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功效可不能隨便講!健康食品的「正名」之路 -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消費者也可以從許可證上的字號輕鬆區別健康食品通過何種認證,若是通過第一軌審查的健康食品,產品上標有「衛部健食字第A00000 號」,第二軌的產品則是標有「衛部健食 ...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Promo健康養生專欄活得科學醫療健康且慢,功效可不能隨便講!健康食品的「正名」之路—「PanSciTALK:保健食品怎麼挑?怎麼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6/12/21・2591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71・九年級+追蹤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文/李秋容你有注意過食品包裝上的小綠人嗎?那可不是隨便一家廠商的logo,而是「健康食品標章」,那又是怎樣的產品能夠獲此「殊榮」呢?2016年11月29日「PanSciTALK:保健食品怎麼挑?怎麼吃?」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名譽教授潘子明,聽他娓娓道來健康食品的審查認證(安全、功效、安定)及標示的方法(小綠人標章)。
「保健」和「健康」鬧雙胞?你聽過保健食品,也聽過健康食品,但你知道它們其實並不是同一種東西嗎?保健食品,是一般人「俗稱」具有促進健康功效之「食品」,其實定義上就是一般食品,僅能作為營養補充,不能宣稱有「保健功效」;而健康食品則是經衛生福利部安全性、功效性與安定性認證,符合健康食品相關規範(如「健康食品管理法」),通過審查核准給予健康食品字號之產品,才能稱為「健康食品」。
潘子明教授解釋,健康食品的安全性評估會依食用目的、食用方式、製造加工方法、製造加工流程、最終產品形式、攝食量等因素分為四個類別:●第一類:產品之原料為「傳統食用」,且以「通常加工食品形式」供應者或產品具有完整之毒理學安全性學術文獻報告及曾供食用之紀錄,且其原料組成分及製造過程與所提供之學術文獻報告完全相符者,不需提出毒性測試資料。
●第二類:產品之原料為「傳統食用」,但「非以通常加工食品形式(例如萃取)」供應者,需具備基因毒性試驗、28天餵食毒性試驗資料。
●第三類:產品之原料非屬傳統食用者,需具備基因毒性試驗、90天餵食毒性試驗和致畸試驗資料。
●第四類:產品之原料非屬傳統食用且含有致癌物之類似物者,需具備基因毒性試驗、90天餵食毒性試驗、致畸試驗、慢性毒性試驗/致癌性試驗和繁殖試驗資料。
雙軌齊下!健康食品的正名之路第一軌:來來來,過來給審議委員會看看「健康食品最重要的是安全。
」想要讓健康食品「名正言順」,必須要通過個案審查(第一軌),作業流程依序為:遞交申請文件、食藥署文件初審、健康食品審議委員會安全與功效評估、食藥署評估結果審核,最後由食藥署送驗確認並審核結果,若合格便能核發許可證─小綠人標章!若未合格,也會通知未核准原因或准許補件。
審查的重點則是針對健康食品所「標示」的以下項目進行評估:●安全性:健康食品安全評估方法●保健功效:採正面表列。
衛福部規定,健康食品可宣稱的功效包括護肝、抗疲勞、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免疫調節、骨質保健、牙齒保健、延緩衰老、促進鐵吸收、胃腸功能改善、輔助調節血壓、不易形成體脂肪、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共13項●安定性:產品於「有效期限」內之保健功效成分含量,是否能與標示相符「另外,已經審查合格的健康食品,若之後在產品功效、成分、配方或生產方式上遭受質疑,還是要在有效期限內重新評估。
」潘子明教授說。
以擁有小綠人標章的發酵乳為例,由於董氏基金會反應其含糖量過高恐影響健康,食藥署決議後,認為每份建議攝取量的精緻糖添加量不宜超過25克。
已通過認證的健康食品也可能重新評估。
圖/Solomon203@wikipedia但是,那些已經被科學證實功效的食品,難道不能直接當作健康食品嗎?其實可以喔,這就是雙軌制中規格標準(第二軌)的運作方式。
第二軌:功效已經證實過了嗎?還是要書面審查喔以「紅麴」為例,其調節血脂的機轉已被證實,如果還是依循個案審查制度,將會耗費過多的評估資源。
因此,只要產品已具有長期安全使用歷史、功效機轉和有效成分明確,且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已建立,便可以改採耗時較短的規格標準制。
第二軌的作業流程與第一軌類似,但不需經過審議小組委員會審查,只要通過食藥署書面審查,即可獲得認證。
「目前已公告的健康食品規格標準,有魚油及紅麴兩項!」若是通過的產品,可宣稱之保健功效範圍必須是相同的。
如:魚油類產品可標示:「本產品可能有助於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其功效乃由學理得知,非由實驗確認」;紅麴類產品可標示:「本產品可能有助於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其功效由學理得知,非由實驗確認」。
消費者也可以從許可證上的字號輕鬆區別健康食品通過何種認證,若是通過第一軌審查的健康食品,產品上標有「衛部健食字第A00000號」,第二軌的產品則是標有「衛部健食規字第000000號」。
