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_專題報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所以其致病成因是由於頸椎長期受到反覆性或長時期的沈重負擔,而造成椎間盤的磨損與退化現象,因此在勞動工作者、長時間彎脖子或固定姿勢的職業較容易發生。
另外,頸部曾經 ...
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2011年01月38期
專題報導
藥品對檢驗數值的影響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骨刺)之症狀
與治療
抽血一定要禁食嗎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骨刺)之症狀與治療
內容下載:
人類屬於脊椎動物,然而,由於直立的緣故,所以對脊椎所造成的壓力要遠大於爬行的動物。
其中,又以活動度較大的頸椎及腰椎等部位,特別容易產生退化性的關節疾病,即是俗稱的骨刺。
人的頸椎共有七節,主要是用來連結頭部與胸椎,並藉著頸部的活動來達成對環境迅速及靈敏的反應動作,所以雖然與腰椎在負重上的程度有所差別,但因頸椎仍須支撐頭部重量,並且因各種活動度的需求,便容易產生退化性的關節疾病。
所以其致病成因是由於頸椎長期受到反覆性或長時期的沈重負擔,而造成椎間盤的磨損與退化現象,因此在勞動工作者、長時間彎脖子或固定姿勢的職業較容易發生。
另外,頸部曾經受過傷害而導致不穩定的患者,長期下來也會有此類的問題。
在臨床症狀上,主要有以下三種來表現:
非特定神經根壓迫之肩頸疼痛:
其症狀為患者會感到肩頸疼痛、甚至造成頭痛,但其疼痛並不會延伸到上肢或是神經根支配之區域。
會造成這類症狀的原因目前仍沒有定論,一般認為,可能與椎間盤、關節等的退化,或是因頸椎的彎曲弧度改變而造成的肌肉痙攣等因素有相關。
特定神經根壓迫之神經症狀:
其症狀為受頸神經根所支配的皮節有麻痛感,肌肉有無力的現象以及肌反射變弱等症狀。
造成的原因則是神經根因椎間盤突出或骨刺而遭到壓迫或是產生發炎反應而導致。
脊髓壓迫之神經學症狀:
其症狀為感覺異常、行動不便、下半身癱瘓、步態僵硬、手腳動作失去靈巧性、廣泛性無力、或頻尿、尿失禁等不同形式的症狀。
其成因則是脊髓因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的壓迫而產生病變(myelopathy)所致,此時上、下肢的肌反射都會增強。
在治療上,若無脊髓壓迫之神經學症狀或是特定神經根壓迫而造成肌肉無力或是萎縮之症狀,可先考慮保守療法,包括:
護具保護:
其作用在於減少椎體的活動,來減少受壓神經的牽引刺激,以有效緩解症狀。
此種做法只適合初期疼痛的階段,如疼痛得以緩解,最好能漸進式的停止使用,以防止周圍肌肉因長期休息造成萎縮與過度無力。
藥物:
藥物是以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為主,因同時有消炎與止痛的作用,可降低其發炎反應減少病人的疼痛。
有時常會併用肌肉鬆弛劑,可緩解疼痛及減少肌肉僵硬的現象。
至於類固醇類藥物,因其並無明顯療效以及會有潛在的併發症等風險,一般除了急性的脊髓損傷之外,並不建議使用。
物理治療:
包括有主動性運動與被動性止痛治療。
在急性期可先用被動性治療計劃來改善病人的症狀,例如熱敷、超音波、電刺激、頸椎牽引術等方法。
急性期過後病人的急性症狀改善時,再改用主動性運動計劃,訓練病人頸椎周圍的肌肉力量,因為訓練這些肌肉,可以對頸椎有穩定的作用。
如果神經學症狀經保守治療無效的話,那麼就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前位手術:
前位手術主要是經由脖子前方進行頸椎椎間盤切除或合併椎體切除,切除後再輔以自體骨移植或人工支架固定,有時還需要加上骨板固定。
其主要之適應症為椎間盤突出或是脊椎骨刺自前方壓迫,造成神經根壓迫或是脊髓壓迫之神經學症狀。
由於其手術路徑附近有氣管、食道、喉返回神經以及頸動脈等重要構造,因此手術的潛在風險性稍高,但一般而言,病人術後反而因傷口疼痛程度較輕,所以恢復期較後位手術為短。
較常見的術後不適為因手術的牽扯造成喉嚨疼痛或是吞嚥不順。
而這些一般在術後幾天內便會改善。
另外,如果使用自體骨移植,則在取骨處會有不小的疼痛產生。
後位手術:
後位手術是經由脖子後方進行椎弓切除或是椎弓成型術,其主要目的是對被壓迫的脊髓進行減壓。
由於手術路徑大都是肌肉、韌帶以及骨頭等,所以其潛在風險性較低,但術後之傷口疼痛則遠大於前位手術,常需1-2週後才漸緩解。
由於椎弓切除常會導致日後的頸椎前凸等不穩定現象產生,目前大都以椎弓成型術加以取代。
一般而言,後位手術較常用於多節(大於三節)頸椎狹窄、或是脊髓壓迫之神經學症狀之減壓。
人工椎間盤:
其手術方式與前位手術類似,不同之處在於使用人工椎間盤放置在切除後的椎間盤部位來保留其活動度,而非進行骨融合,其好處是可以避免椎體融合後上下節椎間盤的退化現象。
但由於其開始發展的期間較短,所以長期效果為何,目前尚未有定論,而且目前人工椎間盤的造價仍相當昂貴,因此並未被普遍採用。
如果在長期追蹤後,裝上人工椎間盤的病人能維持其所宣稱的好處,且造價也能趨於合理,則人工椎間盤在頸椎退化性關節炎的應用上應會越來越普遍。
總之,頸椎骨刺是相當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疾病,除了平常要好好保養,不要固定姿勢太久以外,如果有相關症狀,最好及早就醫,才能得到適切的治療及最佳的恢復。
外科部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陳敞牧
網頁分享: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23123456
延伸文章資訊
- 1淺談頸椎退化性疾病 - 高雄榮民總醫院-單位網
頸椎常見的退化性疾病: 頸椎間盤病變(Cervical Disk Disorders) :有彈性的椎間盤連接椎體。使頸部可以做有限度的活動,同時 ...
- 2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_專題報導
所以其致病成因是由於頸椎長期受到反覆性或長時期的沈重負擔,而造成椎間盤的磨損與退化現象,因此在勞動工作者、長時間彎脖子或固定姿勢的職業較容易發生。另外,頸部曾經 ...
- 3頸椎退化脖子痛還手腳麻!頸椎自癒術1張椅子就能救 - 早安健康
肩頸痠痛☀頸椎僵直☀手腕麻麻、脖子痛、肩膀僵硬,有可能是年紀增長關節退化,或是長期姿勢不良,使頸部的脊椎管,或是椎間孔變形造成的。日本醫師教一招, ...
- 4頸椎退化 - 施宏男復健科診所
生活中常見的伏案讀書、工作、低頭做家事、過度屈頸閱讀甚至睡眠等動作,若沒有注意姿勢,長時間下來會使頸部因承受不當外力而造成傷害,且讓頸椎退化問題提早報到。
- 5頸椎退化只能忍痛共處?醫:穩定頸椎可重獲新生
頸椎退化症狀數不清,長期復健仍疼痛纏身?問題出在軟組織未被周全治療,可藉增生療法促進軟組織修復,強化韌帶以穩定頸椎,鬆開筋膜沾黏,解除神經壓迫,擊退肩頸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