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痛過的醫生,才能治療病人。」原來擁有同理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周志建,敘事治療是他的最愛與專長,心理諮商不是他的工作,是他的志業。
... 漸漸地,不再跟人家講我生病的事,以免必須重複回答那些對我一點都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5/02/20,書摘PhotoCredit:[email protected]
ZouChi現任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編輯深深地思考,輕輕地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周志建,敘事治療是他的最愛與專長,心理諮商不是他的工作,是他的志業。
在經歷一場大病後,他獲得許多對生活的反思與改變。
原來,「同理」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每次掛完朋友的問候電話,我的心情都十分沮喪。
明明知道朋友是關心我,想了解我的病情,但我卻常常有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說」的窘況,單單一個「坐骨神經痛」的醫學名詞並無法將我的痛給完全「解釋清楚」,儘管我再怎麼描述,我知道,聽的人一定似懂非懂、完全無法領會我痛苦的十分之一。
其實,在病痛中的身心折磨與艱苦,有時是連自己都講不清楚的。
言語其實是有它的限制,現在完全體悟。
久而久之,對朋友的關心問候,我漸漸失去了耐性。
「你怎麼會這樣呢?」這個問題叫我無從答起,甚至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怎麼年紀輕輕就得這種病?」這樣的話,讓我感覺被指責,好像我沒把自己照顧好,才會讓自己生病。
(你以為我願意啊?)「有沒有看醫生?是看中醫還是西醫?」當然有,不然早痛死了,不過我不想把我的就醫史重新報告一遍,沒力氣了。
漸漸地,不再跟人家講我生病的事,以免必須重複回答那些對我一點都沒有益處的問題。
當下,既孤單、又無奈。
於是,我漸漸明白並接受一件事:原來,生病這件事,只能一個人,獨自承擔。
天啊,同理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
如果你天真地以為:「語言抵達之處,就是生命抵達之處。
」那就表示,你根本沒有痛過。
有些經驗,是語言無法傳達的,更是無法用語言去同理的,請相信我。
我曾幫一本新書寫序(《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這本書是在講疼痛經驗,誠如書上所言:我無話可說。
事實是,當一個人在劇烈疼痛時,他是無話可說的。
在那樣的時刻裡,我們完全孤立、與世隔絕。
只有在事後—幾個小時、幾天、幾週,甚至是幾年之後—語言才重新變得可能。
完全正確,此話講到我心坎裡。
我知道朋友想關心我,想為我做點什麼,但是,為什麼他們給出來的語言,總叫人感到沉重、負擔、無言?如今回首,我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朋友那些問話都是一種「左腦」思維,什麼是左腦思維?據稱左腦的功能是屬於「邏輯、分析、理性、判斷」,換言之,那是一種「問題解決」的思維,也是很「doing」的思維。
依照布魯納(J.S.Bruner)的說法,他稱之為「命題性的思考」(propositionalthinking)。
這樣的思維是理性的運作,急於想解決問題,卻無法貼近人的感受,理解人的情緒與需要。
原來如此,那要怎麼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同理呢?布魯納在晚年提出所謂「故事性思維」(narrativethinking),那是一種比較運用「右腦」的思維,右腦的功能是「情感的、情緒的、直覺的、創造的、美學的、藝術的」,就是所謂的「being」。
being是一種生命純粹存在的狀態,它不是運用頭腦、沒有企圖心,那是一種專注當下,用整個感官(甚至身體)去感覺、去感通別人的全心全意狀態。
喔,懂了。
我真的不怪朋友無法同理我,這不能怪他們。
我們的左腦會越來越發達,這跟我們從小的教育及文化有關。
在科學、理性的教育裡,我們一天到晚只被教導要如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去「理解他人」,不是嗎?這讓我想起另一本書《暗潮下》。
作者馬大.曼寧是一個執業的心理醫師,這本書在講她自己從事心理工作的故事。
馬大是一位很有反思的心理醫師,她坦言,唯有當自己也遭逢憂鬱症之苦時,她才真正體會到:以前她治療個案所遭逢的身心苦楚,是如此艱難與不堪。
