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慈禧太后為同治帝生母,光緖帝的姨母兼嗣母,隆裕太后的姑母。

慈禧太后本為咸豐帝懿貴妃,後因其子同治帝登基,而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從而成為同治、光緒年間,實際上 ... 慈禧太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介紹的是清朝慈禧太后。

关于老佛爺的其他意思,请见「老佛爺」。

此條目含有過多、重複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

(2022年1月6日)請根据格式指引,移除重复、標題链接以及任何与内容无关的链接。

孝钦显皇后葉赫那拉氏 大清聖母皇太后 姓葉赫那拉氏名正史无记载,或说杏貞封號蘭貴人→懿嬪→懿妃→懿貴妃→聖母皇太后→太皇太后位號貴人→嬪→妃→貴妃→皇太后→太皇太后徽号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旗籍满洲镶蓝旗世居地/穆坤葉赫出生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29日) 大清京师王府井大街鑲白旗錫拉胡同婚年1852年(咸豐二年二月十一日)逝世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72歲) 大清京師中南海仪鸾殿谥号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坟墓清東陵菩陀峪定東陵[1]親屬父親三等承恩公惠徵[1]母親富察氏夫文宗顯皇帝奕詝夫之父宣宗成皇帝旻寧夫之嫡母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夫之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夫之元配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夫之繼室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夫之側室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端恪皇貴妃佟佳氏玟貴妃徐佳氏婉贵妃索綽絡氏璷妃那拉氏禧妃察哈拉氏吉妃王氏慶妃索綽羅氏雲嬪武佳氏容嬪伊爾根覺羅氏璹嫔那拉氏玉嬪那拉氏兄弟桂祥照祥福祥姊妹醇親王福晉婉貞子同治帝載淳養女榮壽固倫公主繼女榮安固倫公主其他親屬外甥:光绪帝載湉侄女: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侄孫:宣統皇帝溥儀 本页面包含满文字母,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確显示为滿文字母,否则可能出现未成連寫體的字母或其他符號。

孝欽顯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ᡤᡳᠩᡤᡠᠵᡳᡳᠯᡝᡨᡠ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hiyoošunggaginggujiiletuhūwangheo[2];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3],亦稱那拉太后、西宮太后或西太后,满洲镶蓝旗人,葉赫那拉氏,是晚清一名著名和重要的皇太后、政治家、保守派領袖,也是清代乃至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太后之一。

慈禧太后為同治帝生母,光緖帝的姨母兼嗣母,隆裕太后的姑母。

慈禧太后本為咸豐帝懿貴妃,後因其子同治帝登基,而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從而成為同治、光緒年間,實際上最高統治者,掌權合計47年,對晚清命運乃至民初政局和往後在20世紀中國的發展產生極為重要和深遠影響。

同治帝登基後,給徽號「慈禧」,称慈禧皇太后或慈禧太后;光緒帝登極後,更尊稱其為皇爸爸或親爸爸[a],人人以老祖宗、老佛爺、慈禧老佛爺或太后老佛爺尊稱之。

慈禧太后與東宮慈安太后在養心殿裡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過世,慈禧太后才正式獨攬大權。

其獨攬大權後,仿效慈安太后獨尊佛教,並將當時的中國佛教循偏門左道並在義和團的渲染之下造成了道教與佛教的融合,造成了道教中的佛、菩薩林立,因而遭到正統佛教的攻擊並稱之為攀佛外道。

慈禧太后在同治、光緒臨朝聽政,是當時中國最高統治者,包括初期与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慈安太后逝世後正式獨攬大權。

慈禧太后掌權共长达四十七年。

期间發动政变兩次,擁立皇帝两位(光緒、溥儀),推動改革三次,在位歷經辛酉政變、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之亂,洋務運動、收復新疆、甲申易樞、中法戰爭、甲午戰爭、戊戌變法、戊戍政變、己亥建儲、八國聯軍之役、清末新政等大事。

當政期間國勢一度漸有起色,亦先後建立現代化北洋艦隊和新軍,大幅改善國防,並對洋人先採取合作共處,再轉為仇恨敵視,最後又變回合作,又大量任用新人才,但外國勢力逐步滲入中國,領土進一步被蠶食,又要面對漢人勢力提升,地方開始脫離中央,傳統中央集權等政制開始瓦解,幾千年的朝貢制度瓦解,國際外交挫敗等一系列威脅統治問題。

由於操縱皇位廢立,嗜權如命,但昏庸無道,頑固保守,窮奢極欲,其又改革不力,時常喪權辱國,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令清朝在其死後不久滅亡,因此時人和後人對慈禧太后評價普遍低下。

死后谥號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清朝皇后及妃嬪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的孝莊文皇后及孝德、孝貞(慈安太后)二位咸豐帝的正妻。

慈禧太后死後僅3年,爆發辛亥革命,隆裕太后頒布《大清皇帝退位詔書》清朝統治結束。

目录 1生平 1.1咸豐時期 1.1.1祺祥之變 1.2同治時期 1.2.1垂簾聽政 1.3光緒時期 1.3.1光緒初年政局與清法戰爭 1.3.2清日甲午戰爭 1.3.3戊戌變法與慈禧訓政 1.3.4義和拳事件與八國聯軍 1.3.5庚子新政 1.4晚年 1.5身后之事 2文學作品 3傳說軼事 4家族 4.1兄弟姊妹 5字画 6影視形象 7参考文献 7.1备注  7.2引用 7.3来源 8外部連結 生平[编辑] 慈禧太后於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835年11月29日)出生,姓葉赫那拉,本名不詳,父為安徽寧池太廣道惠徵,母為归化城副都统惠顯之女镶黄旗满洲富察氏。

根据《宫中档差务杂录》的記載,慈禧太后给其本家祖先祭祀时所写的文辞“孝次女”来看,慈禧太后應是惠徵的次女。

咸豐時期[编辑] 咸豐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3月31日),時年十七歲的慈禧在外八旗選秀中被指定“蘭貴人”(“蘭”字為那拉氏的“拉”字諧音),同年五月初九日由錫拉胡同19號四合院的本家送入圓明園,居儲秀宮麗景軒。

