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淺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一品是說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蓮華經的功德,能令六根清淨,有六根互用之功能。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是法華經。

若讀 ... 妙法蓮華經 法師功德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六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何謂法師?淺言之,精通佛法,為人之師。

法師有五種:1、受持法師:對於佛法,受之於心,持之於身,嚴格實踐。

2、讀經法師:對著經本而念為讀。

每日以讀經為修持。

3、誦經法師:背著經本而念為誦。

每日以誦經為修持。

4、解說法師:為眾生解釋經義,說明道理,令眾生依法修行。

5、書寫法師:恭敬書寫經典,或供於塔廟,令眾生禮拜,多種善根。

或印成經卷,流通於世,令眾生讀誦,照經義去行。

親手書寫經典,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有首偈頌謂「書寫及供養,施他令彼讀,受持正開演,講說與思惟。

」有這樣的功德,才能為人之模範,受人之恭敬,而稱法師。

  具足這十種德行,就是大法師。

是那十種呢?就是1、善知法義。

2、能廣宣說。

3、處眾無畏。

4、無礙辯才。

5、巧方便說。

6、法隨德行。

7、威儀具足。

8、勇猛精進。

9、身心無倦。

10、成就忍力。

  何謂功德?惡盡言功,善滿曰德。

也就是修功德有所得。

又可以說,功是指行為的善而言;德是指心理的善而言。

總而言之,福利之功能,得為善行,為之功德。

  這一品是說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蓮華經的功德,能令六根清淨,有六根互用之功能。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是法華經。

若讀若誦。

若解說。

若書寫。

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

千二百耳功德。

八百鼻功德。

千二百舌功德。

八百身功德。

千二百意功德。

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釋迦牟尼佛說完隨喜功德之後,在這個時候,乃告訴常精進菩薩大菩薩說:「假使受五戒的男人,受五戒的女人。

或者受比丘戒的男人,受比丘尼戒的女人。

或者受菩薩戒的男人,受菩薩戒的女人。

他們能受持妙法蓮華經,或者是讀、或者是誦、或者是解說、或者是書寫。

這個人,可以得八百眼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耳功德,可以得八百鼻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舌功德,可以得八百身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意功德。

」   我們人的六根,每一根都有一千二百功德,在前邊有三百功德,在後邊有三百功德,在左邊有三百功德,在右邊有三百功德,合計有一千二百功德。

有人問:既然每一根有一千二百功德,為什麼眼隋只有八百功德呢?因為眼睛所見不圓滿,見前不見後,見左不見右,所以只有八百功德。

耳朵可以聽到前後左右的聲音,沒有障礙,具足而圓滿,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

鼻在一呼一吸之間,有停止的地方,所以只有八百功德。

舌頭能嚐百味,功德具足圓滿,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身體有觸覺逆順二緣,逆是不歡喜觸塵,順是歡喜觸塵。

在逆順之間,缺四百功德,所以只有八百功德。

意識有思想、有分別,具足圓滿,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有六千功德來莊嚴六根,令六根皆得清淨。

眼睛明,耳朵聰,鼻能嗅香,舌能嚐味,身美妙,意通達,獲得殊勝的福報。

  這一品,以常精進菩薩作為當機眾。

若想有功德,必須常精進。

身精進、心精進、晝精進、夜精進,時時勤精進。

如果不精進,就沒有功德,所以修道人,要晝夜六時常精進。

  是善男子善女人。

父母所生清淨肉眼。

見於三千大千世界。

內外所有山林河海。

下至阿鼻地獄。

上至有頂。

亦見其中一切眾生。

及業因緣果報生處。

悉見悉知。

  這個善男子或者善女人,以父母所生清淨的眼,就能見到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和河海。

(四果阿羅漢才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

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

初地菩薩能見百個佛國土。

)何謂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個須彌山、一個日月、一個四大部洲,為一世界。

積集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

積集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

積集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

因為有三個千的緣故,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並非三千個大千世界。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往下能看見阿鼻(無間)地獄。

此地獄在八熱地獄最下層。

何謂無間地獄?此地獄沒有空間,一人也充滿,不覺得有空隙;萬人也充滿,不覺得很擁擠。

無間有五種:1、趣果無間。

2、受苦無間。

3、時無間。

4、命無間。

5、身形無間。

總而言之,墮落無間地獄,受苦的時間沒有間斷,除非遇到佛光普照,否則沒法子可以出離。

  有人問:「犯了什麼罪業,墮落在此地獄?」犯了五逆大罪的眾生,便墮此地獄。

何謂五逆?就是1、弒父。

2、弒母。

3、弒阿羅漢。

4、出佛身血(破壞佛像)。

5、破和合僧(挑撥離間)。

犯了一逆,便墮落無間地獄。

  這位法師,往上能看見有頂天(三界最高一層天),也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

以定力來控制第八識。

似盡為非想。

定力稍動,第八識似存為非非想。

這個天,外道認為是最高的境界,但是不究竟,仍有生死。

  這位法師能看到無間地獄和有頂天,其中一切眾生的行動,及其業因緣果報得生之處,悉見悉知,清清楚楚,明明瞭瞭。

這位法師雖然未證得天眼通,可是以父母所生的肉眼,能看見一切的境界。

這是什麼原因?因為受持妙法蓮華經的緣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世尊想把前邊的義理,再重新宣說一遍,而用偈頌來說明。

  若於大眾中    以無所畏心   說是法華經   汝聽其功德   假使在大眾之中,沒有畏懼心,才能對大眾解說妙法。

如生恐懼心,就不能講妙法蓮華經。

常精進菩薩!你要靜聽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所有的功德。

我現在為你說一說。

  是人得八百    功德殊勝眼   以是莊嚴故   其目甚清淨   這位法師,他得到八百眼功德,證得殊勝的眼睛,能見三千大千世界內外的一切,不需要有天眼通的神通。

因為有這種功德莊嚴的緣故,所以他的眼睛,甚為清淨。

  父母所生眼    悉見三千界   內外彌樓山   須彌及鐵圍 并諸餘山林    大海江河水   憑父母所生的肉眼,就能看見三千大千世界內外的境界。

好像彌樓山(光明山)、須彌山(妙高山)、鐵圍山(四大洲外的圍山)以及諸山的林,大海江河的水,統統看得清清楚楚。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處   其中諸眾生   一切皆悉見 雖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因為得到清淨眼,所以下能看到無間地獄,上能看到有頂處之天。

在其中一切眾生,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清清楚楚看到。

雖然未證得天眼通,但是父母所生的肉眼力量,也能如是。

  復次常精進。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此經。

若讀若誦。

若解說。

若書寫。

得千二百耳功德。

以是清淨耳。

聞三千大千世界。

下至阿鼻地獄。

上至有頂。

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

  又叫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持戒的男人或者持戒的女人,受持妙法蓮華經,能讀、能誦、能解說、能書寫,那麼這個人能得到一千二百耳功德。

以這種清淨耳根,能聽到三千大千世界內外的一切音聲,下至無間地獄,上至有頂處天,在其中種種語言音聲,皆能聽到。

不但是清楚,而且又能分別是何種音聲。

  象聲。

馬聲。

牛聲。

車聲。

啼哭聲。

愁歎聲。

螺聲。

鼓聲。

鐘聲。

鈴聲。

笑聲。

語聲。

男聲。

女聲。

童子聲。

童女聲。

法聲。

非法聲。

苦聲。

樂聲。

凡夫聲。

聖人聲。

喜聲。

不喜聲。

  好像大象吼叫的聲音,野馬嘶叫的聲音,牛的聲音,車的聲音,啼哭的聲音,愁歎的聲音,法螺的聲音,法鼓的聲音,法鐘的聲音,法鈴的聲音,笑的聲音,語的聲音,男人的聲音,女人的聲音,童男的聲音,童女的聲音,如法的聲音,非法的聲音,痛苦的聲音,快樂的聲音,凡夫的聲音,聖人的聲音,歡喜的聲音,悲哀的聲音。

