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下,台灣5G 專網該如何發展——專訪國家通訊傳播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雅麗解釋,5G 的目的不只是服務一般大眾,以部署完全的人口涵蓋率到都會區與偏遠地區為目標,對於一般人來說,傳輸速度的提升很可能只是讓影片載入快上一兩秒,但對於 ... 0 4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繁| 简 0 4 0 活得科學 科學傳播 編輯精選 電腦資訊 數位時代下,台灣5G專網該如何發展——專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孫雅麗委員 科技大觀園 ・2022/01/25 ・3829字 ・閱讀時間約7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5G(7) 數位時代(6) 數位轉型(3) 物聯網(15) 網路(42)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6)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1) 本文轉載自科技大觀園,原文為《5G專網將帶來什麼樣的未來》作者/何沁蓉|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5G是近幾年最熱門的話題,隨著行政院第一階段的商用頻譜釋照,五大電信商在2020年6月陸續開通5G服務,臺灣也正式宣告邁入5G時代,但其實這一切都只是5G發展的第一步。

許多企業早已將目光焦點轉向即將開放申請的5G企業專網,究竟什麼是5G專網?5G專網的魅力又在哪? 究竟什麼是5G專網?圖/pixabay 5G究竟厲害在哪? 5G,全稱為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是人們熟悉的2G、3G、4G一路演化而來最新行動通訊技術的統稱,具備大頻寬、低延遲、高速率三大特性,不只是能夠帶來更好的網路體驗,它更是帶來數位轉型的驅動力。

儘管被視為劃時代的革新,但許多人都表示使用5G手機的體驗感受並不明顯,認為僅僅只是比4G快一些,甚至會笑稱最有感的是「帳單」,難以理解為什麼全球媒體或企業對5G抱有如此高的期待,但其實這與大眾對5G的誤解有關。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孫雅麗委員解釋,5G網路在臺灣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由電信商提供的公眾行動寬頻網路,也就是一般大眾都可以申請使用到的網路服務,另一種則是企業5G網路,有兩種選擇:一是公眾行動網路業者利用其公眾行動網路頻段提供企業5G網路服務。

或是,企業可以申請專用頻率,自行建置專屬完全獨立運作的「行動寬頻專用電信網路」,也就是經常聽到的專頻專網或5G專網(5Gprivatenetwork)。

之所以特別區分兩者,是因為5G的出現對一般民眾及企業的影響程度差異很大。

孫雅麗解釋,5G的目的不只是服務一般大眾,以部署完全的人口涵蓋率到都會區與偏遠地區為目標,對於一般人來說,傳輸速度的提升很可能只是讓影片載入快上一兩秒,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頻寬、低延遲的基礎通訊基磐能夠保障物聯網智能化應用的傳輸需求與高可靠性,進而促使在垂直應用場域上做出創新。

在科技持續推陳出新下,全球早已邁入數位時代,各大企業無不積極進行數位轉型,而現在談論的數位轉型也已經不再是早年將文件電子化、網路化或聯繫起全球各地人群,而是更進一步的萬物聯網(InternetofEverythings,IoE)。

但要達成IoE,即時資料收集傳輸、大數據分析、AI技術導入就是必須的,而5G正是實現這一切的關鍵使能技術(EnablingTechnology)。

以智慧工廠為例,指出過去工廠多得仰賴老師傅操作及品管瑕疵,但在引進自動化及智能物聯網後,現在可以利用高解析攝影機監控生產線,將即時影像送至後臺交由AI系統協助產品瑕疵分析,而要傳送高解析度影像就得需要高寬頻,自動化品管控制流程更需要低延遲與高可靠性的即時傳輸網路,這也是為什麼企業在數位升級與轉型,將5G專網基礎通訊網路建設鋪進企業如此重要。

引進自動化及智能物聯網後,更需要低延遲與高可靠性的即時傳輸網路。

圖/pixabay 孫雅麗認為,5G不只是提供更大傳輸通路的水管,而是一促使轉型的驅動力,讓企業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思考如何可以運用5G技術與專網的建立最佳化現有作業流程,同時也可能激發創意,創造出全新商業模式。

這點對公領域的機關單位來說也是相同的;孫雅麗透露,行政院也有在討論5G專網可能為公眾利益帶來什麼幫助,包含防救災、配合無人機監控非法砂石盜採、非法水庫傾倒垃圾等都是可能的潛在用途。

儘管如此看好5G專網帶來的全新進化,孫雅麗也強調,5G專網帶來的改變將是全面的,要不要採用對企業來說是相當重大的決定。

就像房屋重新設計裝潢一樣,企業必須審慎評估所欲達成的願景、目標與效益,這是決定是否要擁抱5G專網的一項重要功課。

畢竟,對企業而言這是一項重要的決策與措施,預計開放後也將會先在有限區域內進行場域實驗後才會全面展開行動導入。

而能讓大眾真正體會到5G優勢的殺手級應用更可能早一些在遊戲產業中出現。

以最近熱門的元宇宙(Metaverse)話題為例,事實上這項概念早在1992年的科幻小說中就被提出,2003年也出現類似的虛擬世界概念遊戲「第二人生」(SecondLife),然而當時設備運算能力不夠、網路頻寬不足以支撐,在使用者無法深入體驗下自然無法引起迴響。

