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四案皆未通過,台灣將面臨什麼挑戰? - 報導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第一次沒有綁大選的公投結果出爐,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藻礁皆未通過,但不通過代表什麼?將有哪些挑戰?政府能否回應民意?《報導者》完整記錄與 ... 贊助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核四、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藻礁公投結果觀察公投四案皆未通過,台灣將面臨什麼挑戰?公投投票結束,投開票所開始進行開票計票作業。

(攝影/陳曉威)文字大小分享已複製加入書籤相關文章政經.產業12/18/2021文字林雨佑林慧貞何榮幸攝影陳曉威鄭宇辰楊子磊設計林珍娜選舉政府國會能源政治政策食安農業核電公投經濟社會觀察國際關係藻礁政經.產業12/18/2021文字林雨佑林慧貞何榮幸攝影陳曉威鄭宇辰楊子磊設計林珍娜選舉政府國會能源政治政策食安農業核電公投經濟社會觀察國際關係藻礁政經.產業12/18/2021文字林雨佑林慧貞何榮幸攝影陳曉威鄭宇辰楊子磊設計林珍娜選舉政府國會能源政治政策食安農業核電公投經濟社會觀察國際關係藻礁眾所矚目的四大公投案在18日展開投票,儘管選前藍綠皆大力動員「四個同意」對決「四個不同意」,但受冷氣團等因素影響,投票率低、僅4成1,最終「重啟核四」、「禁止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大潭藻礁」4項公投的有效同意票皆未達到門檻,且不同意票都超過同意票,結果全部未通過。

公投是直接民主的展現,但不通過就等於維持現狀嗎?執政黨與在野黨怎麼回應?各案公投領銜人怎麼說?政府接下來又該如何回應期待、有何挑戰?《報導者》完整記錄這場台灣第一次沒有綁大選的公投,看見民主的多元性,並逐案解析。

18日晚間8點左右,公投結果正式出爐,「重啟核四」、「禁止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大潭藻礁」4大公投案皆因同意票未達門檻而遭否決,其中「重啟核四」正反雙方差距最大,「公投綁大選」案有效同意票最多,但仍未破400萬大關。

根據《公投法》規定,同意票超過投票權人數四分之一、且多於不同意票,即為通過。

此次公投具投票權人數為1,982萬5,468人,至少需拿到495萬6,367票才算通過。

最後全國投票人數為814萬左右,投票率約在41%,不僅沒有任何一案的有效同意票達到通過門檻,且4項公投的不同意票都大於同意票、超過400萬票。

在公投結果大致底定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總統蔡英文前後召開記者會。

朱立倫表示,國民黨是為了民眾關心的民生議題打拼,相信深化民主的道路不會中斷,他會勇敢走下去;他身為主席要向全體國民黨員表達歉意,也會承擔責任;並呼籲同志,「要把戰友找回來,不要找戰犯。

」蔡英文總統則強調,這是公民意志展現,公投沒有誰輸誰贏的問題,只有國家未來怎麼走的問題。

她並指出這次公投結果傳達了4個明確訊息:台灣人民希望走向世界,願意積極參與國際;人民支持能源轉型,期待穩定供電,並且維持經濟成長的動能;人民重視經濟環保雙贏;人民期待公共政策資訊透明被理性討論。

第17案|重啟核四公投主文: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公投結果:第17案投票率41.09%,同意票380萬4,755票(19.19%),不同意票426萬2,451票(21.50%),未通過。

核四所在地新北市貢寮區1994年曾自辦核四公投,當時不同意比例高達96%;此次貢寮區投票率約3成9,不同意票比例達7成6。

公投未過關,核四未來要拆除或封存?Fill1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右2)強調,反對核四重啟的共識要在立法院落實,2年後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再提核四公投,朝野在公投後要好好討論核四廠房、財務處理、土地如何使用,趕快進行相關程序,不要讓核四幽靈繼續盤據在台灣上空。

