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照過來,小孩不落跑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過,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6位主治醫師幾乎個個都是溝通高手,小孩不但不落 ... 「當一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要likable(討喜、可親),小孩子才願意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每日報 首頁 看文章 心靈 情緒紓解 醫生照過來,小孩不落跑 收藏 圖片來源/許育愷 瀏覽數21,973 2011/05/27· 作者/王梅 ·出處/康健雜誌 第151期 放大字體 很多小孩害怕看醫生,這些穿著白袍的大人不是逼他們吃藥、打針,就是擺出一副令人生畏的撲克臉孔,尤其是精神科醫師常被污名化。

不過,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6位主治醫師幾乎個個都是溝通高手,小孩不但不落跑,彼此還經常玩成一片。

「當一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要likable(討喜、可親),小孩子才願意配合看診,」林口長庚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對他的團隊深具信心。

吳佑佑醫師就是其一,這位劉嘉逸口中「女俠型」的精神科醫師,會為孩子挺身而出、仗義執言,並且總是讓她的小病人服服貼貼。

她在診間放了許多玩具,讓孩子玩耍作樂,可以在比較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就醫。

如果是遇到叛逆期的青少年,她常直呼他們「小鬼」、「老大」,甚至於模仿他們說話的口氣,偶爾也和他們互相鬥嘴。

「好玩啊,很有挑戰性,」吳佑佑坐在辦公桌前,一手按著電腦滑鼠,一手撐著腮梆子,坦率地迸出這句話,「我並沒有比較厲害,很多時後我也會詞窮。

」一邊玩耍拌嘴,一邊看病這些玩樂、拌嘴的背後,其實都有診療意義,利用玩具可以觀察孩子手指抓握的精細動作、語言表達及認知能力、人際社會互動發展能力等。

譬如,自閉症兒童在學齡前語言發展多半是遲緩的,在社會互動能力較不會與人有情感的表達及互動。

吳佑佑憑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看診功力,以及家長提供的資訊,再使用一些臨床量表及測驗工具,幫助確定診斷。

吳佑佑看診的獨門絕活之一,就是可以用很詼諧、幽默的方法,讓孩子深切感受「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一起來面對問題」。

廣告 舉例而言,如果有青少年抱怨「學校老師很機車」,她會接口,「是喔,我也覺得老師在處理這件事的態度讓人不喜歡,除了氣他很機車之外,我們有什麼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這是一種看診技巧,先同理他,再一起想辦法,「當大人的態度是開放的,這些青少年很快就『買單』,滔滔不絕講出自己的心事,」吳佑佑的一位同僚觀察。

具有24年臨床經驗的吳佑佑,原本念數學系,大三那年在母親的堅持下改念醫科,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後,進入兒童青少年精神領域,之後又受到前輩宋維村教授影響,決心以自閉症為專業研究主題。

因為早期國內對自閉症的醫療服務有限,她發現這群人最需要幫忙,自覺該為他們做些什麼,「太多人不了解自閉症有溝通及情感發展的困難,他們真得很寂寞,」不改俠女性格的吳佑佑表示。

自閉症不像某些精神疾病,譬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可以使用藥物及行為矯治,大多可以達到治療成效,臨床上自閉症迄今仍無有效的藥物治療,雖有特殊教育,但核心症狀無法根治,「雖然我真心希望能發明某種神奇的藥物,一夕之間可以把他們的病治癒。

」不過,吳佑佑並不氣餒,只要小病人的生活功能有進展,就不算失敗,或者找出他們在某些方面的特殊優勢,「這會讓我有偷偷小小的驕傲,」她露出愉悅的表情。

廣告 本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吳佑佑可以感受家庭中如果有一個自閉症小孩,照顧負擔會有多沈重,不少自閉症家長因不堪身心長期煎熬,自己也有憂鬱傾向,這時兒童心智科醫師不僅要幫助孩子,更要幫助家長。

像媽媽一樣包容還有一些年長的父母跟她掏心挖肺吐苦水,他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將來自己死了,孩子該怎麼辦」。