反觀現今頻寬已足夠還可以保證低延遲,在晶片持續發展下,只需要幾個晶片便可以達成當年需要幾千萬才能達成的高效能運算,突然之間虛擬世界的想法似乎變得可行。

「所以我們才會說,一切看似水到渠成了。

」 5G專網管理辦法 為了加速建構國內5G專網基礎環境,NCC已陸續開放PoB(ProofofBusiness)及PoC(ProofofConcept)場域驗證,預計將於2021至2022年間釋出4.8-4.9GHz頻段共100MHz頻寬供企業申請執照,以「專網專頻」方式獨立運作。

攸關5G發展的《電信管理法》也已在2020年7月1日施行,針對5G企業專網運作的《行動寬頻專用電信網路設置使用管理辦法》NCC目前也正加緊研擬中。

孫雅麗解釋,有時候科技往前走不見得法規跟得上,為維護公共利益,「適法性」就變得非常重要,以專用網路為例。

過去僅提供軍事、產學研等特殊需求申請使用,多僅針對使用期限與範圍進行規範,但現在5G專網開放給一般企業申請使用,自然需要新法規才能更妥適地規管。

不僅是臺灣,德國、日本、英國、法國、南韓及香港也都早已制定5G專網管理政策與法規,而NCC在制定專法上也有參考各國的監管辦法,但實際作法仍會依據臺灣環境背景進行調整。

為鼓勵企業積極採用以促進數位轉型,專用頻譜釋出規劃採審議制,不採公開競標因此沒有名額限制的問題,但管理辦法將針對申請資格、場域範圍、使用管理、網路架構、連接限制、執照年限、資通安全、頻率使用費等各面向進行明確規範,企業可以依照自身需求選擇適合方式發展垂直應用。

不同於電信業者提供的5G網路全區通行,提供企業申請的5G頻段將有特定地理區域限制,如果兩個鄰近企業均申請使用專網服務,將以「和諧共用」的原則進行運作,由兩方協議不互相干擾為主。

由於並非電信業者,依現行制度規定,原則上企業專網將不得連接公眾網路使用,儘管如此,除了廠內的垂直整合,企業智慧化流程都與雲端服務、數據平臺及AI工具息息相關,可想而見企業仍有連接雲端服務的需求,孫雅麗表示,企業數位轉型對國家競爭力很重要,目前還在積極了解企業應用態樣與需求,也會持續進行討論,努力在規範與產業需求間取得平衡。

想發展5G專網,資安議題是重中之重 在持續發展之際5G衍生出的資安議題也不容忽視,NCC也相當明白這一點。

孫雅麗指出,去年電信業者建置5G公眾電信網路時,臺灣是全球首見要求行動業者在遞交營運計畫書時就必須附上5G資通安全維護計畫的國家,之所以如此,便是希望業者在建置的同時就將資安考量納入規劃,來確保公眾在使用5G網路上的安全性。

5G專網開放後也是相同。

NCC將要求企業在申請執照時同時也得附上資安防護規劃,並做好應變機制,也期盼若發生資安事件能立即通報,然而考量到專網畢竟並不是公眾網路,從政府角度來說還是不會涉入太深,僅會進行必要提醒,資安的責任仍是落在業者本身。

為了支援各種創新應用,5G核心網路必須具備足夠彈性才能有效支援,也因此是採用開放式以服務為基礎(Service-basedArchitecture)的系統運營架構,這在帶來極大自由同時也帶來風險。

孫雅麗指出,除了對基礎設施的資安防護,企業也必須注意針對用戶設備(UE)的攻擊,一旦終端設備被侵入,很容易形成「地方包圍中央」的局勢影響到位於後端的核心網路,同時近年常見的供應鏈攻擊也是5G專網將面臨的一大資安挑戰。

由於5G技術運作及維護涉及許多專業,許多公司在架設專網的核心網路時可能會選擇委給專業網路公司進行維運管理,這也將衍生出另一種可信賴廠商與安全供應鏈管理的風險控制議題。

孫雅麗認為,隨著5G面臨的資安威脅更加複雜化,資安維護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必須正視專網潛在的資安風險,面對全球供應鏈時代,未來的資安威脅將更頻繁及複雜,可想見未來資安服務公司的需求將會持續提升。

未來資安服務公司的需求將會持續提升。

圖/pixabay 除了提醒企業審慎看待潛藏的資安風險,專訪的最後孫雅麗也再次強調了數位轉型的重要性。

孫雅麗表示,5G對各國來說都是重點推動的基礎建設,在與電信業者加速加量建設要求配合下,全臺22個縣市中已有超過10個縣市涵蓋超過90%,NCC未來也持續補助偏鄉建設發展,鼓勵企業發展垂直場域應用來進行數位轉型。