這種種聲音,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統統能聽到,又能分別清楚。

  天聲。

龍聲。

夜叉聲。

乾闥婆聲。

阿修羅聲。

迦樓羅聲。

緊那羅聲。

摩侯羅伽聲。

火聲。

水聲。

風聲。

地獄聲。

畜生聲。

餓鬼聲。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法師,他能聽到天上的聲音。

人修行五戒十善之法,死後生到天上,享受快樂,但是天福享盡時,發生五衰現象,還要墮落在輪迴中受生死。

  何謂五衰現象?就是:1、花冠萎謝:天人所戴的花冠,乃是用鮮花所編,永遠新鮮,芬芳撲鼻,清淨無塵垢。

等到命終時,花冠自然凋謝。

2、衣服穢垢:天人所穿的衣服,非常清潔(只有三銖重,二十四銖為一兩),不需要洗濯。

為什麼?因為天上清淨,沒有塵埃。

等到命終時,衣服自然骯髒。

3、兩腋汗出:因為天上清涼,天人永不出汗,等到命終時,便從腋下流出汗水,其臭不可聞。

4、體放臭味:天人的身上,總是放香氣,善多放大香氣,善少放小香氣,比人間的香水還要香若干倍。

等到命終時,卻放出奇臭的氣味,如同死屍一般,令其他天人不敢接近。

5、不安於座:天人常坐禪,不動於座,衣食行一思而有,所謂「思衣衣至,思食食至。

」衣服不大不小、不寬不窄,恰好合身。

食物不多不少、不鹹不淡,正合口味。

想到何處旅行,一思而至。

這是什麼道理?因為天人有神足通,遂心所欲,不受任何的限制。

可是到了命終的時候,就沒有定力,知道已經發生四種現象,心亂如麻,就坐立不安,忽坐忽立,便墮落於輪迴中,去受生死,或墮地獄,或轉為人,沒有一定,而是照業力所決定。

  你們不要認為生到天上,就有保險,不修行坐禪,照樣要墮落三惡道中。

就是釋提桓因(基督教稱為上帝,道教稱為玉皇大帝,天主教稱為天主)也不能例外,照樣去投生。

  今天講個公案。

忉利天的天主,有一天發現自己有五衰現象,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忽然想起釋迦牟尼佛,可能有解救的辦法。

於是來到佛所,說明來意。

佛對他說:「所造的定業,無法更改。

你要皈依三寶,再去投生,消了業障,再回到天宮作天主。

」天主遂到人間投驢胎。

母驢懷胎之後,有意將主人的瓷器踢碎,主人大怒,用棒打驢,因而墮胎。

天主回到天宮,又作天主。

從此以後,篤信佛法,成為佛教護法神。

  這位法師又能聽龍聲,龍在往昔修行時,乘急戒緩的緣故,所以有神通,但為畜生。

這位法師聽到人的聲音,便知前因後果,或者過去是龍身,現在是人身。

也許現在是人身,未來是龍身。

一聽聲音,便能曉得前因後果。

  夜叉聲:夜叉譯為捷疾鬼,這種鬼有三種:一為地行夜叉,不會飛行,但是行走很快。

二為空行夜叉,會飛。

三為天行夜叉,也會飛。

他們常給人添麻煩,皈依佛法之後,反而成為護法神,保護修道人的安全。

  乾闥婆聲:譯為嗅香神,他們不吃葷而吃素,歡喜嗅香氣。

帝釋天有大法會時,燃起牛頭栴檀香,他們嗅香而至妙法堂。

演奏音樂,表演歌舞,令諸天眾,皆大歡喜。

  阿修羅聲:譯為無端正。

男修羅的相貌,奇醜無比,五官不端正,故名無端正。

可是女人非常美麗,所以釋提恒因(天主)的太太,就是阿修羅王的女兒。

由此可證,阿修羅的女人,非常標緻,否則,釋提桓因絕對不會娶修羅女做太太。

他們有天褔而無天德,性情好鬥。

這位法師,一聽聲音,便知三世的果報。

  迦樓羅聲:譯為金翅鳥。

因為牠的翅膀是金色,閃閃發光,牠專吃龍。

一般飛禽專吃蟲類,大鵬金翅鳥是大鳥,龍是大蟲,所以金翅鳥專吃龍。

牠在空中巡視大海中應死的龍,發現龍時,用翅膀(展開有三百由旬)搧海水,成為兩半,應死的龍,嚇得發抖,遂失去神通,露出體形,等著被吞。

可是大鵬金翅鳥將要死時,就沒有威力,龍也不怕牠,反而吐出毒氣,將牠毒走。

金翅鳥無可奈何,飛返金剛山,被火所焚而死,留下焚不壞的心,成為如意珠。

  龍王眼見自己的種族被金翅鳥所吞,快要到絕種的時候,來到佛所,乞佛慈悲,解救危機。

佛送龍王一件袈裟,對牠說:「將此袈裟拆成一縷一縷,每龍的角上掛一縷,這樣金翅鳥就不能搏龍而食了。

」龍王回到龍宮,按照佛所指示,每條龍有了護身的法寶。

從此大鵬金翅鳥再也找不到龍為食物,餓得難忍,也來佛所,對佛說:「世尊!您對龍慈悲,對我不慈悲,我沒有龍可食,那麼,我吃什麼?」佛對牠說:「你要曉得因果報應,你今生吃龍,龍來生吃你,互相吞食,無有了期。

在佛法中要戒殺生,你從今以後,不要吃肉,要吃齋食。

」金翅鳥問:「我吃什麼齋食呢?請世尊指示!」佛說:「自今天開始,叫我弟子在午齋時,送一份米飯給你,足夠你吃飽的,不要擔心!」所以一直到現在,在午齋時,送出七粒米,一粒米變成七粒米,七拉米變成四十九粒米,變化為無量米,足夠金翅鳥所食。

有天眼通的人,可以看見大鵬金翅鳥飛來取食。

  緊那羅聲:譯為疑神,因為他頭上有一角,令人懷疑,故為疑神。

他是帝釋天的樂神,演奏莊嚴的法曲,令聞者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摩侯羅伽聲:譯為蟒神,又為大腹行。

牠在未皈依佛前,專放毒氣,傷害人畜,作為食物。

皈依佛之後,改邪歸正,成為護法神。

  以上是天龍八部,牠們各有所因,各有所果。

這樣種種的聲音,解說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悉知悉見,皆能明瞭。

  火的聲音、水的聲音、風的聲音,這位法師一聽,便知三世的因果。

或者在過去發生什麼災難?或者在現在將要發生什麼災難?或者在未來會發生什麼災難?一清二楚的知道。

為什麼?因為受持妙法蓮華經所得的功德,所加持才有這種神通力。

  地獄的聲音、畜生的聲音、餓鬼的聲音,這位法師,一聽到這個人的聲音,便知前生是什麼?或者來生是什麼?都能預知,絲毫不會錯的。

  我們在吃飯前要念:「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雄話,信施難消。

」凡受食時,當作此觀。

何謂五觀?就是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有這五種觀想,所吃的食物,一定消化。

如果沒有這五種觀想,一定不會消化,所謂「三心不了水難消,五觀若明金易化」,若是三心不了,就是喝施主一杯清水,你也消化不了。

這五種觀想若是明白了,就是一餐吃了值一斤金子的飲食,也會消受得了的。

所以出家人在吃午飯時,一定要念供養咒。

  古德說:「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吃下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各位看一看!吃了飯不修行,罪過多大!將來要變牛變馬來還債,多麼可怕呀!各位!要認識清楚這種果報,不可依佛穿衣、賴佛吃飯,將來的罪過不堪設想。

