濟世活人。
在中國的文學名著中,融入醫事葯方的莫過于《紅樓夢》與《鏡花緣》。
据統計,《紅樓夢》中有中醫朮語名詞百余處,有方劑四十五個,中西葯物一百二十七種,病案九個,涉及內外婦兒各科。
《鏡花緣》中的醫葯描寫則更為具體,涉及的病種更是十分廣泛,如痘疹、便血、痢疾、中暑、外科的跌打損傷、婦科的崩漏胎產、兒科的高熱惊風等。
不但有醫案病理,還有具體的加減經方和傳世驗方。
難怪錢鍾書先生寫《圍城》時,有方鴻漸的老太爺讓他在鄉下閑暇中,抄錄《鏡花緣》中方劑的情節。
從小說中摘取方劑未免過于迂腐,大概是為了消遣而已。
曹雪芹和《鏡花緣》作者李汝珍都不是醫家,但能以如此精深的醫學知識融入文學作品,足見他們學識的淵博,也可見除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之外,醫葯方面的修養也成為舊時代文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清初文人傅山,字青主,是位极有個性且十分淵博的通儒。
他的詩、文、書、畫成就都是极高的,同時他也是位專業醫家。
他精通內、外、婦、兒各科,尤以婦科為最。
他的《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傳世的婦科專著,至今仍是傳統醫學中必讀的經典之作。
傅山廣交游,既與終身不仕清的顧炎武有交誼,也與有“貳臣”身份的曹溶有往還,顧炎武還曾為他的醫著作序。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思想曆來在中國士林中有著极大的影響,后世將這句話或系于諸葛亮、或系于范仲淹所說,其實表達了一種儒者為醫的無奈,也表達了一種文人的社會責任感。
醫學家中有很高文化造詣的人也為數不少。
清代吳門溫病大家薛雪(1681—1770年)就十分突出。
薛雪字生白,號一瓢,長洲(甦州)吳縣人,與葉桂(天士)齊名,同是清代吳門名醫,至今影響卓著。
他曾選輯《內經》傅青主(山)草書原文,成《醫經原旨》六卷,后來門人弟子又輯成《掃葉庄醫案》和《薛生白醫案》。
薛雪所著詩文甚富,有《一瓢齋詩存》、《一瓢詩話》、《吾以吾鳴集》等。
他擅畫蘭草,廣交游,享譽吳門,可惜很少有作品傳世。
曾見羅兩峰(聘)《飯鬼圖》,畫幅上下左右有四家題跋,分別為蔣士銓、趙怀玉、吳錫麒、薛雪,皆是時居吳門的名士,可謂珠聯璧合。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記錄了與三位醫家的往來,除了上面提到的薛雪之外,尚有趙藜村和徐大椿(靈胎)兩位,趙藜村曾以白虎湯一劑治好了袁枚的陽明暑虐,因此袁有“活我自知緣有舊,離君轉恐病難消”之詩句,后來趙也有詩回贈曰:“同試明光人有几?一時公干鬢先斑。
”袁枚也很推崇徐大椿的詩作“一生哪有真閑日,百歲仍多未了緣”,以為佳句。
可見當時醫家文化素養之深。
以書目文獻學、佛學和古錢幣收藏著名的丁福保同時又是一位醫生。
青年時代曾受業于王先謙,讀《爾雅》、《說文》、《水經注》、《漢學師承》等。
他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進京赴試卻未能考取,而且正是在此期間,其父患肺病去世,于是他抱恨終生,從此不再舉業。
后來曾在京師大學堂任生理衛生教習,兩年之后辭職南返,懸壺為業,其后又在端方的舉荐下,赴日本考察醫學設施並進修。
從此在上海開設診所,創辦中西醫研究會,提倡中醫結合現代醫學研究,懸壺行醫垂三十年。
丁福保是大有慧根的人,他初讀《釋氏語錄》,既為佛學所感染,后又結識精通佛學的居士楊仁山,于是在四十多歲時皈依佛門,戒葷茹素。
行醫之余,刊印、編寫了大量佛學書籍,最著名的是《丁氏佛學叢書》和《佛學大辭典》。
五十年代末,他的學生周云青在商務印書館工作,與先君同事,那時他正為丁福保整理《四部總錄》的“醫學編”和“算學編”等。
丁氏還精通文字訓詁學和古錢幣的收藏鑒賞,他編輯的《古錢大辭典》至今都是收藏鑒賞古錢幣的重要著作。
北京四大名醫之首的蕭龍友先生,也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名醫。
蕭龍友本名方駿,字龍友,又號息園老人。
也是光緒二十三年赴京科考,獲丁酉科拔貢,后分發山東做過几個縣的知縣,至宣統初年做到知府。
入民國后做過財政部机要祕書、農商部參事、國務院參事等。
先生飽學經史之余,旁及醫書,仕宦之暇,研讀醫學葯理。
清末民初之際,已是醫名卓著,袁世凱、孫中山、梁啟超、段祺瑞、吳佩孚等人都曾經他診治。
先生不但傳統醫學腹笥寬博,且刻意瀏覽現代醫學著作,触類旁通,而非一味遵循中醫古訓。
1928年,先生終于棄宦從醫,專事懸壺之業,直至1960年去世,享年九十歲高壽。
五十年代中,先生的醫寓仍在西城兵馬司胡同,我曾隨家中長輩前往就醫,彼時蕭宅醫寓前車水馬龍,仍然留有印象。
另外,先生也是一位收藏家,畫家蔣兆和先生即是蕭龍友先生的女婿,所藏書畫器物頗丰,后來悉數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中國曆來有“儒醫”之稱,是指那些有家學、有師承而又博覽群書的醫生,以此區別“斗醫”(即葯工出身的醫生)以及串鈴方士和走江湖的郎中,但文人學士略通醫道的“票友”卻算不得儒醫,尤其是這類文人雖懂醫道葯理,但大多認不得方劑中的飲片(即加工后的草葯),如果真的為人診治,也是會出大亂子的。
