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文學史(上) - 博客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50萬字,撰寫時間長達12年,幾度修訂完整、詳細的作家、作品述評後殖民理論的文學觀點、論述及視野《台灣新文學史》,全世界台灣讀者必讀! 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博客來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0結帳 您好 ( 登出 )     登入     加入會員 購物金 購物金 0 儲值金 0 E-Coupon 0 張 單品折價券 0 張 會員專區 電子書櫃 線上客服 繁體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回博客來首頁 客服公告:配合政策、堅守防疫,各項服務提醒說明詳情 移動滑鼠展開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旗艦店 :::網站搜尋 全部 展開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影音 百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禮物卡 搜尋 熱門關鍵字 豪門謀殺案 不當決策 連假玩什麼 林冠宇 中文書 2022國際書展 2021年度百大 新書 預購 排行榜 選書 即將出版 特價書 香港出版 讀者書評 出版社專區 分類總覽 博客來中文書文學小說文學研究華文文學研究商品介紹 看大圖 !上頁 下頁 試閱 台灣新文學史(上) 已追蹤作者:[ 修改 ] 確定 取消 作者:陳芳明   新功能介紹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11/11/02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50元 優惠價:9折405元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60元 使用購物金最高可抵100% 詳情 1點OPENPOINT可兌換1點購物金,1點購物金可抵1元,實際點數依您帳戶為準。

如何獲得OPENPOINT點數?如何兌換購物金?詳見OPENPOINT說明 查詢我的購物金?登入會員專區 運送方式:臺灣與離島海外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可配送點:全球可取貨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 載入中... 我要寫評鑑 分享   OKAPI推薦 陳芳明:世界何其之大,能收留我的,就是文學 文/陳琡分2013年04月26日 星遲夜讀 第一次與陳芳明見面的人,可能多半會緊張得坐立難安,以為陳芳明可能是個嚴謹、凜然,甚至寡言的長者。

實際上,陳芳明的親切、幽默與開朗,偶爾會讓人忘了,他曾被列入黑名單而限制回返,及至1988年才得以結束流亡生涯、重新踏上台灣這塊土地;也因這段沉重的過往,他的兒子與甫出生不久的 more 【週二|台灣同志文學簡史】紀大偉:反共愛國與現代主義 文/紀大偉2012年06月12日 按照我的觀察,台灣文學中呈現同志的文本,最早至少可以向前推到1960年。

1960年,白先勇發表短篇小說〈月夢〉;1961年,白有短篇〈青春〉;1961年,姜貴有長篇《重陽》;1963年,郭良蕙有長篇《青草青青》;1967年,林懷民有中篇《安德烈紀德的冬天》;1969年,林懷民有中篇《蟬》。

進入1970年代之後 more   內容簡介 《台灣新文學史》,謹向所有台灣作家致敬!   近50萬字,撰寫時間長達12年,幾度修訂  完整、詳細的作家、作品述評  後殖民理論的文學觀點、論述及視野  《台灣新文學史》,全世界台灣讀者必讀!!   政大講座教授陳芳明重量級著作  《台灣新文學史》,華人世界驚嘆   陳芳明教授自1999年首度發表台灣文學史論以來,  歷時12載,鉅著《台灣新文學史》終告成書;  起自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於21世紀首個10年的群聲並起,  是目光深沉的百年回眸,也是給未來世代的期許之書。

  上一輪的文學盛世,奼紫嫣紅,繁花爭豔,都容納在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  下個世紀的豐收盛況,必將醞釀更開闊高遠的史觀,為未來的世代留下見證。

  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為精采的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做出最佳註記。

  《台灣新文學史》共分二十四章,本書(上冊)從第一章為始,至第十五章。

陳芳明以新的文學觀點、論述和視野,完整介紹、詳細敘述日據時代以來台灣社會的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之文學發展,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文學雜誌、文學社團、文學思潮演變、文學論戰、文壇大事等。

  《台灣新文學史》把台灣新文學的開展過程,劃分成殖民、再殖民、後殖民三階段,一步一步探索台灣作家的文學想像是如何從封閉走向開放,顯現台灣文學所展現出來的深度與高度。

從流離文學到在地文學,從階級議題到性別議題,從漢人書寫到原住民書寫;從本島到離島的作家,以豐富的藝術技巧向世人展現美麗的文學台灣。

左翼文學、皇民文學、反共文學、鄉土文學、現代主義、眷村文學、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同志文學、馬華文學、留學生文學……均一一羅列在內。

