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_作者毛泽东 - 古诗词名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意思和赏析,上一句是什么,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毛泽东,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古诗词名句导航国学荟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词牌名大全古诗大全宋词精选元曲精选辞赋骈文文言文大全诗句名言古文典籍古代诗人古典文学搜索快捷导航搜索
首页>诗句名言>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鉴赏此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创作的,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
诗中既写出了革命风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气势,展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空前的巨大胜利,也形象地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战略家的胆识和气魄,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覆灭,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纵观历史,透视现实,提出了狠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思想,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战役、一场决战的成败问题,而是关系着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着亿万人的命运。
整篇诗作从艺术上再现了这一战略思想,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第一层(第1、2句)写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
这两句是倒装,是”百万雄师过大江”才促成了“钟山风雨起苍故”,它们是全诗的总起,形象地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强波长江攻占南京的雄伟场面,既写出我军渡江进军的神速,又写出渡江进军的勇猛气势。
正当敌人还梦想卷土重来的时候,我军已浩浩荡荡渡过了长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敌人巢穴。
在我大军压境的隆隆炮火声中,南京反动政府犹如黄叶惊飞鸟兽走散。
此诗的开头异峰突起气魄不凡,有如泰山压顶,雷霆万钧。
语言简洁有力、形象鲜明。
“苍黄”两宇生动地表现了革命的暴风雨迅猛异常,“雄师”两字生动地刻画出强大的解放军威武雄壮锐不可当的英姿。
“过大江”三字生动地描述了解放军强渡长江那种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和浩浩荡荡的生动场面。
第二层(第3、4句)讴歌南京的解放。
这里的“今胜昔”三字,凝结着爱与恨的深邃感情,想着过去百孔千疮的“帝王州”,人们对反动统治极端的仇恨;南京,这座龙盘虎踞的历史名城,在军事上自古就是那么形势险要,今天已经掌握在人民解放军的手里,更加显得雄伟壮丽;在政治上,过去这里是反动统治者统治根深蒂固的地方,今天它成为人民的英雄城市,换了人间,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真正显示出其雄姿秀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雄伟,英姿勃发。
南京的解放,宣告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枢的摧毁,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终了被推翻。
这的确是一次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渴望胜利的全国军民都在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
“天翮地覆”这成语既写出变化的巨大,又显出事件意义的伟大。
“慨而慷”一方面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壮志和英勇,一方面表达举旧欢鸭闻风而起的豪情。
这些语言刚健有力,豪情奔放。
上面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
第三层(第5、6句)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这两句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战略思想的集中表现,址个诗的核心,是全诗的灵魂。
诗篇借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战略思想。
南京解放后,是“追穷寇”还是“穷寇勿追”呢?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在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前夕,国内外都有入主张划江为界,南北分冶,以免惹起帝国主义的干涉。
他们的主张无异是使革命半途而废。
毛泽东当时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严肃地指出:“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千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
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相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
”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主张的坚持革命的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使革命沿着正确的航道胜利前进,不仅渡江解放了南京,而且乘胜前进解放了全中国。
“宜”字用得特别好,不但指出应该“追穷寇”,而且指出在适当的情况下应当追穷寇。
否则就会重蹈楚霸王的覆辙。
这里使用典故是要我们注意接受历史教训,并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出现的错误倾向,这样就把历史典故和现实情况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既达到“占为今用”的目的,又使议论达到形象化的艺术境界。
第四层(第7、8句)揭示不断革命、不断改革、不断前进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
“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原是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小的句子,相传金铜仙人因被从汉宫移往魏都而“临载乃潸然泪卜”。
李贺原句的含意是:天如果有情感,看到因辞别汉宫而哭泣的金铜仙人,也一定会因悲伤而衰老。
这是渲染“仙人”迁移的极度悲哀,正是表现出李贺眼看人间如此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
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水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
这里清楚指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即蒋家王朝的覆灭和中国华命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不仅这佯,而且也指明了前面所提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点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
革命人民响应毛洋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后面这四句是议论说理,但不是概念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正如毛泽东当时所说的那样:“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洗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此诗气势恢宏,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毛泽东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相关诗句分类战争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诗句名言分类春天重阳节老师菊花离别夏天思念荷花太阳秋天相思月亮爱情友情讽刺冬天雪唯美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长江马花泰山草原爱国时间梅花黄河读书秋雨西湖思乡星星战争春草钱塘江大潮黄山雨励志春雨茶母爱酒庐山春节学习桂林山水亲情山立秋美女竹子哲理大海伤感冬至送别瀑布元宵节桂花长城桃花白帝城夕阳黄鹤楼清明节写景春风松树三峡兰花寒食洞庭湖美男子船立春白露雪花秋月春花杏花立冬寒露大雪沙漠柳絮梨花秋分霜降小雪粽子枫叶抒情春分牡丹处暑流水多情春盘山水秉烛柴门云浮生异乡鸟丹砂风光父亲鹦鹉父母蜜蜂大雁秋风雄心壮志人生惊蛰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秋千芦花英雄梅雨油菜花家书游子金钱为人处世斗鸡苦菜花萼楼黄瓜春菜生菜竹笋韭菜相逢功名食物故乡知音虚名故人浮云悼亡红叶自由下棋落叶西风东风南风北风向日葵梧桐琵琶生活佳人名利长安风雨富贵落魄心胸青山往事风流流年野草朝露黄昏日落贫贱清风离愁恩怨南国打雷醋盐白发苍生美人羲和晚霞嫦娥兔子辛苦高楼登高鸳鸯春日暮春将军荆门毛泽东的诗词名句1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2秋色不如春色好,西风莫漫憾东篱。
3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4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5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6岂向瑶台追幻影,还从烈火识真金。
7兢听自吹皆圣绩,起看敌焰正阑干。
8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9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1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12一往无前,万难不屈,偏向悬崖攀绝峰。
13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4男女并驾,如日方东。
15革命风火满天红,我自岿然不动。
16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
延伸文章資訊
- 1葉靈鳳-->靈魂的歸來-->虎踞龍盤今勝昔
蔣家王朝雖佔有「虎踞龍盤」之勝,在渡過長江天塹的百萬雄師圍剿之下,已經變成了亡命而逃的「窮寇」,形勢已經完全改變了,因此這句詩的下面,緊接的一句是:「天翻地覆慨 ...
- 2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_作者毛泽东 - 古诗词名句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意思和赏析,上一句是什么,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毛泽东,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3虎踞龙盘今胜昔的下一句是什么 - 星火网校
虎踞龙盘今胜昔全诗创作背景.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要联系到全面内战的尾声,在1949年4月, ...
- 4“虎踞龙盘今胜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 古诗句网
- 5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繁体、翻译及原诗全文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出自(现代)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下内容为原始出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