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一般指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楊貴妃,又稱楊太真)。

網路謠傳分別對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

其實,「沉魚落雁」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一般指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楊貴妃,又稱楊太真)。

網路謠傳分別對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

其實,「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

」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閉月」典故出自曹植的《洛神賦》:「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

」「羞花」典故則出自李白的《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與貂蟬、楊玉環無關。

歷史上,「貂蟬」指的是董卓的婢女,《三國志·呂布傳》提及「卓常使布守中閣,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但正史《三國志》、《後漢書》等書中並未記錄該婢女名字。

後世一些書籍提到《漢書通志》記載了「刁蟬」,但該書早已亡佚,史實性已不可考[1]。

現大多認為「貂蟬」為後世文人給董卓婢女所起的名字,原先出現在說書話本的故事中,最後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整理創作出一個完整的形象。

目次 1網絡謠傳·四大美女的故事 1.1沉魚 1.2落雁 1.3閉月 1.4羞花 2其他說法與爭議 3注釋與參考文獻 4外部連結 網絡謠傳·四大美女的故事[編輯] 網絡謠傳成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來自四位美女的典故,被大眾當成趣聞廣泛傳播。

沉魚[編輯] 傳說春秋時期,西施在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容顏,驚艷得一時忘記游水,沉入江底。

落雁[編輯] 傳說西漢王昭君出塞時,行於大漠途中,在馬上百無聊賴,同時悲懷於自身遠離家鄉的命運,彈起出塞曲。

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幽怨的曲調,留意到彈琴人的美貌,紛紛掉落在地。

閉月[編輯] 傳說東漢末年,貂蟬在花園拜月,有雲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

此後王允對人們說貂蟬比月亮還美,連月亮都羞得躲到雲彩後面。

羞花[編輯] 傳說唐朝天寶年間,楊貴妃在花園賞花,輕輕撫花時,花瓣竟縮成一團、花葉垂下,被宮女看到。

此後大家說楊貴妃比花兒還美,羞得花兒低下了頭。

其他說法與爭議[編輯] 因為貂蟬極有可能是後世文學作品中給董卓婢女所起的名字,不是本名,所以許多說法中,貂蟬都被取代。

有一種說法將她換成趙飛燕,稱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趙飛燕、楊玉環(楊貴妃)。

四大美女還有一種「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楊妃」的說法,即:褒姒、西施、妲己、楊貴妃,這四妃都曾使帝王失國;另一說法則是「楊貴妃、鄭貴妃、董鄂妃,陳圓圓」,這四位美女都曾紊亂國家大政。

1909年在甘肅發現的南宋平陽木刻年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也稱為《四美圖》,該圖從右往左,依次繪有綠珠、王昭君、趙飛燕、班婕妤四位古代美人。

明代詩人張元凱《伐檀齋集》中有《四美人詠》組詩,分別詠「明妃」(王昭君)、「飛燕」、「文君」、「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題五美吟,浪蕩子情遺九龍佩》,林黛玉曾為西施、虞姬、明妃(王昭君)、綠珠、紅拂五位古代美人各寫下一首絕句,賈寶玉命名為《五美吟》。

其中僅西施、王昭君兩人為通行版「四大美女」中的人物。

在曹雪芹生活的時代,似乎通行版「四大美女」的說法並未占主導地位。

注釋與參考文獻[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吳昶,「貂蟬」小考,《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25-25 外部連結[編輯] 唐寅TangYin唐伯虎1470-1523精心繪製之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之四大美女西施,貂蟬,楊貴妃,王昭君古畫. 由清朝慈禧太后1835-1908垂簾聽政時期1862-1898所下令製造之白釉白玉瓷胎唐朝楊貴妃仕女人物. 閱論編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 王昭君 貂蟬 楊貴妃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国古代四大美女&oldid=68299666」 分類:美中國女性史中國四大(人物)四人組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DanskDeutschEnglishEspañolFrançaisHausaIgbo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Norskbokmål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ไทย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