  《台灣新文學史》的出版,堪稱近年來台灣文壇及社會的重要大事。

作者簡介 陳芳明   從事歷史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陳芳明,1947年出生於高雄。

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他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受委籌備、成立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

目前獲聘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以顯其治學和教學上的卓越成就。

  陳芳明創作逾三十載,其編著的作品影響深遠,例如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等;其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見證了台灣社會的歷史變遷,而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在在呈現了高度文學造詣。

  在文學創作之餘,陳芳明的詩評集《詩和現實》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以及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批評建立新的研究典範。

  2011年,陳芳明終於完成歷時十二載的《台灣新文學史》,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打開新的台灣文學閱讀視野。

  目錄 序言:新台灣.新文學.新歷史∕陳芳明第一章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後殖民史觀的成立台灣新文學史的分期重新建構台灣文學史 第二章 初期新文學觀念的形成殖民體制的建立新興知識分子的角色台灣文化協會:大覺醒時代的到來文學觀念的奠基語文改革的發端 第三章 啟蒙實驗時期的文學政治運動的蓬勃發展張我軍:批判舊文學的先鋒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 第四章 文學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台灣民報》的文學成就鄉土文學論戰及其影響文學運動中聯合陣線的構成 第五章 一九三○年代的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文學結盟風氣的興盛台灣文藝聯盟的成立及其意義 第六章 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楊逵與一九三○年代的左翼作家王詩琅、朱點人與都市文學的發展一九三○年代的新詩傳統 第七章 皇民化運動下的一九四○年代文學戰雲下的文學社團:《文藝台灣》與《台灣文學》呂赫若:以家族史對抗國族史龍瑛宗:虛無的自然主義者 第八章 殖民地傷痕及其終結台灣文學奉公會與台灣作家張文環:台灣作家的苦悶象徵西川滿:皇民文學的指導者皇民文學考驗下的新生代作家 第九章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與頓挫再殖民時期:霸權論述與台灣特殊化日據時期作家與文學活動的展開來台左翼作家與魯迅文學的傳播二二八事件對台灣文學的衝擊 第十章 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文學認同與論戰吳濁流孤兒文學與認同議題的開啟戰後第一代作家的誕生認同焦慮:台灣文學定義與定位的論戰 第十一章 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戒嚴體制下的反共文藝政策戰鬥文藝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文學環境反共文學的發展及其轉折 第十二章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文學局限與突破鍾理和與《文友通訊》的台籍作家陳紀瀅與反共文學的發展林海音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文壇 第十三章 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聶華苓與《自由中國》文藝欄夏濟安與《文學雜誌》 第十四章 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現代主義路線的確立:「藍星」與「創世紀」詩社《現代文學》的崛起從《筆匯》到《文季》:現代主義的動力與反省張愛玲小說中的現代主義新批評在現代主義運動中的實踐 第十五章 一九六○年代台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流亡小說的兩個典型內心世界的探索現代小說的轉型留學生小說蔚為風氣 看更多   序 序 新台灣.新文學.新歷史   如果有一個書寫工程可以苦惱十年以上,可以使一位投入者從盛年走到黃昏歲月,而又終於沒有放棄,那一定是刻骨銘心的生命書。

站在時間的盡頭這邊,回望最初落筆的第一章,已經無法推測當年的心情。

能夠堅持走到這麼遠,魂魄深處其實已經落下許多歷史痕跡。

中間經歷的驚濤駭浪,曾經動搖最初的信心。

生命中,來自政治現實的打擊,兩度粉碎了對文學的嚮往。

第一次是在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發生,使年少的自由主義者陷入理想崩潰的狀態。

第二次是在二○○六年,綠色當權者爆發貪腐事件,使長年的民主追求者癱瘓在無邊的失落。

一息尚存之際,在寂寥的、不為人知的角落暗自舔舐傷口。

在最痛苦的時候,歷史書寫反而成為一種心理治療。

整個療程很慢,很冗長,很枯燥,卻容許一個脆弱的魂魄慢慢從黑暗深淵攀爬出來。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確實是龐大的挑戰。

