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理論與現代教育思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流亡北美期間,成員在霍克海默指導下,進行較有系統的理論研究,逐漸形成一個思想學派。

三、第三階段1950-1970,批判理論的高潮. 2017年4月8日星期六 批判理論與現代教育思潮  綱     要 壹、前言 貳、批判理論的時代背景 參、批判理論的思想脈絡 肆、批判理論的成員與歷史演進 一、第一階段1923-1933 二、第二階段1933-1950,法蘭克福學派的誕生 三、第三階段1950-1970,批判理論的高潮 四、第四階段1970以後,學派的衰頹與重建 伍、批判理論各家學說要旨 一、霍克海默 (一)批判理論vs.傳統理論 (二)霍克海默理論中未決的張力 (三)啟蒙的辯證法 (四)神話-理性-新野蠻 二、阿多諾 (一)否定的辯證法 (二)反對絕對的起點 (三)反對永恆的支配形式 (四)不斷的尋求否定 三、馬庫色 (一)思想背景 (二)對先進工業國家意識形態的批判 (三)意識形態的雙重定義 (四)工具理性的批判 四、哈伯瑪斯 (一)哈伯瑪斯對理論的看法 (二)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與哈伯瑪斯的人類演化觀 (三)理想的言談情境和溝通行動理論 (四)哈伯瑪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分析現代資本主義 陸、批判理論的主要論點 一、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與修正 二、宰制關係 三、工具理性 四、批判理論 五、單面向的文化 六、宰制與人格 七、知識論與社會理論的重建 柒、後現代的批判理論 一、現代社會理論的批判傳統與當前流派 (一)社會理論的批判傳統 (二)批判學者的共同假定 (三)四種批判傳統的學派與批判民族誌 二、批判研究與後現代主義 (一)後現代文化 (二)後現代社會理論 (三)後現代主義與批判理論 捌、批判理論與教育 一、批判理論與教育研究 二、批判理論看教育問題 (一)教育問題 (二)教育失敗的原因 (三)因應之道 玖、批判理論的評價 一、對批判理論的批判 二、貢獻 三、結語 壹、前言           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school),興起於本世紀二○年代,本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反省,以及對當代實證主義的強烈批判,在二次大戰後,形成對現代社會學、政治學、哲學、教育各層面的廣泛衝擊。

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主要是一群猶太裔的德國學者,他們許多人在二次大戰前流亡海外。

學派在美國的流亡歲月,也是成員創作最豐碩的時期,直到六○年代末,七○年代初,批判理論到達影響力的巔峰。

事實上,至今仍然餘波盪漾。

(姜新立,民80;馬康莊、陳信木譯,民79;黃瑞祺,民75;張銀富譯,民81)。

          批判理論(criticaltheory)在理論與實踐上包含了種種對立的特質。

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家們,行文晦澀,卻引起廣大迴響;在理論上強調解放行動,在現實上卻和當時學生運動保持距離;他們立足於馬克思主義,卻和它漸行漸遠;或許批判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流派之一,已經死了(T.Bottomore語,見廖仁義譯,民73,p.113),但它的精神,卻影響了現代,甚至後現代的社會研究,(Kincheloe &McLaren,1994)。

          批判理論七十餘年的發展,引起的兩極反應-熱烈擁抱和惡意詆毀,顯示它在當代仍有意義。

我們可以贊成,可以反對,就是不能沒有它(Kincheloe&McLaren,1994)。

因此,為了瞭解當代社會科學的本質與流變,為了檢視其對於教育的衝擊與影響,重新探訪法蘭克福學派是絕對必要的。

貳、批判理論的時代背景           1923年,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的「社會研究所」在法蘭克福成立了。

這一年,盧卡奇(Georg Lukács )出版了他的《歷史與階級意識》,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革命思潮開始消退,戰後的德國一片蕭條,工人抗議的吶喊消散在風中。

          之前,這個世界已形同精神的荒漠,喪失意義的人如鬼魂般迷失於其中。

這世界,在馬克思(KarlMarx)眼中是異化(alienation);對涂爾幹(ÉmileDurkheim)而言,是迷亂(anomie);在韋伯(MaxWeber),是魔咒的解除(disencnantment)。

