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管仲|法家 - 劝学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

主页 儒家 道家 佛经 法家 百家 兵法 中医 正史 历史 易经 南怀瑾 小雅 自助建站 书城 《管子》 作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被道教列奉为“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 《管子》一书是管仲及其学派的核心思想,它以黄老道家为主既提出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既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又主张以人为本,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雄奇的霸道之策,又坚持正义的王道理想;既避免了晋法家忽视道德人心的倾向,又补充了儒家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不足,在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

《管子》一书原为86篇,至唐又亡佚10篇,今本存76篇,托名春秋管仲著。

其实《管子》同先秦许多典籍一样,既非一人之著,亦非一时之书。

顾颉刚先生认为“是一部稷下丛书”。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这种观点。

《管子》原文及解读 01章牧民 02章形势 03章权修 04章立政 05章乘马 06章七法 07章版法 08章幼官 09章幼官图 10章五辅 11章宙合 12章枢言 13章八观 14章法禁 15章重令 16章法法 17章兵法 18章大匡 19章中匡 20章小匡 21章王言 22章霸形 23章覇言 24章问 25章谋失 26章戒 27章地图 28章参患 29章制分 30章君臣上 31章君臣下 32章小称 33章四称 34章正言 35章侈靡 36章心术上 37章心术下 38章白心 39章水地 40章四时 41章五行 42章势 43章正 44章九变 45章任法 46章明法 47章正世 48章治国 49章内业 50章封禅 51章小问 52章七臣七主 53章禁藏 54章入国 55章九守 56章桓公问 57章度地 58章地员 59章弟子职 60章言昭 61章修身 62章问霸 63章牧民解 64章形势解 65章立政九败解 66章版法解 67章明法解 68章巨乘马 69章乘马数 70章问乘马 71章事语 72章海王 73章国蓄 74章山国轨 75章山权数 76章山至数 77章地数 78章揆度 79章国准 80章轻重甲 81章轻重乙 82章轻重丙 83章轻重丁 84章轻重戊 85章轻重己 《管子》相关阅读 试析《管子》的辨证管理观 美国收服中国的办法 管子的“轻重论” 幸福的仕途 管仲评说 错误地重视孔子轻管仲 管仲陷阱与现代国家 管仲瑜不掩瑕的两大缺憾 孔子四评管仲 《管子》中的养生智慧 臆解《管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