所謂新,指的是現代的到來。

島上住民開始迎接現代文化的降臨,完全不是出自主觀願望,而是因為淪為日本殖民地而被迫接受。

因此,「現代」一詞所具備的意義,比起西方現代的崛起還要複雜。

如果是從社會內部緩慢改造,配合政治經濟的相應變革,而且是以漸進的速度慢慢前進,則現代化所帶來的文化衝突,就不可能那麼劇烈。

台灣的現代化卻是在殖民權力的裹脅之下,以最迅速的節奏在一夜之間席捲小小的海島。

新文學的誕生,正是台灣第一代知識分子所推展的啟蒙運動之一環。

透過文學形式的表現,一方面揭露殖民地統治的本質,一方面介紹世界最新的文化趨勢。

因此,從一九二○年代發軔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先天就帶有強烈的抵抗與批判,而且也與生俱來就是要追求自主與開放。

這本文學史寫得如此艱難,就在於它不能擺脫政治社會發展的羈絆,而只是專注於美學的挖掘與探索。

早期的文學作品,文化意義往往超越藝術精神。

具體而言,作家在遣詞用字之際,不能只是單純表現他們的感情,而必須同時表達思想上的困頓與政治上的挫折。

  十二年前開筆時就已經意識到,這本文學史需要兼顧藝術的演變與政治的流變。

這種雙軌思考,為的是要更貼近殖民地文學的本質。

畢竟,在帝國主義的控制下,文學已不純然是文字技巧的演出,其中還注入精神的凌遲與折磨。

從一九二○年代的思想啟蒙,歷經三○年代寫實主義的抬頭,以至四○年代前半葉的戰爭時期,非常鮮明顯示,台灣作家未嘗須臾偏離權力的支配與宰制。

在撰寫過程中,整個心靈可以感受台灣先人在飄盪時期所產生的悸動。

從第一章寫到第八章,大約耗費兩年的時間。

然而,完稿時卻赫然警覺,許多新的史料紛紛出土。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文學史料開始大量整理,無數台灣作家全集不斷推陳出新。

包括賴和全集、楊逵全集、張文環全集、龍瑛宗全集,都是在文學史定稿之後才付梓出版。

下筆太早,出版太晚,便暴露這本文學史的缺陷;然而感到欣慰的是,台灣文學研究已不再是受到邊緣化的學問。

對於任何一位作家的討論,不可能只是關在平靜的校園裡進行。

細讀前人的作品時,即使是一篇小說或一首詩,都可發現作家的內在靈魂,不時與外在現實進行無盡止的對話。

確切而言,台灣文學是最靠近台灣社會的一門知識。

  從第九章寫到第十八章,又艱苦跋涉了兩年,亦即橫跨蒼白的戰後初期,到一九六○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巍然崛起。

這是截然不同的文學風景,在殖民地時期,台灣作家書寫時,混融地使用日語、台語、白話文,卻備極艱辛地營造出規模有限的作品;而那段時期藝術成就最高的文學,竟然是使用日語來完成。