「企業的數位轉型不僅僅關乎到自身,對國家、對產業、對經濟的競爭力都與數位化和創新息息相關。

臺灣想跟上世界的腳步企業就必須轉型,政府積極發展推動5G的目的也是在於此,而這也是5G真正的價值所在。

讓我們一起跳到創新的軌跡上(Jumptothenextcurve)。

」 資料來源 專頻專網管理辦法年底出爐5G創新戰加入生力軍NCC配合行政院政策,推動5G實驗及專頻專網我國5G頻譜政策與專網發展臺灣5G行動計畫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科技大觀園 82篇文章 ・ 1097位粉絲 +追蹤 為妥善保存多年來此類科普活動產出的成果,並使一般大眾能透過網際網路分享科普資源,科技部於2007年完成「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的建置,並於2008年1月正式上線營運。

「科技大觀園」網站為一數位整合平台,累積了大量的科普影音、科技新知、科普文章、科普演講及各類科普活動訊息,期使科學能扎根於每個人的生活與文化中。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4 2天前 你認為閱讀只需要用眼嗎?先聽懂,才能讀懂! 5 3天前 不想染疫,只要吃五種食物就好?沒那麼簡單! 1 3天前 只是買了標示不清的商品而已,會付上多大的代價?「資訊揭露」的必要與兩難——《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2 3天前 你認為閱讀只需要用眼嗎?先聽懂,才能讀懂! 5 3天前 運動聽音樂,讓你越動越活躍! 4 2022/08/19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4 2天前 史上第一個全腦世代!獨立、重視個體性、技能比學位更重要的「Z世代」——《全腦人生》 2 2022/08/24 RELATED 相關文章 從「自動化」進化成「智動化」——智慧製造是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趨勢 新技術PGPP問世,將能保障通訊網路的資安問題與個資隱私性 「萬物聯網」近了——5G核心網路如何實現人類更美好的生活? 每分鐘15次的駭客攻擊,5G世代的臺灣資安挑戰——資安所王仁甫策略總監專訪 第一台通用型電子計算機——專利糾葛、優劣並存的ENIAC│《電腦簡史》數位時代(十) 0 1 4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1 4 慷慨英雄VS.保守小卒──社會心理學剖析助人行為的深層秘密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22/05/25 ・2927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助人行為(1) 旁觀者效應(4) 社會心理學(7) 群眾效應(1)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6)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1)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撰文/劉韋佐、田偲妤美術設計/蔡宛潔 熱心助人背後隱藏什麼樣的內心劇場? 臺灣民眾熱心公益,世界有目共睹,不論是日本311大地震、防疫物資捐贈,還是烏俄戰爭,都可見到臺灣人的無私捐獻。

然而,當援助者數量遠多於待援者時,你依然願意慷慨相助嗎?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江彥生研究員,以社會心理學剖析助人行為的群眾效應。

經由「獨裁者遊戲」揭露「英雄/小卒效應」,到底多數人是樂於當慷慨的英雄?還是甘為保守的小卒?一起揭開助人行為的內心劇場吧! 圖/iStock 搭公車時,目睹身邊的乘客受到他人無端騷擾,你會怎麼做? 見義勇為,立即出手援助!深怕第一個出手反而招來麻煩,還是先觀察一下好了。

當作沒看到,少一事是一事。

這樣的場景常在公共場合發生,多數人會忖量他人行為來評估是否出手助人,這正是社會心理學所關注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Effect)。

面對單一的待援者時,作為一個旁觀者的「我」,往往會等待他人搶先一步伸出援手。

或許是出於自利心態,也可能是「責任分擔」心理作祟,這樣的旁觀者效應在不同狀態下對助人行為的影響與衝突,引發社會心理學家想進一步探究人類社會行為的動機。

為何有人在公共場合受傷、被騷擾,多數人選擇旁觀?並非我們沒有同理心或助人之力,主要是在場的人正在觀察,看有沒有人先我一步伸出援手。

圖/研之有物 社會心理學(SocialPsychology)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行為的學科,以科學方法研究在不同情境下,人們會採取的行動,以及這些行動所造成的後果。

上述提到的旁觀者效應是社會心理學的經典案例,通常是數名援助者面對單一待援者會產生的現象,那麼若是單一援助者面對數名待援者,又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呢? 來玩獨裁者遊戲,英雄、小卒現身! 江彥生提到,許多研究證據指出,當單一援助者面對數名待援者,這名援助者更願意展現「英雄氣概」,援助通常會給得很霸氣!但是,當有好幾名援助者面對單一待援者,此時似乎沒有展現英雄氣概的機會,若只能當「小卒」,那還是先等看看其他人會不會出手吧! 為了驗證上述心理狀態,江彥生借用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Economics)中的「獨裁者遊戲」(DictatorGame)來設計實驗。

