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做「米爾格倫實驗」:人們總是服從權威 - CUP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61 年,為探究納粹軍人以「服從」作屠殺暴行的辯護理由是否合理,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展開一個甚具爭議的實驗。

新聞回帶|星級影片|ESG 陶傑 政經趨勢| 社會脈衝| 科技精知| 文化生活| 精神健康| 文化按摩師| 專欄作者: 江皓昕煲戲要在晚餐後| 梁迪倫| 鄭立業問之老細問咩事| 梧杞杬| 亢泰| 游兒| 陳蕾| LiveNorish| 李明熙、Kimberlogic| 余以謙| 紅眼日劇情史| 紅眼錦衣衛札記| 利雲| 杜夫| 李文揚| 雷米諾雅| 張鼎源| 古鎮煌| 宇野| 朱浩霆| 蘇二| 唐明|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奧比斯| 綠色和平| 世界宣明會| 無國界醫生| 樂施會| 護瞳行動| ChesterHo| 尼爾| 鄭立今晚Board野夜唔夜呀| 救世軍| 江皓昕一個月三十本| TIMETRAVELLER| 關琋鎂| 蛋白| EricChan| 方俊傑| 原人| 渾水| 阿嬋| VoiceTube| 潘度琳| 沈旭暉國際郵覽台| 張景宜| 宇澄| 英雄| 林燕玲| Moyashi| 李衍蒨| 鄭立電腦大爆炸| GloriaChung| 陳國榮文學遊囈| 石Sir| 林喜兒| 方景文| 夕立| RingoLi| 廖康宇| 小灰| PercyLeung| 邱翔鐘| 趙子龍| 伍常| 墨客隨筆| AmedeoRobiolio| 彭浩翔| 林宇| 藝造文件| 陸仙鋒| Simon| Helen| Mo爸| 雨田明| Judy| 虛竹| 活人拳| 葉梓誦| 玩主一高| 曾詩敏| 劍獅子丸| Moody| 劉偉民| 鄭立在神農街,想念腸仔蛋| Neo劇用來追,不用來評| IreneLee| 鄭立如何拉出來| 曾詩敏| RyanFung| HallieTam| 黃宣游| 林靖風| 綠色金融顧問團| 茶里| 鄧景康| 程總裁| 池逸知| JamieCheng| 鴻若遠| 吳蚊蚊| 張樂芹|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 金仔| 規佬| 紀浩基| 旅居客民誌| 呂嘉俊| 記者: 亞蘭澄司| 小山金明| 恭應湘| AnnWong| JimmyWong| 盧業威| Nicolee| 台客松| Ambre| 黃珍盈| 天衛六| 關小泉| 諾| 史諾比| HugoSze| 麥敬灝| TanHaLam| 謝利| Luna| BrianLiu| 莫小巧| 何阿嵐| PeterPang| 梁蔚澄| 林俊劭| BillyTong| CiviYap| WKC| KentLiang| 陳嘉文| EleanorNg| ElfaWong| 汶山| 吳修辰| 袁源隆| hedytsang| ellistse| wongjing| Clare| rubyleeyt| 思芳道| annayiu| 仲偉 關於我們||[email protected] 請輸入需要搜尋的關鍵字 ©2022*CUP.ALLRIGHTSRESERVED. YOURDAILYDIGESTOFWHAT’SGOINGONINTHEWORLD. 1月7日 01. 表面的和平:哈薩克10年民怨爆發因由 02. 英使團訪華:200年前的考察大嶼山和馬灣之旅 03. 分析家中塵埃,比對各國人民健康風險 04. 反核風潮正逐漸褪去 05. 為何法國賣車廣告需加入「趕客」字句? 06. 【展覽】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情懷——趙無極新展「永歸中土」 07. 列隊 08. Moyashi:千萬別抬頭——屬於元宇宙的末日 09. 吳蚊蚊:新年健康/台灣看病記 10. RyanFung:機管局綠色債券為三跑抬橋 政經趨勢,社會脈衝, 人性,同理心,實驗,心理學,權威 2017年3月16日 by袁源隆 A+A- 誰沒有服從權威? 「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experiment)是1960年代心理學界最著名的實驗之一,其目的是測試當權威向參與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參與者會選擇抵受壓力,還是服從權威。

在「米爾格倫實驗」發表50年後的當今,波蘭SWAP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再次重做實驗,測試現代人會如何反應,結果或令人失望沮喪——和半世紀前一樣,人類總是服從權威。

原版「米爾格倫實驗」 米爾格倫實驗示意圖。

圖片來源:simplypsychology 1961年,為探究納粹軍人以「服從」作屠殺暴行的辯護理由是否合理,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Milgram)展開一個甚具爭議的實驗。

米爾格倫首先以「學習實驗」為名,登報招募男性參與,其後將參與者與另一人配成2人組合,讓他們抽籤決定誰當「老師」(teacher)、誰當「學生」(learner)。

事實上,跟參與者配對的是實驗團隊的人,所謂「抽籤」也是假的,參與者必然選中當「老師」,團隊也必然會是「學生」。

實驗開始時,「學生」會被帶入房間,手臀戴上電極,身體被綁在椅上,而「老師」和研究員則會到另一間有「電擊控制器」的房間,「老師」面前有由15伏特至450伏特的一列開關——所謂「電擊控制器」其實不會放出電流,惟參與者對此真相懵然不知——然後,「學生」將要答一系列問題,答錯的話,研究員就會要求「老師」電擊「學生」,伏特隨每次錯誤而上升,經常有意答錯的「學生」亦會作出相對於電擊強度的反應,或痛叫,或沉默。

如「老師」拒絕遵從,研究員會以權威話語慫恿「老師」繼續,又或保證「老師」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最終,65%「老師」一直服從命令到最高的450伏特;所有「老師」都繼續參與到300伏特。