健康食品認證標章。
綜觀台灣的狀況,國內目前的健康食品主要以「調節血脂」產品如第二軌之魚油(24%)及紅麴(40%)為最大宗,其次是改善腸胃道功能產品(18.8%),以及免疫調節產品(11.0%),截至今年(2016)11月底為止,共有372件產品、415種功效。
紅麴與魚油。
圖/FotoosVanRobin@wikipedia,lqiuz@pixabay「健康食品」終究是食品不是藥品目前健康食品有公告的保健功效共有13項,分別是:胃腸道功能改善骨質保健功能牙齒保健功能免疫調節功能護肝功能(針對化學性肝損傷)抗疲勞功能延緩衰老功能促進鐵吸收功能輔助調節血壓功能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調節血糖功能調節血脂功能如上所述,調節血脂功能為最大宗。
若有未符合上述13項之保健功能,請千萬不要傻傻的相信啊!最後,潘子明教授提醒大家,雖然健康食品通過層層考驗才得以進入消費者的嘴裡,但健康食品在本質上還是「食品」而非藥物,只是具有經實驗認可有調節生理機能功效之特定成分而已。
因此,它既不能取代普通食品,更不能代替藥物治病,若在服用藥品的同時有補充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可先徵詢藥師。
而核准通過的「健康食品」會於包裝標示健康食品、核准證號、小綠人標章及保健功效等相關規定項目,且並不能有誇大不實超過許可範圍的保健功效,或是宣稱有醫療效能。
若想知道自己吃的健康食品有沒有獲得認證,可以在衛福部網站查詢,在選購產品時也要多一分注意,這樣自己的健康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保健食品健康食品認證小綠人紅麴魚油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55篇文章・
10位粉絲+追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依衛生福利部組織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成立,職司範疇包含食品、西藥、管制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管理、政策及法規研擬等。
網站:http://www.fda.gov.tw/TC/index.aspxRELATED相關文章守護飛安沒他們不行!認識航空安全檢查員今年夏天絕不能錯過——「搞笑諾貝爾獎世界展」首度登台!口臭去去走!噴的口腔益生菌,強化口腔健康,壞菌走開!太陽能光電板就是一大堆曝曬在外的電池、會污染土壤與水質?關於太陽能板的迷思全破解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英國「學童」取代「病理學家」?!辨識癌細胞的人工智慧223小時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31天前「糖果代碼」如何幫助我們分辨藥品真偽?21天前為什麼疫苗要打在手臂上?21天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31天前控制進食時間與熱量,小鼠可以更長命?32022/05/23一生可以聆聽的聲音總量是註定的?戴上你的聽力計算機!32022/05/21你聞過下雨的味道嗎?讓我們一同探究它是怎麼產生的吧!22022/05/10141文字分享友善列印141文明足跡活得科學社會群體低生育率的主因並非不生孩子?——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2022/02/21・5536字・閱讀時間約11分鐘+追蹤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劉芝吟美術設計|林洵安從婚育文化看臺灣的低生育率1950年代,臺灣每位婦女平均生育數曾高達7人,但近年生育率卻呈現雪崩式下滑,一再探底。
為何生育率好似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鄭雁馨副研究員,她透過數據與生育指標指出,臺灣生育困境並非來自年輕夫妻只生一胎,而是因為未婚人口持續上升,低生育率的背後,與東亞的家庭和婚育文化密切相關。
重視家庭、強調傳承,東亞生育率為何持續探底?「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
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了?許多人直指低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則把焦點轉向文化與傳統價值,她直言:「經濟結構有它的影響力。
但我認為,放到東亞文化脈絡來看,低生育率和家庭性別文化脫不了關係。
」在美國主修社會學與人口學的鄭雁馨,五年前開始投入生育議題的量化研究。
她發現過去三、四十年,臺灣的家庭模式經歷劇烈變化,晚婚日趨普遍、同居逐漸不再是禁忌,但同時許多傳統價值依然延續,例如香火傳承、孩子必須在婚姻關係中出生。
鄭雁馨運用戶政資料和社會調查進行人口研究,爬梳數據背後的婚育圖像,試圖從更廣泛的文化視角,探究低生育率的根本構成。
「臺灣與東亞各國的狀況非常相似,經濟發展已高度現代化,但父權文化和家庭主義盛行,長輩對年輕人成家仍有很強影響力。