實驗以匿名方式進行,先支付每位受試者新臺幣200元酬勞,再請受試者擔任援助者的角色。

在絕對自由的情境下,觀察受試者會選擇獨享這200元,抑或將部分所得捐給其他待援者。

實驗結果顯示,手上握有酬勞的人或多或少都願意捐款。

此外,江彥生也發現,比起面對單一待援者,若面對數名待援者時,受試者通常願意捐得更多。

然而,當知道有其他握有酬勞的援助者時,受試者就不會這麼大方了,原因可能出自「責任分擔」心理,甚至可能在援助者之間產生社經地位的比較心態,不想因捐款而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趨於劣勢。

研究結果與「英雄/小卒效應」可說是不謀而合。

慷慨英雄VS.保守小卒,選擇是「對稱」的嗎? 「英雄/小卒效應」獲得驗證後,江彥生更想進一步探究的是:在面對眾多援助者時,一個人所減少的慷慨度,比起面對眾多待援者所增加的慷慨度,是否相同?換句話說,助人行為的群眾效應是否對稱? 為什麼會談到「對稱」呢?原來在認知心理學(CognitivePsychology)中,有一個著名的「不對稱理論」,源於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Kahneman)所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Theory,或譯「前景理論」)。

展望理論指出,「損失」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比起「獲得」的正面感受,人們更在意損失所帶來的影響。

這說明了人類對於「得」與「失」的感受是不對稱的。

那麼英雄和小卒之間的助人行為會是對稱的嗎?在下列圖示中,援助者贈與待援者的金額為「縱軸」,而援助者與待援者的人數比例為「橫軸」。

來看看受試者得知援助者和待援者的人數變化時,捐款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受試者得知援助者和待援者的人數變化時,捐款行為會產生的改變。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江彥生) 實驗結果顯示,當援助者的人數超過待援者時,贈與金額下滑的幅度(小卒效應),比起援助者少於待援者時,贈與金額上升的幅度(英雄效應),竟足足多出了一倍之多! 「小卒效應」是「英雄效應」的兩倍強! 換句話說,當我們發現自己當不了英雄,選擇「縮手」的程度反而更快!即便有當英雄的機會,「出手」也不盡然闊綽。

「英雄/小卒效應」不僅揭露人在面對弱勢者的心理變化,更能運用在線上捐款或募資活動的設計上。

江彥生以「Kiva」平台為例,這是一個和全球微型貸款合作的網站,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捐款幫助他人,減緩貧窮問題。

平台上的待援者會寫出自己的背景和財務需求,供援助者瀏覽後決定要給予多少經濟支援。

若能利用上述的「英雄效應」,透過調整演算法,調配出最適當的瀏覽分配比例,應能激發援助者最大的英雄氣概,盡量不遺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想當社會心理學家?你必須先是個好導演 圖/研之有物 社會心理學家常常遊走在不同的社群之間,藉由精心設計的實驗,發掘人性的各種衝突與複雜層面。

江彥生談到,一名社會心理學家要對組織或社群互動感興趣,關注人格、社會影響力,以及群體的行為狀態。

除此之外,你還需具備設計實驗的想像力。

江彥生笑著說,做實驗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導演!設計實驗有點像在編寫劇本,要先在腦海中沙盤推演角色可能的行為舉止,思考如何讓角色之間產生互動。

接著還要讓角色投入實驗情境,然後觀察這些人在情境中的反應。

正統的社會學像是紀錄片,而社會心理學就像電影,透過劇本的編寫,設計一個實驗情境,觀察個人或群體的互動關係、心理反應,以科學研究分析其中的因果關係。

江彥生的研究室有佔滿整片牆的黑板,上頭用粉筆畫了許多圖式及演算公式,是在反覆推敲不對稱助人行為等研究計畫所留下的思考軌跡。

面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情景,江彥生卻以銳利的眼光探究每個行為背後更深層的心理狀態。

雖然自嘲是「談話殺手」,但在訪談之間,卻處處顯露江彥生對研究的熱情,藉由剖析當前複雜的社會系統,讓我們更了解芸芸眾生難以言說的內心劇場。

延伸閱讀 Chiang,Y-S.,Hsu,Y-F.(2019).Theasymmetryofaltruisticgivingwhengiversoutnumberrecipientsandviceversa.JOURNALOFECONOMICPSYCHOLOGY73,152-160.江彥生(2021)。

【專欄】英雄氣短,小卒氣長?淺談助人行為的群眾效應。

中研院訊。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44篇文章 ・ 1957位粉絲 +追蹤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4 2天前 你認為閱讀只需要用眼嗎?先聽懂,才能讀懂! 5 3天前 不想染疫,只要吃五種食物就好?沒那麼簡單! 1 3天前 只是買了標示不清的商品而已,會付上多大的代價?「資訊揭露」的必要與兩難——《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2 3天前 你認為閱讀只需要用眼嗎?先聽懂,才能讀懂! 5 3天前 運動聽音樂,讓你越動越活躍! 4 2022/08/19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4 2天前 史上第一個全腦世代!獨立、重視個體性、技能比學位更重要的「Z世代」——《全腦人生》 2 2022/08/24 RELATED 相關文章 國殤之後:集體哀慟的調適 當虛榮成為主流,自戀程度也能評比——《墮落的人腦》 【GENE思書軒】掌握人性成為「房間裡最明智的人」 為什麼當意外發生時,旁觀者越多、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卻越少?──《哇賽心理學》 為什麼我們用line開群聊討論公事,總是有一句沒一句呢? 0 5 1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5 1 從「自動化」進化成「智動化」——智慧製造是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趨勢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8/15 ・3609字 ・閱讀時間約7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5G(7) AI(45) 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演算法(2) 半導體(32) 數位轉型(3) 機器學習(19) 物聯網(15) 矽晶圓(5)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6)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1)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文/曾繁安 台灣擁有傲視全球、成熟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在世界科技領域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經過全自動化的時代後,即將迎來另一次生產技術的大變革——智慧製造。

