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化字回溯漢字的異體流變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等;「完全異體字」指字形不同而字音、字義、字用完全相同的漢字,又稱「典型異體字」、「純粹異體字」等。
本論文主要透過簡化字字形探究文字的異體現象,全文共分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8.166.176.73)您好!臺灣時間:2022/07/1403:49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陳慧敏研究生(外文):TANHUEYMEEI論文名稱:從簡化字回溯漢字的異體流變論文名稱(外文):AResearchonVariantChineseCharacters’DevelopmentfromSimplifiedCharacters指導教授:林聖傑指導教授(外文):SHENG-CHIENLIN口試委員:何昆益、呂佩珊口試委員(外文):HO,KUN-YI、LU,PEI-SHAN口試日期:2019-05-17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慈濟大學系所名稱:東方語文學系碩士班學門:人文學門學類:外國語文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9畢業學年度:107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322中文關鍵詞:簡化字、異體字、漢字異體流變外文關鍵詞:SimplifiedCharacter、VariantCharacter、DevelopmentofVariantChineseCharacters相關次數:
被引用:0點閱:516評分:下載:48書目收藏:0
「簡化字」一般指筆畫減省及結構簡單的漢字,而狹義上則指大陸《簡化字總表》中所收錄的簡化字。
《簡化字總表》為大陸1986年所頒布,推行至今已有33年左右。
該字表共分為第一表、第二表、第三表:第一表所收簡化字為「不作簡化偏旁用的簡化字」,一共350個字;第二表所收簡化字為「可作簡化偏旁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一共132個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所收簡化字為「應用第二表所列簡化字和簡化偏旁得出來的簡化字」,不包含重見的字,共1753個字。
「異體字」有廣、狹義之分,「廣義異體字」包括「部分異體字」和「完全異體字」,「狹義異體字」單指「完全異體字」。
「部分異體字」指字形不同而字音、字義、字用部分相同的漢字,包括一些「通假字」、「古今字」、「分化字」等;「完全異體字」指字形不同而字音、字義、字用完全相同的漢字,又稱「典型異體字」、「純粹異體字」等。
本論文主要透過簡化字字形探究文字的異體現象,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介紹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範圍、研究步驟與方法等。
第二章「簡化字」,介紹簡化字的定義、別稱、分類及漢字簡化的產生與發展、大陸現行簡化字的簡化規則。
第三章「簡化字溯源」,運用異體字相關分類及整理方法,從正體字、異體字、簡化字的古今流變,分析簡化字的形成與簡化方法,分為「純粹簡化字」、「多元簡化字」、「合併簡化字」三種。
第四章「異體字」,介紹異體字的定義、別稱、分類及異體字與其他文字現象之間的關係、異體字與簡化字的關係。
第五章「漢字異體流變舉例」,整理10個與簡化字相關異體字的古今流變,從字形和字義分析相關異體字。
第六章「結論」,總結論文於「簡化字」、「異體字」相關整理和研究所得。
“SimplifiedCharacter”generallyreferstoChinesecharacterswithreducedstrokesandsimplestructure,yetspecificallyreferstoSimplifiedCharactersincludedin“TheCompleteListof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inMainlandChina.ItwaspromulgatedbyMainlandChinain1986andhasbeenaroundfor33years.Suchcharacterlistisdividedintothreelists.Thefirstlistcontains350SimplifiedCharacterswhichcouldnotbeusedassimplifiedcomponent.Whilstthesecondlistcontains132charactersand14componentswhichbothcouldbeusedassimplifiedcomponent.Andthethirdlistcontains1753SimplifiedCharacterswhichgeneratedfromtheutilizationofthesecondlistanddonotincludetherepeatedcharacters.VariantCharactergenerallyrefersto“PartialVariantCharacter”and“CompleteVariantCharacter”,yetspecificallyonlyrefersto“CompleteVariantCharacter”.The“PartialVariantCharacter”referstotheChinesecharacterswithdifferenceappearance,butwithpartiallysamepronunciation,meaning,andusage,includingsome“LoanCharacter”and“Ancient-ModernCharacter”.The“CompleteVariantCharacter”referstotheChinesecharacterswithdifferenceappearance,butwithcompletelysamepronunciation,meaning,andusage.ThisthesismainlyexploresthephenomenonofVariantChineseCharacterthroughout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consistsoffivechapters.Thefirstchapter“Introduction”,whichintroducesresearchmotiveandpurpose,literaturereviewanddiscussion,researchscope,researchproceduresandmethods.Thesecondchapter“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introducesthedefinition,aliases,classification,developmentof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andtherulesandregulationsof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whichcurrentlyusedinMainlandChina.Thethirdchapter“TheInvestigationoftheOriginof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itanalysesthecreationandtheregulationof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byobservingtheevolutionofStandardChineseCharacter,VariantChineseCharacter,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andimplementingtheclassificationandthearrangementofVariantChineseCharacter.Thefourthchapter“VariantChineseCharacter”,introducesthedefinition,aliases,classificationofVariantChineseCharacter,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VariantChineseCharacterand“LoanCharacter”,“Ancient-ModernCharacter”,“DifferentiationCharacter”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Thefifthchapter“AnExampleofVariantChineseCharacters’Development”,itanalysestheevolutionof10differentVariantChineseCharacterswhichrelatedto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s.Thelastchapter“Conclusion”concludestheresearchresultofVariantChineseCharactersandSimplifiedChineseCharacters.
