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不再過眼即逝5個安頓心靈的方法 - 康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對快樂的定義如下:「快樂是生活當下可以立即擁有的愉悅感;生活的滿足感則是對自己的過去,以及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心靈 情緒紓解 快樂不再過眼即逝 5個安頓心靈的方法 收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15,628 2017/09/15· 作者/黃惠姍編譯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Kahneman)對快樂的定義如下:「快樂是生活當下可以立即擁有的愉悅感;生活的滿足感則是對自己的過去,以及整體的人生感到愉悅,是一種持續的狀態。

」 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對生活感到持續性地滿足,而不僅僅只是過眼即逝的快樂?研究總結出以下5項秘訣。

秘訣1/有意識的選擇快樂,關掉對自我的批判想要感到快樂,第一步必須「持續」且「有意識」的選擇快樂的態度和行為。

每個人都有難過低潮的時候,但是你可以選擇不陷在灰暗的情緒裡,關掉內心對自我的批判,試著辨認負面想法並盡可能以正面替代,不讓負面想法在心裡生根。

除了有意識的選擇快樂外,學習如何保持快樂也很重要,透過進修學習自我管理技巧、情緒控管技巧、社交技巧,重新設定你的信仰和價值觀。

秘訣2/接受自己,也接納別人原本的樣子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總是拿負面的自我與對他人不切實際的觀感互相比較。

其實當事情不如預期的時候,你要將失敗視為學習的機會,學習接受自己的缺點,不過度自我批評。

平時練習自我包容,看重自己所達成的任何一個小成就,能增加挫折復原力與幸福感。

當你能夠接受自己,也比較能接納其他人原本的樣子。

你也可以詢問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同事,他心目中你有那些優點,試著在生活中多發揮優點。

(當你全神貫注於對自己有意義,而且能挑戰能力極限的狀態,當事情完成後會感受到愉悅、滿足、成就感等內在正向情緒。

)秘訣3/專心投入對自己有意義的活動 廣告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MihalyCsikszentmihalyi)指出,「常處於『心流狀態(flow)』的人比較容易感到幸福。

」「心流」指的是當你全神貫注於對自己有意義,而且能挑戰能力極限的狀態,當事情完成後會感受到愉悅、滿足、成就感等內在正向情緒。

促使人願意持續投入自己感興趣事情的原因,通常都是內在正向的回饋,而非外在回饋如金錢、名聲。

不過這件事不能太過困難或簡單,如果試圖嘗試不可能的任務,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秘訣4/心存感恩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顯示,將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事物記錄在紙上、電腦中、手機裡,確實能增加幸福感,比較會對生活感到樂觀,並且對整體人生比較滿意,而且這群人的身體通常比較健康。

「感恩的心會令你比較不會覺得生活苦澀且易怒,」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教授柳波莫斯基(SonjaLyubomirsky)說,但絕對不要把記錄感激這件事當成例行工作,對值得感謝的事物表達感激,才能真正增進快樂感。

(家人與朋友間的親密關係,提供愛、意義、支持與歸屬感,並且能增加自我價值感,有穩固人際關係的人活得更快樂、更健康。

 ) 廣告 秘訣5/多跟朋友往來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快樂息息相關。

家人與朋友間的親密關係,提供愛、意義、支持與歸屬感,並且能增加自我價值感,有穩固人際關係的人活得更快樂、更健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藥物暨流行病學教授希曼(TeresaSeeman)表示,固定與朋友聚會能保持大腦敏銳、避免心臟疾病,讓你活得更久。

「即便只是透過電話談心,也能立刻達到降血壓及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濃度的效果!」別再猶豫了,馬上拿起電話跟久未連絡的朋友聯繫吧!資料來源:Prevention、WebMD、TheGuardian 楊定一:如何忘掉「我不快樂」?楊定一有聲單元/如何把快樂帶給身旁的人?生命的快樂,其實比簡單更簡單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心流 快樂 接納自我 滿足感 自我批判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乳癌精準治療新趨勢之乳房重建:妳可以期待更多 熱門文章 1. 確診居隔7天夠嗎?隔離期滿快篩陽可出門?專家4點建議 4. 新研究:中年發福和新陳代謝下降無關!專家揭2大主因才是元凶 2. 疫苗+自然感染 擁超強免疫力?幼兒重症頻傳,專家籲快備妥「這款藥物」 5. 疫情下的圖書館見「停課不停學」真相 館長感嘆:別讓這些孩子被留在原地 3. 咖啡大哉問/一張濾紙,就能避免膽固醇升高 6. 曾遭父親暴打、12歲就想自殺 羅紹和提早退役,助弱勢謀溫飽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確診居隔7天夠嗎?隔離期滿快篩陽可出門?專家4點建議 最新專題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散光?老花?徵的就是你?|博士倫隱形眼鏡一副解決,幫你找回清晰好視力 只動不吃比只吃不動,肌肉流失更快!吃對營養,運動增肌更有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