  比丘聲。

比丘尼聲。

聲聞聲。

辟支佛聲。

菩薩聲。

佛聲。

  比丘聲:比丘譯為乞士,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

中國人稱比丘為和尚,和尚的生活,行人所不能行的事,忍人所不能忍的事,修忍辱波羅蜜,絕對不發脾氣,過著清心寡欲、淡泊明志的樸素生活,與世無爭,對人無求。

為什麼?因為求解脫,得自在,所以不貪財、不結婚、不求名、不食肉、不多睡,沒有五欲之戀,專心修道,容易有成就。

所以說出家乃是大丈夫所為之事,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比丘尼聲:女人出家修行者,稱為尼師。

目的如前因。

阿難尊者向佛懇求,准許女人出家修道,但是需守八敬法。

這位法師一聽他(她)們的聲音,便知三世的因果。

或者在過去是出家人?或者現在要做出家人?或者在來生要做出家人?詳細而明瞭。

  聲聞聲:他們是聆聽佛說四諦(苦、集、滅、道)法而悟道,故為聲聞。

可是他們自度不度他、自覺不覺他、自利不利他,故為自了漢。

小乘的思想,就是不管閒事,所謂「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這是小乘人的作風。

  辟支佛聲:也就是緣覺,觀察十二因緣而覺悟,故為緣覺。

在佛出世時為緣覺,在佛未出世時為獨覺。

他們在深山穹谷中,研究萬物生滅之理,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覺悟一切無常,無師而證得真理——了生脫死。

  菩薩聲:他們是修六度萬行,而行菩薩道,廣濟眾生,有犧牲的精神,為拯救眾生離苦得樂,乃倒駕慈航,從常寂光淨土來到娑婆世界,普度眾生,並且發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又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種精神多麼偉大呀!我們出家人,要向地藏王菩薩學習,要有慈悲心。

在佛教中有兩句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要向這條大道邁進,遇到挫折也不回頭,直達目的地——無眾生可度為止。

大乘的思想,為人不為己,所謂「捨己救人」。

有這種行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否則,慈悲成為口頭禪,說到做不到,等於空談,違背出家人的責任和義務。

  佛聲:佛是覺悟的人,因為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的緣故,所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身。

佛已經三覺圓滿、萬德具備,受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所尊敬,故稱為世尊。

  出家修道人,要福慧雙修,不可偏差。

如果專修一邊,功德不會圓滿,所謂「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怎樣修福?多作功德,救濟苦難的人。

怎樣修慧?講經說法,印經流通。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聽到這種聲音,便知三世的因果。

或是聲聞耳,或是辟支佛聲,或是菩薩聲,或是佛聲,這四聖的聲音,完全知道,而且分析很清楚,絕對無訛。

  以要言之。

三千大千世界中。

一切內外所有諸聲。

雖未得天耳。

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

皆悉聞知。

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總而言之,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內和以外,所有一切的聲音,這位法師,雖然沒有獲得天耳通,可是以父母所生清淨平常之耳,皆能完全聽知。

這樣分別種種的音聲,而不會破壞耳根。

為什麼?因為不被聲塵所轉,所以不壞耳根。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悲心切切,願意將長行的義理,用偈頌再重新宣說一遍。

  父母所生耳    清淨無濁穢   以此常耳聞   三千世界聲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以父母所生的肉耳,非常清淨,沒有污濁穢垢。

用這個平常耳能聽三千大千世界內外一切的聲音,清清楚楚。

  象馬車牛聲    鐘鈴螺鼓聲   琴瑟箜篌聲   簫笛之音聲   或者是象聲,或者是馬聲,或者是車聲,或者是牛聲。

所有的鐘聲、鈴聲、螺聲、鼓聲,也能分別清楚。

以及琴聲(五弦或七弦)、瑟聲(二十五弦)、箜篌聲(二十三弦)、簫聲(前有五孔,後有一孔,豎吹)、笛聲(有七孔,橫吹),種種樂器的音聲。

這位法師,完全能聽得到,又能分別清楚是何器具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    聽之而不著   無數種人聲   聞悉能解了   清淨悅耳的歌聲,有陶冶人性情之功用,但是聽了之後,不可著住在歌聲上。

無論是那一種族人所唱的歌聲,這位法師皆能分別瞭解,沒有言語不通之障礙。

  又聞諸天聲    微妙之歌音   及聞男女聲   童子童女聲   這位法師,又能聽到諸天的聲音,又能聽到微妙的歌音,又能聽到男女的聲音,又能聽到童男童女的聲音。

總而言之,無論什麼音聲,都能聽到,而且分析得非常清楚。

  山川險谷中    迦陵頻伽聲   命命等諸鳥   悉聞其音聲   在山川危巖之中,有迦陵頻伽鳥的音聲(譯為好聲鳥產於雪山,在卵中便會鳴),其音和雅,又為仙鳥,能發非一般人所能聽到的妙音。

命命鳥就是共命鳥,一身二頭,二口同時飲食,同時啼鳴。

以及一切諸鳥的啼聲,這位法師能完全聽到。

  地獄眾苦痛    種種楚毒聲   餓鬼飢渴逼   求索飲食聲   地獄有八熱地獄、八寒地獄、十八地獄等等。

在地獄受種種楚苦的聲音,這位法師皆能聽到。

餓鬼飢渴所逼迫的聲音,到處尋求飲食的聲音,這位法師皆能聽到。

餓鬼因為業力所感,咽細如針,腹大如鼓,永遠吃不飽。

為什麼?因為食物到口,變成火燄,看水是血而不能飲,故名餓鬼。

是什麼原因成餓鬼呢?因為這人在世時,誹謗三寶、破壞三寶,故死後為餓鬼。

目犍連尊者,他是神通第一。

有一天,他去尋找他死後的母親在何處?發現他母親在餓鬼道中,身焦如焚,十分可憐。

尊者乃用缽盛飯給他母親吃,不料飯竟變成火炭,無法下嚥。

目犍連尊者,見到這種情形,痛哭流涕來問佛:「這是什麼因緣?」佛告訴他:「因為你母親在世時,不但不信佛法,反而毀謗,所以受此倒懸之苦。

」佛又說:「你於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用百種供物,供養眾僧人,請其誦經誦咒,藉此功德,不但你母親得救,就是過去七世的父母,也能得救。

」因此每年寺院皆舉行盂籣盆法會(譯為「解倒懸」),超度七世的父母,離苦得樂。

  諸阿修羅等    居在大海邊   自共言語時   出於大音聲   所有的阿修羅,脾氣很大,沒有涵養功夫,所以歡喜鬥爭。

他們住在大海邊,互相談話時,發出很大的音聲。

為什麼?因為沒有慈悲心,只有仇恨心的緣故。

  如是說法者    安住於此間   遙聞是眾聲   而不壞耳根   這位解說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安穩住在慈悲處,能聽到很遠的一切聲音,而不會破壞耳根。

因為說法的功德所加持的緣故。

  十方世界中    禽獸鳴相呼   其說法之人   於此悉聞之   在十方一切世界之中,所有飛禽和走獸互相爭鳴,互相呼叫的聲音,這位說法的法師,在此完全能聽到,完全能明瞭。

  其諸梵天上    光音及遍淨   乃至有頂天   言語之音聲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色界大梵天,已經離欲界的淫欲心,寂靜而清淨,天主是尸棄,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時,他先來請佛轉法輪。

