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抗官民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清朝時期發生的大大小小民變中,以發生於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 ... 朱一貴在清領台灣之初,從福建漳州移民臺灣,曾充任役吏,因故被革職,居於羅漢 ... │導讀動畫│下一節│ ●彈出的圖片在您切換視窗後會自動關閉●   滿清統治台灣共211年,在這211年當中,台灣島上民變迭起,動亂頻仍。

根據台灣史研究者張菼的統計,台灣在滿清統治下的211年之中,發生大小民變共計116次。

而另一研究者劉妮玲的較保守估計,也有73之多。

從這樣的記錄來看,顯然台灣俗諺所說的「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還不夠形容其程度。

  台灣民變頻仍的原因,誠如連雅堂在《台灣通史》中所說:「夫台灣之變,非民自變也,蓋有激之而變也」。

此意甚明,沒有「官逼」,自然就沒有「民反」。

而清代台灣官治腐敗,亦有其結構性因素:由於清室統治台灣採不信任態度,派到台灣的官吏任期三年為限,且早期只能單身上任,不得攜眷前往,因此官吏皆視赴台為畏途,來台官吏不存久居之心,視台灣為傳舍,心不在焉,遇事推諉。

再加以天高皇帝遠,在台官吏容易苟且貪臧,上下其手。

  此外,又因清代任官採「迴避」制度,本地人不得任本地官,派到台灣的官吏都是外地人,因為他們不懂福佬話和客家話,只能起用懂本地話的人做衙吏、做爪牙,所以台灣吏治一直敗壞不堪。

即使到了19世紀中葉,一位任台灣兵備道的徐宗幹都不客氣說:「各省吏治之壞,至閩而極,閩中吏治之壞,至台灣而極。

」台灣真的成為貪官污吏的集散地。

因此清代民間罵官的俗話出了不少,例如:「官不驚 (怕)你散(窮)﹐鬼不驚你瘦」、「一世做官,三世絕」、「一世官,九世牛,三世寡婦」、「三年官,兩年滿」、「交官散(窮),交鬼死,交好額(富人) 做乞食(乞丐),交縣差吃了米」等。

在腐敗的吏治下,社會的階級對立就更加明顯,誠如台灣俗話說的「作惡作毒,騎馬轆鱷;好心好行,無衫通穿」,那些「無衫通穿」的底層社會的人,到了走投無路時,只好鋌而走險,投入一波波的抗官民變中。

  除了吏治敗壞之外,台灣民變之多,又有一個社會的結構因素使然,那就是遊民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些遊民,許多是由中國大陸偷渡來台的單身漢「羅漢腳」,他們無家室、無恆產、無固定工作,隻身一人謀生。

這群人在社會的夾縫中生存,尚未生根,成為社會的邊緣人(marginal),在長期艱苦中自然培養出社會學所說的「層級意識」(level consciousness),彼此感染,成為「原始的反叛者」。

羅漢腳與羅漢腳之間,因同病相憐,無形中發展出特殊感情,於是歃血為盟,結拜兄弟,結拜後成類似血親關係,成為台灣社會中一股力量。

這種集結一氣的游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構成台灣民變的主導力量。

台灣淪入滿清統治的37年後(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其參與的份子中,就有80%都是遊民。

  在清朝時期發生的大大小小民變中,以發生於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代三大民變。

茲將三大民變簡述之: (1)朱一貴事件: 朱一貴在清領台灣之初,從福建漳州移民臺灣,曾充任役吏,因故被革職,居於羅漢門(今高雄旗山、內門鄉一帶),以養鴨為業,人稱「鴨母王」,據說他訓練的鴨子可以齊步走。

當時台灣知府王珍的苛政引起民問怨聲載道。

1721年,友人黃殿等人聚集在朱一貴家中商討大計,以其姓朱,認為是明代後裔,遂以此來號召鄉里。

大家奉一貴為主,大書「大元帥朱」之紅旗,終於豎旗起事。

反抗軍直逼台灣府(台南),許多文武官員嚇得紛紛逃往澎湖。

朱一貴起事後,北路有賴地,南路有杜君英(廣東人)也聚眾起兵響應。

七天之內,全台(實際只有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三縣而已)陷入朱一貴之手。

朱一貴率軍浩浩蕩蕩開入府城,被奉為「中興王」(不再叫「鴨母王」了),一貴戴通天冠,穿黃袍執玉笏,築臺受賀,祭告天地列祖列宗及延平郡王,建元「永和」,遵故明,大封群臣,飭令全體兵民蓄髮,恢復明制。

完全是中國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模式。

但是,未多久,群臣發生內訌,自相殘殺。

尤其是杜君英與朱一貴動起干戈,演成閩、粵大械鬥。

最後,滿清動用南澳總兵藍廷珍,水師提督施世驃(施琅的兒子)加以平定。

朱一貴被解送北京處死,此事件前後歷時五十天。

  【朱一貴事件奏摺】   【藍鼎元像】   【《平台紀略》內文】   (2)林爽文事件: 朱一貴事件發生65年後,1786年,台灣又發生林爽文事件,這也是清代台灣最大的民變。