[4]慈禧未知何時改號為“懿貴人”[5]。

咸豐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蘭貴人之父惠徵在鎮江府病逝。

同年七月初六日报单内开,咸豐帝命沈振麟画皇上穿盔甲乘马式御容大挂轴一张,以及主位喜容稿九张,即兰贵人那拉氏等全體內庭主位俱有一幅畫像。

咸豐四年二月二十六日(1854年),時年十九歲的蘭貴人詔封“懿嬪”[6]。

根據《鴻稱通用》的記載,懿字的滿文意思為「端莊」和「文雅」,充分體現了文宗眼中慈禧的性格。

册文如下: 朕维椒庭翊化。

修妇职于六宫。

兰殿承晖。

备内官于九御。

特加命秩。

式焕彝章。

咨尔贵人那拉氏秉质粹和。

褆躬端谨。

佐袆衣而协吉。

内则无违。

习琼佩以迎祥。

蕃厘克荷。

是用封尔为懿嫔。

锡之册命。

尔其祗承纶綍。

膺象服而攸宜。

益懋温恭。

迓鸿禧于靡既。

钦哉。

咸丰五年十月十三日,候补员外郎春年和懋勤殿太监张得喜交御笔字条一张:「慎重和平」。

咸豐帝命人用一寸蓝绫边贴储秀宫殿内,不进工匠,而張贴地方要问懿嫔娘娘。

咸豐六年三月(1856年),因生下咸豐帝獨子載淳(即後來同治帝)有功,得以晉封為“懿妃”。

册文如下: 产惟椒闱佐治。

徽扬四德之贤。

瓜瓞衍祥。

位重六宫之选。

纶音载涣。

彝典攸隆。

咨尔懿嫔那拉氏。

赋性柔嘉。

秉心淑慎。

嫔仪攸饬。

克协翊乎中宫。

懿範丕昭。

久勤襄乎内政。

兹以册命。

封尔为懿妃。

尔其祗承巽命。

膺象服以延厘。

懋赞坤元。

迓鸿庥而笃庆。

钦哉。

咸豐七年正月(1857年),時年二十二歲的懿妃得以晉封為“懿貴妃”,此時慈禧在後宮的地位只是僅次於皇后之下,叱咤後宮,為眾妃之首,當時除了皇后,只有另一寵妃麗妃可與慈禧抗衡和平分秋色。

册文如下: 朕惟椒涂佐治。

含章应厚载之贞。

瓜瓞延祺。

笃祜启灵长之祚。

焕芝泥而光贲。

膺鞠采而荣增。

咨尔懿妃那拉氏赋质金相。

秉心玉粹。

柔嘉维则。

表令範于珩璜。

淑慎其仪。

懔芳规于图史。

祥开麟定。

恩奉龙章。

瑞毓螽诜。

吉符燕喜。

既蕃禧之茂介。

宜显秩之攸加。

是用晋封尔为懿贵妃。

锡之册宝。

尔其坤仪懋赞。

敬承昌燕之休。

巽命丕扬。

益荷庞鸿之泽。

钦哉。

咸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咸丰帝命人交「御笔福、禄、寿、喜」各一张。

翌日,进内贴储秀宫大爷殿内,張貼的地方要问贵妃娘娘。

咸豐帝體弱多病,兼之當時的大清北有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國反清農民運動,正值內憂外患之際,讓他心力憔悴。

懿貴妃工於書法,於是咸豐帝時常口授並讓其代筆批閱奏章,並且允許懿貴妃發表自己的意見,因而大臣們多對懿貴妃不滿,但亦為慈禧日後垂廉聽政掌權奠下政治基礎。

咸豐十年八月(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破大沽口,占领天津。

随后在八里桥击溃了清军的精锐,京师危在旦夕,慈禧當時勸諫咸豐帝留在京師抗敵,但因咸豐畏敵而沒有採納,於是9月22日,咸丰帝率包含慈安丶慈禧在內的一干宫眷逃往熱河避暑山庄避难,留恭親王奕訢在京师與聯軍議和。

英法聯軍在北京大肆搶劫後,10月18日將包括圓明園在內的皇家“三山五園”焚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咸豐皇帝因英法聯軍之役悶悶不樂,因而患上重病,临终前将“御赏”、“同道堂”两方小玺分别赐予當時尚為皇后的慈安和太子载淳(由身為生母的慈禧保管和控制),并规定凡以后下发谕旨必须钤用此二玺为凭。

据《热河密札》记载:“两玺均大行所赐,母后慈安先用‘御赏’玺,皇上(實為慈禧)再用‘同道堂’玺,凡应朱笔处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

也就是所有的旨意先由顧命八大臣擬定後,再交由兩宮太后審查後蓋上咸豐皇帝所賜的御印和“同道堂”後,即可正式生效,為日都後兩宮掌權提供合法基楚。

咸丰帝死前令其年仅五岁的獨子载淳继承皇位,并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肅順、額駙景壽、兵部尚書穆蔭、吏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寺少卿焦祐瀛八人为「贊襄政務王、大臣」,辅佐嗣君,人称“顾命八大臣”,但其實咸豐帝的安排,使各方勢力利益和權力分配極不平圴,實權落入八大臣手上,兩宮太后淪為橡皮圖章,恭親王奕訢丶軍機大臣文祥丶大將僧格林沁等人被排除於權力核心,間接使日後兩宮太后與奕訢一黨聯成一線,埋下辛酉政變的伏筆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煙波致爽殿內駕崩,享年30歲,皇后在当天即被尊为皇太后,懿贵妃先被尊為㦤貴大妃,在第二天才被尊为太后。

同治帝在避暑山庄居丧期间,奉嫡母皇后钮祜禄氏為“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慈安”;奉生母懿貴妃那拉氏封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為後世對兩宮太后稱呼的由來,此時慈安居住烟波致爽殿的东暖阁,慈禧則住在烟波致爽殿的西暖阁,因此兩宫分别被称为“东(宮)太后”和“西(宮)太后”。

“ 敬事房日记档:“十七日卯时,大行皇帝殡天,敬事房传各等处摘缨子,随传自今日起皇后写皇太后,皇太子写皇上……随伺候万岁爷在大行皇帝前奠酒……【皇太后率琳贵太妃等】至灵前奠酒……”“十八日,敬事房首领丁传:【懿贵妃】亲封为皇太后。

”【按:原档此处为“皇考懿贵妃”】 ” 祺祥之變[编辑] 咸豐帝死後,皇子載淳即位,9月3日發命,明年改元“祺祥”[7]。

因前述的原因令顾命八大臣与兩宮太后尤其慈禧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剛巧八大臣與恭亲王奕訢為首的軍方丶軍機處勢力亦存在敵對心態和矛盾。

