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 - A+醫學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手術室(operating room, OR)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

手術室應與手術科室相接連,還要與血庫、臨護室、麻醉復甦室等臨近。

手術室 跳轉到: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手術室 手術室(operatingroom,OR)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

手術室應與手術科室相接連,還要與血庫、臨護室、麻醉復甦室等臨近。

抓好手術切口感染四條途徑的環節管理,即:手術室的空氣;手術所需的物品;醫生護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膚,防止感染,確保手術成功率。

要求設計合理,設備齊全,護士工作反應靈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

手術室要有一套嚴格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範。

隨著外科技術飛速發展,手術室工作日趨現代化。

目錄 1手術室簡介 2手術室分類 3手術室的區域劃分 4手術室的位置組成 5手術室房間 6手術室的布局 7手術室的設備 8視頻:手術室護理技術 9手術室的空氣淨化 10手術室的人員 11手術室的發展歷史 1221世紀的手術室標準 13手術室設計的目的 手術室簡介 高效安全的手術室空氣淨化系統,保證手術室的無菌環境,可以滿足器官移植、心臟、血管、人工關節置換等手術所需的高度無菌環境。

採用高效低毒消毒劑,以及合理使用,是保障一般手術室無菌環境的有力措施。

根據不斷討論與反覆斟酌,修訂後《綜合醫院建築設計規範》中,關於一般手術室的條文最終確定為:「一般手術室應採用末端過濾器不低於高中效過濾器的空調系統或全新風通風系統。

室內保持正壓,換氣次數不得低於6次/h」。

其它未涉及參數,如溫濕度等,可參照Ⅳ級潔淨手術室。

   手術室分類 按手術有菌或無菌的程度,手術間可劃分成以下5類: (1)I類手術間:即無菌淨化手術間,主要接受顱腦、心臟、臟器移植等手術。

(2)Ⅱ類手術間:即無菌手術間,主要接受脾切除手術、閉合性骨折切開複位術、眼內手術、甲狀腺切除術等無菌手術。

(3)Ⅲ類手術間:既有菌手術間,接受胃、膽囊、肝、闌尾、腎、肺等 部位的手術。

(4)Ⅳ類手術間:即感染手術間,主要接受闌尾穿孔腹膜炎手術、結核性膿腫、膿腫切開引流等手術。

(5)V類手術間:即特殊感染手術間,主要接受綠膿桿菌、氣性壞疽桿菌、破傷風桿菌等感染的手術。

按不同專科,手術間又可分為普外、骨科、婦產科、腦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

燒傷科、五官科等手術問。

由於各專科的手術往往需要配置專門的設備及器械,因此,專可手術的手術間宜相對固定。

   手術室的區域劃分 手術室須嚴格劃分為限制區(無菌手術間)、半限制區(污染手術間)和非限制區。

三區分隔開的設計有二:一 手術室 為將限制區與半限制區分設在不同樓層的兩部分,這種設計可徹底進行衛生學隔離,但需二套設施,增加工作人員,管理不便;二為在同一樓層的不同段設限制區和非限制區,中間由半限制區過渡,設備共用,這種設計管理較方便。

限制區包括無菌手術間、洗手間、無菌室、貯藥室等。

半限制區包括急診手術間或污染手術間、器械敷料準備室、麻醉準備室、消毒室。

非限制區設更衣室、石膏室、標本間、污物處理間、麻醉復甦室和護士辦公室、醫護人員休息室、餐廳、手術病人家屬休息室等。

值班室和護士辦公室,應設在入口近處。

   手術室的位置組成 手術室應設在安靜、清潔、便於和相關科室聯絡的位置。

以低平建築為主的醫院,應選擇在側翼,以高層 手術室 建築為主體的醫院,宜選擇主樓的中間層。

手術室和其它科室、部門的位置配置原則是,靠近手術科室、血庫、影像診斷科、實驗診斷科、病理診斷科等,便於工作聯繫,宜遠離鍋爐房、修理室、污水污物處理站等,以避免污染,減少噪聲。

手術間應盡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朝北為易,也可採用有色玻璃遮擋,以利於人工照明。

手術室的朝嚮應避開風口,以減少室內塵埃密度和空氣污染。

通常是集中布置,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醫療區,包括手術部分和供應部分。

   手術室房間 一個完整的手術室包括以下幾部分: ①衛生通過用房:包括換鞋處、更衣室、淋浴間、風淋室等; ②手術用房:包括普通手術間、無菌手術間、層流淨化手術間等; ③手術輔助用房:包括洗手間、麻醉間、復甦間、清創間、石膏間等; ④消毒供應用房:包括消毒問、供應問、器械間、敷料問等; ⑤實驗診斷用房:包括X線、內窺鏡、病理、超聲等檢查室; ⑥教學用房:包括手術觀察台、閉路電視示教室等; ⑦辦公用房:包括醫護辦公室、醫護值班室等。