當訂單越來越多,人力卻不夠,半導體業者該怎麽辦? 半導體產業包含了矽晶圓[註]、相關化學品與氣體及導線架等封裝材料,其中又以晶圓厰為大宗,例如台積電便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晶圓代工厰。

素有「現代科技應用的大腦與心臟」之稱的半導體,是現代多數電子產品的核心單元,因為各項產品正是利用半導體電導率變化的特性來處理資訊。

然而,目前半導體製造業卻面臨人力資源跟不上產量需求提高的挑戰。

晶圓是積體電路製程中的載體基片。

圖/wikimedia 一般半導體廠場域面積大,人力短缺使企業面臨管理人手吃緊,再加上人員進出無塵室的過程繁瑣耗時,也是另一大負擔。

與此同時,在廠內儀器參數比對和規劃生產計劃上,傳統人力也可能有出現誤差的風險。

疫情時代也促成在宅經濟和5G應用的高速發展,各領域對晶片的需求大增,造成半導體產業出現產量需求高,但人力短缺的現象。

因此對不少業者而言,可有效緩解人力不足、大幅提升作業效率的數位轉型(DigitalTransformation),可謂勢在必行。

從「自動化」升級到「智動化」的智慧製造 那半導體產業的數位轉型,該怎麽做?所謂數位轉型,不僅僅只是將資料或作業數位化,還包括導入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AI)與數位科技,來改變企業的整個營運生產模式。

AI指的是電腦程式可模擬人類思維過程的能力,而在AI概念下的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簡稱ML),即為機器可以根據已收集的大量數據,經由建立模型對新數據進行推測,學習找出最佳解、改善效能。

結合ML的製造執行系統,需搭配裝置在工廠各處的多個傳感器(Sensor),來收集與回傳各樣的生產數據。

它們與工廠設備的相互連接,即是運用了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的技術。

有賴於5G科技的發展,數據可以達成高速率傳輸與低延遲,使得機器與機器之間可以達成溝通,在整合分析各方數據資訊後,有效率地完成各種指令操作,可以比自動化製造系統,更進一步為人類代勞工廠運作的大小事務。

舉例來説,當工廠的生產過程出現問題,自動化系統只會跳出異常通知,還是需要仰賴人員來進行手動排除;但換作應用ML系統的話,便可透過自我學習,來自動調整製作流程以解除異常狀況,無需人力介入便可自主解決,提升良率,達成「智動化」智慧製造(SmartManufacturing)的最終目的。

機器可以根據已收集的大量數據,經由建立模型對新數據進行推測,學習找出最佳解、改善效能。

圖/elements 懂得精益求精、提高品質產量的智慧工廠 一座運用智慧製造的半導體工厰,不但能自主克服製程中的疑難雜症,更能幫助提高晶圓的產量品質。

在研發方面,AI可以協助理解高複雜、高維度的製程開發挑戰,也可與ML軟體分析感測資料和檢測影響,進行品質管理與缺陷檢查。

此外,數據治理和數位分身,也是智慧製造的關鍵策略。

對企業整體的數據進行管理和控制,以提高數據的價值,將因為數據產生的成本風險降到最低,是數據治理(DataGovernance)的核心精神。

在兼顧資訊安全下,數據治理的體系能使跨部門間的數據共享更為方便暢通。

輔以AI及ML的運算,便可以使業務部門的客戶需求、供應鏈管理等資料,與工廠生產部門的設備控制與品管等流程,有更迅速緊密的配合,規劃好合適的未來生產計劃,指導人員進行相關作業。

如同我們可以在電玩游戲或社交媒體上,按照自己的個人形象,來打造自己的虛擬化身,工厰也能藉助現今的科技,來為產品的物理實體,在資訊化平臺或系統的虛擬空間中,打造一個類比實物的數位分身(DigitalTwin)。

數位分身模型之概念圖。

圖/wikimedia 數位分身也是物聯網的應用之一,半導體廠中,由傳感器所收集到的晶圓製造數據,在AI、ML和軟體分析的協助下被整合,對映成數位空間中「雙胞胎」的存在。