而当時奕訢已在北京与西方列国达成议和,于9月5日赴热河奔丧。

奕訢与慈禧秘密取得联系,决定策划一次政变,是次政變由慈安太后領導,慈禧太后策劃,恭親王執行。

在慈禧的鼓动下,加之八大臣傲慢無禮,令这次政变得到了慈安太后的同意和支持。

同年9月14日,慈禧指使山東道監察御史董元醇上奏两宫皇太后兩宮聽政,慈禧与慈安便召八大臣入议,八大臣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簾”为由拒绝。

在奕訢的帮助下,慈禧丶慈安取得其黨羽如欽差大臣僧格林沁丶侍郎勝保、大學士文祥丶大學士賈楨等多人的支持。

10月26日,咸丰帝的灵柩运回京师时,慈禧命八大臣护送灵柩殿后,自己找了個籍口与慈安、皇帝载淳則取捷徑回京,最後比八大臣一黨先达京师,為政變爭取時幾。

随后,慈禧等人決定先发制人,利用帝后和咸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為首三人斬立決,其餘則革職流放,但對其黨羽則既往不咎,昔數重用。

奕訢因全力支持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而被封為議政王,其黨羽亦得到重用,同時亦把曾國藩為首漢臣納入自己的體系,大力提扙他們,上述人士大多成為洋務運動的骨幹。

自此慈禧便開始其長達近半世紀的掌權生崖。

自此,八大臣势力被铲除。

由八大臣拟定的年号“祺祥”也被廢除,11月7日下詔,廢除「祺祥」年號,翌年改元為“同治”,出自《書經·蔡仲之命》:「為善不同,同歸於治;為惡不同,同歸於亂」,亦可解作兩宮同治。

同治甲子,載淳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正式登基,頒詔天下,以第二年為同治元年,故稱同治帝。

十一月乙酉朔,嫡母慈安太后、生母慈禧太后在養心殿正式垂簾聽政。

登基時,同治帝年僅五歲,故其後一直由慈安太后、慈禧太后臨朝稱制,史稱兩宮聽政。

同治時期[编辑] 垂簾聽政[编辑] 主条目:兩宮聽政 参见:臨朝稱制和垂簾聽政 慈禧太后初20年雖看似獨欖大權,與慈安平起平坐,但事實上慈安的地位仍高於慈禧,兩宮也是唇齒相依,加上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因此慈禧不但要對慈安恭敬,在大事上還要和慈安商議,方可下決定,小事和例行事務則通常由慈禧自行處理。

由於慈安不太熟識和熱衷政務,因此慈禧的決定大多定獲慈安同意,從而做成慈禧太后獨攬大權,毫無掣肘的假象,但其實慈安太后亦具否決權,畢竟慈安太后的決定才是真正方案,慈禧太后亦不能違背,正所謂「用慈禧之能,壓慈禧之權。

」,史書曰:「當時天下稱東宮(慈安)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

西宮(慈禧)優於才。

」很多政策實際上也是兩宮共識,並非單純慈禧太后的決定,據薛福成在其《庸盦筆記》中記載,1862年誅殺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1863年下獄賜死驕奢淫逸的勝保,給漢臣曾國藩丶李鴻章封爵都是在慈安太后的授意下完成的,反映慈安太后對政局的掌握。

執政初期,在議政王奕訢的輔佐下,兩宮整飭吏治,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又在列強支持下,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緩解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

出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

兩宮太后推行以“自強”和“求富”的方針的洋務運動,發展一些軍用,民用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

客觀上對中國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這一時期,國內起義被平定,兩次鴉片戰爭暫時滿足列強的貪欲,外交上雖沒有吃大虧,但統治集團在這段時間仍然戰戰競,小心翼翼。

洋務運動後清王朝的軍事實力有所提高,工商業有了初步發展,史稱為同光中兴。

慈禧太后自咸豐朝便一直與咸豐帝身邊的大宦官安德海交好,常年賄賂安德海以探取咸豐帝的情報,以博聖顏,安德海更對慈禧發動的辛酉政變立有大功,因此慈禧掌權後安德海便成為其身邊的大宦官,官至總管太監。

隨著地位日增安德海便胡作飛為,開始向朝臣敲詐勒索,仗著慈禧的寵信上下其手,欺壓他人,甚至時常對年幼時的同治無禮和藐視,但慈禧就是愛理不理,致大眾對其敢怒不敢言。

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安德海出京辦貨,乘上兩艘太平船從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招搖煽惑,聲勢赫然」,七月二十日,駛入山東境內,抵魯北古城德州。

山東巡撫丁寶楨以順治帝祖訓「宦豎非經差遣,不許擅出皇城」,並表示「宦豎私出,非制。

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為由,命泰安縣知縣何毓福將安德海與其隨從逮捕,派人秘密向慈安太后請示,慈安太后便乘機打擊慈禧太后勢力,於是命軍機處回文,授意丁寶貞將其就地正法,依法判決,八月七日,丁寶楨於濟南西門外丁字街(今飲虎池街北段)斬首安德海,暴屍三日,隨行二十餘人,一律處死,天下稱快,慈禧稍為收斂,不敢太放肆,投石問路不成的慈禧仍知道自己的權力暫時難擴大,便更加謹慎,對慈安更為恭敬。

這件事側面反映此時的慈禧太后難以越過慈安太后。

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爆發,部分天津民眾因懷疑育嬰堂殺害嬰兒用於製藥,聚眾數千到教堂示威。

法國領事豐大業往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路上向天津知縣劉傑開槍,擊傷隨從一名。

此舉激化矛盾,導致豐大業被天津民眾毆斃,此外部分天津民眾還焚毀法、英、美、俄、西教堂及法領事署。

事件發生後,英、美、法等七國軍艦集結天津、煙臺一帶,慈禧太后派素有與洋人交流經驗的直隸總督曾國藩到天津查辦,法國要求把涉事天津官員斬首示眾,但慈禧太后和曾國藩認為洋人要求太過,斷完拒絕,曾國藩又奏調李鴻章協同辦理,最後在李鴻章的瀚漩下,加上歐洲普法戰爭爆發,雙方同意將天津知府和知縣革職充軍,處死禍首水火會16人(李鴻章另找死囚代替),充軍25人,賠款修建教堂,慈禧太后分派崇厚親赴法國道歉。

