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授逃亡潮以後誰來教大學生?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然而更長期的危機是,未來五到十年,全台將有三分之一的教授屆齡退休,反觀台灣新聘教師的人數卻是逐年下降,中間的斷層讓台灣高等教育中空化。

這也是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不斷更新 俄羅斯烏克蘭開打,現在情況如何? 教育 教育趨勢 台灣教授逃亡潮 以後誰來教大學生? 未來五到十年,台灣有三成教授會退休,新聘教師人數又逐年下降,中間的斷層如何弭平?當教授出逃,誰來教下一代? 100327瀏覽數 就連頂尖大學也難逃教授被挖角、聘不到新血的命運。

未來五到十年,畢業典禮台下的學生愈來愈少,台上的教授也將進行新陳代謝,但台灣社會期待高教扮演的創新角色,是否能持續,都是問號。

圖片來源:劉國泰 分享 其他 文 程晏鈴 天下雜誌642期 發布時間:2018-02-26 100327瀏覽數 「以前我會覺得這是背叛,」現任台大副教務長、台大土木系教授康仕仲今年七月將前往加拿大亞伯達大學任教,對他而言,頂尖人才的流動很自然,代表自己受到世界舞台肯定。

這幾年,像康仕仲一樣出走流往國外的教師為數不少。

從99到103學年度,全國四萬多名大學教師,有740人非退休離職,從年齡來看,多是正值研究高峰期的青壯年助理教授。

然而更長期的危機是,未來五到十年,全台將有三分之一的教授屆齡退休,反觀台灣新聘教師的人數卻是逐年下降,中間的斷層讓台灣高等教育中空化。

這也是台大新任校長管中閔上任後面臨的最大挑戰(本文原寫於2018年2月28日,之後發生台灣大學校長遴選事件),他不只一次表達,人才問題迫在眉睫。

「這是國安危機,五年內找不到一流教授填補,哪來新的知識可以教學生?當找來的教授都是二流、甚至三流,台灣學生在世界的競爭力就下降,」曾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終身教職、現任台大國企系教授湯明哲,看著電腦上的台大電機系教職員網頁,他算了算,電機系100位教授中,僅有約十位助理教授。

廣告 這位以管理專業見長的學者,細數著台灣教授斷層的隱憂。

這幾年,台灣薪資缺少競爭力、退休政策不穩定、行政評鑑繁雜,不管是年輕學者或即將屆齡的教授,都容易被國外吸引,對台灣望而卻步者也不在少數。

去年,交大前生科院院長被香港某大學挖角,到深圳分校任教,有的教授一次就帶走一批團隊。

類似年改政策的不可預測性與不穩定性,讓大學校長擔憂加劇這股逃亡潮。

「我想這股逃亡潮會愈來愈明顯,」交大校長張懋中曾慰留被挖角的教授,先採留職停薪,發展不順再回交大,那位教授只回答,「政府沒信用,未來不知會變怎樣,倒不如現在先退休先拿。

」 老師學生來來往往,零星的腳步聲迴盪在台大古老的長廊,過往熱鬧的景象已不再。

(邱劍英攝) 年改上路,青壯年教授出走潮 一月底,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上籠罩著憂慮的氛圍。

不分公私立大學校長們積極發言,探討如何留才、攬才。

廣告 「清大已經有幾位教授被挖角,這些教授危機感強烈,寧願先退休,轉往全新的工作環境,」清大校長賀陳弘指出,年金改革在今年七月上路後,教授們拿到的月退俸差距將近三萬元,令不少60到65歲的教授考慮退休,轉往有四到五倍薪資的香港、大陸或新加坡。

年改後,不但俗稱「十八趴」的優惠存款利息在兩年後歸零、所得替代率分十年從75%過渡到60%;以35年年資的教職員為例,所能領的退休金降為約63690元,少領37153元,降幅達36.84%。

除了屆齡教授思考去路,中壯年教授所受影響更大,也是心態最浮動的一群。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政治系教授陳陸輝說,年金改革影響最大是45到55歲的教授或副教授,這群人也是中國大力招攬的對象,「資深的退了,中壯年骨幹被掏空,年輕的又進不來,台灣就完蛋。

