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老年殺手、可能導致失智症狀!出現昏昏欲睡 - Heho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過老年人貧血的症狀,不太會有一般人的症狀像是臉色蒼白、暈眩、心悸等症狀,但會出現昏昏欲睡、胃口不好,或是容易反覆跌倒、免疫力下降等,甚至會造成 ... Skiptocontent 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各種機能都會逐漸退化,包括肌少症、骨質疏鬆都會慢慢出現,開始走路變慢、或是容易全身痠痛,表示身體正在「老化」。

不過其實除了肌肉、骨質的流失之外,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症狀是「貧血」,因為年紀大了之後腸胃吸收功能變差,也不容易吸收鐵質,造血能力也下降,所以容易形成「貧血」。

雖然台灣老年人的貧血比例算高,根據2002年的社區統計,北部65歲以上社區老人貧血比率為24.6%,但因為貧血比較少被提到,所以不容易被注意到,甚至還會以為這些症狀都是老化的正常現象,反而耽誤了治療的時機。

貧血是老年殺手、可能導致失智症狀! 根據家庭醫學會資料,因為貧血在年輕人身上造成的嚴重症狀不多,也不會有併發症,而且多半只要補充營養、或是積極治療就可以很快改善;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因為很多器官的「儲備功能」也慢慢的下降,貧血帶來的缺氧,在以前可能還可以撐一下,但現在卻馬上會對身體造成反應。

不過老年人貧血的症狀,不太會有一般人的症狀像是臉色蒼白、暈眩、心悸等症狀,但會出現昏昏欲睡、胃口不好,或是容易反覆跌倒、免疫力下降等,甚至會造成認知功能變差,而有失憶、認不得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等類似失智的症狀,很容易被誤會是失智,甚至會縮短壽命。

比如本身有冠狀動脈疾病的人,如果又有貧血,可能造成心絞痛的惡化或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或是造成老年人的心肌梗塞死亡率增加;因為身體在貧血的時候,心臟會更用力的跳動來打出血液,所以功能損壞的更快。

而且這些症狀在輕微貧血的人身上就會出現,而且會隨著貧血越來越嚴重而症狀越來越明顯。

不過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如果只有單純補充鐵質或是營養,可能沒辦法解決貧血帶來的問題,要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真正改善。

老年人常見的貧血的原因 營養缺乏 缺鐵 缺B12 缺葉酸 其他疾病 慢性腎臟病 慢性發炎 肝臟疾病 其他慢性疾病 甲狀腺功能過低 自體免疫性貧血 血液性癌症 想改善老年貧血,要注意這些警訊! 雖然老年人貧血的症狀並不典型,但因為貧血會造成很多其他症狀跟疾病,所以可以從這些警訊來判斷: 疲倦(最常見) 總是昏昏欲睡、變得很嗜睡 胃口變差 肌肉無力 活動力變差 容易跌倒 認知功能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 記憶力變差 精神混亂 當貧血變得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心血管的症狀: 心悸、心跳過快 暈眩 血壓下降 呼吸困難 心臟衰竭 如果出現上述的症狀,建議可以先去做抽血檢查,確定血中的鐵蛋白、維生素B群夠不夠,了解是不是營養缺乏造成的貧血,如果只是缺乏營養,補充營養素即可;但有必要的話也建議做肝、腎功能的檢查,或是骨髓檢查,了解是不是有沒檢查出來的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才能真正找到貧血的問題。

參考資料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老人貧血之評估與治療 文/盧映慈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貧血不是吃鐵就好,紅血球還可能出這幾種狀況! 骨質疏鬆、貧血、頭暈⋯6大症狀中3項可能就是多發性骨髓瘤 臉色蒼白,代表免疫力不足!醫師: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免疫力低下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012.COVID-19/收到細胞簡訊怎麼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後該快篩嗎?2022-04-063.整理包/今本土飆增551例!新北確診數最多,各縣市足跡一次看2022-04-124.整理包/快篩試劑買哪個廠牌?陽性怎麼辦?什麼時候該用快篩?2022-04-105.COVID-19/東部花蓮疫情也燒不停!全台最新足跡一次看2022-04-11 影音健康 【OL悄悄話】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嗎?打哪個廠牌好?未來還要打第四劑嗎?2022-01-25【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新冠肺炎專區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友必知 預防保養 專家科研 飲食與運動 更多醫學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心血管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睡眠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美豬開放爭議 未來醫學專區 急診室直擊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健康管理 健康小幫手 營養查詢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健康特刊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COVID-19疫苗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