這位孿生兄弟不僅能夠隨物理實體的變化而即時做出相應變化,還可以提供無法在實體產品上測試計算的數據。

理想情況下,數位分身可以經由機器學習,分析過去的歷史資料或多重來源的數據,來推估實體的未來情境。

因此在危機或異常事件發生前,業者便可預先進行預測性的設備維護與產品的良率分析,比起傳統人力的判斷更加精確,降低技術風險,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工業4.0浪潮來襲,智慧製造是產業未來趨勢 運用通訊科技、資料庫和電腦系統達成全自動化生產,已不是新鮮事,如今人類社會正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一波浪潮。

主打網絡與機械相互連接的核心精神,導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物聯網感測與大數據分析等人機協作的智慧製造,是因應多變市場需求的時下趨勢。

在半導體領域中,企業龍頭台積電可説是數位轉型的成功案例,從二十年前的全自動化製造系統,如今致力於打造組織內部友善AI的工作環境,努力向智慧製造全面轉型。

數位轉型的技術支援不能沒有半導體產業製造的晶片,而如今數位轉型也有望帶領半導體產業突破產能吃緊、人才短缺的困境,走向智慧製造的新紀元。

以台灣在地企業的智慧製造覆蓋率而言,就已在短短6年內成長50%。

舉全台最大的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Taiwan為例,智慧製造相關的展商在近六年內的成長幅度也同樣攀升了50%。

今年高科技智慧製造特展將以歷年最大規模之姿登場,與全台最大半導體盛宴SEMICONTaiwan2022國際半導體展同期同地舉辦,匯集橫跨高科技製造業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業者、系統整合、軟硬體商及智慧製造需求端業者,如盟立自動化、倍福自動化、家登精密、攝揚企業、日商JEL等不容錯過。

今年高科技智慧製造特展將以歷年最大規模之姿登場,與全台最大半導體盛宴SEMICONTaiwan2022國際半導體展同期同地舉辦。

圖/SEMI 因應疫情下數位轉型成為全球企業的重要任務,今屆展覽中的「高科技智慧製造論壇」將由美光科技、LamResearch、RockwellAutomation、Siemens等知名企業專家以人工智慧工廠為主軸,探討GEC技術藍圖,內容包含五個部分包含數據管理、智能分析、數位分身預測等重點實務經驗分享,從晶圓厰到設備製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度,讓參與者得以探究AI智能工廠的前景和挑戰,跟上數位轉型的步伐。

除了智慧製造議題,展覽期間共有超過20場重磅級的國際趨勢論壇,豐富主題涵蓋先進製程、異質整合、化合物半導體、車用晶片、永續製造、半導體資安及人才。

論壇將在今年9月13日率先開幕,展覽則於9月14日至16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開場,規模創歷年新高,届時將有700間國內外指標性大廠共襄盛舉,現場將有2,450個攤位展出,完整串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目前展會參觀與論壇皆已開放報名,參與席次有限,有興趣者趕快手刀至官網報名起來! 註:晶圓(Wafer)是半導體晶體圓形的簡稱,是從半導體材料如最常見的矽,經過拉製、提煉等一系列處理過程,製成的圓柱狀半導體晶體經過切片、抛光而來。

這些圓形薄切片被用於積體電路製程中的載體基片,也可用來製作太陽能電池。

參考資料 半導體是什麼?晶片產業一次看懂AboutSEMISmartManufacturinginitiative【獨家披露】台積電數位轉型的下一步,靠AI推動全面轉型(上)【獨家披露】台積電數位轉型的下一步,靠AI推動全面轉型(下)泛科學:每分鐘15次的駭客攻擊,5G世代的臺灣資安挑戰——資安所王仁甫策略總監專訪DataGovernance–臺灣人工智慧行動網「數據治理」:人工智慧企業的基本功科技大觀園:從全自動化製造邁向智慧製造聯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興領域:9月焦點8】數位分身(DigitalTwin)技術發展趨勢與不同層次應用模式半導體資安的新挑戰!後疫情時代,如何全面打造半導體供應鏈數位韌性工業4.0大全,從淺到深一篇搞懂它!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144篇文章 ・ 267位粉絲 +追蹤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email protected]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4 2天前 你認為閱讀只需要用眼嗎?先聽懂,才能讀懂! 5 3天前 不想染疫,只要吃五種食物就好?沒那麼簡單! 1 3天前 只是買了標示不清的商品而已,會付上多大的代價?「資訊揭露」的必要與兩難——《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2 3天前 你認為閱讀只需要用眼嗎?先聽懂,才能讀懂! 5 3天前 運動聽音樂,讓你越動越活躍! 4 2022/08/19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4 2天前 史上第一個全腦世代!獨立、重視個體性、技能比學位更重要的「Z世代」——《全腦人生》 2 2022/08/24 RELATED 相關文章 AI是理科「主場」?AI也可以成為文科人的助力! 噔噔愣噔愣~縮小術!用光學微影把IC晶片變小了 洗澡時突然浮現:八叛徒的諾貝爾獎級專利,半導體的「平面製程」——《掀起晶片革命的天才怪咖:蕭克利與八叛徒》 舉起時代的火炬,推動科技革命的巨輪:蕭克利與他的接面電晶體——《掀起晶片革命的天才怪咖:蕭克利與八叛徒》 「真」最佳拍檔與他們的來電發明:史上第一顆電晶體的誕生——《掀起晶片革命的天才怪咖:蕭克利與八叛徒》 0 8 1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8 1 雲端是什麼?——《普林斯頓最熱門的電腦通識課》 商業周刊 ・2022/03/12 ・3015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google(23) 普林斯頓(3) 科技趨勢(3) 網路(42) 雲端運算(4) 電腦(50)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6)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1) 作者/ 布萊恩‧柯尼罕( BrianW.Kernighan)譯者/ 李芳齡 網路的普及 回想第六章中敘述的電腦運算使用模式,你有一台或好幾台個人電腦,你讓個別應用程式執行不同的工作,例如用Word製作文件,用Quicken或Excel做你的個人財務,用iPhoto管理你的相片。