」 廣告 國內國立大學教授薪資跟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已是偏低,年金改革上路後,恐進一步逼使教授轉往海外發展。

賀陳弘坦承,這樣的現象早就發生,「我們更擔心走的人,很多是相當優秀的學者,」他說。

大批教授退休,卻無人遞補 但更致命的危機在未來五到十年,台灣有三分之一的大學專任教師陸續退休。

根據統計,2016年時,全台55歲以上專任教師的比例將近三成,50歲以上更超過五成。

以台大而言,在將近2100名的專任教師中,50歲以上的教師超過一半。

即將接任台大校長的管中閔曾對此表達擔憂,他指出,未來十年,台大有三分之一的教授即將退休,加上薪資水準不如鄰近國家,缺乏招募優秀人才的競爭力,「台大所面臨的人才困境迫在眉睫,是重中之重的問題!」他強調。

廣告 台大資管系助理教授孔令傑今年34歲,是該系最年輕的教師,系上15位教授有一半年紀超過55歲,50歲以上有近十位。

而管院更有一半的教授超過55歲,將在未來五到十年內退休。

台大不是唯一一所面臨老化的學校。

清大校內55歲以上教師超過三成;政大商學院在今年二月有八位老師離職、退休,院長蔡維奇指出,過去五年有超過20位離退,離退比例在總數148人中佔了13.5%,這類狀況在未來只會愈來愈嚴峻。

2030年前,台灣勢必得將這些退休教授的缺補齊。

「不是補缺,而是要找到在新興領域的新血。

雖然出缺後似乎可以大舉招募人才,但我們沒有條件跟籌碼,薪資或舞台沒有國際競爭力,就得被迫進用二流或更糟的教師,」管中閔曾在記者會上提出他的憂慮。

(延伸閱讀:管中閔:台大不從根本改變 給再多錢仍會出問題) 廣告 他的擔憂或許是對的。

台灣高教攬才、育才困境 事實是,台灣在延攬與培育人才的競爭力愈來愈弱。

攤開教育部的數字,2012年全台新進教師超過1000名,但2016年只剩不到700人,減少超過三成。

新進和退休教師的人數落差愈來愈大,師資斷層難以彌補。

賀陳弘分析,一方面是因少子化,各大學預算普遍減少,聘人愈趨保守;另一方面,薪資沒有競爭力,國內外的師資儲備人才量比以前來得少。

新加坡、香港、日本的大學教授年薪至少200萬台幣起跳,台灣的正教授年薪僅150萬。

學人資管理的蔡維奇開玩笑說,很多研究報告指出,薪資是吸引人才的其中一個條件,但薪資差異太大,是其他條件包括學術環境、教學負荷等無法補足的差距;再者,會計、財務管理的市場需求很強勁,更難以用其他條件吸引人才回流。

不但搶不過國外大學,更不用說搶不贏業界。

清大工學院博士在業界的年薪是200萬元,相較教授月薪最多13萬,待遇差太多。

交大電子物理系教授李威儀曾被上海交大以五倍薪資挖角。

有大學還給一年50萬人民幣的研究經費、購屋補貼,用長期思惟經營人才。

除了薪資與制度沒有與國際接軌,更大的隱憂在於,國內培育的博士愈來愈少。

過去20、30年,台灣的大學師資有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來自國內,土博士才是穩定的來源。

但這幾年因為「流浪博士」、「沒出路」等負面評價,影響就讀意願,也成為惡性循環。

「未來五、六年會是惡果的展現。

高教師資必須有延續性,不能總是倚賴進口,攬才當然很好,但是很困難,」賀陳弘語重心長,他認為頂大與一般大學需求不同,頂大強調海外攬才的重點,一般大學則需要國內博士的能量,這才是解決之道。

愈來愈少人念博士班影響國內師資,而國外攬才不易,雙重打擊台灣大學師資。

(邱劍英攝) 但不只國內培養的博士愈來愈少,出國取得博士的人數也在減少中。

湯明哲觀察,台大出國念管理博士的學生數幾乎是零,一方面是因為競爭激烈,來自東歐、南美、亞洲的學生愈來愈多,台灣學生很難進入一流學府,另一方面是因為就業機會多,學生多在碩士畢業後直接進入就業市場。

