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三點,就不擔心孩子的叛逆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楊是一名典型叛逆的小孩。

國中作業抄抄補補,成績及格線徘徊,抽菸,喝酒,戀愛,一個沒落下,小楊父母每 ... 做到這三點,就不擔心孩子的叛逆期 2021-05-29雪球小築發表於育兒 關鍵詞:孩子,叛逆,父母,國中,情緒,家長 如何一秒毀掉當媽的溫柔? 你只需要一個不聽話的小孩。

-“上班工作忙得不行,下班還得監督孩子,孩子卻完全不體諒我。

”-“讓她寫作業,一會說喝水,一會又說上廁所。

”-“跟她講道理,她卻一臉不耐煩,還頂嘴。

”-“她現在跟國小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 小夏媽媽感覺到非常納悶: “明明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督促孩子,怎麼這孩子問題越來越嚴重了?” 01叛逆不是病 叛逆期已經被魔化了太久。

這個時期只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雖然伴隨着情緒不穩定,反抗心理,虛榮,聽不進建議等。

叛逆期形成的根本原因:孩子想要讓他人認可自己是一個成年人。

叛逆期特徵一: 行爲模仿 小楊是一名典型叛逆的小孩。

國中作業抄抄補補,成績及格線徘徊,抽菸,喝酒,戀愛,一個沒落下,小楊父母每次一提到他,就是嘆氣。

因爲隔着手機螢幕,小楊向我透露出了一些“不爲人知的祕密”。

-我:“爲什麼要抽菸?”-小楊:“因爲爸爸就老是抽菸,我覺得抽菸很帥。

”-我:“爲什麼要喝酒?”-小楊:“成年人都是需要喝酒應酬的。

”-我:“爲什麼不好好學習?”-小楊:“我不想學,那都是爲了爸媽學的,我爸媽沒啥文憑也養大了我”這是叛逆期特徵之一:行爲模仿。

在初學者的世界裏,“模仿”是最爲簡單快速的途徑,而孩子們,正在學習怎麼當一個成年人。

叛逆期特徵二: 習慣性反駁 這次期中考試,小焱退步了一百三十一名,小焱媽媽非常着急,跟小焱說: “你這孩子,這分數退步的也太快了,100多名啊!這樣你高中都要沒得讀了啊!” 門,嘭的一聲關上了。

小焱國小的時候,是一個安靜很聽話的孩子,到了國中以後,卻完全大變樣了。

但凡是小焱媽媽讓做的事情,小焱全部反着來。

爲此,小焱媽媽感到非常痛心,她失去了個聽話的女兒。

這是叛逆期特徵之二:習慣性反駁。

孩子叛逆的根源是需要獲得認可,而這個於大多數國中的孩子是一種奢求。

因此,他們企圖把證明自己是對的,父母是錯的,當做是一種勝利,以此達到心理層面的滿足。

02叛逆其實是一種好事 媽媽們跟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我孩子現在這麼不聽話,未來可怎麼辦呀?” 經調查顯示:叛逆的孩子,在家長處理好的情況下,長大以後大多會混得很好,所以不用擔心。

如果下一代永遠活在上一代畫好的圈子中,人類可能根本不會進步。

正是因爲叛逆,人類才能夠一代又一代成長,創造輝煌。

1.叛逆是思維能力提高的表現 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跟心理方面的雙飛躍式成長。

而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所以說,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2.叛逆是他們探索自我的需要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同一性早閉”,家長反而應該擔心。

這樣的孩子未來往往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

他們會迴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也就是現如今很火的“缺乏挫折教育”。

3.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泄途徑 青春期的孩子,會因爲突如其來的生理變化而導致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從而容易產生情緒問題。

此外,隨着“內卷現象”越來越嚴重,當代青春期孩子面對更大的成長壓力。

因此,他們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過程中會經歷自我懷疑、混亂、矛盾等負面情緒的輸入,這加劇了青春期的情緒問題。

而叛逆是孩子青春期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

03應對叛逆的“解藥” 叛逆期不是病,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劑毒藥。

叛逆期的過度反應,有時候帶來的後果是家長難以接受的,中間可能會伴隨着絕望。

因此,如何合理應對叛逆期是家長必須要學會的事情。

藥引: 正確溝通重新認識孩子 因爲缺乏溝通,導致房祖名與成龍的關係如置冰窖,最終房祖名染上毒癮;導致當年比爾蓋茨的家庭糾紛問題,甚至鬧到了全家都接受心理治療的程度。