書中,有一段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一位與她晤談了一段長時間的癌症病人因腫瘤復發又住院去了,當時她跑去醫院探望這位個案,個案問她:「你知道你曾對我說過最棒的一句話是什麼嗎?」當時馬大醫生很努力搜尋所有的記憶,想找出曾經對個案說過的智慧話語,但腦中卻是一片空白。
此時,病人轉過頭看著她,給出線索:「你還記得當時我打電話給你,告訴你我癌症又復發時,你對我說的話嗎?」馬大再度努力回想,還是想不出來。
病人只好公布答案:「你哽咽了半天,然後說:『這實在太慘了!』」這個回應帶給馬大醫生極大的震撼與顛覆。
她在書上如此反思著:「我在心理治療領域接受了這麼多年的專業訓練,也累積了不少臨床知識經驗,但是,對這個垂死的病人而言,這幾個月的治療效果,竟然比不上『這實在太慘了』這句同理的話。
」是的,沒錯。
我的經驗也是如此。
那一整年眾多來電關心的朋友中,唯一最能同理我的話,就是那句:「哇,太慘了,好辛苦。
」而能夠說出這樣話的人,大多是有「痛」過的人。
跟馬大醫生一樣,這個病痛經驗,讓我對生活在劇痛中的人,長出更多的同理心。
「唯有痛過的醫生,才能治療病人。
」此言果真不假。
痛,不管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痛,其實都一樣難當、一樣折磨人。
在痛的煎熬中,人會產生莫名的自我質疑、批判、沮喪、絕望,這樣的心情,絕非外人所能理解。
所以,現在的我也絕對不會輕易去對我的案主說出:「我了解你。
」這樣膚淺自大的話語了。
書籍介紹《把自己愛回來:改寫生命腳本的療癒故事》,方智出版作者:周志建,敘事治療是他的最愛與專長,心理諮商不是他的工作,是他的志業。
在經歷一場幾乎奪走一切的大病後,他獲得許多對生活的反思與改變。
這本書寫的是作者歷經一場大病之後,對生活的反思與改變。
他發現,那場病痛其實是上天給的「恩典」。
因為那場病,讓他開始力行「減法」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回歸單純,感受生命的純粹與美好。
如果,你的人生剛好也走到十字路口;如果,你最近對生活也感到茫然迷惘,那麼,這本書裡的故事,或許會幫你的生命找到一個「出口」,把你從一成不變的生活裡,給喚醒、翻轉過來。
PhotoCredit: DonaldLeePardue CCby2.0責任編輯:鄒琪
Tags:心靈諮商愛自己生命疾病療癒自信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黑蝙蝠中隊」成立70周年:「11/19空戰」為何成為中共所亟欲忘卻的歷史?1則觀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陷隱形債務風暴,北京自身難保,中國「大灑幣」時代告終1則觀點Disney+正式登台,台灣民眾接受度與線上影視市場將如何變化?1則觀點張展獲「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獎,家人申保外就醫稱她「皮包骨頭,命懸一線」1則觀點【TNL本週沙龍議題】聯合國COP26峰會,美中發表「氣候行動合作協議」,你有什麼想法?2則觀點回不去了!英國行銷公司大張旗鼓歡迎員工重回辦公室,結果第一天只到了三人3則觀點中國網友上傳新疆再教育營影片,專家:協助證實拘留設施真實性1則觀點【公投意見發表會】正方:注重能源安全更該支持三接遷離,反方:台北港的替代方案是n+11年1則觀點避免虎豹潭憾事重演:認識「集水區」是野溪必備的生存之道1則觀點莫忘世上苦人多:逆勢成為國會第三大黨,「日本維新會」的大阪崛起之路2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唯有痛過的醫生,才能治療病人。」原來擁有同理心
文:周志建,敘事治療是他的最愛與專長,心理諮商不是他的工作,是他的志業。 ... 漸漸地,不再跟人家講我生病的事,以免必須重複回答那些對我一點都 ...
- 2家庭的傷不是你的錯 - 今周刊
擁抱不完美&故事療癒—周志建 ... 故事療癒作家、人稱「敘事王子」的周志建老師說:不敢說出口的祕密,其實最需要 ... 但家人生病,吃藥的卻是小蓮。
- 3周志建生病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博客來-跟家庭的傷說再見:與生命和解的故事療癒... 再見:與生命和解的故事療癒,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1754383,頁數:272,出版社:方智,作者:周志建, ...
- 4原諒不能寬恕他人的自己---周志建@ kitt的天空 | 蘋果健康咬一口
如果它不是從身體找出口,就是讓你心理生病。 周志建(敘事實踐者)---敘事故事療癒心理師/ 故事療癒作家.... 關於生病的故事,詳見第一章) ... 因為這場病,讓我這十年來 ...
- 5周志建心理師@best創傷療癒法 - Facebook
你可以生氣、可以悲傷、可以崩潰... #不允許自己生氣你就生病情緒是一種「能量」,情緒沒有好壞對錯, 從小、我們的家庭、社會文化讓我們誤解情緒、扭曲情緒、壓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