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經血多:談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 臺中 - 台中榮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子宮肌瘤是一種平滑肌瘤或纖維瘤,是女性最常發生在骨盆腔的良性腫瘤。
20%~30%的婦女在一生中會患有子宮肌瘤,患病年齡平均在50歲以下,停經後較少發生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部科簡介
部科簡介
醫療團隊
醫療服務
活動花絮
衛教專區
教育訓練
實習醫師工作手冊
住院醫師訓練計畫
病歷書寫規範
公開資訊
癌症百科
學術活動
實證醫學
常用連結
分享
中榮首頁
單位首頁
English
選擇分院
選擇分院
埔里分院
嘉義分院
灣橋分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
:::快捷選單
網路掛號
看診進度
即時動態
衛教專區
服務諮詢
交通指南
健康檢查
常見問答
該看哪一科
:::婦科>衛教專區
經痛、經血多:談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
引用(129)
2022/7/48:13:06
157480
台中榮總婦產部婦科主任洪滿榮
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是最常見的子宮良性腫瘤,好發於停經前婦女,症狀類似但發生原因不同,治療方式也不一樣,病患需靠專科醫師作出正確診斷以對症治療。
子宮肌瘤是一種平滑肌瘤或纖維瘤,是女性最常發生在骨盆腔的良性腫瘤。
20%~30%的婦女在一生中會患有子宮肌瘤,患病年齡平均在50歲以下,停經後較少發生。
產生肌瘤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認為與賀爾蒙不平衡有關。
子宮肌瘤顧名思義是由子宮肌肉層生長出來,之後會「向內」或「向外」生長到子宮表面。
在肉眼下可見子宮肌瘤是堅硬白色的腫瘤,於顯微鏡下可看到肌纖維組織交雜在一起,通常沒有血管分佈。
肌瘤常常是多顆同時存在,有時一個子宮可發現10~20個大小不等的子宮肌瘤。
依子宮肌瘤在子宮內的部位主要常見以下三類:間質肌瘤,黏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
其中,黏膜下肌瘤向內生長突出於子宮腔,容易造成出血現象。
肌瘤向外穿出子宮肌肉到達子宮外層,有些甚至延伸到腹腔或骨盆腔中,因為腹腔空間較大,所以肌瘤有機會長的較大。
許多患有子宮肌瘤的病人並沒有症狀,若病人有產生症狀,症狀會依據肌瘤的數目、大小以及生長部位而有不同表現。
可能的症狀如下:1.月經過多;2.壓迫症狀─病人感到下腹腫脹,若壓迫到膀胱會造成膀胱功能障礙,而壓迫到直腸則會造成排便困難;3.疼痛─有時子宮肌瘤會發生扭轉現象而引起劇烈疼痛;4.不孕。
一般而言,沒有症狀的病人是不需要接受治療的,因為肌瘤長大的過程有時很緩慢,且停經後可能會縮小,所以不一定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但病人仍須要定時回門診追蹤。
若需要進行手術,(1)全子宮切除術─不需要再生育的病人,為了預防子宮肌瘤復發,此手術是較佳的選擇;(2)肌瘤切除術─若還想再生育的婦女可選此項手術,此手術只將子宮壁上的肌瘤切除,但日後子宮肌瘤復發的機率高。
常見需要手術治療的情況如下:
1. 肌瘤大小超過懷孕12週時的大小
2. 肌瘤有扭轉的可能
3. 肌瘤本身長太快和太大
4. 月經過量導致貧血,或有經痛現象嚴重者
5. 子宮肌瘤過大壓迫到膀胱或壓迫到直腸產生相關不適的症狀
子宮腺肌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長在子宮肌肉層內的病症,屬於良性疾病。
好發於30歲至50歲的婦女,尤其是接近更年期的婦女,常因月經不規則及經血過多到婦產科檢查才發現。
病人常常有經痛的現象,常常在月經來前一、二天就開始痛,並且持續整個經期,直到月經結束後幾天都可能還會有疼痛感。
有些年經婦女合併有經血過多、性交疼痛及不孕等問題。
一般認為嚴重的子宮腺肌症,尤其合併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容易導致不孕。
這類病人子宮肥厚且容易有骨盆腔沾黏情形,不利於排卵及胚胎的著床,所以懷孕的機率不高。
但慶幸的是,統計上20多歲的年輕病人得到子宮腺肌症的機會略低。
利用超音波檢查,可以發現子宮變大以及子宮壁增厚(尤其是子宮後壁)。
超音波圖中,異常的子宮會呈現回音增強之特性(子宮顯得較亮)。
如果肌肉層肥厚成瘤狀物且超音波圖呈強回音波特性,一般就稱為子宮肌腺瘤。
