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簡介 - 市立北一女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恐龍是爬行家族的一大類成員,而爬行動物又是脊椎動物家族中的一大類成員。

脊椎動物按牠們出現的先後被劃分為魚綱、兩生綱、爬行綱、鳥綱、哺乳綱,恐龍在脊椎動物 ... 傳奇之始:恐龍簡介篇     遠古時代的秘密被鎖在巨厚岩層之中,有人可惜無緣一窺堂奧,也有人總識不破英雄真面目;只有慧眼巧思者,把握住天賜良緣,終能為世人開啟通往過去時光的神奇大門:恐龍,一整個消失的族類,也是一整個輝煌的年代!   恐龍化石最早約在距今數百年前被發現,當時的人以為那是巨人或是噴火龍的骨頭。

1824年比較解剖學的鼻祖、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 (GeorgesCuvier)認為是巨型植食性爬行類的牙齒;1824年英國牛津大學的巴克蘭 (Bukland)命名第一隻恐龍「斑龍」(巨型的化石蜥蜴) 並做科學性的描述;1825年英國業餘化石迷孟德爾醫生(G. Mantell)命名了第二隻恐龍「禽龍」(鬣蜥蜴的牙齒),也是第一隻被命名的植食性恐龍;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 (RichardOwen)才率先使用「恐龍」(Dinosauria) 一詞,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圖為班龍的下顎骨化石,取自1824年巴克蘭的著作)   十九世紀末期,美國古生物學家寇普(E.D. Cope)和馬許(O.C.Marsh) 以幾乎是惡性競爭的方式,各自砸下大筆投資與畢生心力,陸續在美西發現百種以上的恐龍種類,也掀起研究與挖掘恐龍的風潮。

之後在世界各地都有恐龍的發現,北自格稜蘭,南至南極大陸,各大洲都有。

目前發現的恐龍已將近三百個屬,由此推估全球可能曾有超過一千個屬以上的恐龍生存過。

全球各地曾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南極未在圖中畫出 (依據EricBuffetaut:Dinosaurs重繪)   恐龍屬於爬行綱,因為在頭骨雙眼眼眶的後面各有一個開孔,因此被歸為雙弓亞綱 (Diapsida)。

在三疊紀時,有一類雙弓亞綱動物─槽齒類(Thecodonte),這種動物後來演化成翼龍、鱷及恐龍。

槽齒類動物和牠後來演化成的三類動物統稱為祖龍或初龍類 (Archosaures)。

時至今日,祖龍類動物只剩下鱷魚一種了。

  在分類學上要鑑定恐龍有一個很好用的特徵,就是大多數恐龍頭骨的左、右兩側都各有四個開孔,其中眼眶之前的「眶前窩」是恐龍獨有的特徵。

(圖為雷龍頭骨的繪示圖)   恐龍在分類上有許多特徵,但其中與其它爬行類最大的不同,即在於牠的足肢可以完全直立,與軀幹平行,如同後來的哺乳類及鳥類一樣,因而可以真正的「行走」,而非如其它爬行類是用「爬行」的 (參考下圖)。

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這是恐龍能在眾多爬行類同類中脫穎而出的關鑑因素之一。

  不是所有稱作「龍」的都是恐龍,恐龍是標準的陸生動物,所以海中游水的龍如魚龍與蛇頸龍、天上飛翔的龍如翼龍,都是另有其龍,都不是恐龍,只能算是恐龍的近親。

反倒是在恐龍時代興起的鳥類與恐龍的血緣很近;甚至有人認為鳥類就是恐龍的現代遺族,因而主張應將鳥類與恐龍併為一類,而獨立於爬行類之外。

  恐龍是爬行家族的一大類成員,而爬行動物又是脊椎動物家族中的一大類成員。

脊椎動物按牠們出現的先後被劃分為魚綱、兩生綱、爬行綱、鳥綱、哺乳綱,恐龍在脊椎動物演化的歷程中承先啟後,位置顯赫而重要。

在中生代,天上、地上、海洋都是爬行類的天下,而資歷高深的魚類與兩生類,以及初出茅蘆的哺乳類,都只有靠邊站了。

恐龍與其它脊椎動物的親緣關係,圖中並無演化或發生先後順序的意味 (依據DavidLambert:TheUltimateDinosaurBook修訂重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