婆羅門教崇拜大梵天,認為婆羅門是從大梵大口中所生,最為尊貴的人,稱為貴族。

剎帝利(王族)是從大梵天臂所生,所以統治全國人民。

吠舍(工商農)是從大梵天脅所生,能生產一切應用之物。

首陀(奴隸)是最下賤的人,稱為賤族,沒有宗教信仰自由,沒有政治的權力,教育、經濟、待遇皆不平等。

  光音天是二禪第三天,此天不但身心能放光,代替說話,而且又可放智慧光來教化眾生。

據說地球的祖先是從光音天而來。

此天的人,歡喜旅行,到處觀光。

有一次,來到地球(成劫期間)發現地肥(類似牛奶)非常甜美,清香可口,形同甘露。

一時起了貪心,而飲過量,因而失去神足通,不能返回光音天。

遂留住地球,成為人類祖先。

  遍淨天是三禪第三天,此天已經得到普遍清淨的快樂,雖然妙樂無窮,仍是有漏之樂。

一般行者認為這是安身立命之處,貪圖快樂,便忘了清淨的家鄉,容易墮落。

真正修行人,不在此天停住,急急出此天界,到四禪天去。

  到福愛天時,有兩條路,一是正路:修無漏定的人,可以直達廣果天,而進入五不還天。

一是歧路:修無想定的人,可以到無想天(長壽天),這是外道所住的地方,仍是不究竟之處。

暫時寂然不動,等定力攝持不夠時,自然墮於六道輪迴中受生死。

好像冰夾魚、石壓草一樣的道理。

  有頂天就是無色界最高一層天,也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

釋迦牟尼佛當初在雪山修道時,其師修到此天的境界,佛認為不是解脫生死之法,乃離他而去。

自己苦修六年,仍然不得了生脫死之法,於是放棄苦行,來到菩提樹下,靜坐思惟,到四十九天的夜裡(此時佛是三十歲,時間是十二月初八日),看見明亮的星星而悟道,證得十二因緣之理,乃是生命之輪。

  諸天的言語聲音,這位法師住在此處,完全能聽到,甚至那一個天說什麼言語,也分別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

  一切比丘眾    及諸比丘尼   若讀誦經典   若為他人說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一切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他們或者讀經典,或者誦經典,或者為他人解說經典,或者恭敬書寫經典。

這位法師住於此處,完全能聽到他們在修持那一種法門。

  復有諸菩薩    讀誦於經法   若為他人說   撰集解其義 如是諸音聲    悉皆得聞之   又有一切菩薩,或者讀此經,或者誦此經,或者為他人解說此經,或者撰著此經,或者集解其義。

像這樣種種的音聲,這位法師完全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諸佛大聖尊    教化眾生者   於諸大會中 演說微妙法 持此法華者    悉皆得聞之   十方諸佛是大聖尊,教化一切眾生。

在一切大會之中,演說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的微妙法,受持妙法蓮華經的這位法師,完全都能聽得到。

  三千大千界    內外諸音聲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聲    而不壞耳根   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內和以外,所有一切的音聲,下至無間地獄,上至有頂處天。

這位法師皆能聽到其音聲,可是也不會損壞他的耳根。

  其耳聰利故    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   雖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已如是   因為他的耳根,非常聰利的緣故,所以能分別了知。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未證得天耳通,但是用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聽到一切的音聲。

為什麼?因為受持法華經的功德之緣故。

  眼有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所謂「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耳也有五耳。

這位法師乃是用父母所生的常耳。

因為解說法華經有功德,不但能聽到一切的音聲,而旦還能知道一切的音聲。

  復次常精進。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是經。

若讀若誦。

若解說。

若書寫。

成就八百鼻功德。

以是清淨鼻根。

聞於三千大千世界。

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將前邊的道理再說一次。

釋迦牟尼佛又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他們受持妙法蓮華經,不論是讀、是誦、是解說、是書寫,皆能成就八百鼻功德。

用這種清淨的鼻根,可以嗅到三千大千世界內外,乃至上下各方一切的香氣。

  須曼那華香。

闍提華香。

末利華香。

薝蔔華香。

波羅羅華香。

赤蓮華香。

青蓮華香。

白蓮華香。

華樹香。

果樹香。

栴檀香。

沈水香。

多摩羅跋香。

多伽羅香。

及千萬種和香。

若末若九若塗香。

持是經者。

於此間住。

悉能分別。

  有須曼那華香,譯為悅意華。

此華又香又美,形色非常美麗,令人心悅意足,故為此名。

又有闍提華香,譯為全錢華,華是黃色,形如錢狀,故為此名。

又有末利華香,譯為鬘華。

此華可編製華鬘,掛在身上,以為莊嚴。

現在還流行花圈,獻給客人,表示歡迎;獻給死人,表示哀悼。

又有薝蔔華香,譯為金色華,花小而香,順風遠揚,其香不散。

又有波羅羅華香,譯為重生華。

因為這種華,開過一次,能再開一次,故為此名。

赤蓮華香,就是波頭摩華。

青蓮華杳,就是優缽羅華。

白蓮華香,就是芬陀利華。

有華樹的香氣,有果樹的香氣。

又有牛頭栴檀的香氣,產於印度牛頭山,故為此名。

香氣如麝香,在四十里以內,可以嗅到香氣。

其性清涼,可冶病,做藥材。

又有沉水栴檀的香氣,因為木質堅而重,如同金屬類,放在水中,即刻沉下,故為此名。

又有多摩羅跋香,譯為藿香,可以做藥材。

又有多伽羅香,譯為根香,它的根異常清香,久聚不散。

以及千萬種的合香。

或者為末,或者為丸,或者塗香,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就在此間住,完全能分別是什麼的香氣。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

象香。

馬香。

牛羊等香。

男香。

女香。

童子香。

童女香。

及草木叢林香。

若近若遠所有諸香。

悉皆得聞。

分別不錯。

  又能分別知道一切眾生的香氣。

好像象的香氣、馬的香氣、牛的香氣、羊的香氣。

男人的香氣、女人的香氣、童男的香氣、童女的香氣。

以及草的香氣、木的香氣、叢林的香氣。

不論是近還是遠,所有的一切香氣,完全都能嗅到,分別是什麼香氣,不會錯誤。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