然而若想要確診,仍要靠手術切除子宮或經腹腔鏡做子宮切片後,送病理切片檢查才能確定。
治療方法可分為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兩類:
A. 保守治療
對於年輕還有生育需要的病人,以及接近停經期的婦女,採用保守治療保留子宮(不需要子宮全切除)為首要考量。
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1)非類固醇的抗炎症藥物:可以使經痛症狀得到緩解;
(2)口服避孕藥:但是更年期婦女長期使用並不適當;
(3)黃體素:服藥期間月經會暫停,因此不再痛經,但有嘔吐、體液積存和憂鬱等副作用;
(4)療得高:持續吃藥三個月到六個月可以使子宮肌層變薄、子宮變小,但是此藥物為男性荷爾蒙衍生物,長期服用可能會出現聲音低沉、青春痘和長鬍子等副作用。
上述這些藥物都是暫時緩解症狀、控制病情,一但停藥一段時間,病灶可能會逐漸回復原狀,因此只適用於年輕且還有生育需求的病人。
B. 手術治療
對於有生育需求的病患而言,如果是侷限性的肌腺瘤,只要手術將肌腺瘤切除,子宮可以保留。
如果是彌漫性的子宮腺肌症,須以手術將子宮壁切薄,再給予術後藥物治療,不過一段時間後仍有復發的可能。
至於四十歲以上,已完成生育任務、有嚴重經痛或經血過多以致影響生活品質的病人,根本解決的辦法還是子宮全切除手術。
(謝謝中國醫五鄒雨寰提供資料)
表一、比較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
《子宮肌瘤》
《子宮腺肌症》
來源
子宮肌肉細胞過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
子宮內膜組織由子宮腔內穿透子宮肌層
與周邊組織關係
與周邊正常子宮肌肉組織壁壘分明
與周邊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線
好發年紀
患病年齡平均在50歲以下,停經後發生率低
好發於30歲至50歲的婦女,尤其是接近更年期的婦女
常見症狀
女性骨盆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絕大部分的婦女是無症狀的
良性疾病,但病人常常有經痛的現象(嚴重絞痛或針刺般的疼痛)
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下,子宮肌肉層內有明確界線的均質性超音波腫塊
超音波下,子宮變大以及子宮壁增厚(尤其是子宮後壁)。
子宮肌肉層內有一至多個不規則狀、非均質性的超音波腫塊
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時可拿掉整個腫瘤,不易傷害到周圍正常肌肉組織
由於並非單獨的腫瘤,因此切除「肌腺瘤」時容易傷害到周邊肌肉組織
其他症狀
(1)經血量過多、(2)壓迫膀胱或直腸、(3)肌瘤扭轉引發劇烈疼痛、(4)不孕
(1)經血過多、(2)性交疼痛、(3)不孕
圖、比較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的超音波掃瞄
回上一頁
展開
回頂端
延伸文章資訊
- 1一位妊娠中期行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之手術全期護理經驗
本篇旨在描述一位妊娠中期行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之手術全期護理經驗,護理期間為2010年7月14日至23日,運用生理、心理、社會、靈性及發展層面為評估架構,經由會談、 ...
- 2讀書報告會(十八)--妊娠合併子宮肌瘤的處理 - 雪花新闻
讀書報告會(十八) 報告者:馮輝(本院婦產科住培醫師) 時間:2018年9月19日8:00 指導老師:楊進權老師、陳鋒副主任醫師內容:妊娠合併子宮肌瘤的處理 ...
- 3子宮肌瘤切除術後之護理指導
子宮瘤發生下列症狀時應考慮切除. 1.出血:肌瘤很大造成月經過多、或是黏膜下的肌瘤,發生不規則的經期之間出血,大. 約30%的病人會有不正常的子宮出血。 2.壓迫症狀:大的 ...
- 4經痛、經血多:談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 臺中 - 台中榮總
子宮肌瘤是一種平滑肌瘤或纖維瘤,是女性最常發生在骨盆腔的良性腫瘤。20%~30%的婦女在一生中會患有子宮肌瘤,患病年齡平均在50歲以下,停經後較少發生 ...
- 5子宮肌瘤 -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內容, -------------------------------------------------------------------------------- 1、一般婦女發生子宮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