之後,史達林崛起,革命的原則墮落成恐怖的結局。

接著,希特勒上臺,另一波的恐怖,迫使這群猶太人背景的法蘭克福學派成員紛紛流放到美國。

          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經驗深深震驚了學派的成員,他們發現資本主義滿足了人類物質需求,卻有系統地在摧毀數世紀以來的文化,代之以操縱式的文化工業。

而在美式的進步、平等主張底下,卻是巨大的階級差異。

而1945年以來超級強國在核武競賽中,更對全球造成宰制與分化。

世界已成了電子鉅獸,不斷餵飽它的成員,也不斷操縱與吸收一切可能出現的抗力,徹底改革的可能性似乎已經破滅了。

(張銀富譯,民81;廖仁義譯,民73;廖立文譯,民75;Kincheloe&McLaren,1994)。

參、批判理論的思想脈絡           在研究所成立的年代,正值布爾什維克革命成功,而中歐革命失敗之際。

學派成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估,形成了西方馬克思主義(WesternMarxism)這一更大規模思想運動中的一部分(廖仁義譯,民73)。

          理論上,它深受黑格爾、馬克思、韋伯,及狄爾泰、盧卡奇、胡塞爾的影響;實踐上,它深受本世紀初歐洲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一次大戰後的法西斯政權,更直接成為其理論落實在實踐上的批判對象。

法蘭克福學派的論點,奠基於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哲學傳統,涵攝著人文的世界觀對自然世界觀的不滿,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對自然科學方法論的分庭抗禮(廖仁義譯,民73,譯序2)。

流亡至美國後,法蘭克福學派處於另一種時代氛圍,使得批判理論開始對資本主義,及其背後的「理性」提出強烈的抨擊。

          事實上,批判理論是一群,而非一種理論。

法蘭克福學派成員在許多方面彼此已有差異,後來被歸為批判理論的學者們,在研究取向與關懷中,差異更大。

但其中仍有共通的假設(吳根明譯,民77)。

法蘭克福學派有豐碩的學術性與評論性作品問世,觸角之深遠,更是跨越了人文學科中的各種領域(蔡耀明譯,民74)。

肆、批判理論的成員與歷史演進           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包括多位知識界的傑出人物,背景也很複雜。

其中第一代人物有:首任主席CarlGrunberg;哲學思想領域的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阿多諾(TheodorW.Adorno)、馬庫色(HerbertMarcuse);文學批評家WalterBenjamin;文學社會學家LeoLowenthal;精神分析學家EricFromm;中國專家KarlWittfogel;大眾傳播論者PaulF.Lazarsfeld;經濟學家FriedrichPollock、HenrykGrossman、FranzNeumam、OttoKirchheimer及FranzBorkenau等人(李永熾,民76;蔡耀明譯,民74)。

但其中仍以霍克海默、阿多諾、馬庫色三人對批判理論的貢獻最大。

至於第二代人物則以推動科際整合,重建社會哲學的哈伯瑪斯(JurgenHabermas)最為著名。

          根據T.Bottomore(廖仁義譯,民73)的觀察,法蘭克福學派的興衰約可分為下列四個時期: 一、第一階段1923-1933           在霍克海默接掌社會研究所之前,研究方向較為多樣,大部分計畫具有強烈經驗色彩。

二、第二階段1933-1950,法蘭克福學派的誕生           霍克海默主持研究所以後,哲學取代了史學與經濟學,成為研究的重點。

在阿多諾與馬庫色加入後,這一轉變趨勢更為明顯。

同時,精神分析也受到重視,成為學派往後研究與寫作的一個特色。

流亡北美期間,成員在霍克海默指導下,進行較有系統的理論研究,逐漸形成一個思想學派。

三、第三階段1950-1970,批判理論的高潮           1950年社會研究所遷回法蘭克福(馬庫色留在美國),「批判理論」的觀念開始明顯出現在許多著作中。

法蘭克福學派也開始對德國的社會思想造成重大影響。

日後其影響擴及了整個歐洲-特別是1956年後「新左派」(NewLeft)的興起。

在美國的馬庫色,1960年代由於學生運動的發展,更成為新的馬克思主義批判的主要旗手。

四、第四階段1970以後,學派的衰頹與重建           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兩人相繼去世以後,學派的影響漸漸消失。

