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性身分疾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臨床症狀[编辑] ...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

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

他們輪流 ... 解離性身分疾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15年7月2日)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這篇條目,請在討論頁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和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8月26日)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思覺失調、人格解體障礙或離解。

解離性身分疾患同義詞多重人格障礙藝術家對一個具有多個「分離的人格狀態」的人的解釋症狀至少有兩個截然不同且相對持久的人格狀態,難以記住某些事件[1]併發症自殺,自我傷害[1]病程長期[2]肇因兒童創傷(英語:Childhoodtrauma),治療誘發[2][3]診斷方法根據臨床標準[2]相似疾病或共病重性抑鬱障礙,躁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人格障礙,轉化症(英語:conversiondisorder)[1]治療支持性療法,心理治療[2]盛行率~2%的人[4]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精神病學ICD-116B64ICD-9-CM300.14eMedicine916186[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解離性身分疾患,是一種心因性障礙,容易和思覺失調症搞混,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版本將其命名為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MPD),後來改稱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DID),其特徵是解離性失憶(dissociativeamnesia)和身份認同轉變(identityalteration),患者出現兩個或以上明顯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部份,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不同的人」。

長久以來,很多人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工以為多重人格是非常之罕見的疾病,其實不然,只是由於太多臨床工作者都缺乏正確認知,以致不少誤診情況,再加上一般人的諱疾忌醫和迷信等等,所以很多個案都漏報、少報。

正如瑪蓮娜·史坦伯格(英語:MarleneSteinberg)的《鏡子裡的陌生人——解離症:一種隱藏的流行病(英語:TheStrangerInTheMirrorDissociation-TheHiddenEpidemic)》所言,解離性障礙其實是一種隱藏了的流行病,而多重人格只是其中一型而已。

目次 1臨床症狀 2成因 3盛行率 4傳統的治療方法 5ICD-10-CM疾病診斷代碼 6另見 7參考文獻 8外部連結 臨床症狀[編輯]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

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

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

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他們甚至可以進行內部溝通/會議,或進行外部會議(如果人格間進行外部溝通/會議時,在旁人看來會像是個自言自語的瘋子);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到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

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

原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原始人格,而主人格則是在平常大部份時間主宰身體的人格。

雖然原人格通常也會是主人格,但也有原人格仍然停留於兒童時期,身體則交由會長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況。

原本的人格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的情況下,即使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記憶斷層)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

也有一些嚴重的個案,原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會有一個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這個人格願意合作,治療人員就能從中得知許多有益的資料。

另外,多重人格患者發生記憶斷層或人格強硬地想出現時有可能伴隨強烈的頭痛。

[需要較佳來源][5]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邁耐利(英語:RichardMcNally)(RichardJ.McNally)的實驗,認為沒有證據可以證實在各人格之間存在記憶障礙,那些聲稱自己被記憶障礙所困擾的患者,可能更多是為了符合文化期望,而非真的。

不過,近年頂尖的醫學發現,則有另一個觀點,根據不少關於大腦的研究顯示,儘管是同一個人(同一個身體和大腦),不同人格的腦部攝影結果皆不相同,另外也有其他對大腦的研究和實驗,有力地顯示多重人格既不是「偽裝」出來,也不是因為社會文化期望或治療師的暗示(suggestion)所產生出來的。

成因[編輯]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爭議。

有理論認為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因為此時正是人格的形成階段。

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國際上的新知為7歲以前(黃金6年)/學齡前有衝擊過大或重複發生的身體虐待、情緒虐待,以及強大的壓力事件,甚至源自從嬰兒開始的「混亂型依附行為」(DisorganizedAttachment)。

研究顯示,逾90%DID患者童年時曾遭遇肢體虐待及/或性侵犯,而現時的實證研究證據也傾向認為DID是一個跨文化的創傷心理障礙[6]。

在古代中醫文獻裡,學者也找到病態解離的相關醫案記載[7]。

盛行率[編輯] 傳統認為DID是非常罕有的精神病,而這個想法某程度上也導致臨床上的漏診。

甚至不少說法聲稱,DID是萬中無一的心理障礙,極難遇見。

可是,實證研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跨國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解離症的在一般人口的盛行率約為10%,其中DID的盛行率約為1%[8]。