溝通絕對是應對叛逆期最重要的點,深入地溝通,能夠儘量在事情發生前,極大化止損。

青春期的孩子對於溝通最大的訴求便是期待獲得成人的禮遇——尊重、空間、信任。

但是,很多家長表示:不知道怎麼跟孩子溝通,感覺一開口就是教訓的口吻,他們爲此也感到很苦惱。

請做到以下三點: 1.放下姿態,以跟朋友聊天的角度以及口吻,去跟孩子聊一些成長上的煩惱;2.以共情的形式說出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覺到尊重與溫暖;3.多嘗試藉助網路上的工具瞭解一下孩子們的真實想法,以理解的形式縮短父母孩子之間的代溝。

剩餘的溝通技巧,就是真心對真情。

第一味藥: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很多父母因爲擔心孩子犯錯,就選擇過度干涉孩子的隱私、交友,侵犯孩子個人空間,強行給孩子安排人生…… 雖然起點大多出於愛,但是,這樣的過度保護給孩子的感覺卻是父母的不信任,不尊重。

愛因斯坦說:“不曾犯過錯誤的人,表示他從未嘗試過新的事物。

” 人生本就是一段跌跌撞撞的旅途,磕碰中,才能伴隨着成長。

當孩子與自己的意向相左時,不要簡單粗暴地以“我是爲你好”來阻止,不妨試着放手讓孩子去經歷,給他們自己選擇的機會,鍛鍊他們承擔的勇氣。

當然,“佛系”不代表“無爲”和“放養”。

在觸及孩子人格塑造問題時,家長要制定鐵的規則,對孩子的行爲給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權威型教養方式最有利於青春期問題的解決及孩子人格的塑造。

但切記,一定要考慮孩子的需要並聽取孩子的意見。

以尊重爲基礎,與孩子形成良性互動;以書面的形式留檔保存,順便提前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

第二味藥: 成人榜樣的力量 前文也提到,孩子學習怎麼成爲一個大人,最開始是通過行爲模仿,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跟孩子接觸過的大人,都有可能成爲孩子的“模仿對象”。

青春期最常接觸的大人:父母、老師、偶像等,而父母是孩子接觸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爲深遠。

當你想要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你至少得嚴格要求自己成爲這樣的人。

學歷、財富等或許無法做到,但品德可以通過自我約束來達到預期。

父母的足夠自律,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行爲準則。

比如,你不想孩子沉迷手機,那麼你在與孩子溝通、喫飯等生活場景下,就不要拿着手機不放; 比如,你想孩子負責,那麼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勇於承擔等。

而老師,偶像等孩子接觸各式各樣的大人,我們父母不能要求他人的表現。

但是我們可以教孩子如何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總結 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真心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夠願意爲了孩子的成長有所改變。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只有用心的點滴才能夠鑄就輝煌。

◇拓展閱讀:配樂——《G弦上的詠歎調》 傳說在宮廷舞會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斷裂了。

當大家準備看巴赫出糗的時候,巴赫,僅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興演奏了一首《詠歎調》。

巴赫小的時候因爲父母無暇管及,很叛逆,學習一般,經常翹課,經過一定的變故,才徹底成長。

解決叛逆的代價,不應該是變故。

0贊成 0反對 相關資訊 三歲孩子被老師喂排泄物,憤怒中懇請父母教會孩子這三件事 文/講故事的樹洞 聽到這個新聞,身體和心裏都止不住地發抖。

女兒很快步入三歲,最近正好在給她尋找一個好 情緒與身心健康存在關係,所以要學會控制自己生氣的情緒 爲什麼說人要經常保持心情愉悅,要少生氣呢? 這點是有科學依據的,研究表明,容易生氣的人,即使很小的 家長羣裏,家長動不動就說老師辛苦了,老師看到心裏有什麼感受? 家長羣經常會有人發“老師辛苦了”,一般都會有家長跟着發。

遇到一些節日,還會有大段的祝福語,在羣裏刷屏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與忍着不哭的孩子,兩者長大後有什麼不一樣? 愛哭的孩子有糖喫,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以哭爲武器要挾父母,彼此達到他們的目的。

但是和這些動不動就 學習《毛澤東選集》淺談“實踐論”在家庭教育中的思考及應用之二 “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僞和驕傲,決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度。

推薦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