批判理論與曾激發它興起的馬克思主義間,已形同陌路。

對社會理論的探討,也受到新的、修正過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挑戰。

但批判理論的某些基本理念,仍然出現在許多社會科學家的著作社。

          並且,這些理念在哈伯瑪斯手中也獲得嶄新的意義,不僅對社會知識的可能條件提出新穎的批判,而且可以重估馬克思的歷史理論及對資本主義的某些觀點。

伍、批判理論各家學說要旨 一、霍克海默           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1895-1973)在1931年接任社會研究所所長的就職演說中指出,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發端於實證主義的社會學已喪失了哲學思維,他主要的職志正是在恢復社會哲學應有的地位。

     (一)批判理論vs.傳統理論           他的《傳統理論和批判理論》(1937),以批判理論-承襲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來反對所謂的傳統理論-即自培根、笛卡兒至近代實證主義等具一定取向的近代思想。

傳統理論不注重社會變遷過程,只將真理觀限定在科學內在的形式化、絕對化,知識淪為物化的意識形態範疇,忽略了理論與實踐的交互關係。

傳統理論更錯誤的提出主客分離的認識論,因為事實上主客是互動的。

          霍克海默反對主客二分,但同時也反對黑格爾式的主客同一(identity)-因為它若不是漠視了主體,便是將現實神聖化。

於是他說批判理論沒有一般基準,對體系性、全體性也持否定的態度(蔡耀明譯,民74;姜新立,民80)。

     (二)霍克海默理論中未決的張力           然而,對霍克海默而言,一方面面對教條馬克思主義時要堅持持理論的獨立性,一方面理論又關聯到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一方面他相信才無法用經驗假設、分析判斷所能表達的真理,一方面他似乎又拒斥任何關於超越主體的說法;他認為所有知識領域,除了經驗與邏輯的規則外,還需要「理性」的化成,然而引導理性的原則仍然隱晦不彰。

這是他理論中相對未決的張力。

     (三)啟蒙的辯證法           流亡美國的大戰期間,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了《啟蒙的辯證法》(1947),他們相信,納粹主義代表的是人性普遍的墮落。

這種墮落,卻是追求進步之啟蒙思想,因其內在邏輯,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矛盾歷程。

在之前的論著中,霍克海默已從近代思想的自律→自律崩潰,和理性的工具化→權威主義國家的辯證,來論述近代思想的自毀歷程。

在本書中,則討論人類史的啟蒙,到啟蒙的自毀,再進入新野蠻的現象。

     (四)神話-理性-新野蠻           啟蒙是一種從神話走向理性的過程,人從自然中割裂了出來,形成主體對客體的優越、人對自然的支配。

在自然被視為剝削對象之後,人也同化於自然界的次序,遭受同樣的剝削。

為了支配自然,人類主體產生勞動者與非勞動者、命令者與服從者的分裂,開始了人奴役人的歷史。

這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異化。

啟蒙越進展,人越是喪失主體的自主性;在文明中人要尋求自我肯定,卻只能透過自我否定與壓抑。

科學和實證主義反映了此一過程的意識形態基礎,它對「質」不感興趣,把人化約為數字和可交換的商品,導致近代的極權主義和文化墮落(李永熾,民76;吳庚(民73);蔡耀明譯民74)。

          批評:論者對霍克海默的批評在於,「啟蒙」這個概念是非歷史的,而且多少是帶有幻想性的混合物。

而他們浪漫主義式的批評,並沒有展示從墮落中超拔出來的道路,只有可疑的(不受制於邏輯、數學法則的)理性思考。

將遵守經驗、邏輯法則等同於維護現狀、抗拒改變也是錯誤的推理。

而且,雖然相信在現成的這一套科學之外,另有可與之相抗衡的科學,但他並沒有提出進一步的訊息(蔡耀明譯民74)。

二、阿多諾      (一)否定的辯證法           除了《啟蒙的辯證法》(1947),阿多諾(TheodorW.Adorno,1903-1969)的思想表現在以晦澀難解著名的《否定的辯證法》(1966)一書,這本書可說是一個哲學性作品,藉由舉例或辯難,試圖證明哲學性作品之不可能。