我們需要從東亞文化的角度出發,來分析生育率議題。
」鄭雁馨在美國主修人口學,她指出臺灣有許多棘手而迫切的人口學議題,但缺少專門獨立的人口學訓練系統,政府和國家機構也沒有投入大型研究,是目前亟待補強的研究領域。
圖/研之有物平平都是生育率,有什麼不一樣?拆解PTFR、CTFR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生育圖像。
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跡象。
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時期生育率」(PeriodTotalFertilityRate,PTFR)。
以2020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1971-2005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生育階段(15-49歲)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估婦女一生的平均生育數。
這項指標方便快速,能立即呈現生育景況,不過也有盲點。
由於計算方式混合了35個世代,一旦社會急速變遷,大量女性晚婚晚育,讓15-30歲的生育率明顯大幅下降,PTFR便會被低估而失真。
「PTFR適合用來比較全世界的生育概況,描繪出鉅觀的圖像。
但是若一個社會經歷劇烈變化,要精準地分析生育狀況與診斷低生育率成因,世代生育率(CTFR)是比較可靠的指標。
」「世代生育率」(CohortTotalFertilityRate,CTFR)不受生育步調的影響,但必須等到女性年滿49歲(或至少滿45歲),才能計算出同一世代的女性實際平均生育數。
當女性地位提升後,開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生育年齡因而逐步後延,會讓時期生育率(PTFR)顯著下滑⸺這是已開發國家都曾走過的路。
例如,20世紀瑞典生育率從3.6到世紀末腰斬至1.5。
不過如同少部分高生育率的西方國家,瑞典CTFR一直維持在平穩的兩個小孩,PTFR雖然看似下降,CTFR卻能撐住在替代水準,主要是那些「行程」延後的瑞典女性最後都有加入生育行列。
這個現象來到東亞,卻明顯不存在!比對臺灣這兩項生育率指標,自2000年初以來,PTFR已近二十年低於1.5,香港、南韓和日本同樣低迷,始終看不到生育率回補逆轉。
進一步觀察1950-1979年出生者的CTFR,東亞是全世界極少數持續下滑的地區。
主要原因是:15–30歲延後未發生的大量生育率,在30–45歲回補力道不足,造成PTFR和CTFR雙雙下跌。
其中關鍵,便在於日益增多的各年齡層未婚人口!單看時期生育率,臺灣1985年已跌至2以下;但世代生育率一直到1965年世代才低於2人。
PTFR呈現的只是單一時點的生育概況,必須同時檢視真實世代的CTFR,才能分析低生育率的形成主因。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年輕夫妻不想生?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同時參照PTFR和CTFR,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
」鄭雁馨強調。
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
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2~4%,數十年不動如山。
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世代總生育率(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1965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開始低於兩人。
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兩人,世代生育率下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
以六年級中段班(1975年出生)為例,世代生育率為1.6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兩名子女,細究來看,原因是有20%未婚女性。
「一窩蜂只關注時期生育率(PTFR)超低,很容易陷入盲點,通通鎖定在『大家不想生孩子』。
實情是,多數夫妻婚後都會生育,甚至逾七成生到兩胎以上。
」換言之,低生育率的關鍵密碼並非不生孩子,更可能是:還沒結婚。
當越來越多人不只晚婚,且最後根本沒有走入婚姻,在東亞文化背景下,也意味著關上了生育大門,西方常見的生育率延後回補,因此失靈。
翻倍增加的單身男女1980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少出現。
若三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
當時,40歲仍未婚的比例不到5%。
如今,大齡單身男女不再鳳毛麟角,45-49歲仍未婚的比例已近二成。
