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認知與意識@ RESEARCH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就個體的主觀意識而言,"知覺(perceive)"指涉感性的刺激來源,而"認知(cognize)"則指涉悟性的判斷概念,不過,凡認知必先存在於知覺,此為知識必源自感覺經驗之說法源 ... RESEARCH少時讀書少,活著學到老。

~唐軒~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310140146知覺、認知與意識?隨喜雜談同窗討論到:「"知覺"(perceive)風險的存在與"認知"(cognize)風險的存在有何不同?」 通俗語意觀點- 直覺反應不就是知道(know)或知悉(learn)風險的存在之意,但如果是意識、感知(sense)到風險的存在,似乎亦無不可。

然而,仔細分辨自己對語意的判斷,「知覺風險的存在」係出自對外界環境不確定狀況的感知,而「認知風險的存在」則表達著經過評估、分析的可能狀況理解。

如果加上其他資訊形成情境脈絡(context):「 A.『雖然管理高層認知跨業的垂直或水平整合經營風險很高,然而面對以服務化提升競爭力的思潮,似乎沒人知覺公司朝供應鏈上、下游延伸服務替代的作為,正在邁入跨業經營的風險。

』(OS:明明知道很危險,卻不知道已走上險路) Vs. B.『雖然管理高層知覺跨業的垂直或水平整合經營風險很高,然而面對以服務化提升競爭力的思潮,似乎沒人認知公司朝供應鏈上、下游延伸服務替代的作為,正在邁入跨業經營的風險。

』(OS:知道正在走險路,卻不知道有多危險) 這是從通俗的語意來分辨,問題是「通俗」就不嚴謹,端視個人的主觀理解內涵來詮釋,這也是「講的清楚,聽的糊塗」的溝通落差。

如果上例皆以"知道"來陳述: C.「雖然管理高層知道跨業的垂直或水平整合經營風險很高,然而面對以服務化提升競爭力的思潮,似乎沒人知道公司朝供應鏈上、下游延伸服務替代的作為,正在邁入跨業經營的風險。

」 似乎也能讓人看得懂,只是,懂了A還是懂了B?還是,都懂或沒差? 認識論觀點- 從認識論的觀點,人與生俱來有兩類感官相連結之感性,以及先天的、超感覺的悟性,使得知識成為可能。

(OS:這裡的"感性"與通俗的"情感、心緒"概念不同) 外感官-視官、聽官、嗅官、味官、觸官,作為個體與外界接觸的介面,使個體得以感受客體世界的表象訊息,成為個體內感官運作的材料。

內感官-綜合力、想像力、估價感、感覺記憶等,作為個體自覺的基礎,使個體得以將收受的表象訊息抽象成為概念。

相對於感性內、外感官接受具體的、特殊的感覺表象,亞里士多德所稱「形式」、康德所稱「先天範疇」之悟性,能夠將片斷的材料塑造出普遍的概念與進行判斷。

判斷是概念的組合,亦即概念之關連,先天的悟性當中存在不矛盾原理、因果原理、齊一原理及普遍的類別概念等,據以進行推理之活動即稱之為理性,對個體的自覺稱之為意識。

關於推理的部分,就是一般大家熟悉的歸納推理、演繹推理之理則運用。

兒童心理學家JeanPiaget將這種與生俱來組織與處理訊息的多樣模式(patterns)稱之為認知基模(scheme)。

生命個體即憑藉此一基模與外界客體溝通互動,透過同化與遷移的適應過程(學習)延伸拓展其認知基模。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個體不斷地從事「感覺-想像-概念-判斷-推理-行為(外顯/內隱)-感覺」的經驗累積、聯想及檢證迴路,知識由以獲得增進。

就個體的主觀意識而言,"知覺(perceive)"指涉感性的刺激來源,而"認知(cognize)"則指涉悟性的判斷概念,不過,凡認知必先存在於知覺,此為知識必源自感覺經驗之說法源由。

因此,對於風險存在的知覺其實有兩種類型: 1.基於感覺的直觀,內在意識到不安的失衡,覺得怪怪的。

2.基於理性的判斷,內在意識到失衡而不安,能掌握狀況。

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經驗知識。

學習的目的在於藉由認知提高知覺的敏銳度,增進控制與回應的能力。

所以,「知覺風險的存在」表示「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但是不確定是哪一種型態,而「認知風險的存在」表示「理解風險的存在」,那樣的知覺是智珠在握的。

以上純由認識論的角度探討,但是認識論並未涉入形成概念的心理過程。

社會認知觀點- 個體藉由行為與環境互動,知識本身並不是目的,生命個體的「"感"自身之情」才是根本動機之所在。

人們除了基本的生存慾望之外,Maslow提出多層級的情意需求,而Bandura以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凝煉滿足情意需求的自我存在價值認定。

不論個體是意識到來自外界的刺激,或是發自內在的反省,基本的情意狀態是會不安適的-失去均衡,因而引發回應的動機,這對個體而言,是認知(cognition)、情感(emotion)與動機(motivation)-知、情、意三合一的過程。

核心的"情"會影響"知"的解讀立場,再以謀求回復均衡的"意"採取行動,因此,perceive是涵容個體知、情、意的整體內在自覺意識過程,而cognize比較著重在"知"-對資訊的獲得、組織與運用之思維過程。

很多測驗或問卷只探觸"知"的部分,或者勉強觸及"意"的猜測,真正核心的引擎-情的部份就很難了,因為,感情(emotion)為心靈的形象,是自主(self-directed)、自我調整(self-regulated)、自證自明(self-evident)的精神主體。

因此,從形諸於外的行為表現來反推心態,事實上無法過濾感情的部分,以外延性比較寬大的"知覺"來描述衡量是比較保守的,這也是很多意圖、動機的調查研究是衡量perceived而非cognitive的用意。

(OS:有些研究的問項其實沒能區分出perception裡頭是cognition、emotion或activation) 結語- 文字的背後,代表著孕育概念意涵的文化淵源,是個體據以思想、感受、行為的基底,用以詮釋生命情境的素養。

原則上,咬文嚼字是很無聊的,但是用字遣詞的精準度將影響溝通互動的可預期性,不過,要看對象和狀況。

惟夏蟲不可語冰,宜避免自陷雞同鴨講的各說各話。

同樣的問題會有不同的回答,與其爭辯對錯,不如由其回答來理解其概念。

現在,將「"知覺"(perceive)風險的存在與"認知"(cognize)風險的存在有何不同?」改成「對於風險的存在,"沒有知覺"與"沒有認知"一樣嗎?」 沒有正確的答案!一不一樣不重要,只是從回答來區別理解的狀況而已。

所以,一樣嗎?(OS:教學之所以難,不在於教師懂多少專業知識,而是要懂學生然後想辦法讓學生去懂。

) 最後,應該可以"知覺"研究對象的知覺其實是很複雜的,也因此,研究的空間無限寬廣。

從來就不存在「研究都被作完了」!(OS:作爛了的倒是不少...XD)  LKK學生/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lwklearn's新文章Xu001_心靈的刷洗Xu552_老師不見了Xu551_人群熙攘,為利來往(O安)Xu550_此情可待成追憶–1011的校園青春Xu549_流風攝影愛相隨Xu548_價值共創的思索(forO安)Xu547_瞇聽小記–20200629Xu546_瞇聽小記–隨筆(20200529)Xu545_新零售之顧客體驗創新探索─O凱Xu544_瞇聽小記–20200302Xu543_價值共創(valueco-creation)與顧客忠誠(customerloyalty)─O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