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鯨豚20年終目睹藍鯨---成大鯨豚王王浩文 - LINE TODAY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救援鯨豚不是電影場景,而是人生的真實體驗。

48歲的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有著「成大鯨豚王」稱號,他從小對鯨 ...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

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今年初台東長濱海灘發現擱淺死亡的藍鯨。

翻攝國家海洋研究院YouTube作者╱蘋果日報許維寧救援鯨豚不是電影場景,而是人生的真實體驗。

48歲的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有著「成大鯨豚王」稱號,他從小對鯨豚抱持純粹的喜愛,純粹到數十年後,能在池子裡抱著臨終的鯨豚,「就像陪人一樣,摸著牠的心跳,直到牠走掉。

」西部海岸近期發生多起鯨豚擱淺事件,王浩文開著小轎車,載著研究生和志工,調度大型機具將擱淺受傷的鯨豚,運回成大安南校區和四草鯨豚搶救站,幸運地救活野放,但多數的結局是幫牠們收屍。

王浩文笑稱,有些東西就這樣跑到你的生命中,在他的記憶深處,小時候就對台博館裡的海豚標本有印象。

以前讀書每一科都爛到爆,唯獨生物出類拔萃,可以全校第一名,入選當年中研院特殊選材計劃。

高二時隨中研院前研究員杜鎮做微生物研究,升高三的暑假完成實驗、報告、口試檢定,保送成大生物系。

王浩文師承被譽為「台灣鯨豚守護者」的成大前教授王建平,王建平從2000年開始投入鯨豚救援,5年前在王建平退休後,王浩文接棒鯨豚救援和解剖研究。

由於解剖死亡鯨豚惡臭難聞,王建平曾被志工形容為「沒有嗅覺的爺爺」,王浩文說,不同種類鯨豚脂肪組成不一樣,被微生物分解後腐敗的味道也不同,「聞久了就知道」,現已練就認屍臭辨品種的能力,「志工也問我有嗅覺嗎?我有嗅覺、但沒反應。

」■一周救5隻活體擱淺心疼藍鯨被漁具纏繞國外鯨豚救援多在擱淺處就地治療野放,台灣則會運回室內療養池,像照顧人類般裝呼吸器、抽血、驗報告。

王浩文說,鯨豚救援要看活動力,如果持續沉在池底要立刻插管、幫助換氣,有時要試著拉長餵食時間、增加鯨豚活動量,團隊人員要下池「陪游」,隨時觀察換氣狀況。

王浩文的團隊只有一名研究助理,其他都靠熱血志工天天輪班,團隊曾像「發爐」般,短短一周救援5隻活體擱淺。

鯨豚擱淺原因至今仍成謎,團隊幾乎隨時待命、隨call隨到,王浩文形容,那段時間簡直快瘋了。

野放都在清晨作業,徹夜不眠還要早起,但辛苦救援成功率卻僅有10%,且搶救一隻鯨豚所費不貲,體形稍大者,1天可燒掉1萬元,研究經費勉強平衡。

王浩文說,他想過一輩子至少要看過一次藍鯨,沒想過有朝一日在台灣看到了,卻是嘴巴遭廢棄漁具纏繞擱淺,已成屍骸的藍鯨。

談起研究團隊幫鯨豚收屍史,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04年台南抹香鯨「爆炸案」。

身長超過10公尺抹香鯨腐敗腹腔內充滿甲烷,大型拖板車在運回成大實驗室,行經市區時屍體應聲「爆炸」,腐敗的內臟伴隨血液噴濺到街上,人車無一倖免、臭氣沖天,最後是由成大團隊和衛生局出面善後。

和鯨豚結下不解之緣的王浩文,連大過年都要到台東把藍鯨拖回研究室。

他笑說,「常忙到無法回家吃飯,小孩過生日都被扔在家裡,我太太氣歸氣,但很諒解,也謝謝他們讓我做該做的事。

」王浩文從小喜愛鯨豚,在學界致力投入鯨豚救援工作。

成大鯨豚中心提供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