這些程式雖可能連結網際網路以取得一些服務,但它們在你的電腦上運轉,你可以不時地去下載一個修補了漏洞的新版本應用程式,偶爾可能得購買一個升級版以取得新功能。

這個模式的本質是,程式和資料都在你自己的電腦上。

若你在一台電腦上修改了一個檔案,然後在另一台電腦上需要這檔案,你必須自己做轉移。

若你在辦公室或外出旅行途中需要一個儲存於你家中一台電腦上的檔案,那就麻煩了。

若你需要在一台視窗個人電腦和一台麥金塔電腦(Mac)上都有Excel或PowerPoint,你必須為兩台電腦各買一個程式。

上面說的這些情況,還沒把你的手機包含在內哦。

另一種不同的模式是愈來愈普及:使用瀏覽器或手機去存取及操作儲存於網際網路伺服器上的資訊。

Gmail或Outlook之類的郵件服務是最普遍的例子,你可以從任何一台電腦或手機存取你的電子郵件,可以上傳一封在本機上撰寫的郵件訊息,或是下載郵件訊息至本機檔案系統,但多數時候,你把資訊留在提供服務的伺服器上。

你不需要做什麼軟體更新,但不時會有新功能出現。

你通常是在臉書上跟朋友保持聯繫或觀看他們的照片,但交談及照片儲存在臉書,不是儲存在你自己的電腦上,這些服務是免費的,唯一可見的「成本」是當你閱讀你的郵件或查看你的朋友在做什麼時,你可能會看到廣告。

科技未來趨勢——雲端運算 這種模式通常被稱為「雲端運算」(cloudcomputing),因為網際網路被比喻為「雲」,沒有特定的實體位置,資訊被儲存於「雲端」的某處。

電子郵件和社交網路是最常見的雲端服務,但還有很多其他的雲端服務,例如多寶箱(Dropbox)、推特、領英、YouTube、線上行事曆等等。

資料不是儲存於本機,而是儲存於雲端,亦即雲端服務供應商的伺服器上:你的電子郵件及行事曆儲存於谷歌的伺服器,你的相片儲存於多寶箱(Dropbox)或臉書的伺服器,你的履歷表儲存於領英的伺服器等等。

雲端運算示意圖。

圖/Pixabay 雲端運算的問世,得力於多個因素的匯聚。

個人電腦變得愈來愈強大的同時,瀏覽器也是,瀏覽器現在能夠有效率地執行顯示要求很高的大程式,儘管使用的程式語言是直譯式的JavaScript。

對多數人而言,現在的頻寬及用戶端與伺服器端之間的延遲(等候時間)遠優於十年前,這使得資料的傳送與接收更快,甚至在你輸入搜尋詞時,當即反應你的鍵擊,在你還未輸入完之前,就列出一些建議的搜尋詞。

結果是,以往需要一個單獨的程式去處理的絕大多數使用者介面操作,用瀏覽器就能搞定,在此同時,使用一台伺服器去承載大量資料,執行任何複雜運算。

這種組織方式也在手機上運作得很好:不需要再下載一款行動應用程式。

以瀏覽器為基礎(browser-based)的系統的反應速度可以媲美以個別電腦為基礎(desktop-based)的系統,並且讓你可以從任何地方存取資料。

以來自谷歌的雲端「office」工具為例,它提供文書處理器、試算表、以及簡報程式,讓多使用者可以同時存取使用及更新。

(譯註:以瀏覽器為基礎的系統又稱為web-based,或稱「brower-servermodel」,簡稱B/S模式,指的是透過瀏覽器去使用網路上的軟體來執行各種工作;以個別電腦為基礎的系統又稱為client-based,或稱為「client-servermodel」,簡稱C/S模式,指的是必須在每台電腦上安裝各種軟體來執行各種工作。