第一章緒論001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001第二節文獻探討002一、文獻類型分類002二、文獻回顧與探討004第三節研究範圍007一、主要研究對象007二、主要研究時間及地域007第四節研究步驟與方法008一、研究步驟008二、研究方法010三、論文架構012第二章簡化字014第一節簡化字定義014第二節簡化字別稱016一、簡字016二、簡體字016三、簡易字017四、簡體字與簡化字017第三節漢字簡化的產生與發展018一、歷代漢字簡化原因及現象018二、近代漢字簡化的倡議019三、漢字簡化運動的實踐022第四節大陸現行簡化字的簡化規則025一、簡化字簡化方法的提出025二、《漢字簡化方案》的簡化方法026第三章簡化字溯源027第一節純粹簡化字027一、保留簡化法028二、改換簡化法037三、替代簡化法049四、借用簡化法058第二節多元簡化字073第二節合併簡化字084一、同音通假字合併084二、同音分化字合併088第四章異體字094第一節異體字定義094第二節異體字別稱098一、別字098二、重文099三、俗字099第三節異體字分類100一、根據字形結構分類101二、根據字源、字用分類102三、根據字形、字義、字音之間的關係分類103第四節異體字與其他文字現象之間的關係106一、古今字106二、分化字106三、通假字107第五節異體字與簡化字的關係108一、從字形上分析異體字與簡化字的關係108二、從字義上分析異體字與簡化字的關係110三、從字源上分析異體字與簡化字的關係111第五章漢字異體流變舉例115一、「應」字異體流變分析116二、「慶」字異體流變分析123三、「罷」字異體流變分析130四、「買」字異體流變分析137五、「賣」字異體流變分析142六、「實」字異體流變分析150七、「寫」字異體流變分析159八、「寧」字異體流變分析166九、「寶」字異體流變分析174十、「窮」字異體流變分析187第六章結論199一、重新分類「純粹簡化字」199二、提出「多元簡化字」201三、提出「合併簡化字」202四、重新分類「部分異體字」203五、結語204徵引文獻206一、工具書206二、拓本208三、書帖209四、小說210五、專書210六、學位論文211七、期刊論文213八、網頁214附錄(一)大陸《簡化字總表》216附錄(二)異體字字形表245附錄(三)異體字形流變圖296附錄(四)異體字義流變圖313
一、工具書1.漢‧許慎,《說文解字》,和刻本。
2.南朝梁‧顧野王,《玉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3.遼‧釋行均,《龍龕手鑑》,臺北:周駿富輯印,1985年。
4.遼‧釋行均,《龍龕手鏡》,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5.唐‧顏元孫,《干祿字書》,和刻本。
6.唐‧張參,《五經文字》,祁門馬氏叢書樓影刻石經原本。
7.唐‧唐玄度,《新加九經字樣》,祁門馬氏叢書樓影刻石經原本。
8.宋‧陳彭年等,《廣韻》,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9.宋‧丁度等,《集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0.宋‧夏竦,《古文四聲韻》,臺北:學海出版社,1978年。
11.宋‧杜從古,《集篆古文韻海》,《宛委別藏》本。
12.宋‧司馬光等,《類篇》,臺北:周駿富輯印,1985年。
13.宋‧婁幾,《漢隸字源》,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14.元‧李文仲,《字鑑》,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15.元‧李文仲,《字鑑》,澤存堂本。
16.元‧周伯琦,《六書正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7.金‧韓道昭等,《四聲篇海》,明刊本。
18.明‧章黼,《重訂直音篇》,明德書院刻本。
19.明‧梅膺祚,《字彙》,江東梅氏原刊本。
20.明‧梅膺祚,《字彙》,臺北:世界書局,2018年。
21.明‧張自烈,《正字通》,清畏堂藏本。
22.明‧郭一經,《字學三正》,山東曹縣公署刻本。
23.明‧焦竑,《俗書刊誤》,《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4.清‧吳任臣,《字彙補》,淸康熙五年彙賢齋刻本。
25.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內府本。
26.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7.清‧邢澍,《金石文字辨異》,聚學軒叢書。
28.清‧畢沅,《經典文字辨證書》,經訓堂叢書。
29.清‧顧藹吉,《隸辨》,臺南:大孚書局,1983年。
30.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
31.清‧王筠,《說文釋例》,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
32.清‧鐵珊,《增廣字學舉隅》,臺北:天一出版社,1975年。
33.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34.王夢鷗,《漢簡文字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35.羅振鋆,《偏類碑別字》,日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75年。
36.林宏元,《中國書法大字典》,香港:香港中外出版社,1976年。
37.故宫博物院,《古璽文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38.容庚著,《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9.閔愚五等,《訂正六書通》,臺北:生生印書館,1985年。
40.徐中舒,《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41.郎紹君等,《中國書畫鑒賞辭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
42.范韧庵等,《中國隸書大字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1年。
43.李家瑞等,《宋元以來俗字譜》,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
44.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45.冷玉龍,《中華字海》,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46.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47.范世民等,《中華國寶大辭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48.荆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49.郭沫若,《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50.陳松長等,《馬王堆簡帛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51.騈宇騫,《銀雀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52.吳澄淵,《新編中國書法大字典》,北京:世界圖書,2001年。