熱門領域師資荒,受教品質差 事實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熱門新興領域更難找人。

「大數據、深度學習相關的課程很熱門,200、300人要修課,沒足夠師資很難開,也不夠專業,」台大資工系系主任莊永裕很無奈地說,熱門領域必須投入大量人才培育,但過去五年,資工系新聘年輕教授不到五人,今年就掛零,而去年原本想聘用的新人,卻選擇了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就是因為薪資沒有競爭力,加上博士班招生品質與數量不如以往,做研究的人力優勢因此被削減。

交大理學院近年要聘人,申請人數也變少,「可以感受到素質下滑,包括畢業學校或是論文發表等,」李威儀說,如果大學教授素質不夠好,十年後就會看到負面效應。

因為師資不足,減少開課或大量聘用兼任教師以降低人力成本的狀況已經發生。

「為了降低聘用成本,兼任教師增多,甚至有退休老師回聘的狀況,」賀陳弘坦言,一旦長期聘不到老師,很多既有課程開不成,只好找兼任教師教學,「但這不正常啊!」 他語氣中的焦慮顯而易見。

老師每年換,自然影響學生受教品質,又以研究型大學受到衝擊最大,研究能量不免萎縮。

「台灣各大學的人才荒只會愈來愈嚴重,」李威儀說,高等教育是跟全世界競爭人才,教授的移動反映國家的競爭力,是前期的警訊。

兩年多前從UCLA回台擔任交大校長的張懋中,預知台灣教授中空化的問題,一回台就著手籌備青年講座教授計劃,提高新進教授薪資。

(邱劍英攝) 玉山計劃是煙火還是解方? 當警鐘響起,教育部不得不想方設法。

去年教育部推出「玉山學者」與「玉山青年學者」計劃,預計投入56億協助大專院校留才攬才,除了每個月薪水,頂尖學者每年最多有500萬可拿,一次拿三年。

教育部同步提高公立大學教授學術研究加給10%,希望藉此留任教授。

在高教深耕計劃中,如果大學獲得國際競爭及研究中心補助,可以動用補助款經費20%作為彈性薪資。

但這些做法是否能補這個「破網」?湯明哲分析,這些計劃像放煙火,很燦爛但短暫。

「只給人家三、五年的錢,然後呢?」湯明哲說,短期的彈性薪資只是蜻蜓點水。

賀陳弘說,玉山計劃數量有指標性作用,但台灣要解決的是幾千人的問題,應該全面檢討薪資結構。

張懋中也不只一次公開說,教育部應在五年內增加教授薪水到兩倍,至少跟澳門的大學相當。

不少大學已經決定不仰賴政府,而是跟校友募款來增加薪資彈性。

譬如張懋中籌備青年講座教授計劃,提供新進教授連續四年月薪達12萬元;清大則是新進老師加薪三萬,還有一萬元的房租津貼,但也不是長期薪水;政大商學院則是一個月補貼二到四萬,但僅補助前三年。

除了薪水,政大商學院鼓勵年輕教授盡量到資深教授課堂觀摩,以及不需開太多課,以投入更多時間在研究、打好學術基礎。

「台灣的大學教師被期待要扮演的角色太過多元,要參與會議、招生、出題,還要考試,各種事情都得參與,我們試圖保護他們,」蔡維奇說。

「大學教授要inventthefuture(創造未來),各領域都缺最前沿的教授,不是期待新老師去補足退休老師的缺,而是讓他們帶來更多創新,」張懋中語重心長。

(責任編輯:黃韵庭) 【延伸閱讀】 台大教授被挖角:留在台大,我不會變強 葉丙成:人才兩頭流失,觸目驚心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電子報(每週五發送) 天下新聞室精選最具時效性、最重要的深度內容,每週五發送 訂閱天下電子報 精選當週熱文,週五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人才流失 #高等教育 #年金改革 #退休 #攬才 #低薪 #管中閔 你可能有興趣 【環遊新北走近29種生活】蛻變進化看見新三峽|廣編企劃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台灣教授逃亡潮 以後誰來教大學生?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