而在華人社會裡,解離症(包括但不僅限於DID)的盛行率可能為0.3%至4.52%(非臨床人口)和1.7%至19.5%(臨床人口)[9]。

傳統的治療方法[編輯] 多重人格的治療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治療人員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內在人格,通常為「內在自助者」(InnerSelfHelper,ISH),讓其成為核心人格,且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但即使治療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壓力,造成人格再次解離。

另外,由於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臨床上的治療常利用催眠來召喚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療。

不過,根據臨床經驗,催眠治療多半是輔助式的,或只作為一種技術,並非治本之法。

ICD-10-CM疾病診斷代碼[編輯] ICD-10-CM:F44.8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另見[編輯] 多重人格題材作品 參考文獻[編輯] ^1.01.11.2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SM-5TaskForc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5..Arlington,VA: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13.ISBN 978-0-89042-554-1.OCLC 830807378(英語).  ^2.02.12.22.3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MerckManualsProfessionalEdition.July2017[2018-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6).  ^Beidel,DeborahC.;Frueh,B.Christopher;Hersen,Michel.AdultPsychopathologyandDiagnosis.JohnWiley&Sons.2014-08-18:414–422.ISBN 978-1-118-65708-9(英語).  ^InternationalSocietyfortheStudy.GuidelinesforTreating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inAdults,ThirdRevision:SummaryVersion.JournalofTrauma&Dissociation.2011-02-28,12(2):188–212.ISSN 1529-9732.doi:10.1080/15299732.2011.537248(英語).  ^張艾如.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2011-06-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根據臨床經驗,主張將DID分成四種並存狀態:1.主人格不知道副人格的存在;2.本來知道副人格的存在,後來因某些原故變得不知道;3.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但主人格無法控制副人格,就像隔著玻璃窗觀看似的;4.好似內在的家族系統,主、副人格之間可以合作無間。