慈禧太后以為法國接受李鴻章提出的條件,認為李鴻章在外交方面比較能幹。

於是往後30年中重大外交事件和簽定和約都安排李鴻章辦理,自此李鴻章正式崛起,慈禧更加重用其。

殊不知法國人只是因為普法戰爭失利,才無暇討處理教案。

慈禧太后一直以載淳“典學未成”為由,拖延載淳大婚時間,籍此延長自己掌權時間,但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帝載淳已滿18歲,在強大壓力下慈禧丶慈安不得已為他選后,慈安看中阿魯特氏,慈禧則看中富察氏,但同治帝還是立了阿魯特氏為后,富察氏則被封為慧妃,令慈禧不滿,使母子關係日趨冷淡,加上慈禧為人專橫霸道,無事生非,戀棧權力,令同治帝對嫡母慈安太后更親近,對慈禧更為疏遠,慈禧不敢怪罪慈安太后和不願怨恨同治帝,便把怒火投向皇后,對其百般刁難和凌辱。

次年兩宮太后雖按祖制撤簾歸政,然而權力可以使人腐化和六親不認,得手後再也捨不得放手,在慾望驅使下慈禧仍暗使手段,以親信干預朝政,要求同治帝在重大事務仍需向兩宮太后稟報,慈禧甚至會在同治帝背後施壓,軍權仍在兩宮手上,可見慈禧仍掌握朝政大局走向。

剛巧同治帝親政後不滿自己仍一如既往受慈禧制肘,便以克盡孝道為名,下旨修繕圓明園以供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居住,然而當時財政緊缺,圓明園又殘毀嚴重,修復耗資甚鉅,同治帝堅持開工,慈禧太后便利用這時機籍姑打壓同治,她先授意奕訢為首王公大臣反對,而同治帝竟要將他們全部革職,再由自己出面制止了同治帝這一決定,使同治帝威望大跌,信心受挫,難從掌控大局,這樣慈禧地位便更穩如泰山。

同治十三年(1875年),同治帝病逝,年僅19歲。

同治無後,此時慈禧太后羽翼而滿,非十多年前辛酉政變那樣被動,可以隨意決定皇位人選,為了阻止有野心的同治帝皇后掌權,同時又要令自己得以繼續掌權,便看上咸豐帝之弟奕譞之子亦即自己的親外甥4歲載湉,得慈安太后同意,便擁立載湉登基,入嗣大宗,繼承大清皇位,過繼於咸豐帝與兩官太后,改年號為“光緒”,兩宮太后得以再次聽政。

孝钦显皇后朝服像 光緒時期[编辑] 光緒初年政局與清法戰爭[编辑] 相比同治朝,光緒朝發生的變化和大事更多,割地賠款亦比同治朝變得常態,政局較不穩,鬥爭更頻繁,皇帝地位更低,太后地位更為鞏固 光緒元年(1875)至四年(1878)於北方爆發「丁戊奇荒」,尤以山西最嚴重死亡數人數達950萬-1300萬,是清朝人口的約2%-3%。

2,000餘萬災民逃荒或販賣到外地,慈禧太后難以安寢,連夜批閲奏章,反映慈禧對饑荒一事頗為關注,1877年,慈禧太后命袁保恆丶袁世凱一同前往河南協助賑災,亦對外國人在賑濟災民方面所做的努力也給與了「廣泛和出乎意料的感謝」 光緒二年(1876年)至三年(1877年),慈禧太后派左宗棠消滅了盤踞新疆的浩罕汗國將領阿古柏,收復新疆大部份地區,結束了同治新疆回亂。

同時海防與塞防之爭日益激烈,最終,慈禧太后在東南沿海,設立福建台灣省鞏固領土並發展海軍;在西北內地,清政府收復新疆,驅除阿古柏勢力,與沙俄斡旋解決伊犁危機,並建立甘肅新疆省加強管制。

海防和塞防皆兼顧。

光绪六年(1880年),兩宮太后重病。

光绪七年(1881年),慈禧太后痊癒。

同年,東太后慈安太后逝世,傳聞說被慈禧毒死,慈禧太后為其風光大葬,但自己和光緒沒有出席大葬,似乎有意貶低慈安太后,自此慈禧太后正式形來独自臨朝听政,達到獨攪大權的「理想」。

光緒八年(1882年)朝鮮爆發壬午兵變,慈禧太后命准軍吳長慶丶袁世凱平亂,逮捕政變首領大院君,把其送至北京軟禁,由於發現日本在朝鮮的影響力,慈禧太后決定改變自皇太極以來二百多年對朝鮮內部不干預政策,轉而加強對朝鮮的控制,首先與朝鮮簽訂一系列條約,在朝鮮獲得了領事裁判權和海關監管權,並在仁川、元山、釜山等港口城市設立了清朝租界,以及朝鮮治軍權,但日本亦獲駐軍權,日本勢力正式滲入朝鮮,為日後甲午戰爭的不利埋下伏筆。

光緒九年(1883年),清法戰爭爆發,清軍為保護越南而向法國宣戰,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慈禧太后為打擊奕訢,而在戰略上但朝廷卻主張“乘勝即收”,而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與法國簽定《中法新約》,慈禧太后默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越南脫離中國藩屬體系,朝貢制度起始瓦解。

此條約亦加速中國西南邊陲淪爲法國的勢力範圍。

慈禧太后進一步意識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乃決定加緊建立北洋艦隊,並於臺灣設省,開始大力建設。

奕訢自辛酉政變後獲議政王,但閏密關係並沒有長久維持,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初五,慈禧太后決定小試牛刀,她授意編修蔡壽祺彈劾功高震主的奕訢,說其「攬權納賄,徇私驕盈,目無君上」,遭到慈禧太后革除「議政王」頭銜,但依舊身處權力中心,允許在內廷行走,後又附和扳倒安德海,再次得罪慈禧,但奕訢有慈安太后撐腰來制衡慈禧太后,慈禧因此不敢下手。

慈安太后駕崩後,奕訢處境日益艱難,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時慈禧籍口清軍在北圻作戰失利,慈禧太后遂罷免恭親王奕訢為首的全班軍機大臣,自此慈禧完全把宿敵奕訢連根拔起,再無掣肘,直至10多年後的甲午戰爭,奕訢才獲起用。

並以禮親王世鐸入值領班軍機,慶郡王奕劻領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以光緒帝生父、奕訢七弟奕譞取代奕訢地位,這些人和往後的繼任人選皆是共同點都唯命是從,平庸無能,阻礙國家發展,令慈禧得獨斷乾綱,是為甲申易樞。

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皇帝大婚,慈禧太后主張冊立其侄女,就是後來的隆裕太后為皇后。