     (二)反對絕對的起點           他認為,在哲學中尋求一個(形上學及認識論的)絕對起點,經常是首要的工作。

然而,結果卻有輕忽哲學家自身意向,轉而尋求同一(identity)-即終極地化約到某種最初存有-的危險。

德國觀念論、實證論、存在主義和超越現象學者約莫走著這條路線。

這不僅是誤入歧途,而且有可能強化我們文明中的極權主義與順從主義。

     (三)反對永恆的支配形式           阿多諾反對使一特定支配形式(formofdomination)永恆化,並將人類主體化約為一種物化(reification)的形式。

存在主義僵化的主體,現象學超越的自我,甚至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在此都沒有什麼優先性。

在萬物流轉,概念與對象不斷辯證的結合中,體系已不可能,優先性也消滅無蹤。

     (四)不斷的尋求否定           理論是必要的,但在目前,理論唯一能做的只是不斷的否定。

阿多諾認為,只有將現存的加以否定之後,西方文明才有希望。

在阿多諾眼中,辯證法既非方法,也非描述,而是一種舉動:一再反對所有既成的描述架構或偽稱具有普遍性的方法。

辯證法的任務,在於反對以僵固的概念來封鎖事物,它不斷的尋求否定。

然而「否定的否定」並不意味回到肯定。

思考並無任何起點。

          批評:阿多諾受到的批評是,在他的論辯中,理性每跨出一步,必然落入「物化」的窠臼,那理性又如何能走出第二步?。

他沒有堅實的論據,只有帶著權威性的陳述。

他把罪惡總括為自盧卡奇繼承的「物化」一詞,但對於沒有物化的烏托邦是什麼樣子,阿多諾並沒有描繪,更不用說指出如何到達此境界(蔡耀明譯,民74;吳庚,民73)。

三、馬庫色           馬庫色(HerbertMarcuse,1898-1979)是法蘭克福學派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家,尤其是六○年代學生運動如火如荼之際,馬庫色更被奉為革命的導師。

他和前兩位前輩不同之處,也在於對實踐的激進態度。

     (一)思想背景           早期的馬庫色思想中包含有調和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的色彩,又有黑格爾理性主義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影響。

馬庫色對於資本主義剝削的批判,往往也蘊含對性慾壓抑的抗議。

從三○年代到1945年,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影響下,馬庫色全面展開對社會和歷史的批判。

他批判資產階級哲學脫離實際的性質,提示了社會批判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批判活動總體中的根本方向。

     (二)對先進工業國家意識形態的批判           戰後,由於西班牙內戰和蘇聯對整肅異己事件的影響,馬庫色更是徹底轉向精神分析,企圖在馬克思與佛洛伊德的結合中,寄託他革命烏托邦主義的理想。

在《單面向的人》(1964)一書中,馬庫色系統性地展開對先進工業國家意識形態的批判。

他認為美國的民主制度比極權主義更加堅定的鞏固著統治,受管制的自由和本能的壓抑形成對這種統治與壓迫的再生產。

在對商品的全面拜物教中所表現的全面物化,造就了單面向的個人。

而只有滿足本能的一切要求,通過性的解放,才能達成全人類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三)意識形態的雙重定義           馬庫色解析意識形態的雙重定義:首先,作為虛幻意識,意識形態是「被統治階級」內心化的意識,一方面表現了壓抑,一方面又表現了自我欺騙。

其次,作為錯誤意識,意識形態是「統治階級」的精神形象,有意識的試圖履行社會操縱的功能。

統治階級以看不見、感覺不出的方式實行控制,尤其透過商品文化的消費,勞工階級已經被同化、安撫了,老百姓不知不覺感到滿足、合理,心甘情願的接受壟斷性生產過程的操縱。

人的慾望本身被痳痺了,工業生產代替了一切精神生產過程。

生產愈多,異化愈甚。

在先進國家中,行政管理採用先進科技,無孔不入的控制著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和消費。

