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1、懸問2、問答3、反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3、反問: ; 定義:作者心中並沒有疑問,只間接從自己情意的「反」面去設計疑「問」,但不揭示答案,而由請者自己從問題的反面揣摩揭開作者正面的本意。
映襯「激」發出的本意,又 ...
類別:1、懸問 2、問答 3、反問
1、懸問:
定義:作者內心確實存有疑惑,而刻意將此疑惑感「懸」出來詢「問」讀者,又稱「疑問」。
原則:只出現問題,不附有答案。
效果:藉懸來疑來吸引讀者共同深思來探索答索,以期產生共鳴的效果。
尤其運用在抒情文時,更具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例:
抒情文一老殘心裡想道:「歲月如流,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了,人又要添一歲了!一年一年地這樣瞎混下去,如何是個了局呢?」
記敘文一喜鵲不知逃到那裡去了?帶哨的鴿子也很少看見在天空打旋
論說文一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詩詞一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問答:
定義:作者內心已有答素,先針對自己的情意假設「問」題,藉懸疑來引起請者的注意,然後再將自己的情意當做「答」案揭示出來,加深讀者的印象。
又稱「提問」。
原則:問題之後,一定附有答索;從本意的正面來設計疑問。
例:
抒情文一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記敘文一他們所遇到的是怎樣一位先生呢?他的視盼和藹中帶有嚴肅;他的舉止恭敘卻很自然。
論說文一所謂做人的道理是什麼呢?簡單地講,就是我們的校訓-禮、義、廉、恥-
詩詞一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3、反問:
定義:作者心中並沒有疑問,只間接從自己情意的「反」面去設計疑「問」,但不揭示答案,而由請者自己從問題的反面揣摩揭開作者正面
的本意。
映襯「激」發出的本意,又稱「激問」。
原則:只呈現問題,不附答索;從本意的反面來設計疑問。
例:
抒情文一瑰麗的春假,這是你野遊的時期,可愛的路政,這裡那一處不是坦蕩蕩的大道?
記敘文一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論說文一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詩詞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辯我是雄雌?
延伸文章資訊
- 1設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說明:激問又稱「詰問」、「反詰」或「反問」。有問無答,推敲下卻見暗示,答案一定在問題的反面。可以讓文章更有氣勢。 例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2修辭教學--設問@ 小嚴老師 - 隨意窩
懸問—說者或作者心中確有疑問,把問題懸示出來,希望聽者或聽者共同思考,尋覓答案。 2.激問—為激發本意而發問。其答案必在問題的反面,因此也可稱作「反問」。 3.
- 3激問- 翰林雲端學院
說話或行文時,語氣從平敘轉為詢問,此種方式通常只為激使對方反省,至於答案則已有定見,且多在問題的反面。 同稱:「激問」、「反問」 。 明知故問。
- 4激問 - 中文百科知識
激問的定義、舉例即意義。定義激問,又叫反問,也叫反詰、詰問,就是為了加強語氣而採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以肯定的形式反問,表達的內容是否定的; ...
- 5修辭--設問 - 永安國中國文領域
◎定義:在說話或行文時,將本來平敘的語氣,改為詢問的語氣。種類如下:. (一)疑問/懸問:不知道答案。 (二)提問:問句的後面,緊接著答案。 (三)激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