亦聞天上諸天之香。

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

及曼陀羅華香。

摩訶曼陀羅華香。

曼殊沙華香。

摩訶曼殊沙華香。

栴檀沉水種種末香。

諸雜華香。

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

無不聞知。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住在人間,可是也能嗅到諸天的香氣。

波利質多羅樹香,譯為天樹王。

在忉利天喜見城外,諸天眾在此樹下休息,因為香氣撲鼻,有清涼肺腑之功效。

拘鞞陀羅樹香,譯為大遊戲樹。

諸天眾在此樹下遊戲作樂。

又有曼陀羅華香,譯為小白華。

又有摩訶曼陀羅華香,摩訶譯為大,即是大白華。

又有曼殊沙華香,譯為小紅華。

又有摩訶曼殊沙華香,譯為大紅華。

又有牛頭栴檀香,又有沉水栴檀香、種種的末香、種種雜華香。

這些種種的天香,和合在一起,所放出香氣。

這位法師,無不嗅之,一嗅就知道是什麼香氣。

  又聞諸天身香。

釋提桓因在勝殿上。

五欲娛樂嬉戲時香。

若在妙法堂上。

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

若於諸園遊戲時香。

及餘天等男女身香。

皆悉遙聞。

  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又能嗅到諸天人的身香氣味。

諸天的天眾,因為持戒非常認真,絲毫不犯,所以身放香氣。

我們出家修道人,一定要嚴守戒律,身體自然放香,否則就放出臭味。

香代表善,臭代表惡。

欲知人是否守戒,嗅其身味,一嗅便知。

若行善多就香,若行惡多就臭,絲毫不會錯誤的。

凡有體臭的人,趕緊守戒,多行功德,慢慢體臭會變成體香,絕對不是嚇人。

過去,有位比丘尼,讀誦妙法蓮華經有若干年的歷史,後來她的口放出香氣。

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總而言之,前生是修道者,今生身體不會有狐臭的味道。

  釋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他管轄三十三天,所謂諸天。

在勝殿享受五欲之娛樂和嬉戲時的香氣,或者在妙法堂為忉利諸天說法時的香氣,或者在一切華園遊戲時的香氣,或者其餘諸天一切男女的身香。

這位法師,都能遙聞這種香氣,而能分別是什麼香氣。

  欲界的眾生,皆有淫欲心。

就是六欲天,也不例外。

所謂「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相視他暫視,此是六天真快樂。

」不過比人間的淫欲心減輕而已。

等到色界天時,沒有食淫二欲,所以色界雖有體形,而無男女之分別,但仍有物質之欲念,所以還有樓閣宮殿。

到了無色界,不但沒有食淫二欲,就是形體也沒有,只有心識而已。

由此可證,修道人一定要斷欲去愛,才能超出三界。

諸天未斷欲念,故仍然有生死。

  如是展轉乃至梵世。

上至有頂諸天身香。

亦皆聞之。

并聞諸天所燒之香。

及聲聞香。

辟支佛香。

菩薩香。

諸佛身香。

亦皆遙聞。

知其所在。

雖聞此香。

然於鼻根不壞不錯。

若欲分別為他人說。

憶念不謬。

  這樣的輾轉,乃至色界大梵天,上至有頂天,在這中間諸天的身香,也能嗅到。

不但能嗅到,而且分別很清楚,並且也能嗅到諸天所燒香之香氣。

以及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所燒之香。

聲聞燒的是四諦香,辟支佛燒的是十二因緣香,菩薩燒的是六度萬行香,諸佛燒的是解脫菩提香。

這些香氣,雖然在遙遠的地方——常寂光淨土,但是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皆能嗅到這種四聖的香氣,而且又能知道這種香氣所在地。

雖嗅此香,也不損害鼻根,也不會判斷錯誤。

假使將所見的境界,分別為他人說,他能憶念不會忘記,清清楚楚的記在腦海中,不會有錯誤的情形。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意將前邊所說的義理,再重宣說,用偈頌再詳細說明。

  是人鼻清淨    於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種種悉聞知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的鼻根非常清淨。

在此世界之中,或者是香物,或者是臭物,種種的氣味,完全能嗅知,不會有錯誤。

  鼻根不被香塵所染,就會有六根互用的境界。

何謂六根互用?眼睛能聽聲,耳朵能見色,鼻子能嚐味,舌頭能嗅香,身體能知法,意識能覺觸;這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

每一根都有六根作用,你說妙不妙?其實一點也不妙,修道人修到爐火純青的時候,都會產生這種作用,沒有神祕可言,只不過生理方面起了變化而已。

  一般人只知眼能見色,耳能聽聲,鼻能嗅香,舌能嚐味,身能覺觸,意能知法。

如果對他說六根互用的境界,他認為是癡人說夢,是不可能的事。

等他修到此境界時,不說也會明白了;所以佛法不在說而在行。

到時候,見而不見,聞而不聞,嗅而無嗅,嚐而無嚐,觸而未觸,緣而未緣。

不被境界轉,才有六根互用的成就。

  須曼那闍提    多摩羅栴檀   沉水及桂香   種種華果香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多摩羅香、栴檀香、沉水香、桂木香、種種華香、種種果香。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嗅便知是什麼草木之香。

  及諸眾生香    男子女人香   說法者遠住   聞香知所在   又能知道眾生的香,如馬牛羊等的香。

又能知道男子的香和女人的香。

說法華經的法師,雖然住在很遠的地方,一嗅到香氣,便知香氣在何處。

  大勢轉輪王    小轉輪及子   群臣諸宮人   聞香知所在   轉輪聖王分為四種:有金輪王管轄四天下,銀輪王管轄三天下,銅輪王管轄二天下,鐵輪王管轄一天下。

金輪王為大勢轉輪王,他有千子,又有七寶:1、輪寶。

2、象寶。

3、馬寶。

4、珠寶。

5、女寶。

6、藏寶。

7、兵寶。

其餘三輪王皆為小轉輪王。

  大轉輪王、小轉輪王、千子、群臣、宮人等等。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他們的所在地。

由此可證,鼻子也有眼睛的功能。

  身所著珍寶    及地中寶藏   轉輪王寶女   聞香知所在   身上所戴一切珍寶,地下所藏一切寶礦,轉輪聖王和寶女的行蹤。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所在之處。

  諸人嚴身具    衣服及瓔珞   種種所塗香   聞香知其身   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他們用來莊嚴身體的飾物,好像衣服及瓔珞,以及種種所塗之香。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其身的莊嚴具是什麼。

  諸天若行坐    遊戲及神變   持是法華者   聞香悉能知   三界諸天的天眾,或者行走,或者坐禪,或者遊戲,或者神變。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他們在做什麼。

  諸樹華果實    及酥油香氣   持經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所有一切的樹、一切的華、一切的果實,以及酥油點燈的香氣。

這位受持法華經的法師,住在此處,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其所在之處。

  諸山深險處    栴檀樹華敷   眾生在中者   聞香悉能知   在深山穹谷很危險的地方,有栴檀樹開花,很茂盛很香豔。

所有的眾生,在深山中做什麼,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明明白白的曉得。

  鐵圍山大海    地中諸眾生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鐵圍山和大海,以及地中的一切眾生。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清清楚楚,不會錯誤。

  阿修羅男女    及其諸眷屬   鬥諍遊戲時   聞香皆能知   阿修羅的男女,都有爭勝鬥狠的心理。

如有不如意,就發脾氣。

好像釋提桓因的夫人——阿修羅王之女,她非常嫉妒,常和天主發脾氣,甚至發生戰爭。

阿修羅的男女和眷屬,在遊戲時,以鬥爭為娛樂,以發脾氣為消遣,習以為常,不足為怪。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就能知道他們的情形。

  曠野險隘處    師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聞香知所在   在曠野無人住的地方,或者在最危險狹隘的地方。

或有獅子、大象、老虎、豺狼,或有野牛、水牛等等。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就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

  若有懷妊者    未辨其男女   無根及非人   聞香悉能知   假使有女人,已懷胎孕,無法辨別是男是女,或者是鬼胎,或是怪胎。

這位法師,因受持妙法蓮華經的緣故,一嗅香氣,完全能曉得清楚,不會判斷錯誤。

  以聞香力故    知其初懷妊   成就不成就   安樂產福子   因為用嗅香氣力量的緣故,能知道孕婦懷胎的情形。

成熟了還是未成熟?一嗅香氣便知。

好像水果,熟了可以摘下來,未熟不可摘下來,所謂「瓜熟蒂落」。

這是自然現象,不可用強迫手術來催生,對母子皆有危險性。

現在流行墮胎,這是最不人道的事。

那些謀財害命的醫生,皆種下罪大惡極的因果。

  胎兒在母腹中住十個月才成就,可以生出來,母子一定平安。

若是在七個月生出來,那是不成就,嬰兒的生存率很低。

女人在生小孩子的時候,十分危險,在生死關頭徘徊,生命和閻羅王只隔一屑紙那樣的近。

如果皈依三寶,讀誦經典,就能安樂產生有福報的兒子。

  以聞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癡恚心   亦知修善者   因為嗅香力的緣故,能知男人所想念是什麼?又能知女人所想念是什麼?不外所想的是染欲的事。

