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通各社區網站-南投縣埔里鎮水頭社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負責人:, 吳勝輝, 聯絡電話:, 未公開. 聯絡人:, 陳富民, 傳真:. 組織人數:, 150人, E-mail:, 未公開. 聯絡地址:, 水頭里水頭路44之1號 ...      回社區通首頁│社區知識+ 歡迎您      南投縣埔里鎮 南投縣埔里鎮水頭社區 洄家文化祭 +更多活動 新聞 社區BBCALL 台灣社區通使用者操... 社區通上傳資料出現... 號外~號外~臺灣社... 鄉親們請來做個年度... 停機公告 關於我們 社區成果 社區小故事 社區影音 社區相簿 留言板 文件下載 地圖導覽 統計資料 今日人數:3 累計人數:5292 發表文章:1 相片數量:9 回應數量:0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陳富民   聯絡地址: 水頭里水頭路44之1號   聯絡電話: 未公開   傳真電話:   關於我們 基本資料 特色快照 組織基本資料 組織名稱: 南投縣埔里鎮水頭社區發展協會 成立時間: 1996-11-01 負責人: 吳勝輝 聯絡電話: 未公開 聯絡人: 陳富民 傳真: 組織人數: 150人 E-mail: 未公開 聯絡地址: 水頭里水頭路44之1號 社區基本資料 社區名稱: 南投縣埔里鎮水頭社區 社區網址: 無 所在位置: 南投縣埔里鎮 社區戶數: 戶 社區人口數: 人 經常參與社區工作人數: 人 主要族群:   發展重點: 綜合類  工作重點與發展困境:   未來發展願景與工作目標:   社區簡述: 水頭社區簡介水頭社區是一美麗、清新、翠綠的農村社區,其地理位置位處埔里盆地的東南嵎,水頭山座落其邊緣,與魚池鄉共和村相隔為鄰。

行政區域為一、二、三、四、五及十二、十三鄰,面積約5平方公里,為一狹長之地理區域。

埔里有兩大水系,是早期埔里開發時期重要的灌溉水源,一是東北方之眉溪,另一就是南港溪(又名南烘溪,日據時期稱為耶馬溪),而南港溪係從魚池鄉流經本社區轄區旁側之水頭山至埔里盆地的,這就是本社區「水頭」名的來源,因為它本是埔里水之源頭。

往昔此溪水充沛清澈,魚蝦優游其中,現在因沿線設堰截流供農民種植筊白筍之用居多,故河水淙淙「烘烘」之聲較往昔少了很多,殊為可惜。

然水頭山下有一鳳雛生態公園,係早期開墾水頭地區之先民引南港溪水之灌溉水圳,後經南投水利會斥資綠美化之公園,於民國100年3月12日轉由本社區協會認養。

此一公園有自行車步道、有涼亭、有生態池魚群悠游、步道旁有花木翠綠生意盎然、空氣清新,實乃休憩散步運動的絕佳美地。

本社區主要交通要道為投131縣道,在轄區內約有五公里。

大部份民宅並不集中,散佈道路兩旁。

此路最為可觀之處在水頭隧道(臥龍洞、牛洞)至魚池鄉共和村一段,約有一公里之長,南港溪流經路旁,路與溪夾在陡峭的兩山之中,山蔭及樹蔭,形成本地段終年涼爽。

因日照不多,疲憊的旅者一進入本地段,即可感受一陣清涼山風襲來,滿面舒爽,會不自覺地吹起口哨來。

此路段尚有臥龍洞以及姐妹橋,因交通需求改變,現已退役,,僅留下斑駁的空洞及孤單橋墩佇立在山間及岸邊,訴說著曩昔的風光。

雖是如此,然不能掩蓋此風景秀麗,山璧陡峻之壯,故素有「小太魯閣」之美稱。

社區中段有台糖公司在二十餘年前種植南洋杉及肖楠樹苗,現已高聳成林,面積約有一公頃,整片綠油油,肖楠樹梢成為白鷺鷥及夜鷺最佳之築巢之處,此處白鷺鷥及夜鷺約有三、四百隻,齊飛天空,白點晃移,不管天空是白是黑,是紅是藍,均是一幅美麗的動態圖畫。

它們一大早飛出覓食,傍晚倦了歸巢,停佇樹梢,相互吱吱喳喳,交換心得與情報,熱鬧非凡,這是最動人的自然聲音。

社區居民百分之九十務農為生,且大多數種植筊白筍,因有南港溪水的冷冽、清澈之涵養,故種植出來之筊白筍品質極其優良且有大的產值。

近來農民種植筊白筍之技術提高,四季均有產出。

少部份農民種植水果如黃金果、嘉寶果(樹葡萄)、紅龍果及園藝觀賞樹如五葉松之經濟作物。

社區內經營民宿業者亦有之,約有四、五家,可提供旅者一個駐足或體驗農村生活之處。

金龍宮是本社區居民之信仰中心,主要供奉太子爺李娜吒,相傳早期水頭開墾後不久,鬼魅搔擾本地區,特從鄰地請來太子爺李娜吒鎮守,從此鬼魅離去,家安宅吉。

金龍宮不但是居民朝拜之地,同時也是社區居民舉辦活動、上課學習或是開會的綜合性處所。

私立均頭國中小學座落在本社區中段,是高雄佛光山數個教育機構之一,也是本社區唯一的教育機媾,其學生大都來自全省各地。

該校與本社區保持一良善的關係。

學校旁另有創世紀十字軍埔里社區中心,提供中輟生教育之傳習所。

交通部南投監理站亦在學校旁設立埔里分站,佔地約三、四公頃,提供大埔里地區居民便於辦理考照及其他交通業務。

台灣電力公司變電所是早期居民共同的記憶,高高的圍牆,高不可測;想要進入,一定要通過警衛,那是一般人不可能入內的禁地。

現則不同以往了,面紗已掀,神秘不再,已成為本社區的部份。

本社區居民善良純樸,團結意識高,凡社區內遇有婚喪喜慶,左鄰右舍會自動聚集,相互幫忙,男丁架設及拆除遮陽棚;婦女們亦前往作粿或動動針線,這是本社區早期留存至今尚未消失的寶貴人情味,此乃本社區意識凝聚的基礎,當可強化並擴大之。

  社區快蒐 社區小故事 相簿 影音 社區剪影 不知不可 必知產業 必遊景點 必了人物 必吃美食 必曉節令 訂閱聯播  聯絡我們│隱私權政策 本網頁內容由社區自行維護,不代表本部立場 版權所有©文化部最佳瀏覽環境:IE10.0以上版本.螢幕解析度1024x76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