  ^Ross,ColinA.;Ellason,JoanWeathersbee.DiscriminatingamongDiagnosticCategoriesUsingtheDissociativeDisordersInterviewSchedule.PsychologicalReports.2005-04,96(2):445–453.ISSN 0033-2941.doi:10.2466/pr0.96.2.445-453(英語).  ^Fung,HongWang.ThePhenomenonofPathologicalDissociationintheAncientChineseMedicineLiterature.JournalofTrauma&Dissociation.2018-01,19(1):75–87.ISSN 1529-9732.doi:10.1080/15299732.2017.1304491(英語).  ^Sar,Vedat.EpidemiologyofDissociativeDisorders:AnOverview.EpidemiologyResearchInternational.2011-05-04,2011:1–8.ISSN 2090-2972.doi:10.1155/2011/404538(英語).  ^Fung,HongWang;Chan,Chitat;Ross,ColinA.;Wang,EdwardK.S.ClinicalFeaturesofaChineseSamplewithSelf-ReportedSymptomsofPathologicalDissociation.JournalofTrauma&Dissociation.2021-05-27,22(3):378–393.ISSN 1529-9732.doi:10.1080/15299732.2020.1869651(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ISST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台灣分會(TSSTD).[2014-04-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解離知識專區】 香港解離症關注協會(HongKongAssociationConcerningDissociativeDisorders). (非正式組織) 成為自己的隊友:認識創傷與解離(BeATeammateWithYourself:UnderstandingTraumaandDissociation) 閱論編精神與行為障礙(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F290–319) 神經性或症狀性精神障礙失智症 輕度認知障礙(英語:Mildcognitiveimpairment) 阿茲海默症 血管性失智症 皮克氏病 克雅二氏病 亨丁頓舞蹈症 帕金森氏症 愛滋病痴呆症候群(英語:AIDSdementiacomplex) 額顳葉失智症(英語:Frontotemporaldementia) 日落症候群 逃逸型失智症(英語:Wandering(dementia)) 自閉症光譜 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候群 學者症候群 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 高功能自閉症 其他 譫妄 腦震盪症候群 器質性腦病症候群(英語:Organicbrainsyndrome)  精神活性物質引起的精神障礙 藥物中毒(英語:Substanceintoxication)/藥物過量 生理依賴 物質依賴 反彈效應(英語:Reboundeffect) Doublerebound(英語:Doublerebound) 藥物戒斷  思覺失調症、分裂性人格障礙和妄想症思覺失調 分裂情感性障礙 分裂情感性障礙(英語:Schizophreniformdisorder) 短暫應急性障礙(英語:Briefreactivepsychosis) 思覺失調症 解構型思覺失調症(英語:Disorganizedschizophrenia) 妄想症 二聯性精神病  情感障礙 狂躁 躁鬱症 I型(英語:BipolarIdisorder) II型(英語:BipolarIIdisorder) 循環性情感症 BipolarNOS(英語:Bipolardisordernototherwisespecified) 抑鬱性障礙 重性抑鬱障礙 心境惡劣障礙 季節性情緒失調 薩斯型抑鬱障礙 憂鬱型抑鬱障礙  神經性、壓力相關身心性疾病焦慮症恐懼症 廣場恐懼症 社交焦慮 社交恐懼症 恐見人症(英語:Anthropophobia) 特殊恐懼症 幽閉恐懼症 蜘蛛恐懼症 其他 恐慌症 恐慌發作 廣泛性焦慮症 強迫症 壓力 急性應激反應(英語:Acutestressreaction)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適應障礙症(英語:Adjustmentdisorder) 適應障礙症伴隨憂鬱情緒(英語:Adjustmentdisorder) 身心性疾病 體化症(英語:Somatizationdisorder) 身體畸形恐懼症 疑病症 疾病恐懼症(英語:Nosophobia) 達科斯塔症候群 心理性疼痛(英語:Psychogenicpain) 轉化障礙 甘塞爾症候群(英語:Gansersyndrome) 咽球症 神經衰弱 集體歇斯底里 解離性障礙 解離性身分疾患 解離性失憶症 解離性漫遊症(英語:Fuguestate) 人格解體障礙  生理/物理性行為進食障礙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暴食症 反芻症候群 NOS(英語:Eatingdisordernototherwisespecified) 非器質性睡眠障礙 嗜睡症 失眠 異睡症 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英語:Rapideyemovementsleepbehaviordisorder) 夜驚 惡夢 性功能障礙 性慾 性慾低下症 性慾亢進 性刺激 女性性功能障礙 勃起功能障礙 性高潮 性高潮障礙 遲泄 早發性射精 Sexualanhedonia(英語:Sexualanhedonia) 疼痛 陰道痙攣 性交疼痛 產後(英語:Psychiatricdisordersofchildbirth) 產後抑鬱症 產後症候群(英語:Postpartumpsychosis)  成人人格及行為障礙性別不安症 性成熟障礙 自我矛盾的性取向 性關係障礙 性偏離 窺視症 戀物癖 其他 人格障礙 衝動控制障礙 竊盜癖 拔毛癖 縱火癖 皮膚搔抓症(英語:Dermatillomania) 身體集中重複行為(英語:Body-focusedrepetitivebehavior) 人為疾患 孟喬森症候群  幼年時期引發的人格及行為障礙(英語:Mentaldisordersdiagnosedinchildhood)智能障礙 X染色體連鎖精神發育遲滯 魯揚症候群(英語:Lujan–Frynssyndrome) 心理發展(發展障礙(英語:Developmentaldisability)) 特殊性發育障礙 廣泛性發展障礙 自閉症光譜 情緒及行為障礙(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品行障礙 ODD 情緒及行為障礙(英語:Emotionalandbehavioraldisorders) 分離焦慮症 社會功能 選擇性緘默症 反應性童年依戀障礙 DAD(英語:Disinhibitedattachmentdisorder) 抽動障礙 妥瑞症 發音問題 口吃 語言錯亂(英語:Cluttering) 刻板運動障礙(英語:Movementdisorder) 刻板性運動障礙(英語:Stereotypicmovementdisorder)  症狀及未分類疾病 緊張性抑鬱障礙 假性懷孕 間歇暴怒症(英語:Intermittentexplosivedisorder) 心理動作性激躁(英語:Psychomotoragitation) 重復言動(英語:Stereotypy) 心因性非癲癇發作(英語:Psychogenicnon-epilepticseizures) 克魯爾-布西症候群 規範控制 BNF:cb11955143n(data) GND:4170719-9 LCCN:sh85088368 NDL:0057274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解離性身分疾患&oldid=69126111」 分類:人格障礙解離性身分疾患異常心理學精神病精神病理學心理與行為疾病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自2015年7月語調不適於維基百科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9年8月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自2019年8月需要從日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需要從日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包含醫學聲明的條目Infoboxmedicalcondition含有英語的條目需要查證來源的所有頁面需要查證來源的維基百科條目可能帶有原創研究的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বাংলাBosanski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ëtzebuergeschMinangkabauPlattdüütschNederlandsNorskbokmålଓଡ଼ିଆ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icilianu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ščina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