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會臉紅其實不是代謝好台灣有高達一半人基因有缺陷無法喝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陳哲宏與學生命名的「酒精不耐症」是什麼?這是一種先天的基因缺陷,導致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2),無法正常代謝酒精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醫療 其他疾病 喝酒會臉紅其實不是代謝好 台灣有高達一半人基因有缺陷無法喝酒 收藏 圖片來源/陳哲宏提供 瀏覽數150,635 2019/05/13· 作者/謝懿安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台灣將近一半人口有基因缺陷,是無法喝酒的,酒精不耐症比率高居全球之冠,偏偏台灣男性與喝酒有關的口腔癌發生率和死亡比例都是世界第一。

「喝酒臉紅不是代謝好,是有基因缺陷,不能喝啊!」飯桌上,愈來愈常聽到喝酒非好事的觀念,打破過去台灣人的飲酒刻板印象。

背後的推動者,是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資深研究員陳哲宏。

從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實驗室發現關鍵基因,陳哲宏轉身回到台灣社會推動飲酒衛教,2018年成立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是全球第一個針對酒精不耐症議題及衛教的非營利團體。

今年5月9日首度喊出《台灣無酒日》,盼喚起民眾意識酒精對健康的危害。

由陳哲宏與學生命名的「酒精不耐症」是什麼?這是一種先天的基因缺陷,導致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ehydeDehydrogenase,ALDH2),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成的乙醛。

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一級致癌物,若累積體內將大幅提高罹癌風險,特別是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胃癌等。

根據估計,全球共有5億6千萬亞洲人帶有酒精不耐症,台灣就有45%的人有酒精不耐症,比例為全球之冠。

如何喚起社會重視,是當今重要公衛課題。

(延伸閱讀:喝酒易臉紅罹食道癌風險增14倍2方法自我檢測) 廣告 今年62歲的陳哲宏旅美超過30年,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酒精不耐症,近年經常往台灣跑,從教育推廣正確知識,到規劃訂定亞洲的第一份飲酒指引,期盼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重視酒精不耐症並成功推廣的國家,讓亞洲各國借鏡。

以下是《康健》獨家跨洋採訪,由陳哲宏口述、記者撰稿:*****根據最新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酒精和健康年報(WHOGlobalStatusReportonAlcoholandHealth),全球每年超過300萬人因喝酒而死亡,平均每6分鐘就有1人因酒精使用而死亡。

其中,酒精產生的乙醛是導致口腔癌、食道癌的重要因子。

很多人不知道,台灣壯年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是世界第一,每年全國有3000人死於此癌。

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葛應欽199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喝酒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機率增加10倍,抽菸18倍,嚼檳榔28倍,3個習慣都有則是增加123倍。

「目前針對危險因子如檳榔、香菸都有宣導與政策,唯獨酒精被忽視,導致人數仍不斷攀升。

我認為口腔癌的防治,應該要把酒精一併納入。

」——陳哲宏不只口腔癌,早在90年代的日本,醫生就觀察到很多食道癌病人都有喝酒習慣,且喝酒會臉紅,但還不了解之中的機轉。

廣告 我和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在2008年美國《科學(Science)》期刋發表的文章中報導乙醛去氫酶這個基因,在心肌梗塞時自我保護扮演重要角色。

當心臟在缺氧狀況會產生醛類,就需要乙醛去氫酶分解,來保護心臟。

而缺乏乙醛去氫酶,同樣不能代謝酒精產生的乙醛,我們命名為「酒精不耐症」。

估計全球中缺乏這型基因的人,以亞洲地區為多,台灣人有的比例是全球之冠,高達45%,勝於新加坡40%、日本30%、韓國25%。

當時有機會回到台灣,很驚訝竟然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坐計程車和司機聊天,問為什麼喝酒會臉紅,很多人都回「是因為代謝比較好,肝比較好阿!」不少專家也會鼓勵小酌兩杯,有助健康。

