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在西醫醫療體系的輔助角色 - 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近幾十年針灸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在西方的發展,針灸已被視為是現代醫學的一項補充和替代性療法(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al method),1979年 ... ::: 文獻摘要 針灸醫學的歷史回顧與展望 針灸與中國自然哲學 經絡的概念 針灸在西醫醫療體系的輔助角色 針灸減重 腦中風住院病患中醫會診輔助治療 中醫癌症觀 對於『保產無憂方』(十三味,十三太保方,安胎飲)適應症及使用時機的建議 植物性雌激素(賀爾蒙)對改善婦女更年期症狀是否有效益 科學化現代醫學語言證實中藥改善眼乾口渴 淺談失眠的中醫論治 年節食補的中醫養生之道 ::: 首頁 > 文獻摘要 > 針灸在西醫醫療體系的輔助角色 針灸在西醫醫療體系的輔助角色 A- A A+ 針灸在西醫醫療體系的輔助角色 臺北榮總傳統醫學科龔彥穎醫師 隨著近幾十年針灸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在西方的發展,針灸已被視為是現代醫學的一項補充和替代性療法(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almethod),1979年WHO建議針灸可以用來治療43種疾病,包含過敏、氣喘、背痛、坐骨神經痛、頭痛、感冒、便秘、憂鬱症、失眠、更年期障礙、運動傷害、肌腱炎等,1997年美國NIH特別對針灸治療疾病的角色召開聽證會討論,對於針灸在手術後與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及肌肉風濕病的治療角色表示肯定。

了解針刺的止痛機轉和實証醫學的臨床應用,將可提供病人另一種的治療選擇。

針灸為中國醫學之一門,屬於物理療法,針灸這名詞雖常一起使用,但是指不同的兩種方法。

針刺法(acupuncture)是以特製的金屬針,刺入人體之腧穴(穴道)部位,施行一定之手法,發生刺激作用,以促使氣血調和經絡通暢,而達治療疾病與恢復健康之目的。

灸法(moxibustion)是以特製的艾絨,在人體之腧穴部位之上,點火燃燒,發生艾的特有氣味與溫熱之刺激,以調整各部生理機能,增進身體健康,而達治療疾病與預防疾病之目的。

針刺的主要生理機轉,是透過針刺特殊部位的刺激,使得神經系統活化而產生許多介質(mediators),達到生理功能的調整和打破一些生理惡性循環的效果。

被針刺活化的神經細胞,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止痛介質,如內嗎啡(endorphin)等。

      從實證醫學的資料分析,針刺止痛可應用於下列領域: 癌症病人的疼痛輔助治療 一些研究顯示,針刺可以幫助癌症病人的疼痛減緩,同時還可產生一些免疫指標的變化(如自然殺手細胞的增加)。

手術後或手術過程的疼痛減緩 四個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皆證實針刺對手術後或手術過程的疼痛可減緩,減少手術後嗎啡的使用量。

(3)肌肉關節系統的疼痛減緩 許多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研究皆顯示針刺對於慢性頸部疼痛、慢性下背疼痛和肩痛皆有緩解效果。

(4)頭痛的緩解   大部分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研究顯示針刺可緩解偏頭痛和張力性頭痛。

(5)牙痛的緩解   1997年美國NIH對針刺治療疾病的聽證會,對於針刺在治療牙痛或牙科手術時的止痛效果表示肯定。

(6)肌纖維痛症(Fibromyalgia)的症狀減緩   肌纖維痛症是一種全身肌肉酸痛,常合併有睡眠障礙和疲倦感的症候群,回顧七個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研究顯示,針刺可降低肌纖維痛症病人的疼痛,改善睡眠品質,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量。

表一、1979年WHO建議針灸可以用來治療的43種症狀或疾病 1979年WHO建議的針灸適應症(根據經驗結晶) 上呼吸道疾患 眼睛疾患 腸胃疾患 神經疾患或各種疼痛 急性副鼻竇炎 急性結膜炎 食道幽門疼痛 急性菌痢 中風後輕癱 早期顏面神經麻痺 下背痛 急性鼻炎 中心視網膜炎 打嗝 便秘 末梢神經異常 頸臂神經症候群 骨關節炎 感冒 小孩近視 胃下垂 腹瀉 早期六個月內小兒麻痺 網球肘 五十肩 急性扁桃腺炎 白內障 急慢性胃炎 腸麻痺阻塞 梅尼耳氏病 夜尿 早期顏面神經麻痺 支氣管性氣喘 牙痛 胃酸過多 慢性十二指腸潰瘍 神經性膀胱無力 遺尿 偏頭痛 急性咽炎 牙齦炎 急性十二指腸潰瘍   坐骨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         牙痛 牙齦炎         最後更新: 2020/10/2307:56:3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