因為愚癡的緣故,才想男女之事。

得者歡喜,失之瞋恚。

這種種心理,這位法師完全了解,也知道那一個人是修善法的行者。

  地中眾伏藏    金銀諸珍寶   銅器之所盛   聞香悉能知   又能知道地下所藏的寶礦,或者是金礦,或者是銀礦,或者是珍寶等。

在銅器皿中所盛是什麼東西?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

  種種諸瓔珞    無能識其價   聞香知貴賤   出處及所在   有種種的瓔珞,瓔珞是用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所編製成串,懸掛在衣服之上,成為裝飾品。

好像現在女人所戴的項鍊一樣。

當時(佛在世時)印度貴族男女皆佩之,表示莊嚴的意思。

你們看!所有的菩薩,身上都有瓔珞。

在普門品上說:「無盡意菩薩,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供養觀世音菩薩。

」   瓔珞的價值,凡夫是無法估價,不知是貴,也不知是賤,無法知道值多少錢?可是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是貴是賤,珠寶的出產在那裡,現在在那裡?   天上諸華等  曼陀曼殊沙   波利質多樹   聞香悉能知   忉利天有很多種華樹,好像小白華和小紅華,以及天樹王等。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

  天上諸宮殿    上中下差別   眾寶華莊嚴   聞香悉能知   忉利天上,有許多宮殿,但是分為上中下三等,各有差別。

無論那一種宮殿,都用種種寶和種種華來莊嚴。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能完全知道。

  天園林勝殿    諸觀妙法堂   在中而娛樂   聞香悉能知   忉利天的花園中,所有的大樹,皆用七寶所莊嚴,其枝幹是用玉所成,其葉是用金銀所造,其華是用珍珠所造成的,其果是用瑪瑙所造成的。

園中的勝殿,是天人娛樂之處所。

諸觀和妙法堂,是天人論事如法不如法之處所。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天人在其中娛樂的情形。

  諸天若聽法    或受五欲時   來往行坐臥   聞香悉能知   諸天的天眾,來到妙法堂聽釋提桓因講佛法,或者在勝殿享受五欲娛樂時。

或者來,或者去,或者經行,或者坐禪,或者是臥,或者是立,種種的姿態。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

  天女所著衣    好華香莊嚴   周旋遊戲時   聞香悉能知   天女所穿的衣服,既輕又豔麗,皆用上妙的華香來莊嚴,芬芳撲鼻,令人陶醉。

她們不但美麗,而且莊嚴,她們周旋於遊戲之間,翩翩起舞,快樂無比。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她們遊戲時的情形。

  如是展轉上    乃至於梵世   入禪出禪者   聞香悉能知   這樣向上發展,乃至到色界梵世,或者入禪定,或者出禪定。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

天上的人,皆修禪定,按照禪定的粗細深淺來決定或升或降。

初禪天名為離生喜樂地,就是離開欲界眾生的快樂,而生特別的快樂。

二禪天名為定生喜樂地,在定中得到無比的喜樂。

此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不飢不渴。

三禪天名為離喜妙樂地,離開二禪的境界,得到妙不可言的快樂。

四禪天名為捨念清淨地,把快樂的念也捨棄了,到達無為而無不為的地步,心中非常清淨,而無雜染。

這是禪定初步的境界,還是凡夫的境界,並非聖人的境界。

若繼績努力,再接再厲的用功,到五不還天時,才入聖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塵流。

  光音遍淨天    乃至於有頂   初生及退沒   聞香悉能知   一般人只知頭上的天,而不知天外有天,在宇宙之間,有無量的天。

以佛經所說,在欲界有六天,在色界有十八天,在無色界有四天,共二十八天。

這是狹義的說法,若是廣義來說則有無量的天。

在每一天之中,便有一個天主。

外道只知有一個天主,其實有無量的天主,天主並沒有特別的了不起,如人間皇帝一樣的普通平常。

  天主在佛教中,不過是個護法神而已,地位甚低,在佛前只有站著的身份,沒有坐著的資格。

為什麼?因為他是護法神嘛!好像韋陀菩薩、伽藍菩薩,手持金剛寶杵,站在佛前來保護佛。

  光音天是色界第六層天,此天人用光來說話,代表音聲。

遍淨天是色界第九層天,此天人普遍得到清淨的安樂。

有頂天是無色界第四層天,也就是三界二十八層天,最高一層天,名叫非想非非想處天。

此天的壽命有八萬大劫,可是到墮落時,照樣受輪迴之苦。

外道認為這是最高的境界。

出了此天,才能了分段生死,到無學位,證得四果阿羅漢,將見思二惑斷盡。

所謂「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己辦,不受後有。

」這是阿羅漢的境界。

  我們所見的天,是四王天。

東邊是持國天王,南邊是增長天王,西邊是廣目天王,北邊是多聞天王。

每位天王有八員大將軍,鎮守忉利天的四方,防禦阿修羅兵的侵犯。

現在護法韋陀菩薩,就是三十二員大將之一,他在賢劫千佛中,將為最後一位佛,名號為樓至佛。

  四王天一晝夜的時間,等於人間五十年。

此天的壽命是五百歲,那麼,計算有人間九百十二萬五千年。

其他天壽,按此數次第加倍計算之。

  從最初生到天上去,以及到退沒——五衰現象發生為止。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清清楚楚,沒有錯誤。

  諸比丘眾等    於法常精進   若坐若經行   及讀誦經典   一切比丘和一切比丘尼等,他們對於佛法勇猛精進,修持學習,沒有懈怠的時候。

或者是坐禪,或者是經行,或者是讀經典,或者是誦經典,非常用功,沒有躲懶偷安,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   或在林樹下   專精而坐禪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他們或者在林中大樹下,專一精進在坐禪。

因為林中清淨,空氣新鮮,容易得到輕安三昧,有人問:「入定和睡覺有何不同?」入定時,心中明白,端然正坐,身不動不搖,頭不低不偏。

這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境界。

睡覺時,什麼也不知道,甚至鼾聲如雷,姿勢恰好相反。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嗅香氣,完全知道他們所在之處,修持什麼法門。

  菩薩志堅固    坐禪若讀誦   或為人說法   聞香悉能知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他們的志願非常堅固,無論遇到什麼障礙,不會生退轉心。

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不論是坐禪,或者是讀誦經典,或者是為人說法。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曉。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眾而說法   聞香悉能知   在十方世界中,無論在那一方的世尊,皆為一切眾生所恭敬。

佛憐愍眾生的緣故,所以為眾生演說了生脫死、離苦得樂的妙法。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曉佛在那一方。

  眾生在佛前    聞經皆歡喜   如法而修行   聞香悉能知   所有的眾生,在佛座之前,聆聽佛演說經典,皆大歡喜,甚至踴躍。

聽經之後,如法修行,依教奉行。

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曉。

何人如法修行,何人不如法修行,悉知悉見。

鼻子就有眼睛和耳朵的功能,能看能聽,你說妙不妙?妙法蓮華經處處是妙不可言!   雖未得菩薩    無漏法生鼻   而是持經者   先得此鼻相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未證得菩薩無漏法生鼻。

因為受持此經典的緣故,好像已先得到此鼻相。

  復次常精進。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是經。

若讀若誦。

若解說。

若書寫。

得千二百舌功德。

若好若醜。

若美不美。

及諸苦澀物。

在其舌根。

皆變成上味。

如天甘露。

無不美者。

  把前邊的道理再說一次。

佛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受持的善男子和受持的善女人,他們若能受持這部妙法蓮華經,或者讀此經、或者誦此經、或者解說此經、或者書寫此經。