東方文化的中國、日本普遍都有這樣的錯誤觀念,上一代教下一代,這讓我決定應該要有人出來宣導正確觀念。

自身就有「酒精不耐症」了解喝酒痛苦 改變飲酒文化是重點我念遺傳學博士,在做相關研究前,我有酒精不耐症卻不自知。

只要喝半瓶啤酒就會臉紅、心跳加速;喝一杯以上,若沒配水會頭痛、想吐;喝到兩杯啤酒就感覺要昏倒。

慶幸的是,我的環境不用喝酒應酬,但很多文化並非如此。

職場上司、同儕,逢年過節聚會壓力,即便喝酒嘔吐,還會說多訓練就好。

(台灣人近半都有酒精不耐症,如何改變應酬、聚會的飲酒文化,是重要的健康議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廣告 可是會有不舒服的反應,代表身體告訴你不能再喝,若是勉強飲酒,反而更傷身。

這樣的飲酒文化應該要改變,不喝酒不應該代表生意作不了,今年國健署也出來呼籲,尾牙、春酒、家庭聚餐,不建議再用「不醉不歸」來勸酒,避免拼酒式的情緒勒索。

盼盡快建立飲酒完整指引 供亞洲各國借鏡國際上,我們有跨國專家建立國際乙醛去氫酶缺乏症研究聯盟;在台灣,則和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主任陳益乾等醫師、公衛學生等共同成立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辦研討會、活動,到企業、醫院宣導,今年首次在5月9日提出《台灣無酒日》,鼓勵大家一起減酒、戒酒、不飲酒。

從2014年到現在,雖然觀念有比較普及,但我估計不到10%的人知道。

現在預計從國小、國中、高中時的健康教育就推廣。

在醫療端,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了解自己是否有基因缺陷。

若有酒精不耐症,同時又習慣喝酒、抽菸,就要特別追蹤口腔狀況,不要等到罹癌時才治療。

(延伸閱讀:即使酒喝不多,癌症還是跟著來?)台灣目前還缺乏全面性的酒精政策,期盼我們可以成為亞洲第一個建立完整指引與酒精對疾病防治政策的國家,讓鄰近各國效仿。

(推廣酒精不耐症衛教過程中,陳哲宏特別感謝年輕學生的創意想法,透過臉書、網站用更有趣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健康資訊。

圖片來源:陳哲宏提供)我今年62歲了,是個基督徒,推廣酒精不耐症這樣的衛教,對我來說像是傳福音,學醫學、研究就是要幫助人群。

身為研究員,在實驗室做研究能有貢獻,但我覺得是時候走進社會,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更大。

或許有人會想,擁有這樣的基因缺陷是壞事,但我不這麼認為;相反地,或許是對我們有某種保護作用,才從老祖宗那裡傳了下來,這是我現在另外探索的領域。

《康健》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口腔癌 酒精不耐症 食道癌  乙醛去氫酶 陳哲宏 台灣無酒日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中醫師陳潮宗|增強免疫加速痊癒 一起補氣強身安度疫情 熱門文章 1. 確診居隔7天夠嗎?隔離期滿快篩陽可出門?專家4點建議 4. 香椿,亞洲第一抗氧化蔬菜 2. 「喉嚨像被刀割!」確診後喉嚨痛、乾咳、多痰怎麼辦? 5. 擔心記憶衰退、防失智 這5種精油有效! 3. 確診後怎麼吃?營養師傳授親身經驗,這樣吃降低發炎、快速恢復免疫力 6. KB健康相談室/8大保健品,吃對時間效果更好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飲食新知 中醫師:最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是「它」 烤炸後更嚴重 最新專題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散光?老花?徵的就是你?|博士倫隱形眼鏡一副解決,幫你找回清晰好視力 只動不吃比只吃不動,肌肉流失更快!吃對營養,運動增肌更有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