婚後光緒皇帝開始親政,但朝廷一切用人行政,仍惟慈禧之命是從,一體裁決:“上(光緒帝)事太后謹,朝廷大政,必請命乃行。

” 光緒二十年(1894年),光緒帝以慈禧六十壽辰擬“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

納海防捐以繕修頤和園、佈置點景,廣收貢獻。

但因清日甲午戰爭吃緊,慈禧宣布停辦。

清日甲午戰爭[编辑]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

由光緒皇帝主導戰事,慈禧復議“不准有示弱語”。

战争伊始,清軍便在朝鮮戰場上接連失利,而北洋水師在黃海之戰中又遭受嚴重挫折。

光緒皇帝近臣阻止將朝鮮戰場上接連失利的消息呈報慈禧,直到李鴻章將自開戰以來與京師來往的電報呈給慈禧,慈禧驚覺戰況不妙,除了將宮內的三百萬兩銀子交給李鴻章外,並延長住在西苑的時間,停辦六旬壽典。

李鴻章深知日本佔優勢,期冀列强干涉,以盡快結束戰爭。

一方面為了討好慈禧,在慈禧宣布停辦六旬壽典之後,李鴻章送上九件禮品給慈禧,原本因戰事失利而停止送壽禮的事情,又在臣僚之間傳開,紛紛呈上壽禮,但隨著戰事吃緊,這項舉措使慈禧聲望下跌。

鑒於列强干涉失敗,形勢日益緊張以及朝野上下的重重壓力,再加上金州、大連相繼陷落,旅順萬分危急的情況下,紫禁城寧壽宮内慈禧的壽典落幕。

由於戰事一直由光緒帝主導,慈禧無法過問,但隨著戰事吃緊,慈禧設法想主導戰事,除了關閉光緒帝與近臣們討論國政的書房外,將帝師翁同龢升為軍機大臣以得知戰事,一方面威脅珍妃,當作對光緒帝的懲罰,強迫光緒帝將主導戰事權交給慈禧,但戰事已無可挽回。

光緒二十一年二月(1895年),威海衛日艦及砲台夾攻劉公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軍挺進山海關,京師告急。

不得已,慈禧下定決心不惜代價向日本求和。

三月,光緒帝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

四月簽訂《馬關條約》,中國放棄對大朝鮮國的宗主國地位,賠款二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在俄羅斯帝國,德國,法國等西方列強干涉下,後以白銀3000萬兩贖回)、台灣、澎湖列島,開放4個通商口岸,允許大日本帝國在通商口岸開礦設廠。

戊戌變法與慈禧訓政[编辑] 光緒二十四年六月(1898年),光緒帝命翁同龢起草《明定國是詔》,覲見慈禧,得到應允。

乃于翌日颁布,戊戌变法正式展開。

但變法過於操切,觸動了滿洲貴族和眾多官僚的利益,反對者十之八九。

慈禧支持維新强國,默許皇帝對變法反對者的制裁。

但慈禧與康有為的摩擦愈趨激烈。

當時傳言光緒帝聽信康有為之言授意維新派命袁世凱派兵殺榮祿,圍頤和園迫使慈禧歸政。

慈禧太后聞之大怒,宣佈軟禁光緒帝,對外宣稱光绪帝得病,不能視朝,“不得已臨朝稱制”,因此慈禧重新訓政,此為戊戌政變。

自此,爲期一百余日的維新變法終止,維新期間的大部分條綱被废止,維新派重要人物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有溥等維新六君子被斩首,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雷家聖指出: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在戊戌變法期間到中國訪問。

當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變法派領袖康有為建議,要求清朝方面聘請伊藤為顧問,甚至付以事權[8][9],變法派官員在伊藤抵華後,紛紛上書請求重用伊藤,引起保守派官員的警惕。

保守派官員楊崇伊甚至就事件密奏慈禧太后:「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將專政柄。

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

」[10]楊崇伊的激烈言論,促使慈禧太后在9月19日由頤和園回到紫禁城,意欲瞭解光緒皇帝對伊藤有何看法。

伊藤與李提摩太又向康有為提議「中美英日合邦」,於是在康有為的授意下,變法派官員楊深秀於9月20日上書光緒:「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

」[11]另一變法派官員宋伯魯也於9月21日上書言道: 「渠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

」[12]雷家圣认为,这是欲將中國軍事、財稅、外交等國家大權,交於外人之手,所以慈禧太后驚覺事態嚴重,當機立斷發動政變,重新訓政,結束了戊戌變法[8]。

雷家圣亦認為「合邦」为外国的阴谋,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即曾与日本人联系,要与日本人联合召开「两国合邦大会议」[8]:129。

戊戌变法开始后,李提摩太又向康有为建议中、美、英、日四国「合邦」,藉以对抗俄羅斯帝國,他指出,这在当时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但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李提摩太却向康有为提出这种建议,动机令人怀疑。

康有为更向光绪建议要向李提摩太与伊藤博文「商酌办法」,则控制权将完全掌握在外人手中。

因此李提摩太「合邦」的计划,可以说是一个外交骗局,利用康有为等人对国际常识不足的弱点,诱骗康有为等人与光绪将交出军事、财政、外交等权力给外国人,任由外国操控宰割[8]:154-155。

戊戌政變之後,許多官吏紛紛上書彈劾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如兵部掌印給事中高燮曾於八月十一日上奏言:「從前朝鮮被倭人戕妃逼王,其明證也。

」福建道監察御史黃桂鋆上奏:「大約康有為等,內則巧奪政權,外則私通敵國,其主持變法之說,皆欺人語也。

」民間學者王先謙也批評康有為「借兵外臣,倚重鄰敵,以危宗社,又兼崔胤、張邦昌而有之,誠亂臣賊子之尤也。

」當時的官僚與士大夫,已經將康有為等人的陰謀與大朝鮮國乙未事變作比較,並發現了其中的相似之處[8]:158-159。

義和拳事件與八國聯軍[编辑]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太后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开始排斥維新派,並因此利用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

而对于如何处置光绪帝,是否废黜他,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13][14]。

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99年1月24日),以光绪帝名义下詔,溥儁被正式过继于同治帝,获得皇子身份,受詔入宮,封為大阿哥,有「立儲」之意,並以崇綺為師傅,命在弘德殿讀書,欽定年號「保慶」。

是為己亥立儲。

列國公使認為此舉有廢除光緒之意,拒絕入賀,廢立之事遂偃旗息鼓[15]。

慈禧肖像,荷蘭畫家胡博·華士繪 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后。

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外交的朝臣之局。

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扶乩迷信加上民族主義起家的義和團事件“庚子國變”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北京,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

慈禧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功護體”、“刀槍不入”之說,但看到“民氣可用”;且号称上百万的义和团民已经在北京附近大量聚集,慈禧太后担心镇压义和团会促使其矛头转而指向清王朝,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大规模进入京畿,并且殘殺“教民”、攻擊外人、甚至殺死德國公使、日本外交官等人員的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