(攝影/鄭宇辰)本案同意方認為,核能低碳且可提供穩定電力,反對方則質疑核能安全性以及核廢料處理問題。

領銜提案的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晚間發表聲明表示遺憾,他認為,「重啟核四公投、未通過造成的影響有,中央政府更不可能處理核廢料,新北市長侯友宜對公投案異常消極,造就了核廢料永遠放在新北市的政治現實;核四工程問題無法查明;中南部每年要多燒730萬噸煤,空汙加劇;台灣面臨嚴重缺電,應考慮核二、核三延役,或在核四廠區新建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黃士修表示,2年後雖可再發起重啟核四公投,但民間已無心發動第三次公投(註)第一次應為黃士修在2018年提案的以核養綠公投(第16案),朝野終究要決定核四啟用或是報廢。

最後,黃士修說,「因為我們相信,科學終將勝利。

」反對重啟核四的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對於公投結果則平靜看待,晚間7點召開聯合記者會時沒有顯露太大情緒,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這次結果代表走向非核家園是台灣社會共識,「接下來核四不能回到原來封存狀態,要拆除。

」他也提醒,不要把這次公投判斷成政黨大勝利,民間團體會繼續監督執政黨能源發展政策,推動再生能源。

長期關注核能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強調,反對核四重啟的共識要在立法院落實,2年後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再提核四公投,朝野在公投後要好好討論核四廠房、財務處理、土地如何使用,編列成行政法案,趕快進行相關程序,不要讓核四幽靈繼續盤據在台灣上空。

由於《公投法》規定2年內不得就同一案重新提案,且公投必須在奇數年舉行,意即下一次若要重新公投核四,最快得等到2025年,雖然民團呼籲政府在這期間拆除核四,不過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林春元日前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不通過後核四維持封存現狀是比較可能的情況;至於政府會不會貫徹非核家園政策而拆除核四廠,並非本次公投所能回答,而是政策考量。

行政院晚間8點召開記者會,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公投已經清楚表達重啟核四困難重重,後續會督導台電針對資產極大化,也跟地方溝通做好相關規劃。

後續能源轉型路徑都會跨部會討論,明年(2022)將提出能源轉型路徑。

第18案|禁止萊豬進口公投主文:你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之乙型受體素豬隻之肉品、內臟及其相關產製品?公投結果:第18案投票率41.09%,同意票393萬6,554票(19.86%),不同意票413萬1,203票(20.84%),未通過。

萊豬維持進口,稽查如何落實?台灣在去年(2020)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簡稱萊劑,俗稱瘦肉精)豬肉進口,當時引起不小反彈,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在2020年9月23日提案,禁止進口含萊克多巴胺豬肉。

國民黨在此案強打食安問題,民進黨則以影響國際貿易為由強力動員,選前各民調即呈現五五波拉鋸。

前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陽明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日前接受《報導者》受訪時表示,反萊豬一案不通過後的重點會是邊境和源頭把關,現在地方衛生局人力吃緊,從市面抽檢相對沒有效率,必須從源頭就開始追蹤,才能事半功倍;民眾也該有完全的知情和選擇權,若能在源頭就將含萊劑豬肉和不含萊劑豬肉分開進口,民眾才能清楚選擇,也不會變成完全抵制美國豬肉。

民進黨在選前不斷強調,開放萊豬是台灣加入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radeandInvestmentFrameworkAgreement,TIFA)、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andProgressiveAgreementforTrans-PacificPartnership,CPTPP)的門票。

公投前夕,民進黨在凱達格蘭大道的大型公投說明會上,蔡英文總統將民調最危險、可能通過的「反萊豬公投」視為「重中之重」,並懇請民眾理解國家處境,克服中國的政治干擾,守住台灣防線,投下不同意票。

公投不通過後,未來政府如何回應民眾期待將是觀察重點。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認為,接下來政府要清楚針對CPTPP做準備,跟民眾說明時間規劃、進度和目標,「我們現在計劃什麼時間點、能跟哪些國家溝通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目標?」規劃出來後才有利於後續加入這些組織。

第19案|公投綁大選公投主文:你是否同意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半年內,若該期間內遇有全國性選舉時,在符合公民投票法規定之情形下,公民投票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公投結果:第19案投票率41.08%,同意票395萬1,882票(19.93%),不同意票412萬38票(20.78%),未通過。