   手術室的布局 手術室部總體布局是非常合理的。

入手術室採用的是雙通道方案,如無菌手術通道,包括醫護人員通 手術室 道、患者通道、潔淨物品供應通道;非潔淨處置通道: 手術後器械、敷料的污物流線。

還有搶救病人專用的綠色通道,可以使危重病人得到最及時的救治。

可以使手術部的各項工作更好地做到消毒隔離,潔污分流,最大限度的避免交叉感染。

手術室分為很多手術間,按淨化的不同級別分別為百級手術間兩個、千級手術間兩個、萬級手術間四個,不同級別的手術間有著不同的用途:百級手術間用於關節置換、神經外科、心臟手術;千級手術間用於骨科、普外科、整形外科中的一類傷口手術;萬級手術間用於胸外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手術和普外科中除一類傷口的手術;正負壓切換的手術間可用於特殊感染手術的開展。

淨化空調在防止感染和保證手術成功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手術室中不可缺少的配套技術。

高水平手術室要求高質量的淨化空調,而高質量的淨化空調才能保證手術,室的高水平。

   手術室的設備 手術室牆面和天花板採用可隔音、堅實、光滑、無空隙、防火、防濕、易清潔的材料。

顏色採用淡 手術室 藍、淡綠為宜。

牆角呈圓形,防止積灰。

觀片燈及藥品櫃、操作台等應設在牆內。

門應寬大、無門檻,便於平車出進,應避免使用易擺動的彈簧門,以防氣流使塵土及細菌飛揚。

窗應雙層,最好用鋁合金窗框,有利防塵保溫。

窗玻璃以茶色為宜。

走廊寬度應不少於2.5m,便於平車運轉及避免來往人員碰撞。

地應採用堅硬、光滑易刷洗的材料建造。

地面稍傾斜向一角,低處設地漏,利於排出污水,排水孔加蓋,以免污染空氣進入室內或被異物堵塞。

手術室電源應有雙相供電設施,以保證安全運轉。

各手術間應有足夠的電插座,便於各種儀器設備的供電。

插座應有防火花裝置,手術間地面有導電設備,以防火花引起爆炸。

電插座應加蓋密封,防止進水,避免電路發生故障影響手術。

總電源線集中設在牆內,中央吸引及氧氣管道裝置都應設在牆內。

照明設施普通照明燈應安裝在牆壁或房頂。

手術照明燈應安裝子母無影燈,並備用升降照明燈。

水源和防火設施:各工作間應安裝自來水龍頭,便於沖洗。

走廊及輔助間應裝置滅火器,保證安全。

冷熱水及高壓蒸氣應有充分保證。

通風過濾除菌裝置:現代手術室應建立完善的通風過濾除菌裝置,使空氣淨化。

其通風方式有湍流式、層流式、垂直式,可酌情選用。

手術室出入路線布局:出入路線的布局設計需符合功能流程與潔污分區要求,應設三條出入路線,一為工作人員出入路線,二為傷病人出入路線,三為器械敷料等循環供應路線,盡量做到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手術間的溫度調節非常重要,應有冷暖氣調節設備。

空調機應設在上層屋頂內,室溫保持在24~26oC,相對濕度以50%左右為宜。

一般手術間為35~45m2,特殊房間約60m2,適用於體外循環手術、器官移植手術等;小手術間面積在20~30m2   視頻:手術室護理技術 手術室的空氣淨化 手術室的空氣壓力根據其不同區域(如手術間、無菌準備間、刷手間、麻醉間和周圍乾淨區域等)潔淨度不同要求而不同。

不同級別的層流手術室其空氣潔淨度標準不同,例如美國聯邦標準1000級為每立方尺空氣中≥0.5μm的塵粒數,≤1000顆或每升空氣中≤35顆。

10000級層流手術室的標準為每立方尺空氣中≥0.5μm的塵粒數,≤10000顆或每升空氣中≤350顆。

依次類推。

手術室通風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各工作間內的廢氣;確保各工作間必要的新鮮空氣量;去除塵埃和微生物;保持室內必要的正壓。

能滿足手術室通風要求的機械通風方式有以下兩種。

機械送風與機械排風並用式:這種通風方式可控制換氣次數、換氣量及室內壓力,通氣效果較好。

機械送風與自然排風並用,這種通風方式的換氣及換氣次數受一定限制,通風效果不如前者。

手術室的潔淨級別主要是以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數和生物粒子數來區分。

目前,最常用的是美國宇航局分類標準。

淨化技術通過正壓淨化送風氣流控制潔淨度來達到無菌的目的。

根據送氣方式不同,淨化技術可分為紊流系統和層流系統兩種。

(1)紊流系統(Multi-DirectionalManner):紊流系統的送風口及高效過濾器設於頂棚,迴風口設於兩側或一側牆面下部,過濾器和空氣處理比較簡單,擴建方便,造價較低,但換氣次數少,一般為10~50次/h,容易產生渦流,污染粒子可能在室內渦流區懸浮循環流動,形成污染氣流,降低室內淨化度。

只適用於NASA標準中10000~1000000級的淨化室。

(2)層流系統(LaminalFlowSystem);層流系統利用分布均勻和流速適當的氣流,將微粒、塵埃通過迴風口帶出手術室,不產生渦流,故沒有浮動的塵埃,淨化度隨換氣次數的增加而提高,適用於美國宇航局標準中100級的手術室。