鄭雁馨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從模型推估,到了2050年,臺灣40-49歲男性未婚比例很可能將超過30%、女性超過25%。
換言之,假設非婚生育仍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幾乎也就預告了生育率一路下滑的劇本。
想要打破冰凍三尺的生育率,進一步理解這些未婚者的生命狀態,至關重要。
「如果因為負擔不起成家壓力,提升薪資水平、生育補助或許有效;如果多數人是不婚主義,經濟政策自然無濟於事。
」未來數十年,東亞單身人口預估會持續攀升,翻倍增加。
臺灣和韓國幾乎是一路走高;日本因為工業化更早,女性婚育延遲、未婚的現象,比其他國家更早出現,因此數據預估較持平。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DemographicChangeandIncreasingLateSinglehoodinEastAsia,2010–2050)為何她/他們還沒結婚?傳統婚育的壓力結婚不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另一條路?他們是堅持不婚?渴望成家卻找不到另一半?受限經濟壓力不敢「婚頭」?或者,想有孩子但不想結婚?從臺灣社會變遷調查來看,越年輕的世代,越傾向不把婚姻視為人生必選題,認同「未婚也能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敗犬」標籤慢慢被「一個人也很精采」取代。
然而,許多單身者其實並非是不婚主義者。
根據2013年主計處調查,未婚女性裡學歷越高、結婚意願越強,而且45-49歲仍有兩成考慮成家。
那麼,她們單身的原因又是什麼?除了學生族群以外,「尚未遇到適婚對象」在各年齡、學歷都壓倒性勝利,尤其以大專以上最明顯。
顯然,並非徹底拒絕結婚,而是難以找到共度人生的「牽手」,是不少單身女性的難題。
雖然結婚和生育是兩個人的事,但弔詭的是:社會調查很少詢問男性未婚的原因,所以其生命處境是否與女性相似,仍亟待研究。
學歷越高,越不想結婚?實證調查結果恰恰相反。
女性以高學歷者的結婚意願最高,但她們也是遇不到適婚對象的最大未婚族群。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許多人傾向結婚,但沒有找到合適對象。
關鍵在於社會高速發展後,新世代對婚姻、家庭角色的期待轉變,而與傳統文化發生衝突,這就形成了婚育配對的困難。
」鄭雁馨分析。
半世紀以來,臺灣的政治、經濟飛躍性成長,躋身先進國家。
女性的教育、就業與社會成就,不斷突破傳統限制,公領域裡女力崛起,但目光移轉至家庭與文化價值,傳統父權力道的鬆動遠不如預期。
拚兒子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臺灣胎次越高,新生兒性別比例的失衡越嚴重。
當媽媽拚到第三、四胎,經常承受非男孩不可的香火壓力,「性別篩選」成為不能說的秘密。
對照 2006年與2016年東亞社會調查,儘管已相隔十年,臺灣男性認為「至少要生下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始終有堅定不移的44%。
家務分工是另一個東亞共同性別文化。
時至今日,臺灣婦女依舊負擔近八成的家務,家事、小孩一肩扛。
但即便丈夫想共同育兒,性別環境的土壤也未必足夠厚實。
北歐廣泛使用的雙親育嬰假,移植到臺灣,2017年統計76%媽媽申請育嬰假,但爸爸僅8%。
除了傳統文化通常預設母親是優先照顧者,兩性的薪水差異,也讓爸爸休假帶孩子,必須同時承受經濟成本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壓力。
「我們的性別平等改革,在教育、就業率表現很高。
相對來說,文化層面的變化沒那麼明顯,包括婚育、家庭關係,這是東亞文化圈的共性。
」鄭雁馨分析。
因為家庭關係緊密,長輩對下一代婚姻具有高度影響。
新好媳婦除了上網「靠北婆家」,回到現實世界,多半仍得努力和長輩們磨合。
這也意味,在講求孝道與家庭主義的社會,家庭內的傳統性別文化更難動搖。
種種盡在不言中的文化規範,交織出一片無形的婚育壓力,也形成兩性對婚姻家庭的期待落差。
對高社經背景的女性而言,走入家庭、養育照顧孩子,要付出比男性更高的機會成本,可能間接延緩兩性結婚的時程。
大齡女子想結婚?沒那麼容易走入婚姻,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壓力,但單身者卻也可能被同一套價值,無情拒於門外。
鄭雁馨研究發現,二字頭的未婚男女,未來結婚的機率兩性相差不大;但若到了35-39歲,往後十年,女性結婚的機率就遠比男性下降許多。
研究突顯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在婚姻市場裡,大齡是女性的「被扣分項」。
背後不僅隱含父權文化對性別角色、形象的期待,另一個關鍵原因仍是生育——好不好生、生得好不好,經常被歸責在母親身上。
鄭雁馨直言:「十幾年來,我們的公衛體系依然不斷強調『34歲以前是黃金生育年齡』,而且主要針對高齡女性。
但現實是,整個社會有一半女性(和男性)此時還沒有進入婚姻,但她們已經被貼上不好生的標籤。
」隨之而來,也是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將面對的歧視與擇偶困境。
事實上,高齡生育風險不僅存在女性身上,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也指出高齡爸爸對母親生育的影響,但我們的社會選擇忽視後者而強調前者。