戰爭結束後,國語政策的強勢推展,使日據時代的作家不得不停筆或封筆。

五四文學的白話文傳統,開始傳播到台灣。

然而,在嚴苛的反共年代,台灣文學竟發生雙重斷層;一是與殖民地文學切斷聯繫,一是與三○年代中國左翼文學完全割裂,使批判精神與抵抗文化不免受到重挫。

在威權時代,凡是不符合政治要求的文學,都被劃入禁林之列。

不過,戰後台灣作家還是以迂迴的方式,繞過思想檢查而開始構築精緻的藝術心靈,那就是現代主義時期的到來。

一場壯觀的美學運動於焉展開,那幾乎是等同於另一次的文學革命。

作家的創作技巧,不僅進入深層的心靈世界漫遊,而且也挖出前所未有的感覺與想像。

文字的提煉與濃縮,使漢文傳統的藝術之美臻於高峰。

無論從詩、散文或小說來看,綿密的節奏,細膩的情緒,幽微的暗示,使作家的審美追求推到最遠的邊境。

這段時期不僅改寫白話文「我手寫我口」的脾性,也使生活語言昇華成為優雅絕美的文字表演。

  然而文學史書寫的進程,並沒有如預想那樣順利。

二○○六年,貪腐事件浮上檯面,對於曾經涉入政治運動的理想主義者,可以說遭逢前所未有的打擊。

本土的回歸,曾經是海外遊子的終極願望;民主的實現,也曾經是一個世代知識分子的崇高夢想。

在赤裸裸的政治場域,竟然見證當權者高舉本土的旗幟,而戴上民主的假面,毫無節制地讓自私的欲望氾濫。

事件驟然爆發,使長達三十年的生命追求立刻回到原始狀態。

整個戰後世代所押注的夢,最後證明是一場空幻。

如果一切必須從頭再來,不免開始追問:文學是什麼?藝術是什麼?歷史又是什麼?一個時代的最佳心靈,往往需要經過好幾個世代的奉獻與累積。

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卻抵不住一隻貪婪的手。

回望未完成的文學史手稿,所有的希望都搖身變成虛妄。

現實社會的崇高價值,若是無法定義,又如何去界定歷史上的藝術成就?那已經不是「挫折」一詞可以概括。

歷史上流浪的台灣,在那撩亂的時期,終於還是沒有找到回歸的道路。

  所謂本土,不應該是指島上的單一族群;所謂民主,也不應該是特權的代名詞。

從文學史的觀點來看,本土化與民主化,無疑是可以互相代換的同等價值。

自現代主義勃興以降,台灣文學發展能夠出現盛況,其實是匯入不同族群、不同性別、不同價值的書寫方式。

台灣文學能成其大,正是在於不擇細壤,也不擇細流;它容許差異,也容許多元,因此本土文學就是民主精神的最高表現。

權力往往只是興衰與更替,藝術則是繼承與累積。

在本土一詞誕生之前,台灣文學的成就早已存在;不能因為信仰本土的意識形態,就必須扭曲變造過往的藝術成就。

或者把前人的努力,都悉數收編到短暫的權力。

文學可以包容政治,如今卻發現政治在窄化文學。

如果容許這種粗暴態度,等於是把歷史上的文學記憶全然擦拭淨盡。

  在文學盛放的地方,正是受傷心靈獲得治療之處。

台灣島上所有的文學成就,不可為一時的政治信仰服務,更不可淪為一個庸俗當權者的工具。

對狹隘本土回敬的最佳方式,便是重新挺起史筆,以漂亮的文學反擊污穢的政治。

這本文學史重新開筆,是在二○○八年之後。

再次以文學的力量撐起意志,艱苦地走出生命中最黯淡的階段。

台灣文學在戰後最精采的階段,莫過於現代與鄉土之間的拉扯。

它意味著歷史轉型與社會轉型,究竟是開門接受外來的影響,還是關起門來進行自我營造?這個問題無疑是戰後台灣作家的最大考驗。

重新面對這段歷史之際,在內心確實湧起掙扎的感情。

作為一個本土派論者,畢竟還有一些意識形態的幽靈在作祟。

非得讓本土成為一種歷史的雄辯不可,也非得讓台灣成為鮮明的文學意象不可。

那種執念,使得手上的筆躊躇不前。

  反覆求索之餘,頓然有了深刻的覺悟。

本土不應該是神聖的人格,也不應該是崇高的信仰。

它其實是一個開放的觀念,所有在歷史之河漂流的族群,所有在現實之鏡映照出的移民,選擇在海島停泊時,他們的情感與美學也都匯入了本土。

台灣原是一個流動的空間,除了原住民之外,所有的族群都是移民的後裔。

台灣文學是一張拼圖,也是一塊拼布。

每個世代、每個作家都致力於剪裁的藝術,注入他們最好的想像,運用他們最好的手法,為的是使這個海島變成無懈可擊的美好圖像。

  這本文學史的詮釋角度,是從後殖民史觀出發。

後殖民的觀念,長年以來,往往受到誤用與濫用。

似乎只要站在批判和反對的立場,就可完成後殖民的解釋。

台灣文學從殖民體制與戒嚴體制掙脫出來,確實負載累累的傷痕。

台灣文學的前輩作家,嚐盡被損害、被欺負的滋味。

然而,流血與流淚並不等於文學,或如魯迅所說,恐嚇與辱罵不是戰鬥。

他們能夠從文化廢墟中重新站起來,並不是百般珍惜曾經有過的苦難與痛楚,而是通過文學藝術的洗禮,擦拭血跡與淚水,成為脫胎換骨的高尚人格與高貴靈魂。

文學如果是一種救贖,它本身就是最好的武器,對人間的醜惡與污穢展開無盡止的淨化。

文學史是一段去蕪存菁的過程,剔除剩餘與殘餘,勇敢面對強權,卻不為強權收編。

  真正的後殖民文學,在於消化歷史上所有的美與醜,把受害的經驗轉化成受惠的遺產。

獻身於藝術的追求者,在於卸下權力的枷鎖,走出思想的囚牢,以旺盛的創造力、生命力,換取豐饒的美學。

傑出的藝術作品,就是最好的戰鬥,也是最好的批判。

在一九六○年代現代主義運動後,台灣文學能夠產生動人心弦的作品,正是因為擺脫了仇恨,也超越了辱罵。

藉用壓縮的精緻文字,烘托出整個時代的苦悶與幽暗。

在七○年代鄉土文學運動中的最佳作品,往往是在庸俗的故事裡,彰顯人性的寬容與無私。

進入八○年代以後,當威權體制開始鬆動時,女性文學、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能夠開闢全新的天地,就在於透過文字藝術嘲弄權力、調侃歷史、挑逗主流。