     (四)工具理性的批判           對當代的工具理性,馬庫色也有所批判。

首先,它經由合理的結合人/物,工廠/行政,勞動/休閒時間,成為支配的一種形式。

甚至學術也成為工業技術的一部分,與支配體系相結合。

這種工具理性造成的禁錮,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出現情形,可說不分軒輊。

          如何面對這種無所遁逃的宰制?馬庫色的革命希望,曾寄託於藝術與美學,或是體系外的因素:知識分子、未正式進入社會的學生,少數民族或未進入工業化的第三世界。

(高宣揚,民80;吳庚,民73;廖立文譯,民75;廖仁義譯,民73;張銀富譯,民81)。

          批評:馬庫色將精神分析的原則由個人類推到社會,難免有人存疑。

他低估了先進資本主義社會所享有的自由,對人或大眾的主體性缺乏信心,過於誇大意識形態的宰制力量,忽略人和文化工業、意識形態間可能有的各種互動關係。

四、哈伯瑪斯           哈伯瑪斯(JurgenHabermas,1929-)公認是法蘭克福學派遺產的主要繼承人。

雖然他的論著和前輩們有著共同議題,但論述的方向卻截然有別。

他比之前的批判理論家更專注於社會結構和行動的因果分析模型-將世界分割成不同的部分,並提示各部分間極其抽象的關係。

          。

他以驚人的綜攝能力,批判的吸收德國觀念論、馬克思主義、詮釋學、日常語言分析,為社會科學構築一個新的知識論,並且企圖重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廖立文譯,民75;陳伯璋,民76;廖仁義譯,民73)。

     (一)哈伯瑪斯對理論的看法           對盧卡奇和法蘭克福學派而言,理論乃是獨特的理性(Reason),是關於世界和我們自己的一種理性知識(arational knowledge)。

盧卡奇認為理性是朝向一種統合一切的知識而進展,阿多諾看來,卻是隱退到個人避免被統合進整體的能力。

而哈伯瑪斯處理的並不是理性,而是理性思想(rationalthought);他關切的是如何描繪精細的區分。

          為了否定「經驗-分析科學」之主張的唯一有效性,也為了克服「事實」、「決定」的二元對立局面,哈伯瑪斯區分出三種理論的類型,分別根據三種認知趣向(cognitiveinterests)而形成,而每一種趣向皆透過不同的中介(media)而發展。

勞動衍生了「技術的趣向」,並衍生「經驗-分析的科學」,即實證主義或工具理性。

比起早期的批判理論家,哈伯瑪斯較肯定這一類型知識在人類生活中的位置。

語言互動衍生了「實踐的趣向」,並衍生出「詮釋的科學」。

實踐的趣向又衍生出第三種趣向:「解放的趣向」,同樣跟語言相關,目標即在清除互動、溝通中被扭曲的成分。

它衍生出「批判的科學」。

這三種理論都是人類發展所必需的。

理論與知識構成趣向(knowledgeconstitutiveinterests) 社會中介 工作或勞動 語言  (互動) 權力 (鬥爭) 認知趣向 cognitive interests 技術的趣向 techincalinterest 實踐的趣向 practicalinterest 解放的趣向 emancipatoryinterest 科學類型 經驗的一分析的科學 自然科學 (實證主義) 歷史的-詮釋的科學 人文學 (詮釋學、符號互動論等) 批判的科學 (心理分析) 領域 自然 社會 行動 工具性行動 溝通行動 理性 工具理性 溝通理性 解放理性 目的與關注 駕馭、控制自然,利用厚生 技術性控制 我們如何對別人解釋行動,如何和別人互相了解 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ity) 的了解 揭露、矯正互動和溝通中的扭曲 解放、自主、負責 ※本表整理自陳伯璋(民76,p.66);廖立文譯(民75,12章);廖仁義譯(民78,p.18)。

          於是,在哈伯瑪斯看來,理論既是人類行動的產物,也是為人類行動目的而設的。

它本質上是一種使人獲得更大自由的工具(廖立文譯,民75;廖仁義譯,民73)。

       (二)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與哈伯瑪斯的人類演化觀           哈伯瑪斯指出,單是社會組織中的勞動,並不足以區分人和其他動物,事實上,語言和溝通才使人與動物有決定性的差異。