53.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
54.田其湜,《六體書法大字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5.李志賢等,《中國草書大字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
56.黃征,《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57.徐富昌,《武威儀禮漢簡文字編》,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58.徐在國,《古老子文字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59.程燕,《望山楚簡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60.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61.張新俊等,《新蔡葛陵楚簡文字編》,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6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63.陳年福,《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北京:線裝書局,2010年。
64.張頷,《古幣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65.董蓮池,《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
66.羅福頤,《增訂漢印文字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67.張守中,《張家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68.孫雋,《中國書法大字典》,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12年。
69.孫雋,《中國篆刻大字典》,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12年。
70.劉釗,《新甲骨文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
71.高明等,《古文字類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72.二玄社,《大書源》,日本:二玄社出版社,2014年。
73.沈進富,《彙音寶鑑》,斗六:文藝學社出版社,2015年。
74.鄭曉華,《章草實用字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
75.湯余惠,《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年。
76.秦公等,《碑別字新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
二、拓本1.新文豐出版社,《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千唐誌齋藏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3.諸史家,《中國歷代墓誌大觀》,臺北:大通書局,1985年。
4.王朝賓,《明拓衡方碑》,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85年。
5.天津古籍書店編輯室,《張表碑》,天津:新華書店天津發行所,1988年。
6.王鳳陽,《漢字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7.陳長安等,《隋唐五代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8.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7年。
9.朱亮等,《洛陽出土北魏墓誌選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
10.余華青等,《陕西碑石精华》,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11.徐玉立,《漢碑全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3.王其禕等,《隋代墓誌銘彙考》,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14.趙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誌彙編》,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15.文物出版社,《明拓碧落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16.胡戟等,《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17.成都文物考古所,《成都出土歷代墓銘券文圖錄綜釋》,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18.薛元明,《元欣墓誌銘》,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14年。
19.薛元明,《元暐墓誌銘》,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14年。
20.薛元明,《元曄墓誌銘》,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14年。
21.上海圖書館,《道因法師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22.上海圖書館,《王居士塔磚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23.趙立光,《元遙墓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4.故宮博物院,《禮器碑》,北京:故宮出版社,2016年。
25.故宮博物院,《乙瑛碑》,北京:故宮出版社,2016年。
26.陳鈍之,《隋墓誌銘六品》,北京:中國書店,2017年。
三、書帖1.漢‧皇象,《急就章》,北京:中國書店,2017。
2.唐‧張旭,《古詩四首‧斷千字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北京:中國書店,2016年。
3.唐‧顏真卿,《顏勤禮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唐‧顏真卿,《自書告身帖‧竹山堂連句》,北京:中國書店,2016年。
5.唐‧釋懷素,《小草千字文‧大草千字文》,北京:中國書店,2016年。
6.元‧趙孟頫,《仇鍔墓誌銘》,北京:中國書店,2013年。
7.明‧宋克,《章草急就章》,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14。