當年米爾格倫得出如下結論:即使命令是叫你殺害無辜者,普通人通常都會服從權威下達的命令。

而且,人們更易傾信看似有道德基礎,又或有法理正當性的「權威」之言。

波蘭版的「米爾格倫實驗」 為測試波蘭人對權威的服從程度,近年,波蘭SWPS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重覆再做了一次「米爾格倫實驗」,並將結果刊登在 SocialPsychologicalandPersonalityScience 期刊上。

波蘭SWPS大學重做的實驗,基本上與耶魯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所做的實驗設定相似,同樣是測試參與者會否因權威壓力而按下「電擊控制器」傷害他人。

另外,如以前的一樣,參與者不知道到所謂「電擊控制器」並不會放出電流。

波蘭版實驗其中一位著者、社會心理學家TomaszGrazyb說,即使大部分人得悉「米爾格倫實驗」時都聲稱「我永遠不會違背良心」,但是研究數據卻指向相反方向:實驗中的情景對參與者有極大影響,來自權威的慫恿和壓力能推使參與者輕易折屈,作出違心之事。

波蘭版本的「米爾格倫實驗」總共有80位男女各半、介乎18至69歲的參與者。

實驗時,參與者面前會有10個各代表著不同的電壓伏特數的「電擊控制器」按鈕。

結果顯示,聽從命令、被慫恿下按下電擊按鈕的參與者數目與真正的「米爾格倫實驗」一樣多,90%參與者願意按下最高伏特的按鈕。

值得留意,如果參與者得悉被電擊的是女性,他們會更不願意按下電擊。

科學家強調,「米爾格倫實驗」在此之前從未在中歐做過,中歐的歷史背景使「對權威服從」之議題和實驗結果更有意義。

波蘭版的「米爾格倫實驗」結果令人對人性悲觀,過了大半世紀,人類社會仍無絲毫轉變,大部分參與者在權威的壓力與慫恿底下,仍願意聽從命令,「電擊」無辜的他者。

換個角度看,香港不也是經歷現實版的「米爾格倫實驗」麼?有施壓的「權威」,有聽從權威的「老師」,而平凡人如你和我當然是無辜的「學生」。

1960年代米爾格倫實驗的短片。

上一篇原人:薩拉熱窩的今昔 下一篇結婚鑽戒不再永恆 相關新聞 鴻若遠:要罐頭定要黃金?短期糧食恐慌的可能性 2021年11月24日 by鴻若遠落花流水 車內性侵無人阻,「旁觀者效應」真可解釋一切? 2021年10月25日 byAnnWong 【*CUPodcast】克服心理障礙踏出改變一步 2021年10月20日 byCUP媒體 【*CUPodcast】消除抗拒心理小技巧 2021年10月6日 byCUP媒體 方俊傑:魷魚遊戲——韓劇新戰線 2021年9月27日 by方俊傑特事特辦 【*CUPodcast】然後呢?趨吉避凶的二階思考 2021年9月8日 byCUP媒體 鄭立:鐵甲威龍——立法者就是程式員,憲章就是一種電腦程式 2021年9月6日 by鄭立電腦大爆炸 【*CUPodcast】「條友真係唔識㗎喎」:剃走個人偏見的「漢隆剃刀」 2021年8月31日 byCUP媒體 熱門文章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有甚麼分別? 2019年10月25日 byHugoSze 陶傑:宴會廳裡的不速之客 2021年6月1日 by陶傑 重溫2004年北京實驗室沙士病毒洩漏事故 2021年6月11日 byBillyTong 炎炎夏日,人類為甚麼仍會蓋被子? 2021年5月31日 byBillyTong 昨日要聞 大歷史:一場席捲學界30年的跨學科潮流 活在憂患的烏克蘭人,以生活如常應對俄軍壓境 中印衝突方式:改地名 【新年新願望】委內瑞拉靠「賭」翻身? AI機械人能演棟篤笑嗎? 【時代的終結】沒有了BlackBerry,Fans感不捨 【語文陶話廊】黃宏發英譯唐詩:為譯詩添上節奏 李衍蒨:謎之女士 方俊傑:西城故事——沒有非看不可的誘因 倫敦的舊發電站與2021年最後一束光 星級話題 亞洲電影節|大選|納粹|特朗普|美劇|智能手機|犯罪|閱讀|脫歐|難民|鄭立|體育|示威|老人|展覽|自由|藝術|蘇聯|媒體|書|南韓|投資|足球|打工仔|教育|企業|不真實歷史事件簿|屍體|漫畫|桌遊|兒童|心理|哲學|青年|道德|意大利|小說|疫情|Facebook|非洲|香港|眼疾|餐廳|人工智能|韓國|大數據|政治|城市規劃|溝通|旅遊|podcast|政府|社會|Netflix|歷史|網絡|食物|民主|言論自由|傳媒|防疫|動畫|電子遊戲|愛情|骸骨|劇集|美國大選|抗疫|環保|社區|移民|外交|工作|語言|人際關係|暴力|google|法律|信仰|文學|澳洲|Covid-19|警察|情緒|西班牙|消費|大腦|死亡|恐襲|奧運|ESG|社交媒體|生活|創業|氣候變化|boardgame|北歐|音樂|貿易|建築|抗爭|傳染病|科技|女性|總統|婚姻|學生|職場|宗教|台灣|農業|北韓|日劇|國際關係|選舉|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版|城市|運動|插畫|文化|Brexit|新聞|全球暖化|歐盟|學習|心理學|家庭|飲食|瑞典|電影|醫療|社交|獨裁|基因|中美關係|時裝|戰爭|人權|AI|酒|廣告|動物|疾病|碳排放|經濟|軍事|杜林普|食材|設計|遊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