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ergeria robusta (Boulenger, 1909) - 臺灣生命大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褐樹蛙因為是特有種而且有捕捉壓力,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但在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 ... 及褐色兩色,好像英文T字,雄蛙有單一外鳴囊,經常聚成小群在石頭上鳴叫,叫聲是 ...
JumptoNavigation
JumptoMaincontent
首頁>物種頁面
Buergeriarobusta(Boulenger,1909)
中文名
褐樹蛙
其他別名
壯溪樹蛙
物種屬性
臺灣特有
IUCN指標
無危(LC)
分類階層
動物界Animalia»脊索動物門Chordata»兩生綱Amphibia»無尾目Anura»樹蛙科Rhacophoridae»溪樹蛙屬Buergeria
溪樹蛙屬Buergeria
動物界Animalia脊索動物門Chordata兩生綱Amphibia無尾目Anura樹蛙科Rhacophoridae溪樹蛙屬Buergeria
Buergeriarobusta(
作者:白欽源
CCBY-NC4.0International
Buergeriarobusta(
作者:白欽源
CCBY-NC4.0International
Buergeriarobusta(
作者:劉俊甫
CCBY-NC4.0International
Buergeriarobusta(
作者:白欽源
CCBY-NC4.0International
總覽
物種解說
多媒體
綜合描述
褐樹蛙體長5到9公分,在樹蛙家族中屬於中大型。
雄蛙及雌蛙的體型差異很大,這是溪流繁殖蛙類的特性之一。
身體呈褐色,從兩眼到吻端有一塊淡黃色的三角形斑,而兩眼到體背另有一塊倒三角形的黑斑。
眼睛大而突出,虹膜有銀白色及褐色兩色,好像英文T字,雄蛙有單一外鳴囊,經常聚成小群在石頭上鳴叫,叫聲是細碎的「嘓、嘓」,偶而會發出幾聲粗粗的「嘎」。
褐樹蛙因為是特有種而且有捕捉壓力,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但在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降為一般類。
繁殖期5月到8月,以夏天為主,此時白天仍在溪邊的樹上或石縫休息,黃昏的時候,才一隻一隻的跳到岸邊水流較緩的地方進行繁殖活動。
雌蛙體型很大,產卵前,雌蛙會先伸腿交互踢幾下,然後產一小團卵粒,雄蛙也會配合雌蛙動作伸長身體,以提高授精率,每次產卵300-400粒,卵小型、一粒粒分離黏在石頭底下,通常聚成一堆。
蝌蚪為底棲性,通常吸附在石頭上,出現於溪邊水流較緩的地方。
|
作者:楊懿如|
資料提供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上次更新2014-08-07
分布
特有種,僅分布於台灣,廣泛分布於全省低海拔地區。
|
作者:楊懿如|
資料提供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上次更新2014-08-07
棲地
分佈於全島中低海拔的山區,平時喜歡棲息在河邊的樹上或石縫中,此時的顏色較淺,幾乎呈現白色。
春夏季節,則會趁著黑夜,成百上千隻遷移到溪流裡繁殖,聚成小群在大石頭上鳴叫,雄蛙此時經常變成金黃色。
|
作者:楊懿如|
資料提供臺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
上次更新2014-08-07
大百科章節
提供物種資訊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台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609]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