8.明‧祝允明,《牡丹賦‧歸田賦》,北京:中國書店,2016年。
9.陳鈍之,《北齊佛說金剛經》,北京:中國書店,2017年。
四、小說1.宋,《影元人寫京本通俗小說》,繆荃孫刻本。
2.元,《至治新刊全相三國志平話》,建安虞氏刊本。
五、專書1.胡懷琛,《簡易字說》,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
2.蔣善國,《漢字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3.程祥徽,《繁簡由之——漢字簡化五講》,臺北: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
4.黃建中等,《漢字學通論》,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5.郭錫良,《古代漢語》,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6.孫鈞錫,《中國漢字學史》,北京:學苑出版社,1991年。
7.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8.余國慶,《說文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9.詹鄞鑫,《漢字說略》,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0.王均,《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北京:当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
11.馬承源,《青銅禮器》,臺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12.李樂毅,《簡化字源》,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1999年。
13.孔仲溫,《玉篇俗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1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15.張書岩,《異體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16.王力等,《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7.蔡信發,《六書釋例》,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
18.高更生,《現行漢字規範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19.裘錫圭,《文字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20.李學勤,《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21.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4年。
22.張書岩等,《簡化字溯源》,北京:語文出版社,2014年。
23.高明等,《古文字類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24.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
25.呂淑湘,《語文常談》,臺北:風格司藝術創作坊,2016年。
六、學位論文1.林聖傑,《春秋媵器銘文彙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5年。
2.林聖傑,《殷商至春秋時期金文人物名號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
3.施順生,《甲骨文異體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2年。
4.裴玉永,《北齊石刻異體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
5.羅凡晸,《郭店楚簡異體字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
6.魏萍,《南北朝墓誌銘簡體異體字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7.劉雅芬,《慧琳一切經音義異體字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8.李海濤,《類篇異體字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9.柳建鈺,《類篇異體字研究》,銀川:寧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10.宋雨涵,《宋本玉篇異體字例釋》,成都:四川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11.林榮欽,《從隸楷演化的情況看漢字發展的簡化趨勢》,福建: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12.張健松,《論漢字的簡化現象》,湖北:湖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13.王毅,《明清刻本小說異體字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14.李偉,《異體字定義研究》,新鄉:河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15.趙久湘,《張家山漢簡異體字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16.劉美霞,《漢語大字典異體字表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17.周光子,《東漢隸書異體字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18.譚良田,《簡化字探鍘》,湖南:吉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19.蔡秋霞,《金粟山大藏經殘卷之異體字研究——以上圖藏本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20.吳碧真,《紹興重雕大藏音字樣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21.梁微婉,《上博01(2405)V《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疏》寫本殘卷書成年代考-以寫本異體字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22.黃雅雯,《集篆古文韻海文字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23.王泉,《唐代佛徒墓誌異體字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24.駱寶萍,《紅樓夢俗字探研》,浙江: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25.常儷馨,《秦簡異體字整理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26.范紅麗,《銀雀山漢墓竹簡(貳)通假字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27.張新云,《銀雀山漢墓竹簡(貳)異體字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28.馬晶璐,《草書楷化簡化法對於漢字構形系統的影響》,安徽: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29.李學蓮,《直音篇異體字整理與研究》,保定: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30.葉聲波,《居延漢簡異體字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七、期刊論文1.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涪陵師範院學報》,2006年3月,第22卷第2期。