林爽文卜居在彰化縣大里杙莊(今台中縣大里市),從事農業,是一位善經營的「地方角頭」。

由於近鄉多巨族,時常發生械鬥,林爽文也集村眾自衛。

1784年,林爽文入「天地會」,被視為大里杙一帶會黨首領。

1786年,北部天地會會員因抗官被官府追捕,逃入大里杙,擁林爽文為首領。

林爽文召集天地會兄弟二百餘人,在茄荖山(今南投縣草屯鎮)豎旗起事,進攻彰化城。

建元「順天」,林爽文以玄緞為冠,盤兩全龍,給黃纓,自頸垂背,穿著龍袍,高坐堂上,眾呼萬歲。

(此時美國早已獨立建國,擁有合眾政府,而法國大革命也即將醞釀成形。

西方的民主思潮澎湃,東方則沒有一點知覺,台灣的林爽文還在做中國式「龍的傳人」的大夢。

)林爽文在北路造成聲勢,南路有莊大田(今屏東里港人)也在鳳山縣響應。

當林爽文率軍攻下諸羅,進攻府城,各地響應者不少。

而清廷也調來重兵,而且發動「義民」協助,僵持相當時日,最後林爽文戰敗,逃往集集,入埔里。

終而在苗栗被捕,解送北京處死,南路的莊大田不久也被捕。

此事件前後歷時十四個月,乾隆皇帝還將平定林爽文事件列為他的「十全武功」之一。

  【「乾隆平定台灣圖」之一】   【「乾隆平定台灣圖」之二】   【平定林爽文事件碑文】   【平定林爽文事件碑】   【平定林爽文事件碑】   【天地會文件】   【天地會文件】 【台南赤崁樓南側的龜碑】 【康原談八卦山與彰化】 【趙慶河老師談台灣歷史上八卦山的戰略地位】     (3)戴潮春事件: 戴潮春字萬生,彰化縣四張犁(今台中市北屯區)人。

為地方上的巨富,世代擔任北路協署稿書(書記)。

然因戴潮春不滿北路協署副將夏汝賢向他勒索,於1861年辭職回家。

在地方上,戴潮春鳩集「八卦會」舊黨徒,以維持地方安寧為名,在地方上辦理「團練」,由於會眾在數月之間增加數萬人,份子良莠不齊,其中發生有違法情事。

1862年3月,台灣兵備道孔昭慈到彰化緝捕八卦會總理洪某,就地處決,並令淡水同知秋日覲,嚴辦會黨。

4月,八卦會黨員乘機蜂起,擁戴潮春為首領,正式舉兵抗清。

戴軍首先攻佔彰化縣城,入城時,戴潮春頭戴黃巾,身穿馬褂,前呼後擁,騎馬進城,出示安民,命令蓄髮,設賓賢館,禮待縉紳,以收人心,各地相繼響應。

戴潮春並開倉放糧,得到更多農民支持,隊伍更擴大。

5月中,戴潮春自封為東王﹐並封林日成為南王,7月擊退清軍於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市),乘勝南進,攻陷嘉義縣城。

並聯合高山族打敗總兵林向榮。

戴潮春起兵之初﹐提出「連和二屬」「協衷共濟」的主張,「二屬」指的是漳州人及泉州人。

過去每有抗清行動,閩粵漳泉常因分類對立而被清政府分化利用。

戴潮春為避免悲劇重演,因此強調「二屬不相欺凌,方可協衷共濟,庶免分類之變」。

戴潮春本身屬漳籍,所以在行動上,他注意吸收泉籍和客籍人參加領導集團,以爭取二籍人民的支持。

然而,戴潮春本人雖有此認識,但是眾將領中族群對立的意識已深,一些漳籍將領在行動中仍有不尊重泉籍人利益之舉,於是一部份泉籍將領相繼離去,投向清軍,而幫清朝鎮壓反抗軍的「義民」中的泉州籍民也漸漸多起來。

當戴潮春去攻打泉州人密集的鹿港時,泉州人堅守抵抗,雙方對峙不下,使得官兵能從容佈置反攻,並獲得泉州人各庄的協助,阻止戴潮春反抗軍的南進。

1863年,清廷命令出身台灣霧峰林家的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台灣兵備道丁日健率大陸清軍渡台鎮壓,並得竹塹(今新竹)士紳林占梅的鄉勇的配合會師,收回彰化縣城。