慈禧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处死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五大臣,並随即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16]。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1900年8月14日凌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15日凌晨,攻紫禁城東華門,慈禧帶著光緒帝等宫眷自德胜门逃出京师,经过宣化、大同、太原,于九月到达西安。

令奕劻、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列強進行談判,把戰爭的責任推到義和團身上,下令對義和團“痛加剿除”。

《辛丑和约》签订时的合影。

条约對中國處以各樣懲罰性的條款 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2年2月14日),批准《議和大綱》,並發布上諭,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然而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此句话断章取义,联系《清史稿》上下文,本来的意思是“尽量少用中华之物力”。

同年9月7日清廷與11個列強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規定按照當時中國人口的數量賠款4.5億兩白銀,39年內賠款9.8億兩白銀,懲辦主戰官員,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線所有砲台等。

是中國歷史上賠款最多的條約之一。

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903年1月8日),歷時三月回到北京。

慈禧和光緒帝都下詔罪己。

端郡王載漪失势,溥儁也被废除大阿哥头衔,以公爵头衔迁出宫。

庚子新政[编辑]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簽訂了《辛丑条约》之後,慈禧太后為了挽回人心而下詔實行新政,是為庚子新政。

这次改革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实行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也被废除。

在张之洞、刘坤一的建议下,慈禧决定效仿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下令預備立憲,又派五大臣前往西方列國考察。

1904年(光緒三十年)爆發日俄戰爭,戰場正是在中國東北,慈禧太后对于这场在自己本土上的战争表示中立,而战争中大量东北地区平民遇难,使得中国的有识之士彻底看清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心进行变法或革命;與此同時,國內革命運動也愈發高漲。

為了維持政權,慈禧作出要立憲的姿態。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又下詔預備立憲,1908(光緒三十四年)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內容仿照德國和日本的憲法,維護皇帝“君上大權”。

1908年美國總統老羅斯福簽署法案,退還庚子賠款(庚款)一千多萬美元,希望讓中國人認識西洋文化,支持留美教育,與照顧中國官派留美學生;之後,英國、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荷蘭等國相繼;七國退還中國庚子之賠款“溢款”總數,約在海關銀三億兩左右。

晚年[编辑]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北京中南海瀛臺涵元殿內駕崩(今考證被砒霜毒死),享年38歲,大行皇帝無嗣,經慈禧皇太后下詔,命醇親王载沣為監國攝政王,其長子溥仪繼承大清王朝皇位,年號“宣統”,慈禧被尊為太皇太后。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皇太后崩逝於北京中南海儀鸞殿的後殿福昌殿內,享壽74歲,結束了長達47年的統治。

定东陵明楼 宣統元年十月四日(1909年11月16日),慈禧太后靈柩從北京紫禁城被遷至河北省遵化市清東陵內的菩陀峪定東陵安葬,其牌位被請入北京太廟供奉。

定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太皇太后,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簡稱孝欽顯皇后。

諡號含皇后兩字的話,總長共25字,長度超過中國歷代皇帝以及皇后,成為中國之最。

身后之事[编辑] 慈禧的陵寝菩陀峪定东陵,营建工程歷时十三年,直到她死前才告结束。

耗银227万两。

慈禧陵地宫内景 建筑材料的贵重、工艺的精湛、装饰的奢华等方面均居於清朝皇后陵寢的首位。

即使是与清朝諸帝陵相比,某些帝陵也要比她逊色很多。

慈禧的隨葬品分为两部分:生前置放於墓中金井里的珍宝与下葬时的隨葬珍品,许多都是极其罕见的旷世奇宝,价格和价值也根本无法估量。

[17] 1928年6月,军阀孙殿英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对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和乾隆帝的裕陵进行大规模盗掘。

盗墓者将定东陵内的珍宝洗劫一空,甚至连慈禧口中所含的一粒大如鸡蛋的夜明珠都被挖走,此案即是轰动全国的東陵事件(即清東陵盜寶案)。

在清皇室的呼吁下,民国政府派员调查此事。

孙殿英对外宣称是报祖上孙承宗之仇,并将其中部分盗取的宝物贿赂蔣宋美龄、孔祥熙等人,案件查办最终不了了之。

寓居天津的溥仪只得派人将挖出的遗骨重新敛葬[18],后来溥仪在其回忆录里提及,慈禧太后的夜明珠被盗並改餽赠给某位民初权贵夫人(指宋美龄)一事让他耿耿於怀。

文學作品[编辑] 慈禧太后母親富察氏六十大寿的时候,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傳說軼事[编辑] 大英帝国外交官埃德蒙·巴恪思爵士,第二代從男爵曾出使清朝,據其著作《太后与我》所載,慈禧在满五十岁之前,嗜好房事,数度祕密地招幸外交官,一夜能行房五次。

[19]然而該書被指内容极为离奇荒诞。

对于該书的指责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虛假」、一是「色情」,其文学价值大于史料价值。

[20] 家族[编辑] 先祖                    高祖父:喀英阿          曾祖父:刑部员外郎吉郎阿              祖父:刑部河南司郎中景瑞                 父:山西归绥道道员惠徵                    祖母:瓜爾佳氏                 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                       外祖父:归化城副都统惠显                 母:富察氏                   兄弟姊妹[编辑] 姊夭折 妹醇親王嫡福晋(醇親王奕譞嫡妃) 第一子載瀚 第二子載湉(光緒帝) 第三子 第四子載洸 妹(慶親王奕劻二弟奕勛嫡妻) 大弟照祥 第一子德善 二弟桂祥 第一女靜榮(載澤福晉) 第二女靜芬(孝定景皇后) 第三女靜芳 第一子德恒,字「健亭」 第一女淑敏 第二女淑琴 第一子恩賢 第二子德祺,字「壽芝」 第一女希賢 第二女希嬿 第一子恩印 第二子恩顯 第三子恩民 第四子恩植 三弟福祥 第一子德奎,字「文伯」 第一子恩華 第二女恩秀 第一子恩銓 第二子恩輝 第三子恩耀 第四子恩光 字画[编辑] 粉色牡丹 牡丹 鸟与水果 黄牡丹 慈禧手书 影視形象[编辑] 此條目匯集過多統計、分析、圖表資料,或羅列蒐集項目,請注意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