1.高更生,〈談異體字整理〉,《中國語文》,1966年,第1期。
2.章瓊,〈漢字異體字論〉,《新亞論叢》,2003年,第5期。
3.王鐵琨,〈試論異體字的定義〉,《異體字研究》,2004年。
4.劉延玲,〈試論異體字的鑑別標準與整理方法──以《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為例〉,《異體字研究》,2004年。
5.李運富,〈關於「異體字」的幾個問題〉,《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1期。
6.李國英,〈異體字的定義與類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
7.馬英新,〈淺析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的定義及區分〉,《語文學刊》,2008年。
8.朱生玉,〈異體字研究論述〉,《現代語文》,2013年8月。
9.何茂活,〈簡化字規範問題例說〉,《辭書研究》,2014年,第1期。
10.袁世旭,〈民國時期簡體字及相關術語的使用問題〉,《蘭台世界》,2014年5月。
11.陳英杰,〈侯馬盟書異體字研究淺論〉,《中國文字研究》,2016年,第1期。
八、網頁1.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2.郭店楚簡資料庫http://bamboo.lib.cuhk.edu.hk/3.國立故宮博物院https://www.npm.gov.tw/4.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http://antiquities.npm.gov.tw/5.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http://museum.sinica.edu.tw/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青銅器拓片資料庫http://rub.ihp.sinica.edu.tw/~bronze/index.htm7.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http://digiarch.sinica.edu.tw/8.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http://ihparchive.ihp.sinica.edu.tw/ihpkmc/ihpkm_op9.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10.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http://rbook2.ncl.edu.tw/11.北京故宮博物院http://www.dpm.org.cn/Home.html12.上海博物館http://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13.寶雞青銅器博物院http://www.bjqtm.com14.浙江大學圖書館古籍碑帖研究與保護中心中國歷代墓誌數據庫http://csid.zju.edu.cn/15.奈良國立博物館http://www.narahaku.go.jp/#16.中國古代青銅器及銘文https://bronzeschinois.wordpress.com/17.歷代書法碑帖集成http://skqs.lib.ntnu.edu.tw/18.中國歷代墓誌數據庫http://csid.zju.edu.cn/tomb/#19.中華語文知識庫http://chinese-linguipedia.org/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郭店楚簡異體字研究
2.
北齊石刻異體字研究
3.
甲骨文異體字研究
4.
春秋媵器銘文彙考
5.
殷商至春秋時期金文人物名號研究
6.
慧琳《一切經音義》異體字研究
7.
《集篆古文韻海》文字研究
8.
上博01(2405)V《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疏》寫本殘卷書成年代考-以寫本異體字為中心
9.
《紹興重雕大藏音》字樣研究
10.
《金粟山大藏經》殘卷之異體字研究——以上圖藏本為中心
11.
簡體字在臺灣的發展及其對中學國文教學的影響研究
無相關期刊
1.
華語聲母舌尖後音的發音教學—以慈濟大學國際生華語課程為例
2.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管仲〉篇集釋及研究》
3.
華語教學轉折類連詞研究──以《小學華文》為例
4.
古籍資料庫系統功能與使用者介面分析之調查研究
5.
《集篆古文韻海》文字研究
6.
漢代以前玉石神話及玉的文化象徵
7.
現代中國漢字簡化研究
8.
戰國竹簡晉國史料研究
9.
毛奇齡《尚書》學及其爭議之研究
10.
明清學田的變遷
11.
《干祿字書》之形體學考察
12.
錢鍾書《圍城》修辭藝術研究
13.
簡化字研究
14.
史實與想像:姜維形象研究
15.
紀蔚然劇作中的後設手法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萬里雲蹄越嶺來│字音查詢系統│查詢結果
符合查詢條件資料共17 頁│共168 筆│目前正在第6 頁 ... 〔ㄒㄧㄢˇ〕:「洗」的異體字。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網路版〔ㄆㄧㄥˊ〕:「憑」的異體字。
- 2異體字字典的價格推薦- 2022年7月| 比價比個夠BigGo
異體字字典價格推薦共90筆商品。包含81筆拍賣、2筆商城.快搜尋「異體字字典」找出哪裡買、現貨推薦與歷史價格一站比價,最低價格都在BigGo!
- 3漢字「共」:異體字 - 中央研究院
正體字, 簡化字. 單字 部首 部件 相似字. UNICODE編碼. 璿艸人水口木金女鳥日 · 亘刀㛄㚬圀鴴酰土玨一 · 基本資料 · 字形演變; 異體字; 異體詞及成語.
- 4從簡化字回溯漢字的異體流變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等;「完全異體字」指字形不同而字音、字義、字用完全相同的漢字,又稱「典型異體字」、「純粹異體字」等。本論文主要透過簡化字字形探究文字的異體現象,全文共分 ...
- 5異體字「共」與「供」的字義比較 - 中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