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 期待於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中有卓越的貢獻與新技術的研發。
3. 推動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整合。
生化分生組的訓練課程中,包含建立基本背景知識的生物化學 ...
跳到主要內容區
首頁
成員簡介
生化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組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傳統的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與進展神速的分子生物學結合,導致了生物醫學研究的大鳴大放,因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背景也是現今生物相關研究學者必須具備的。
生化分生組的成立主要在於培育學生從分子層面觀察與了解各種生物反應。
我們的目標包括:
1.提供給研究生與博士後研究員一個合適的、均衡的啟發式環境。
2.期待於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中有卓越的貢獻與新技術的研發。
3.推動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整合。
生化分生組的訓練課程中,包含建立基本背景知識的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輔以基礎醫學相關的實驗技術課程;期望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此之外,本組亦培養學生的科學表達能力,博士班學生對非相關領域的生物醫學仍能保持接觸。
期望這樣的訓練課程能創造出極具競爭力,能獨立執行實驗的學生。
基因體研究計劃的結束,帶來如何解開如此龐大資訊其背後意義的艱難挑戰。
也因此帶動了基因晶片(DNAmicroarray)、生物醫學資訊(Bioinformatics)與蛋白體質學(Proteomics)這些強力的生物技術萌芽。
放眼21世紀,生物技術的強弱將能主導生物醫學的進展。
台灣當前極需要具備生物醫學背景的生物技術相關研究人員。
本組課程訓練期望能培養出領導國內生物技術發展的人才
,訓練課程中將整合上述生物技術,並研發新的生物技術,達到在生物醫學中有卓越貢獻的長期目標。
專任教師
洪錦堂
組主任/教授
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
細胞生物學研究室
林光輝
特聘教授
美國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學博士
基因調控研究室
余兆松
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博士
訊息傳遞研究室
歐陽品
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解剖暨細胞生物學博士
基因工程鼠核心實驗室
郁兆蘭
教授
美國密西根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博士
癌症生物學研究室
譚賢明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染色質與表觀基因體學實驗室
白麗美
教授
美國北卡羅萊那大學博士
發育研究室
鄭美玲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代謝體學實驗室
游佳融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功能性蛋白質實驗室
簡昆鎰
副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博士
蛋白質體核心實驗室
鄭邑荃
教授
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
神經發育與腫瘤研究室
皮海薇
副教授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博士
發育及幹細胞生物學研究室
吳嘉霖
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博士
學習與記憶研究室
許勝傑
助理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博士
分子細胞與腫瘤研究室
梅雅俊
副教授
美國范德堡大學博士
MolecularGeneticsMedicineLaboratory
蘇文慧
副教授
國防醫學院博士
癌症系統生物學研究室
曲桐
副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博士
CellandMolecularBiology
柯博元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細胞壓力反應之分子機制研究室
楊淑元
副教授
美國耶魯大學博士
生殖細胞發育學
徐淑媛
助理教授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
細胞生物學實驗室
江皓郁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細胞間質研究室
陳怡婷
副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博士
蛋白質及生化質譜研究室
劉軒
副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功能性及癌症基因體研究室
賴銘志
助理教授
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所博士
核酸研究實驗室
李亭輝
助理教授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
心血管及肺生物實驗室
蔡佩倩
助理教授
King'sCollegeLondon,UK
資訊基因體實驗室
宋欣錦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細胞生物學實驗室
王齡玉
助理教授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國
癌症表觀遺傳學研究室
陳學亭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博士
腫瘤細胞生物學實驗室
兼任教師
葉昭廷
MD/PhD/教授
台灣大學醫學系/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
肝臟研究中心
周淑娥
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博士
生物共同研究室(第一醫學大樓六F)
黃祥富
教授
長庚大學博士
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
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所,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分生所,招生.
- 2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Logo
- 3NCKU, 成功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公告、活動資訊. 公佈欄 · 本校行事曆 · 交通訊息 · 法規與表單 · 生化所82-0929教室預約系統 · 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 最後更新日期. 2022-03-16. 所內公告. 最新訊息.
- 4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科 - 長庚大學
長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科之師資介紹、教學與研究範疇、儀器設備等.
- 5生化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組
2. 期待於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中有卓越的貢獻與新技術的研發。 3. 推動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整合。 生化分生組的訓練課程中,包含建立基本背景知識的生物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