) 雲端工具的快速崛起 一個受到關心的議題是,這些雲端工具會不會最終運轉得夠好而完全取代以個別電腦為基礎的版本。

你大概可以想像得到,微軟非常關心這個,因為Office軟體佔該公司營收的相當比重,而Office主要在視窗作業系統上執行,微軟的其餘營收大多來自視窗作業系統。

以瀏覽器為基礎的文書處理及試算表不需要來自微軟的任何軟體,因此將威脅到微軟的Offic及視窗作業系統這兩大核心業務。

目前,谷歌文件(GoogleDocs)及其他類似的系統還不具備Word、Excel、及PowerPoint的所有功能,但科技進步史中充滿這樣的例子――明顯較差的系統問市,搶走認為此系統已經夠好的新使用者,漸漸侵蝕在位者的市場佔有率,並且持續改進本身的功能。

微軟顯然很清楚這問題,實際上,為因應此問題,該公司已經推出雲端版本的Office365。

雲端工具的快速崛起。

圖/Pixabay 以網路為基礎(web-based,亦即以瀏覽器為基礎)的服務其實對微軟及其他供應商具有吸引力,因為易於採用訂閱收費模式,用戶必須持續付費以取得服務。

但是,消費者可能偏好一次性購買軟體,必要時再付費升級。

我目前仍然在我的較舊的麥金塔電腦上使用2008年版本的MicrosoftOffice,它運作得很好(在此應該稱讚微軟),而且,它仍然偶爾獲得安全性更新,因此,我並不急於升級。

雲端運算仰賴用戶端的快速處理及大量記憶體,以及伺服器端的高頻寬。

用戶端的程式是用JavaScript語言撰寫的,通常錯綜複雜。

JavaScript程式重度要求瀏覽器更新及快速顯示圖形資料,敏捷反應使用者的動作(例如拖曳)及伺服器的動作(例如更新的內容),這已經是夠難了,難上加難的是,瀏覽器版本與JavaScript版本之間的不相容性,需要雲端服務供應商找出傳送程式給用戶端的最佳方法。

不過,伴隨電腦運算速度愈來愈快,以及更加遵從標準,這些都在進步中。

雲端運算可以在「於何處執行運算」和「處理過程中把資訊寄存於何處」這兩者之間作出取捨,例如,使JavaScript程式與特定瀏覽器脫鉤的方法之一是,在程式本身裡頭包含測試,譬如:「若瀏覽器是Firefox75版,就執行這個;若瀏覽器是Safari12版,就執行那個;若為其他瀏覽器版本,執行別的。

」這樣的程式比較大,意味的是,需要更多頻寬來把JavaScript程式傳送至用戶端,而且,程式中增加的測試可能使瀏覽器運轉得較慢。

另一種方法是,伺服器可以詢問用戶使用的是哪種瀏覽器,然後傳送針對這款瀏覽器撰寫的程式,這程式可能更簡潔,執行得更快,不過,對於原本就小的程式,差異可能不大。

網頁內容可以用不壓縮形式傳送,這樣,用戶端及伺服器端需要的處理工作較少,但需要較多的頻寬來傳輸;或者,用壓縮形式來傳送網頁內容,傳輸時需要的頻寬較少,但兩端需要增加處理工作。

有時候,只有一端做壓縮處理,大型JavaScript程式經常被壓縮,移除所有不必要的空白,讓變數及函式使用一或兩個字母的名稱,壓縮後的程式是人類看不懂的,但用戶端電腦不在意。

儘管有技術性挑戰,若你總是能連上網際網路的話,雲端運算的優點很多。

它們供應的軟體總是最新的,資訊儲存於專業管理的、有大容量的伺服器上,客戶資料隨時都有備份,幾乎沒有遺失的可能。

一份文件只有一種版本,不會發生同一份文件在不同的電腦上可能有不一致版本的情形,而且,很容易即時共享文件及通力合作。

雲端服務的價格很便宜,個人消費者往往可以免費取得,但企業客戶可能得付費。

——本文摘自《普林斯頓最熱門的電腦通識課》,2022年2月,商業周刊。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商業周刊 6篇文章 ・ 1位粉絲 +追蹤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4 2天前 你認為閱讀只需要用眼嗎?先聽懂,才能讀懂! 5 3天前 不想染疫,只要吃五種食物就好?沒那麼簡單! 1 3天前 只是買了標示不清的商品而已,會付上多大的代價?「資訊揭露」的必要與兩難——《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2 3天前 你認為閱讀只需要用眼嗎?先聽懂,才能讀懂! 5 3天前 運動聽音樂,讓你越動越活躍! 4 2022/08/19 不用數學就可以解釋——相對論的著名想像實驗「雙胞胎悖論」 4 2天前 史上第一個全腦世代!獨立、重視個體性、技能比學位更重要的「Z世代」——《全腦人生》 2 2022/08/24 RELATED 相關文章 給你多少錢,才會願意放棄使用FB?社群軟體的體驗該如何被「金錢」衡量?──《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史上第一個全腦世代!獨立、重視個體性、技能比學位更重要的「Z世代」——《全腦人生》 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矽谷人的遠端工作模式和團隊管理——《矽谷為什麼》 從「工人智慧」到「人工智慧」——《普林斯頓最熱門的電腦通識課》 從零開始的電腦入門——《普林斯頓最熱門的電腦通識課》 繁 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