公投維持每2年一次,仍需完善《公投法》本案的反方認為公投綁大選將造成選務加重,甚至出現邊投票邊開票的亂象;正方則認為這是中選會的規劃跟執行問題,綁大選有助投票率。

公投綁大選不通過,代表《公投法》將維持現行規定,從今年(2021)開始,每兩年進行一次公投,亦即奇數年舉行公投,偶數年舉行公職人員選舉。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日前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公投法》仍有三個面向應該修改調整:違憲題目的審議,如「人權可不可以公投?」,以避免上次同性婚姻公投的爭議;拉長審議時間,讓社會能充分討論議題,以避免之前曾有公投成案到投票日僅1個月時間的狀況;可以考慮保障正反資訊的平等揭露,例如愛爾蘭禁止刊登公投廣告,為了就是怕公投變成有錢人和沒錢人的戰爭,造成資訊扭曲。

第20案|三接遷離大潭藻礁公投主文: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5公里之海域)公投結果:第20案投票率41.09%,同意票390萬1,171票(19.68%),不同意票416萬3,464票(21%),未通過。

三接工程將繼續進行,未來需關切外推案環評與藻礁受影響程度Fill1公投結果揭曉後,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左)安慰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成員。

(攝影/楊子磊)由於本案攸關能源轉型與環境生態議題,選前台灣環保團體即產生分裂,同意遷離者主張,三接不應選在有千年生態價值的大潭藻礁海域;反對遷移者則認為,三接進度延宕可能拖慢減煤期程。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18日在荒野保護協會總部觀看開票結果,晚間6點半、開票約8成時,提案人潘忠政發表聲明表示「很難受、很難受,但必須謙卑地接受選舉結果」,該聯盟將持續關注外推案的環評程序,以及三接工程對藻礁生態系的影響。

他也質疑,政府口頭宣示三接只有兩座儲槽,但中油今年的預算書仍有擴建儲槽的預算,「難道(執政黨)是想頭過身就過嗎?」,朝野政黨應該否決此預算,阻擋三接擴建。

潘忠政坦言,對於結果「有點失望」,公投結果和之前民調有很大差距,青年連署踴躍但投票不明顯,關鍵在於政府使用龐大資源放出很多假資訊,「鋪天蓋地丟進他們(指青年)腦袋後,有很多懷疑,」最後選擇不投票,他指這些都是「非常不公平的現象」。

至於三接將如何發展?潘忠政表示「會非常無法預測」,外推案的環評如果最後沒有通過,「是不是要用原方案(即2018年通過環評的版本)?那全國是不是要再做一次公投?⋯⋯所有因為外推方案投下這一票的人,他們是不是要抗議?」經濟部長王美花在行政院記者會上則強調,三接可以穩定減碳、減空汙,也可以保護藻礁,後續會督導中油穩定供電跟保護藻礁。

正在進行環評程序中的外推案也會盡快補件,順利的話三接能在2025年6月如期上線。

至於有沒有可能擴建三接的儲槽?王美花表示,三接後續的相關規劃,「會看整體需求,目前兩個儲槽可以供我們使用。

」此次藻礁公投造成環團分裂,未來如何修補裂痕也是外界關注焦點。

不同意三接遷離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指出,這次公投不能說是哪一方勝利,能源轉型過程中,生態保育、空氣汙染、選址、社會溝通等是未來台灣艱困的課題,希望政府能良善溝通,降低生態衝擊,民團會持續扮演監督角色。

公投觀察:投票率符合國際常態,複雜議題需細緻討論上次2018年公投綁大選,投票率皆約55%,10案公投案通過7案。

今天是台灣第一次公投不綁大選,投票率僅約41%,4案皆未達通過門檻而遭否決。

林佳和受訪時表示,上次公投因為綁大選而複雜、公投議題多也沒時間好好討論,「是很糟糕的公投。

」瑞士全國性公投投票率平均不到4成,「台灣今天的投票率才算是正常⋯⋯(國家體制)愈是共識決,全國公投投票率愈低,因為人民不相信公投(相較於代議政治)會通往一個好的結果。