35歲以上才晉升新手媽媽的比例快速竄升,2016年已突破25%。
當晚婚、晚育成為常態,35-45的女性勢必將成為臺灣的生育主力,這也考驗公衛與醫學體系是否能因應變遷,提供足夠的檢測照護與論述支持。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更多實證研究,更友善彈性的婚育文化當社會結構急速轉變,家庭與文化價值變動緩慢,齒輪時不時被卡絆,凍結的人口成長有機會回溫嗎?「我們必須認清,人口萎縮是必然的。
」鄭雁馨認為,生育率下滑已非一日之秋,現階段只能減緩速度。
綜觀來看,已婚夫妻的生育狀況並不悲觀,了解結婚率下滑的原因是較直接的目標。
但相較於日本早已進行系統性研究,臺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始終蒼白貧乏。
「如果高生育率奠基於昔日女性必須犧牲受教和就業權,人生只有育兒持家一個選項,那當代的低生育率或許沒什麼不好。
」鄭雁馨直言:「但如果很多女性想成家卻無法實現,政策應該更努力解決,包括未婚而想當父母的人,我們能否有更彈性開放的思維,達到生育自主。
」有多少人渴望成家?有多少人因為低薪高房價,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孩子?更多細緻的實證研究,是思考生育政策的重要基礎。
持續推動友善、支持婚育的性別平權社會,更是根本。
「歐洲經驗告訴我們,家戶內的性別平等如果沒有跟上,整體生育率就很難提升。
」鄭雁馨這麼說,「育兒需要成為一整個村莊、社會、國家的事,而不是女性理所當然的天職。
」延伸閱讀:媽媽我不想努力了!想多生一個?研究顯示:爸爸先當「神隊友」,研之有物Yen-hsinAliceCheng,2020,“Ultra-lowFertilityinEastAsia:Confucianismanditsdiscontents”,ViennaYearbookofPopulationResearch,18AlbertEsteve,RidhiKashyap,JoanGarcía-Román,Yen-hsinAliceCheng,SetsuyaFukuda,WanliNie,andHyunOkLee,2020,“DemographicChangeandIncreasingLateSinglehoodinEastAsia,2010–2050”,DEMOGRAPHICRESEARCH,43鄭雁馨、許宸豪,2019,〈臺灣超低生育率的迷思與現實〉,巷子口社會學鄭雁馨,2019〈關於女性生育的二三事:高教﹑遲育與外配〉,巷子口社會學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傳統單身家庭少子化未婚生育率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1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fierycloud2022/02/21回覆人口密度高的狀況,其實,日常生活工作可能隔牆就是一堆小孩?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8篇文章・
17位粉絲+追蹤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相關文章英國「學童」取代「病理學家」?!辨識癌細胞的人工智慧守護飛安沒他們不行!認識航空安全檢查員「如果我們有能力製造疫苗,為什麼要等待其他人?」——《光速計畫》「糖果代碼」如何幫助我們分辨藥品真偽?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英國「學童」取代「病理學家」?!辨識癌細胞的人工智慧223小時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31天前「糖果代碼」如何幫助我們分辨藥品真偽?21天前為什麼疫苗要打在手臂上?21天前時間是甚麼?國內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31天前控制進食時間與熱量,小鼠可以更長命?32022/05/23一生可以聆聽的聲音總量是註定的?戴上你的聽力計算機!32022/05/21你聞過下雨的味道嗎?讓我們一同探究它是怎麼產生的吧!22022/05/10
延伸文章資訊
- 1什么是健字号_百度知道
什么是健字号 ... #热议# 没有文化的年迈农民工退休后干点啥好? ... 健字号是保健品的批准文号。 卫食健字和国食健字是保健食品在不同时期分别由卫生部和国家 ...
- 2健字號意思 :: 中藥處方小百科
衛生署審核通過之健康食品一覽表-保健食品產業服務網許可證字號,中文品名,申請商,保健功效成份,功效類別.衛部健食規字第000073號.益健紅麴膠囊,益力康生物 ...,消費者也 ...
- 3選擇健字號小綠人的產品,安全功效都幫你把關 - 健康長行
- 4什麼是衛字號、消字號、藥字號、健字號? - 天真小站
衛字號:即衛妝準字,是舊版的化妝品和衛生用品批准文號,由原來的衛生部許可發證的,現已取消,衛字號的產品分流轉為妝字號、械字號、藥字號的產品。
- 5藥品健字號是什麼意思? - 雅瑪知識
消字號和衛字號以及妝字號是由衛生部門批准的,前兩種是衛生用品,後一種是化妝品。 健字號原是保健藥品的批號,現在國家已經取消健字號保健品。原來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