我曾听先師劉宗恆先生(畢業于原華北國醫學院,施今墨先生弟子)講過一個故事。
三十年代有位前清翰林,讀了不少醫書,也頗通方劑。
某次為友人的孩子診治,用了《麻杏石甘湯》加減,麻黃量用到二錢(一般方劑中麻黃用量不超過三錢),服用兩劑后不見功效,于是又將麻黃用了四錢,仍然不見發汗。
這位老翰林膽子也忒大,居然將麻黃用到了八錢。
恰巧這家人將方子換到一家大葯鋪去抓,孩子服后大汗淋漓,兩個時辰一命嗚呼。
于是經官動府興起訴訟,法院詢問醫家是否看過飲片?那老翰林答稱看過了,确是麻黃無誤,由此可以判定是醫者用葯不當的責任。
還是后來經過警局審慎偵察,從前兩劑剩余葯中撿出麻黃飲片,居然是將炕席剪成二分長的小段,冒充麻黃所致,最后去買葯的那家葯鋪倒是貨真价實,造成小兒夭亡。
最后法院將出售假葯的葯鋪主人繩之以法,老翰林雖有過失,但免于起訴。
自此之后,那位熱衷醫道的老翰林再也不敢談醫了,可見沒有丰富的臨床實踐和葯物學基礎是不能為人開方治病的。
先伯祖梅岑公與先祖于三四十年代同住在東總部胡同作寓公。
兩宅相隔不遠,他們昆仲感情篤厚,但愛好卻迥然不同。
先祖父喜愛琴棋書畫,顧曲鑒藏,而我這位四伯祖卻愛好理工農醫,深居簡出,在家中鼓搗些“勾股定理”和“九章算朮”之類,又頗通醫葯。
自己擬就一劑“桑麻杞菊膏”,以桑椹、黑芝麻、枸杞、菊花為主,配伍有二十多味葯,很以為得意,讓同仁堂制成膏劑,分贈親友,稱可調理氣血,養陰補益,至于是否有效就不得而知了。
我這位四伯祖逝于三十年代末,僅活到五十開外。
后來“桑麻杞菊膏”的方子又流傳到我家,倒是我的老祖母奉為至寶,六十年代初又將方子制成蜜丸,讓同仁堂配了兩百余丸,后來終無人服用,全都生了虫子。
如蕭龍友、丁福保那樣文人“下海”的醫家,畢竟是不多的。
http://www.rongchang.com/wenzhai/health_info_content.asp?c_id=430525&id=5688老師/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功名半紙風雪千山往之不諫來者可追"老師"的日誌
寸陰是競.
posntung's新文章中國古典及民國文學經典〖點擊閱讀〗漢字溯源(說文解字)古典詩詞背後的故事:才女李清照的失樂園留言祝福語最經典的人生勵志格言 珍饈美味海上來明代時燕窩大量進入中國(圖)烈日炎炎古人如何避暑?宋代女性夏季如何穿衣:背心抹胸一首《今生緣》美到骨子裡!送給懂我的人!✿✿⊱╮宋朝遍地的花樣男子,今天怎麼成了瀕危物種?丁酉雞年有兩個農曆“六月”共59天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posntung'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大同世界
咫尺天涯
我的相簿
蜘蛛結網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張關係網。
吾人:能臥遊天下,靠的就是這張關係網。
adoptyourownvirtualpet!
《小小諸葛亮,獨坐中軍帳,擺成八卦陣,要捉飛來將!》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禮記》中的“醫不三世,不服其藥”要如何理解? - 百合問答
在《禮記》上就有“醫不三世,不服其藥”的說法。許多人以為,這個醫家要三代作醫生,才能請他治病。其實這個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
- 2醫不三世不服其葯 - iFuun
2016-09-09 點擊播放GIF/2046K 中國傳統文化解讀出現的失誤,歷來都是最令人頭疼的。我們老祖宗給後人留下的多少瑰寶都葬送在這一個失誤的陷阱中,而被永久...
- 3中醫各家學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的,以研究、討論中醫學思想理論及臨床經驗為主的各類中醫學學術流派及其學說。 ... 的醫學派別有三大家,並稱之為「三世醫學」,並稱「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 4世醫傳承——破解中醫乏人乏術局面之密匙
由此說明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藥學的深刻影響,也說明醫學巨匠知識結構中「文是基礎醫是樓」之「文」的 ... 《禮記·曲禮》云:「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 5三指禪在《禮記》中有一句話:「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在《禮記》中有一句話:「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許多人以為,這個醫家要三代作醫生,才能請他治病。 其實這個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一黃帝內經、靈樞、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