但過濾器密封破損率比較大,且造價較高。

   手術室的人員 手術室護士和手術室床的比例一般按3:1的比例配置,包括器械護士、巡迴護士以及外勤等。

手術室有嚴格的工作制度和無菌要求。

進入手術室的所有人員必須按照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避免交叉感染。

護士長職責 手術室護士長的職責在護理部主任和科主任的領導下,負責本室的行政,業務管理及思想工作。

負責本室工作計劃(含護理、教學、科研等)並組織實施。

合理安排人員,進行科學分工。

經常督促檢查,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對難度較大或新開展的手術和搶救工作,必要時親自參加或指導操作。

負責組織本室各級護理人員的業務學習,根據專科業務、技術需要,有計劃地採取多種方式學習新業務知識、新技術 操作和新儀器的使用等,並組織理論考試和技術考核。

護師職責 手術室主管護師職責是在護士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發揮業務、教學、科研上的主導作用。

負責督促、檢查本室護理工作質量,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把好手術、護理質量關。

解決本室護理業務上的疑難問題,參加研究和制訂重大手術和新手術護理配合和操作規程。

協助護士長組織新業務。

新技術的學習和研討。

擬定本室護師(士)在職業務培訓計劃,並編寫教材和講授有關的課程。

負責進修人員的帶教和護理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並進行出科鑒定,組織小講課。

擬定本室護理科研計劃並組織實施,指導本室護師(士)開展科研工作,寫出具有一定水平的護理論文和科研工作總結。

護士職責 監控護士職責是負責本室對醫院感染監測和控制管理條例的貫徹執行。

負責本科室消毒隔離工作。

每月做1次空氣、物表、無菌物品、醫務人員手和使用中消毒劑的細菌培養。

每2個月進行回次紫外線強度監測。

對需要進行隔離的病人,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隔離制度,並做好記錄。

協助和督促醫師填報醫院感染病例和送檢標本。

負責本室的醫院感染知識宣傳。

監測結果歸檔、備查。

手術室衛生員的職責在護士長的領導下,護士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負責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清掃地面及洗刷手術室,做好洗手用物的供應與料理以及手術後的清潔料理工作。

負責高壓蒸汽滅菌鍋的使用、管理。

負責標本的登記、送檢,以及其它外勤工作。

   手術室的發展歷史 外科手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

隨著時代的進化,外科學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外科學的發展又帶動了無菌法和消毒法的發展。

到了19世紀,麻醉學誕生,首例麻醉下的手術誕生於1846年的美國一位齒科醫生。

儘管當時的場地設在圖書館的教室內,儘管沒有一個人身著白大衣,但是這的確揭開了手術室歷史的序幕。

手術室的進化第一代手術室我們稱之為創世紀簡易型手術室。

醫學在進步,1886年,細菌學的發達、蒸氣滅菌法誕生;1887年,手術時的洗手法成立;1897年,手術時開始使用口罩;1898年,開始使用手術衣,至今均已有100年以上的歷史。

20世紀的歐洲,醫院分散的各個病房內,開始各自配置相關的手術室,手術室開始進入了第二代,我們稱之為分散型手術室(PavilionType)。

1937年,召開了法國巴黎萬國博覽會,現代模式的手術室在那個時期正式創立。

20世紀中期,病房開始集中化,手術室也進入了第三個時代:集中型手術室(CentralTypeOPR)。

1955年,日本東京大學集中型中心手術部正式開設,揭開了日本集中型手術室的帷幕;1963年,中央供應型手術室平面布局在美國誕生;1966年,世界上第一間層流潔淨手術室在美國的巴頓紀念醫院設立;1969年,英國衛生部推薦的手術室平面布局,就是今天被廣泛使用的污物回收型的雛形。

今天我們跨入了新的世紀,醫學的飛躍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醫療環境,第四代手術室開始步入了我們的時代。

   21世紀的手術室標準 ① 混合型手術室(HybridType)。

 ② 手術室相對集中,但功能完全獨立。

③ 既具有普遍性,能對應各種類型的手術,提高手術室的效率,又必須充分考慮各種特殊手術。

如:移植手術、放療手術、當日手術等。

④ 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

⑤ 安全性。

包括空調系統安全、電力安全、醫療氣體安全、放射線安全等等。

⑥ 經濟性。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⑦ E.B.D(EvidenceBasedDesign)進行有科學依據的設計。

   手術室設計的目的 手術室,作為外科領域反映高度治療醫學水平的工作環境,應該滿足下述要求: ① 滿足外科手術需求的所有功能。

② 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無菌的環境,減少創傷感染。

③ 要求為醫務人員創造最有利於工作的舒適環境。

出自A+醫學百科「手術室」條目http://cht.a-hospital.com/w/%E6%89%8B%E6%9C%AF%E5%AE%A4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手術室」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2個分類:醫院|醫學視頻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此頁由A+醫學百科用戶医者於2011年9月13日(星期二)16:43的最後更改。

本站內容由網友添加和整理,僅供學習和參考。

站內信息不一定準確、全面或最新。

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

A+醫學百科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之條款下提供。

隱私政策 關於A+醫學百科 免責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