依照法華經的道理修持,能證得千二百舌功德。

舌不但能說法,而且又能說圓融無礙的妙法,所以舌的功德最大,具足圓滿。

  舌有說法的功德,也有說是說非的罪過。

若是不說法,而說是非,或說邪言邪語,那就有一萬二千的罪過。

為什麼?因為舌能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越造越多,造成無量無邊那樣多的過錯。

造惡業的舌,吃東西不辨味,分不出苦辣酸甜鹹五味。

無論如何香的食物,也不知香。

若是造善功德的舌,能知食物的味是好(美)的,還是醜(不好)的。

無論是美的,或者不美的;不管是苦味,還是澀味,一到舌根,飲食皆變成無上妙味,好像是甘露那樣的甜美而清香,沒有不美好的妙味。

  這個苦字,可以當苦味講,又可以當受苦來講,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中國有兩句話,形容讀書人的勤苦:「受盡十年寒窗苦,一舉成名天下知」。

古時候的人,讀書是一個人在書房苦讀,讀四書、讀五經;白天也讀、夜間也讀,沒有休息。

沒有朋友聊天,更沒有娛樂消遣,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

這樣的用功,經過十年寒窗苦,學問豐富,字寫得很工整,等科舉時,三元及第,金榜題名,中了狀元。

這時,天下人皆知某某人中了頭名狀元,光宗耀祖,婦孺皆知。

以前無人知是苦,現在天下知是甜,所謂「苦盡甘來」。

從前窮人學文,富人習武,所以說寒窗苦。

  若以舌根。

於大眾中有所演說。

出深妙聲。

能入其心。

皆令歡喜快樂。

  若用舌根在大眾之中,演說甚深微妙法,這種妙聲能入聽眾的心中,令他們生歡喜心,快樂到極點,情不自禁踴躍起來。

  又諸天子天女。

釋梵諸天。

聞是深妙音聲。

有所演說。

言論次第。

皆悉來聽。

  又有一切天子和天女,又有帝釋天、大梵天以及諸天的天主,他們聽到這種深妙的音聲,心生歡喜。

凡是這位法師有所演說,所發表的言論,前後連貫,有條不紊,分門別類,不是雜亂無章,所以他們皆來聽講。

  及諸龍。

龍女。

夜叉。

夜叉女。

乾闥婆。

乾闥婆女。

阿修羅。

阿修羅女。

迦樓羅。

迦樓羅女。

緊那羅。

緊那羅女。

摩侯羅伽。

摩侯羅伽女。

為聽法故。

皆來親近恭敬供養。

  又有龍男和龍女,又有夜叉男和夜叉女,又有乾闥婆男和乾闥婆女,又有阿修羅男和阿修羅女,又有迦樓羅男和迦樓羅女,又有緊那羅男和緊那羅女,又有摩侯羅伽男和摩侯羅伽女。

這些天龍八部為聽這位法師演說妙法蓮華經的緣故,完全來親近、恭敬、供養這位法師。

  及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國王王子。

群臣眷屬。

小轉輪王。

大轉輪王。

七寶千子。

內外眷屬。

乘其宮殿。

俱來聽法。

  又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在家侍奉三寶的男人)、優婆夷(在家侍奉三寶的女人)、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聖王(銀、銅、鐵三輪王)、大轉輪聖王(金輪聖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等,皆乘其宮殿,俱來聽法。

聽什麼法?聽妙法蓮華經的妙法。

  以是菩薩善說法故。

婆羅門居士。

國內人民。

盡其形壽。

隨侍供養。

  因為這位法師是菩薩法師,善於解說妙法蓮華經的緣故,所以婆羅門(修清淨行)和居士(居家修道之士),以及國內的人民,他們盡其形壽,隨時隨地侍候和供養這位菩薩法師。

  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

常樂見之。

是人所在方面。

諸佛皆向其處說法。

悉能受持一切佛法。

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又有一切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這四聖者,都歡喜見到這位法師,無論在何方,十方諸佛都向他所在的地方說法。

這位法師,他能完全受持諸佛所說的一切佛法。

又能用淺顯的道理說出甚深微妙的法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悲心切切,願意將前邊的義理,重新再宣說一遍,用偈頌來說明。

  是人舌根淨    終不受惡味   其有所食噉   悉皆成甘露   這位法師,他的舌根得到清淨,自性也清淨,始絲不受惡味所轉,而能轉惡味成妙味。

無論是吃什麼食物,一入舌根完全都變成甘露妙味,也就是無上醍醐妙味。

  以深淨妙聲    於大眾說法   以諸因緣喻   引導眾生心 聞者皆歡喜    設諸上供養   這位法師,用甚深清淨微妙的聲音,在大眾之中,演說妙法。

用種種的因緣和種種譬喻,引導眾生發菩提心,成就佛果。

聽法的眾生,皆大歡喜。

眾生預備一切最上的供養具,來供養這位法師。

  諸天龍夜叉    及阿修羅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來聽法   天龍八部,本來有鬥爭心,但皈依佛之後,將瞋恨心變成慈悲心,發願做護法善神。

他們都以恭敬心來聆聽這位法師說法。

  是說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遍滿三千界   隨意即能至   這位解說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想用甚深微妙的法音,能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只要這樣的觀想,那麼,妙音就能隨意而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的耳根。

  大小轉輪王    及千子眷屬   合掌恭敬心   常來聽受法   大轉輪聖王和小轉輪聖王,以及千子和眷屬們,他們都合掌,恭恭敬敬來到法會,聽受法師所講的佛法。

有些人聽法師請經說法,覺得勝於讀經典,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   諸天龍夜叉    羅剎毗舍闍   亦以歡喜心   常樂來供養   三界的諸天,四海的龍王,以及夜叉、羅剎、毗舍闍等。

鬼本來不生歡喜心,可是現在也生歡喜心,常常樂意來供養這位法師。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諸天眾   常來至其所   大梵天王(尸棄)和魔王(波旬)以及自在天(欲界他化自在天)和大自在天(色界究竟天),這些諸天的天眾。

常來法師所住之處所,聆聽佛法,供養法師。

  諸佛及弟子    聞其說法音   常念而守護   或時為現身   十方諸佛和他們的弟子(聲間、辟支佛、菩薩),他們聽到這位法師所說妙法的音聲,就常憶念這位法師,而守護這個道場。

或者有時候,十方諸佛及其弟子,現身來見這位法師。

這是受持妙法蓮華經功德的感應,所謂「感應道交」的境界。

  復次常精進。

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是經。

若讀若誦。

若解說。

若書寫。

得八百身功德。

得清淨身。

如淨琉璃。

眾生喜見。

  把前邊的義理再說一次。

釋迦牟尼佛又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修行的男人和修行的女人,他們若能受持妙法蓮華經,或者讀此經、或者誦此經、或者解說此經、或者書寫此經,就能得到八百身功德。

得清淨的身體,如同清淨琉璃一般的光明,所有的眾生,統統歡喜見到這位法師。

  其身淨故。

三千大千世界眾生。

生時死時。

上下好醜。

生善處惡處。

悉於中現。

  因為身體清淨的緣故,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眾生,或者生的時候、或者死的時候、或者在天上、或者在地獄,相貌是美的還是醜的,生處是善的還是惡的?統統在清淨的體中現出,清清楚楚不會雜亂。

這個清淨身就是一個大圓鏡,能現一切像。

  及鐵圍山。

大鐵圍山。

彌樓山。

摩訶彌樓山等諸山。

及其中眾生。

悉於中現。

  以及鐵圍山(在四大洲外有山圍繞)和大鐵圍山(在大千世界外有山圍繞),彌樓山和大彌樓山等的諸山,在其中的眾生,完全在淨身中現出來。

這個淨身,又好像雷達似的,無論從那方飛來的飛機,一清二楚的看見。

  下至阿鼻地獄。

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

悉於中現。

  向下到無間地獄,向上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所有的境界和所有的眾生,完全在淨身中現出。