(2015年4月8日)冗長清單會使讀者不解其意並降低可讀性與版面整潔,條目內的陳列數據或項目應該有適量的介紹文字以令讀者了解內容。

演員 作品 唐若菁 《清宫秘史》 李湄 《西太后與珍妃》(1964年電影) 梁舜燕 《大将军》(1982年电视剧)、《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1986年电视剧)、《赛金花》(1988年电视剧)、《凤凰四重奏》 盧燕 《末代皇帝》、《倾国倾城》、《瀛台泣血》、《德齡與慈禧》 李麗華 《八國聯軍》 吴韻 《夢图的清宫》、《夢图的清宫II》 張冰玉 《清宮殘夢》(1970年電視劇)、《末代兒女情》(1990年電視劇)、《末代皇孫》(1991年電視劇) 陳莎莉 《庚子风云》《欢喜游龙》《再生緣》《雙印傳奇》 胡茵夢 《慈禧外传》 斯琴高娃 《沧海英雄》《慈禧秘传》《嫁到宫里的男人》《钱王》《日落紫禁城》《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太后吉祥》《无盐女》 孟瑾 《太監秘史》 邱淑貞 《慈禧秘密生活》(1995年電影) 李明啟 《厨子当官》《蓝色妖姬》 郑振瑶 《戊戌风云》、《商旗》、《大阿哥溥峻》、《大长垣》 呂中 《走向共和》、《德齡公主》、《茶馆》、《定军山》、《乔家大院》、《槍炮侯》 田中裕子 《蒼穹之昴》(2010年電視劇) 郭少芸 《状王宋世杰》、《狀王宋世傑(貳)》 劉曉慶 《火烧圆明园》、《垂簾聽政》(1983年電影)、《西太后》(又名「一代妖后」,1988年電影)、《大太监李莲英》 袁立 《一生为奴》 劉雪華 《少女慈禧》 叢珊 《戲說慈禧》(1993年電視劇) 陳潔儀 音乐剧《慈禧太后》 韓馬利 《太平天國》 米雪 《滿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大太監》 馮寶寶 《冒牌皇帝》 歐陽珮珊 《滿清十三皇朝之危城争霸》 程可為 《匯通天下》 吳志森 《頭條新聞》 汪明荃 舞台劇《德龄与慈禧》 陶虹 《一帘幽梦》 田中裕子 《苍穹之昴》 方舒 《两宫皇太后》 洪欣 《最后的格格》 马羚 《天下第一丑》《豪门金枝》 吕丽萍 《十三格格》《大栅栏》《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谢芳 《壮士出征》《总督张之洞》《御花子》《马江海战》 梁小冰 《清宫气数录》 盖丽丽 《太平天国》 朱媛媛 《十三格格新传》 宋佳 《胡雪岩》 朱紫汶 《红墙绿瓦之残阳》 艾丽娅 《大龙脉》 邓婕 《慈禧西行》《龙非龙,凤非凤》 韩再芬 《船政风云》《大龙邮票》 凯丽 《皇亲国戚》 程可為康華(年輕) 《汇通天下》 李滨 《西洋镜》 李丽凤 《吾土吾民》(1981年電視劇) 刘慧玲 《皇帝保重》 柳格格 《粉墨王侯》 黑妹 《疯狂的麻将》 潘虹 《臺灣1895》(2007年電視劇)、《绣娘兰馨》、《楊乃武與小白菜》(2006年電視劇) 庞敏 《银鼠》 宋春丽 《甲午陆战》 宋晓英 《神医喜来乐》 王莱 《賽金花》(1992年電視劇) 王玉梅 《谭嗣同》 奚美娟 《大清药王》《孙中山》《那年花開月正圓》《北京法源寺》 袁玫 《北洋水师》 赵奎娥 《大宅门》 朱琳 《末代皇帝》《夜盗珍妃墓》 马丽 《岭南药侠》 刘广宁 《十月围城》 简沛恩 《女人花》 蘇丹丹 《亂世豪門》 刘佳 《独有英雄》 张雪莹 《公公出宮》 羅蘭 《末代御醫》 参考文献[编辑] 备注 [编辑] ^一說满人稱姑母為爸爸,但慈禧為光緒姨母而非姑母;另有一說為滿族常將家中地位顯赫的長輩女子稱呼男性化。

引用[编辑] ^1.01.11.2《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即使孝欽顯皇后,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

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蘭贵人。

四年,封懿嫔。

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光绪三十四年十月)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隆福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漢滿詞典》,劉厚生、李樂營等主編,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640頁。

(ISBN7-105-06386-6) ^清代《玉牒》記載,慈禧太后是「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雜件》:五月初九日,蘭貴人下新進宮女子四名,麗貴人下新進宮女子四名,五月十一日春貴人下新進宮女子四名,婉常在下新進宮女子四名 ^《清實錄·文宗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二》(咸豐四年十一月)○庚寅。

上詣......○命協辦大學士賈楨為正使、禮部左侍郎肅順為副使、持節齎冊。

晉封懿貴人那拉氏為懿嬪。

冊文曰。

朕維椒庭翊化.....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雜件》:咸豐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敬事房太監王瑞傳旨:蘭貴人封為懿嬪,為此特記,伊貴人下因病退出女子一名。

咸豐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敬事房太監張信傳旨:麗貴人封為麗嬪,蘭貴人封為懿嬪,婉貴人封為婉嬪,玫常在封為玫貴人 ^《宋史·樂志》:「不涸不童,誕降祺祥」, ^8.08.18.28.38.4雷家聖《失落的真相:晚清戊戌政變史事新探》,台北:五南出版社,2016年。

^TimothyRichard,Forty-fiveyearsinChina,Chapter12. ^楊崇伊〈掌廣西道監察御史楊崇伊摺〉,《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p.461. ^楊深秀〈山東道監察御史楊深秀摺〉,《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p.15. ^宋伯魯〈掌山東道監察御史宋伯魯摺〉,《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p.170. ^次日朝罢,荣相请独对,问太后曰:传闻将有废立事,信乎?太后曰:无有也。

事果可行乎?荣曰:太后行之,谁敢谓其不可行者。

(《崇陵传信录》) ^荣曰:上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宗室近支子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承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