」林佳和分析,今天投票結果比較接近藍綠基本盤,至於中間選民為何沒投票?一種可能是因為公投議題過度複雜,沒有信心做出決定而卻步,另種解讀是中間選民認為這些議題應該交給代議政治解決,不該由公投決定。

董思齊則觀察,這次選舉變成對政府信任和不信任投票,單純用簡單的政治論述,例如幾個同意、幾個不同意,「沒有促進公民對這些事務的認知和理解,會很可惜。

」如何讓公投提案問題更好,討論更充實,有更長的時間匯集民意,是這次公投後可以再思考的。

索引第17案|重啟核四第18案|禁止萊豬進口第19案|公投綁大選第20案|三接遷離大潭藻礁公投觀察:投票率符合國際常態,複雜議題需細緻討論政經.產業12/18/2021文字林雨佑林慧貞何榮幸攝影陳曉威鄭宇辰楊子磊設計林珍娜選舉政府國會能源政治政策食安農業核電公投經濟社會觀察國際關係藻礁用行動支持報導者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2021AllrightsReserved政經.產業公投四案,同不同意都應思考的問題公投並非萬靈丹,無論結果是否通過,將各面臨不同問題。

《報導者》採訪學者專家,解析正反論述、結果出爐後將衍生的後續議題,提供民眾在政黨動員之外的思考空間。

2021/12/13政經.產業公投四案,同不同意都應思考的問題2021/12/13政經.產業首投族如何看兩項能源公投?一場年輕世代審議式民主的思辨政大創新民主中心與《報導者》邀請8位大學生首投族,針對攸關能源轉型的核四和藻礁兩題,進行焦點團體和模擬投票。

不論最後意向是否改變,大家都肯定這場討論對了解不同立場相當有幫助,並感受到什麼是「民主對話」。

2021/11/29政經.產業首投族如何看兩項能源公投?一場年輕世代審議式民主的思辨2021/11/29環境.教育能源轉型路徑針鋒相對,藻礁公投凸顯環團分裂藻礁公投意見發表會正反方辯論名單,赫然出現「環團vs.環團」局面,背後揭示環團正面臨能源轉型路徑的路線分裂。

《報導者》訪問多位環團人士、分析3年來民意以及能源發展局勢如何影響環團抉擇;也提問:藻礁、核四重啟兩公投案,過或不過各會產生什麼效應?2021/11/15環境.教育能源轉型路徑針鋒相對,藻礁公投凸顯環團分裂2021/11/15政經.產業萊豬進口9項法案全通過:一週後豬肉管理「一國兩制」,台灣準備好了?從總統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含萊劑美豬,到12月24日走完行政程序,只有短短4個月。

一週後,進口豬准用萊劑、國產豬禁用的新制將上路,但不論標示規定、稽查資源都還未到位…2020/12/24政經.產業萊豬進口9項法案全通過:一週後豬肉管理「一國兩制」,台灣準備好了?2020/12/24政經.產業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只是開端,台美貿易角力下,我們有哪些談判空間?宣布開放僅是開端,在含瘦肉精的萊劑美豬背後,連串政治角力和國安層級的國際談判才是重頭戲。

台灣應如何借鏡日韓、歐盟經驗,備好哪些談判籌碼,而非過早棄守?2020/9/14政經.產業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只是開端,台美貿易角力下,我們有哪些談判空間?2020/9/14政經.產業【美豬衝擊效應】政府組「養豬國家隊」,3大困境下如何打國際賽?離明年1月美豬開放進口倒數3個月,政府宣布要打造「養豬國家隊」外銷台豬。

然而《報導者》發現目前全台仍無任何一家符合國際標準的屠宰場,相當於這場外銷戰中,根本還沒站上起跑線⋯2020/10/11政經.產業【美豬衝擊效應】政府組「養豬國家隊」,3大困境下如何打國際賽?2020/10/11載入更多文章《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關於我們New作者群New聯絡我們New加入我們New常見問題New隱私政策New捐款徵信New許可協議New基金會新聞New影響力報告New訂閱電子報NewPodcast節目列表New報導者開放實驗室New品牌設計規範New贊助我們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1101363853號Copyright©2022TheReporter.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