又好像電視機一樣,只要把頻道調整正確,就有畫面出現。

頻道就是佛法,修道人把佛法研究明白,就會有這種境界現出。

  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

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或者是聲聞、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菩薩、或者是諸佛,他們在十方世界說法,都能在這位法師清淨的身上,現出其色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意再宣說前邊的義理,用偈頌來說明。

  若持法華者    其身甚清淨   如彼淨琉璃   眾生皆喜見   假使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的身體是非常清淨,沒有染污,好像清淨琉璃一般的明亮。

所有的眾生,都歡喜見到這位說法的法師。

  又如淨明鏡    悉見諸色像   菩薩於淨身   皆見世所有 唯獨自明了    餘人所不見   這個清淨身,又好像清淨的明鏡,完全能見到一切的色像。

色像來則映之,去則無之,不留影子。

菩薩在清淨身中,能看見世界所有的色像。

這種境界,唯獨菩薩自己才能明白瞭解,其他的人是看不見的。

  三千世界中    一切諸群萌   天人阿修羅   地獄鬼畜生 如是諸色像    皆於身中現   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一切眾生和一切境界。

好像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及阿修羅(這是三善道),以及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三惡道),這樣六道中的一切色像,皆在菩薩淨琉璃身中現出。

不但清清楚楚,而且也不雜亂。

  諸天等宮殿    乃至於有頂   鐵圍及彌樓   摩訶彌樓山 諸大海水等    皆於身中現   三界諸天的宮殿,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鐵圍山和彌樓山,以及大彌樓山。

所有一切大海的水,都在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他的清淨身中現出來。

  諸佛及聲聞    佛子菩薩等   若獨若在眾   說法悉皆現   十方諸佛和聲聞、辟支佛、菩薩等,或者單獨一人,或者在大眾之中,說法教化眾生。

完全都在清淨如琉璃身中現出。

這種境界,真是不可思議,妙不可言。

  雖未得無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淨常體   一切於中現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雖然未能證得無漏的聖果,尚未獲得法性的妙身。

可是父母所生清淨的常體,所有一切的一切,皆在淨身中現出。

這種境界,只有他本人能知道,其他的人是不能曉得的。

  復次常精進。

若善男子善女人。

如來滅後受持是經。

若讀若誦。

若解說。

若書寫。

得千二百意功德。

以是清淨意根。

乃至聞一偈一句。

通達無量無邊之義。

  把前邊的道理再說一次。

釋迦牟尼佛又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修行的男子和修行的女人,在將來佛滅度之後,有人受持這部妙法蓮華經者,或是讀、或是誦、或是解說、或是書寫,能得千二百意功德。

以這種清淨的意根,乃至於就是聽到一首偈頌,或者聽到一句經文,就能通達全部經文的義理。

  解是義已。

能演說一句一偈。

至於一月四月。

乃至一歲。

諸所說法。

隨其義趣。

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若說俗間經書。

治世語言。

資生業等。

皆順正法。

  明白瞭解這種義理之後,就能觸類旁通,為眾生演說妙法,解釋妙理。

就是一首偈頌,或是一句經文,而能發揮無量無邊的道理。

一句經文,一首偈頌,甚至講一個月(代表一乘實相法),或者講四個月(代表小乘四諦法),或者講一年(代表十二因緣法)。

雖然是一句法,能令其合到一切法上。

所說一切法,隨順義理的趣向。

所說的道理,都合乎實相,合乎第一義諦,絕對不會違背實相的義理。

  或者講說世間一切的經書,如四書五經等,或者是治世的語言,或者是資生的事業等,皆和順正法,不相違背。

一切按照八聖道去實行,以八聖道作為規範。

  三千大千世界。

六趣眾生心之所行。

心所動作。

心所戲論。

皆悉知之。

雖未得無漏智慧。

而其意根清淨如此。

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

皆是佛法。

無不真實。

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六趣眾生,他們心中所想行的事、所起的動作、所生的妄念、所有的戲論,這位法師皆能知曉。

他雖然未證得無漏的智慧,可是他的勝意根得到清淨。

這位法師所思惟、籌量、言說,都是佛法、妙法、不思議法。

為什麼?因為他受持妙法蓮華經,所想的和所行的,都是真責不虛。

所說的法和所修的道,都是真實的妙法門,都是先佛所說的道理。

雖然全部佛經沒有讀完,可是已經明瞭經中大意。

為什麼?因為得到妙三昧的境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意將前邊經文的義理,再宣說一遍,用偈頌來說明。

  是人意清淨    明利無濁穢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這位法師的勝意根,甚為清淨。

不但明而且利,沒有染濁污穢。

以這種微妙的勝意根,能知上中下的佛法,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乃至聞一偈    通達無量義   次第如法說   月四月至歲   就是僅僅聽一首偈頌,就能通達無量的義理。

次第如法解說,絕對不是雜亂無章的說法。

解說一首偈頌,或者講一個月,或者講四個月,或者講一年,得到樂說無礙的境界。

  是世界內外    一切諸眾生   若天龍及人   夜叉鬼神等   在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一切眾生,或者是天上的人,或者是人間的人,或者是諸龍、夜叉、鬼神等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種   持法華之報   一時皆悉知   在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他們所想念有若干種。

但是受持妙法蓮華經所得的果報,在同時便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清清楚楚。

那個眾生願做牛做馬,那個眾生願做老虎獅子,那個眾生願做魚龜蝦蟹,那個眾生願做雞鴨鵝鳥,都能曉得,一想便知前因後果。

  十方無數佛    百福莊嚴相   為眾生說法   悉聞能受持   在十方世界有無數億佛,他們因為往昔時,曾經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所以有百福莊嚴妙相好身。

為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所有的佛法,眾生聆聽之後,便能受持,依法修行。

  思惟無量義    說法亦無量   終始不忘錯   以持法華故   能由一種道理,聯想到無量的道理;由無量道理,仍歸還圓悟一個道理。

所謂「一本散為萬殊,萬殊仍歸一本」。

說法也是無量無邊,始終不會把佛法忘記,或者講錯法,絕對沒有這種情形發生。

為什麼?因為深妙受持妙法蓮華經義理的緣故。

  悉知諸法相    隨義識次第   達名字語言   如所知演說   因為有大智慧,通達了悟諸法實相的道理。

何謂實相?就是無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有此四相,便是凡夫;無此四相,便是聖人。

而沒有這四種相,並不是沒有如實清淨的相。

這一點要弄清楚。

  隨著經義,便講次第的法,前後要連貫,有系統有次序,令聽者容易明白。

通達名字的解釋,言語的技巧,得到文字般若,言語三昧,照所悟所知的道理,來為眾生演說妙法。

  此人有所說    皆是先佛法   以演此法故   於眾無所畏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所說的法,皆是先前諸佛所說的妙法。

不過,他又重新說一遍而已。

因為他演說妙法的緣故,所以在大眾之前,沒有畏懼,能滔滔不絕為眾生說法,頭頭是道分析清楚,有天華亂墜,地湧金蓮的境界。

  持法華經者    意根淨若斯   雖未得無漏   先有如是相   受持法華經的法師,他的意根清淨,就像這樣的情形。

雖然未證得無漏的智慧,但是先得到這樣的形相。

  是人持此經    安住希有地   為一切眾生   歡喜而愛敬   受持法華經的法師,安住在最希有的地方。

他為一切眾生所歡喜,受一切眾生所愛敬。

  能以千萬種    善巧之語言   分別而說法   持法華經故   能用千萬種語言,善巧方便的譬喻,詳細分別的言辭,來為眾生說妙法。

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智慧呢?因為受持妙法蓮華經的緣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