後殖民作家深深理解,文學是跨世代、跨國界的藝術,不會被歷史情境綁架,也不會淪為政治權力的人質。

在歷經苦難之後,提煉出來的文學,反而是以開放寬容態度,到達昇華救贖的境界。

  斷斷續續寫了那麼長久的日子,受盡寂寞時光的凌遲。

終於敲下全書最後一個句點時,所有的折磨立即消失無蹤。

卸下精神上的枷鎖時,看待世界的方式全然翻新。

對於海島釀造出來的文學,更加具有信心。

值得期待的是,更好的文學在不久之後必將持續誕生。

純粹的藝術,必須經過幾個世代才能提煉出來。

台灣的民主化還在盤整階段,能夠有現在的文學成就,已是不容易的收穫。

真正發光發亮的作品,應該會綻放在未來的盛世。

許多朋輩對網路文學頗感憂心,認定年輕作家不可能創造傑出作品。

這本史書固然未及寫入網路文學,卻不贊同這種悲觀看法。

文學的技巧與形式,永遠隨著時代的更新而不斷發生變革。

白話文運動曾經使傳統保守者痛心疾首,但是經過十餘年的文學革命之後,成熟的作品便源源不絕問世。

現代主義運動在台灣崛起時,也使文學革命者胡適發出焦慮之聲。

他並未意識到那是另一次的文學革命,藝術的全新時代就要開啟。

如果預言沒錯,網路文學應該是第三次的文學革命。

新世代作家不可能偏離網路時代,他們將在虛擬空間寫出具體的新感覺與新語言。

  這本文學史的撰寫,無疑是台灣民主化過程的產物。

整個書寫過程,再三與現實的政治波動交錯而過,其間擦出的熾熱火花,只有在埋首振筆之際才能深深體會。

曾經發生的流亡經驗,遭遇的民主災難,都消融在複雜曲折的字裡行間。

能夠為精采的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留下見證,那是生命中所能接納的最好祝福。

我的家國、我的時代正要進入一個盛世,迎接之際,樂於以這本文學史的完成,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後來的新世代致意。

擁有如此豐饒的文學遺產,當可預期下個世代將抵達更輝煌的藝術峰頂。

陳芳明 看更多   詳細資料 ISBN:9789570838978叢書系列:無叢書系列規格:平裝/416頁/23x17x2.0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文學研究>華文文學研究   內容連載 第15章1960年代台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台灣文學的黃金時期出現在1960年代。