戴潮春棄城退入四塊厝庄(今台中縣霧峰鄉四德村,另一說在今台中縣清水鎮),反抗軍的勢力逐漸潰敗。

1863年底,中部各庄反戴,清軍反攻斗六門,戴逃入武西堡(今彰化縣埔心、永靖一帶),見大勢已去,遣散餘黨,自雇轎子出去北斗投案。

審訊中,回答丁日健所提「為何率眾造反?」的問題時說:「這是本藩一個人起意,與百姓無關」,因拒絕向丁日健下跪,當場被斬。

戴潮春自首後,他的許多餘黨林日成、洪從、嚴辦、呂梓等,仍分散各地繼續抵抗,直到1865年,才全部被清軍平息,事件前後歷時4年,也是清朝歷時最久的一場民變。

  【戴潮春香位遺址】       在許多次的民變中「義民」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足堪探討的課題。

在清廷的眼中,「義民」相對於起事的「亂民」,是清廷對幫政府平亂者的褒稱。

在臺灣眾多抗官民變中,固然有許多社會底層的羅漢腳游民投身其中,但是社會上也有許多所謂的「義民」,站在官方這邊協助官方平定民變。

從政治的觀點看,「義民」們似乎沒有台灣的民族精神,竟然幫助外來的統治者壓迫自己人。

但是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如果從經濟及社會的觀點看,「義民」協助官府平定民變,並非以「擁清」為其動力,而是基於對社會安定的要求,保護家園產業,不讓開墾的成果毀於一旦。

如果再從族群的觀點看,也與閩、粵族群衝突有關,顯然當時義民的族群認同,勝過政治立場的選擇。

「義民」當中,客家人較多,就是這個緣故。

  【屏東六堆忠義祠】   【早期的新竹枋寮義民廟】   【乾隆御賜「褒忠」匾額】   【義民牌位】   【義民廟前之牌樓】   【「義民首」證】   【新竹枋寮義民廟今景】   【台灣總督匾額】   【北港義民塚】   【義民像】   【嘉義褒忠義民紀念堂】   【新竹新埔義民廟】 【六堆忠義祠】       綜觀清代民變,清初朱一貴事件時,反清復明的政治味道相當濃厚,但到了林爽文事件時,就變成只是「反清」,而不再「復明」了。

而其後的諸多民變,經濟因素以及腐敗官吏的不當措施所引起的反抗,則漸漸成為了民變的主要動因。

  除了陸上的民變之外,沿海海盜的騷擾,也讓清廷傷透腦筋,其中以蔡牽、朱濆兩個海盜的勢力最大。

蔡牽為福建泉州同安人,在家鄉因為犯法,而亡命海上成為海盜,由於個人的領導才能,使得到1797年(嘉慶2年)時,其勢力已發展至船百餘艘、黨徒二萬餘人。

1800年開始進犯台灣,曾先後劫掠或佔領鹿港、鹿耳門、滬尾(今淡水)、新莊、艋舺、鳳山、東港等台灣各大城市。

1805年在滬尾一度想要建立獨立政權,並自稱「鎮海威武王」,建元「光明」,設官分職。

不少清朝武將都對他莫可奈何,甚至因而戰死。

  朱濆則是福建省漳州人(一說廣東人),成為海盜後有船數十艘,活躍於廣東沿海,時人稱粵盜,而自稱「海南王」。

1803年與蔡牽勢力相合,後又因故而分。

1807年(嘉慶12年)9月,擊斃汀州鎮總兵李應貴,遂進擾台灣,南至鹿港,北達淡水,後藏匿於雞籠港,不久進入噶瑪蘭地區,與當地原住民結合,進駐蘇澳港,欲佔蘭陽溪以南之地開墾。

  正當蔡牽與朱濆縱橫中國東南與台灣沿海時,清廷適時出現了海盜的剋星─王得祿。

王得祿是今天的嘉義縣太保市人。

因參與平定林爽文事件而嶄露頭角。

1796年,王得祿以生於海濱為由,要求改調水師,任閩浙督標右營水師千總,自此開始與海盜爭鬥。

正當蔡牽志得意滿自封為王之時,王得祿即以澎湖協副將身分跟隨閩浙水師提督李長庚大破蔡牽艦隊。

1807年朱濆意圖佔領噶瑪蘭,王得祿再以總兵身分擊退朱濆艦隊。

該年年底,李長庚在與蔡牽的海戰中陣亡,次年王得祿接替其位,並專剿蔡牽。

1809年,王得祿與蔡牽於定海決一死戰,蔡牽不敵,自裂其船而亡,自此,困擾清廷多年的海盜問題終於解決,王得祿也因功被封為子爵。

之後王得祿又在幾次的事件中建功,最後被封為太子太保,這也是清代台灣人所當到最高的官職。

1842年王得祿逝世,被追贈為伯爵兼太子太師。

而王得祿的家鄉原名「溝尾」,也因紀念王得祿而以王得祿生前的官銜「太保」作為新的地名。

  【王得祿墓】   【一品夫人墓】 【王得祿墓】   ●彈出的圖片在您切換視窗後會自動關閉● │導讀動畫│下一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