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撓”字的基本解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拼音 náo ; 注音 ㄋㄠˊ ; 部首 · 部外 ; 统一码 · 笔顺 ...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簡繁異體字 náoㄋㄠˊ部首手 部外12 總筆畫15簡體挠 挠摎𢪼繞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区U+6493 左右结构121121121121135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rffqqggudbbg54012 拼音náo注音ㄋㄠˊ部首手部外12總筆劃15統一碼6493筆順121121121121135 通 撓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撓náoㄋㄠˊ攪,攪動:“使水濁者,魚~之”。

擾亂,阻止:~亂。

阻~。

彎曲(喻屈服):~曲(qū)。

~折。

~志(屈節從人)。

百折不~。

搔,輕輕抓:~癢。

英語scratch;disturb,bother;submit德語kratzen(V)​,löschen,kratzen法語gratter,déranger,fléchir ©漢典 撓國語辭典 撓ㄋㄠˊnáo動攪擾、阻擾。

如:「阻撓」。

《左傳·成公十三年》:「離散我兄弟,撓亂我同盟。

」《莊子·駢拇》:「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

」屈服、屈曲。

如:「屈撓」、「百折不撓」。

《國語·晉語二》:「抑撓志以從君,為廢人以自利也。

」抓、搔。

如:「撓癢」、「抓耳撓腮」。

《水滸傳·第三一回》:「我的本事不要箱兒裡去取,正是撓著我的癢處。

」 ©漢典 【卯集中】【手】 撓·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撓《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撓·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唐韻】奴巧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巧切,𠀤鐃上聲。

【說文】擾也。

【釋名】物繁則相雜撓也。

【左傳·成十三年】撓亂我同盟。

【註】乃卯反。

或作摎。

又【說文】一曰捄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尼交切,音鐃。

抓也,搔也,亦擾也。

又屈也。

【孟子】不膚撓。

【趙岐註】讀平聲。

或作𢪼。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敎切,音鬧。

義同。

【左傳·成二年】畏君之震,師徒撓敗。

【史記·酷吏傳】所愛者,撓法活之。

【前漢·劉向傳】不撓衆枉。

又【唐韻】呼毛切【集韻】【韻會】【正韻】呼高切,𠀤音蒿。

攪也。

【前漢·鼂錯傳】匈奴之衆易撓亂也。

【註】火高反,其字从手。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爾紹切,音繞。

亦屈也。

與揉同。

又【集韻】【韻會】𠀤人要切,饒去聲。

纏也。

與繞同。

【史記·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繳繞。

或作撓。

又【集韻】馨幺切,音嘵。

撓挑,宛轉也。

【正字通】撓橈,从手从木,古互通。

與鐃从金,音同義異。

©漢典 【卷十二】【手】 撓《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擾也。

从手堯聲。

一曰捄也。

奴巧切 『說文解字注』 (撓)𢺕也。

此與女部嬈字音義皆同。

从手。

堯聲。

奴巧切。

二部。

一曰捄也。

捄篆下曰。

一曰?也。

是撓?捄三字義同。

©漢典 撓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nɑu˧˥唐代读音nǎu日语读音TAWAMERUMIDARERUMIDASU韩语罗马YO现代韩语요越南语nhéo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nau3[台湾四县腔]nau2ngiau2nau3neu1[客英字典]nau2[海陆腔]nau2ngiau2nau3neu1[梅县腔]nau2ngiau3[东莞腔]jau3[宝安腔]ngiau2lau2粤语naau4naau5潮州话nau1 近代音泥母蕭豪韻平聲陽猱小空;泥母蕭豪韻上聲撓小空;中古音曉母豪韻平聲蒿小韻呼毛切一等開口;孃母巧韻上聲㺒小韻奴巧切二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泥母豪部;泥母豪部;王力系统:泥母宵部;泥母宵部; 官话吴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撓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撓」說文‧手部「撓」「挠」「撓」 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異體字挠摎𢪼繞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夒(nao2)獿(nao2)摎(nao2)呶(nao2)怓(nao2)巎(nao2)憹(nao2)詉(nao2)蟯(nao2)䃩(nao2)㺀(nao2)硇(nao2) 同部首 㧗扔拡㧄掦揣撿捥摃攧挓揞 同筆畫 篑賩𠒴樓璜蝞㺘瞊䤱㾲蕩䴰 初中古詩詞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西汉·刘向《唐雎不辱使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