戰後第二世代的台灣作家在這個時期宣告成熟,對於文學技藝的追求與營造頗具信心,對於中文書寫的把握與表達也卓然有成。

在封閉的政治環境中,他們所創造出來的文學,有許多作品在日後都成為重要的傳誦,甚至有些作品在稍後也升格成為經典。

在文學史上,很少有一個時期像60年代那樣,作家的陣容相當整齊,在小說、散文、新詩、評論等方面,無論是質與量都產生了非常可觀的作品。

他們所構築起來的藝術高度,無疑是後來作家企圖要挑戰並超越的。

1960年代可以定義為黃金時期的原因,乃在於這段時期的作家為台灣文學開發了全新的感覺與想像。

他們的嘗試與實驗為後來的作家闢出了極為炫麗而豐碩的文學思考。

沒有60年代台灣作家的藝術突破,幾乎就沒有後來70年代鄉土文學更為扎實的經營,也就沒有80年代女性主義文學的崛起。

60年代的台灣作家,鑄造了分量厚實的典律文學。

他們展示出來的繁複技巧、審美原則、語言鍛鍊與內心世界,在台灣文學史上都是前所未見。

高度權力支配的再殖民體制,在這個時期縱然仍然進行嚴密的思想檢查,畢竟已經不能控制作家的消極抗拒。

在這場規模巨大的現代文學運動中,不僅是以學院派為中心的作家群開拓了廣闊的版圖,即使是本土作家、女性作家與軍中作家也都投入了澎湃洶湧的文學風潮之中。

他們也許未能直接觸探敏感的政治禁區,但是通過情緒與欲望的挖掘,等於是偏離了反共文藝政策所規定的方向。

他們不再遵從官方論述所宣揚的人性光明與健康寫實,而對於人類內心幽暗與人格殘缺的一面投注以虔誠的凝視。

所謂崇高、偉大、悲壯、遼闊,以及所謂道德、性善、教化等等的正統美學,已不能完全適合現代作家的思維。

1960年代台灣文學開始出現頹廢、沉淪、墮落、卑賤等等負面的書寫。

這種負面,可能不具嚴格定義的批判精神。

但是,它卻是以「反」與「否定」的姿態出現,對於傳統文學而言,這方面的開發幾乎是缺席的、空白的。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60年代的台灣現代文學誠然填補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巨大缺口。

流亡小說的兩個典型台灣小說中的流亡精神,自日據時期以降一直是重要的主題。

這種精神在現代主義思潮的衝擊下,變得特別鮮明而深刻。

在西方的現代主義中,流亡原是指都市文明的興起,使得人類的田園生活成為永恆的鄉愁。

在工業文化與機械文明裡,人類的傳統價值日益衰微,而新的道德規範卻未建立,使心靈的寄託頓然喪失依靠,產生了飄泊不定的異鄉人情緒。

人在現代社會的自我放逐,是無可挽回的宿命。

現代文學的重要關懷,正是對於這樣的宿命進行反思、抗議與爭辯。

相形之下,台灣現代主義中的流亡精神脫離不了政治環境的影響。

就外省作家而言,他們的第一代由於國共內戰的對峙而被迫選擇離鄉背井的歲月,終於與自己的土地徹底脫節。

他們懷有強烈的孤臣孽子情結。

1950年代的懷鄉文學,幾乎可用「孤臣文學」來概括;那種巨大的流亡圖,是由無數不同的離散故事組合起來的。

然而,第二代外省作家已不能繼續停留在消沉的懷鄉情緒之中,他們勇於掙脫歷史的包袱,企圖在台灣的全新時空裡為自己的放逐宿命尋求出口。

看完整內容連載 會員評鑑 TOP 會員評鑑等級 ,共 1 位評分。

我要寫評鑑 感謝您為本商品發表您的看法,這是專屬於博客來會員的發表園地。

看更多書評請前往【讀者書評】專區 全部(1) 良好(1) 普通(0) 極差(0) 無評鑑(0)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同類商品新上架 1. 月光變奏曲(三) 2. 月光變奏曲(套書共五冊) 3. 月光變奏曲(四) 4. 月光變奏曲(五) 5. 月光變奏曲(一) 本類新品熱銷 1.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 2. 長生石的守護者(《養心》《修煉》作者最新作品) 3. 如果我有勇氣失去你【限量書衣海報作者親簽版】 4.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 5. 不在場證明 本類暢銷榜 1. 文豪酒癮診斷書 2. 厭世廢文觀止:英雄豪傑競靠腰,國文課本沒有教 3.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4.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5. 厭世國文教室:古文青生涯檔案 訂閱電子報 想獲得最新商品資訊,請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於我們 關於博客來 關於PCSC 隱私權政策 服務條款 人才募集 利害關係人專區 會員服務 加入會員 新手上路 會員分級 訂閱電子報 24小時隔日取貨 行動博客來 切換行動版 合作提案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加入供應商 AP策略聯盟 異業合作 客服中心 查詢帳號密碼 客服信箱 客服中心Q&A 線上客服 好站連結 OKAPI 閱讀生活誌 青春博客來 售票網 博客來Youtube 博客來粉絲團 得獎認證 天下雜誌2017金牌服務大賞 2016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SSL憑證服務 數位時代2012年台灣網站100強 電子發票推廣標章 dpmark資料隱私保護標章 數位時代2011台灣電子商務TOP50強 行政院環保署B2C網購包裝減量標章。

包裝減量。

環保材質。

循環包材。

客戶服務專線:02-26535588傳真:02-27885008服務時間:週一~五8:00~19:00,週六~日、例假日9:00~18:00,365天全年無休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臺灣115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1弄18號B1之1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96922355-00000-9 Copyright©since1995books.com.tw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