太后沉吟久之曰:汝言是也。

(《崇陵传信录》) ^荣曰:太后行之谁敢谓其不可者?顾上罪不明,外国公使将起而干涉,此不可不惧也。

(《崇陵传信录》) ^郑林;白纯.1900年慈禧太后为什么对八国联军宣战.文史杂志.2010,(03):7–9[2022-04-17].ISSN 1003-6903.  ^慈禧太后的陪葬到底有多少?三个和珅都难比.[2020-07-23].(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中文(臺灣)).  ^盗墓清东陵.周末报数字报刊.2012-06-14[2015-01-01].(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5)(中文(中国大陆)).  ^慈禧太后情史:秘密招幸外交官一夜欢好五次.凤凰网.[2012年].(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2)(中文(中国大陆)).  ^英国巴恪思爵士《太后与我》近日出版.新浪网.[2011年12月26日].(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来源[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孝欽顯皇后》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西巡迴鑾始末 書籍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孝欽顯皇后》 《御香缥缈录》,裕德齡,美國:紐約陶德曼圖書公司,1933 《西太后》,俞炳坤,紫禁城出版社 《晚清七十年》系列,唐德剛,遠流出版社 《原来慈禧》,张研,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我在慈禧身邊的日子:宮女谈往錄》,金易、沈義羚著,台北:長樂文化/智庫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ISBN957-0484-42-X 《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雷家聖著,台北:萬卷樓,2004年12月ISBN957-739-507-4 《失落的真相-晚清戊戌政變史事新探》,雷家聖著,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16年9月ISBN9789571188119 《慈禧》,張戎,倫敦,麥田出版社,2015年 《慈禧長治說見聞實錄》,張培禮 《慈禧童年》、《慈禧童年續編》、《慈禧童年考》慈禧童年研究會 《慈禧身世》,劉奇,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2008年 論文 劉奇《揭開慈禧童年之謎》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慈禧太后 唐德剛:〈慈禧太后和她的頤和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4)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梁元生:〈為慈禧立傳的兩枝曲筆〉 〈張戎為慈禧翻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慈禧太后大清皇室出生于:1835年11月29日逝世於:1908年11月15日 前任:慈安皇太后 大清皇太后1861年—1908年 繼任:隆裕太后 前任:昭圣太皇太后 大清太皇太后1908年 帝制結束 查论编大清皇后(附追封皇后及大满洲帝国皇后)大清皇后太宗文皇帝孝端文皇后哲哲(博尔济吉特氏)世祖章皇帝皇后额尔德尼布木巴(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阿拉坦琪琪格(博尔济吉特氏)圣祖仁皇帝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世宗宪皇帝孝敬宪皇后烏拉那拉氏高宗纯皇帝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皇后辉发那拉氏仁宗睿皇帝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宣宗成皇帝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文宗显皇帝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德宗景皇帝孝定景皇后喜子(叶赫那拉氏)大满洲帝国皇后康德皇帝康德皇后婉容(郭布罗氏)追封大清皇后肇祖原皇帝原皇后兴祖直皇帝直皇后喜塔腊氏景祖翼皇帝翼皇后显祖宣皇帝宣皇后額穆齊(喜塔腊氏)太祖高皇帝孝烈武皇后阿巴亥(乌拉那拉氏)#-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叶赫那拉氏)太宗文皇帝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博尔济吉特氏)成宗义皇帝敬孝義皇后巴特玛(博尔济吉特氏)#世祖章皇帝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孝献皇后董鄂氏圣祖仁皇帝孝恭仁皇后烏雅氏世宗宪皇帝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高宗纯皇帝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宣宗成皇帝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文宗显皇帝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孝钦显皇后葉赫那拉氏其他清帝正室显祖宣皇帝繼妃懇哲(哈达那拉氏)太祖高皇帝元妃哈哈纳扎青(佟佳氏)-繼妃衮代(富察氏)太宗文皇帝元妃钮祜禄氏-繼妃乌拉那拉氏#宣统皇帝宣统皇后婉容(郭布罗氏)*-李淑賢'其他清帝生母(列出帝王为子)肇祖原皇帝也吾巨德宗景皇帝皇帝本生妣婉贞(叶赫那拉氏)宣统皇帝醇亲王妃幼蘭(长白山瓜尔佳氏)其他清帝生祖母(列出帝王为孙)德宗景皇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宣统皇帝醇贤亲王第二侧福晋刘佳氏注:#者为生前被废(离异)或身后被剥夺皇后资格。

*二人婚时清朝已亡,为逊清小朝廷和偽滿洲國皇后。

'婚時丈夫已不是皇帝,故無皇后尊號 查论编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背景 中國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江華島事件 江华条约 壬午兵变 济物浦条约 甲申政变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汉城条约 巨文島事件 长崎事件 金玉均暗杀事件 东学党起义 战事 豐島海戰 成歡之戰 平壤之战 黄海海战 九連城之戰 旅顺口之战 旅順大屠殺 威海衛之戰 营口之战 田庄台之战 澎湖之役 主要舰艇聯合艦隊 松島號防護巡洋艦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吉野號防護巡洋艦 北洋艦隊 定遠號戰艦 鎮遠號戰艦 經遠級巡洋艦 来远 致遠 靖远 濟遠艦 主要人物大日本帝国 明治天皇 伊藤博文 陸奧宗光 伊东祐亨 山縣有朋 大山巖 大清帝国 慈禧太后 光绪帝 李鴻章 丁汝昌 袁世凯 林泰曾 刘步蟾 后续 甲午更张 马关条约 三國干涉還遼 遼南條約 公车上书 乙未事变 臺灣民主國 乙未戰爭 乙未广州起义 乙未改革 俄館播遷 中俄密约 大韩帝国建立 日俄战争 日韓合併 朝鮮日治時期 台灣日治時期 台灣抗日運動 戊戌变法 伊藤博文遇刺 纪念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规范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725516 BNF:cb123108084(data) CBDB:0058968 FAST:70825 GND:118624407 HKCAN:9811105919103406 ISNI:0000000073721424 KulturNav:15dffc72-56ad-408a-882e-4e4b4b405031 LCCN:n81039769 NARA:10568210 NDL:00624627 NKC:jo20191039962 NLA:36604431 NLP:A11840109 NTA:070130787 SELIBR:372782 SNAC:w6mk78zs SUDOC:031995322 VIAF:80517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慈禧太后&oldid=71507578” 分类:​1835年出生1908年逝世慈禧太后清文宗皇后清朝追封皇后清朝皇太后清朝太皇太后清朝甲午戰爭人物中法戰爭人物洋務運動領袖鑲黃旗滿洲人叶赫那拉氏中国女性摄政者清朝女性政治人物墓穴遭搗毀者隐藏分类:​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自2022年1月包含過多連結的條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所有包含過多連結的條目含有滿語的條目自2015年4月维基百科需要风格编辑的条目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CBDB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KCA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KULTURNAV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AR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ELIB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19元素的规范控制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语录 其他语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བོད་ཡིགBrezhonegBosanskiCatalàMìng-dĕ̤ng-ngṳ̄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KernowekLatinaLadino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Plattdüütsch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