吳佑佑直言不諱,「拜託你們先做好信託基金管理,安排好孩子的未來,以免將來有人跟孩子爭遺產。

」吳佑佑表示,幾乎每個自閉症家庭都有一段辛酸故事,自己無法替這些父母過日子,但至少可以當他們的傾聽者,提供中立客觀的建議。

最近她積極參與「自閉症基金會」提出的「榮星計畫」,推動社區安養照顧模式。

為了爭取自閉症兒童的權益,她照例挽起袖子,衝到第一線和他們並肩作戰,「這是我在長庚20幾年的訓練學會的事,就是知道該如何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兒童心智科另一位自稱「喝長庚奶水長大」的黃玉書醫師,在她的同僚眼中,研究與臨床都做得相當出色。

2007年,林口長庚成立全國第一個「兒童睡眠障礙中心」,黃玉書是台灣目前唯一鑽研兒童睡眠障礙的精神科醫師,近年在歐美醫學期刊陸續發表了30餘篇相關論文,並多次應邀赴國外醫學會發表專題演講。

廣告 小孩睡眠不好,影響白天的行為情緒,甚至心智發展。

近年來,神經醫學與精神醫學專家注意到兒童發生睡眠障礙的狀況愈來愈多,發生率最高是在5~10歲階段,約有11%~30%的小孩有睡眠困擾,而且大多為心理因素,臨床統計佔60%。

怕鬼、怕黑、怕惡魔,甚至怕貓、怕狗,都可能成為孩子睡不著的元兇,還有些小孩是因為父母無心的一句話「哥哥比較乖」、「妹妹比較漂亮」或者「在幼稚園裡和小朋友爭吵打架」,都讓他們夜晚失眠。

長庚兒童心智科擁有全國最高的看診量,平均每月近2000人次,黃玉書就佔了800人次,經常「從早晨看到黃昏,從黃昏看到黎明,」她的一位後輩、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形容,「具有媽媽的溫柔與包容」是黃玉書的看診風格。

有時候,需要治療的不僅是小孩,還包括大人,遇到會「揮」、會鬧的家長或家屬,黃玉書照樣可以好言好語,不被激怒,曾經為了讓一名歇斯底里的媽媽充分了解治療過程,她足足解說了一個多小時,「有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在處理父母的怒氣,」梁歆宜說。

精神科醫師也會有情緒低潮,尤其碰到很棘手的個案,難免會沮喪挫折。

吳佑佑常藉著打電腦遊戲發洩壓力,黃玉書則是在醫院的地下街購物、閒晃,暫時跳離。

這群兒童心智科醫師不把看診當成苦差事,很懂得自娛娛人,回到診間,又是生龍活虎。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主治醫師 兒童心智科 吃藥 害怕看醫生 小孩 打針 林口 精神科 醫師 長庚 您正在閱讀《康健雜誌》151期 對抗小兒過敏你該知道的7件大事 前瞻未來,投資在兒童 做對三件事,不會錯失孩子的成長關鍵 更多本期內容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熱門文章 1. 第三劑疫苗怎麼選?時間隔多久?第三劑混打攻略一次看 4. 腎臟癌的症狀 2. 牙齦流血、口臭? 7個錯誤刷牙習慣,當心牙齒壞光光 5. 疫苗打氣再探低!指揮中心祭出2大催打措施,否認強迫民眾接種 3. 疫苗混打效果、副作用比較》混打BNT、莫德納誰較好?5件事先評估 6. 獨家專訪楊定一博士》筋膜是從頭到腳完整「活」組織 連結身心健康的橋梁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飲食新知 每天6.7克黑巧克力,遠離心臟病 最新專題 親愛的自己你,還好嗎?2021傾聽自己點亮心光|康健雜誌x雅詩蘭黛集團 2021CHR健康企業公民得獎名單 中醫順時調養|24節氣養生口袋日曆 【2021國病大調查】不吸菸的肺癌,怎麼來的? 測測看你的心血管罹患風險值|避免急性心臟病發 保健懶人包 2021CHR健康企業公民得獎名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