而馬克思的強調勞動,使他自己和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都落入工具理性的圈套裡。

這種從勞動面到溝通面的強調,是哈伯瑪斯著名的「語言學轉向」。

          他指出,每一社會類型都受到一套特定制度結構的支配(如部落中的親屬系統、早期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而這些制度本身又可視為文化價值和規範的具體呈現;哈伯瑪斯認為,這些文化價值和規範正不斷朝向更高層次的普遍性(universality)進展。

但使社會由一個階段發展到下一個階段的機制,並非文化,而仍然是經濟的。

          在此,哈伯瑪斯將佛洛伊德理論做了有趣的應用。

社會制度的存在,不僅在維持與促進經濟的生產,同時也為了壓抑那些破壞社會生活的慾望。

這些壓抑,會因不同社會、不同階級而有差異。

這些為了生存於社會中所不可避免的壓抑,必然會,導致溝通和互動的系統性的扭曲(systematicdistortions)-也就是「意識形態」。

哈伯瑪斯相信演化的趨勢是朝向更少的壓抑、扭曲而進展的。

          在他看來,社會是人類行動的產物,而行動又受到規範與價值的支配;要瞭解社會的變遷,對這些規範與價值勢必要加以注意。

而社會的批判基礎,就在於社會發展所要趨向的目標:一個人人都平等參與的普遍合理性狀態,一個溝通不被扭曲的情境-即哈伯瑪斯試圖描繪的「理想的言談情境」(idealspeechsituation)(廖立文譯,民75)。

     (三)理想的言談情境和溝通行動理論           「理想的言談情境」是哈伯瑪斯從精神分析的治療關係中發展出的概念。

從對這種「說話治療」的再思考中,他提出經由言談、符號互動的中介,以批判的反省,進行更大程度的理性控制,以便矯治被扭曲的無意識。

哈伯瑪斯認為這種「批判的」詮釋學才能更有力的解說(explanation)社會中系統性的扭曲。

此外,經由對患者溝通無能情形的觀察,他提出另一個和「理想的言談情境」相輔相成的概念「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意味著對於建立理想的言談情境不可或缺的工具的掌握能力。

          哈伯瑪斯接著在英美的分析哲學中找尋溝通行為的理論基礎。

Austine、Searle、Strawson等人重視社會脈絡的日常語言哲學,提供了語言和行動的綜合,令哈伯瑪斯十分激賞。

他並且發展出語言溝通裡,認知的、互動的和表達的三種模式,它們代表三種對世界的關係,各自有不同的言談功能和有效宣稱。

為了跟另一個人對某一事物達成理解,進而使他們彼此能夠理解,行動者不得不必須從這三種對世界的關係中落實他們的言談行動(speech-act),並且在此三種面向下,宣稱它們的有效性。

這也就是所謂的「溝通理性」。

          從這個溝通行動理論,哈伯瑪斯要自兩個或更多的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那種「完全對話的」而且基本上「具有社會性的」關係上,重新建立社會理論的支點。

他的理論,目的在於推翻自由主義和功利主義式社會理論所衍生出的「獨白式」個人主義。

如果我們發揮更大範圍的理性,以溝通理性來面對人類處境的問題,社會不必然會走進韋伯所謂的「鐵的牢籠」(廖仁義譯,民78;陳伯璋,民76)。

     (四)哈伯瑪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分析           不同於早期法蘭克福學派成員的激情,哈伯瑪斯寧可視現代資本主義為一個社會體系,而不是一個罪惡。

他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特徵是:國家對於經濟和其他社會生活領域的絕對優勢。

公眾事務不再被認為是人們可以討論、選擇的領域,而是成了專家使用工具理性來解決的技術性問題。

這已形成了一種危機。

          哈伯瑪斯指出,古典馬克思主義側重階級鬥爭的理論,已不適合理解我們的新處境,衝突發生在社會形構的其他地方,於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危機理論(theoryofcrisis)。

首先,社會可區分為體系(社會結構)和社會整合(社會行動)兩層面;而在體系之下又有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種次體系。

          哈伯瑪斯認為「經濟危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系的危機導致的勞資衝突,引起了國家干預和國家權力的上揚。

國家無能調解私人資本間不同的利益衝突,以便建立秩序社會,就引起政治體系上的「合理性危機」。

這「合理性危機」表現在社會整合層次稱為「合法性危機」,如果政府調解利益衝突的任務失敗,它存在的正當性也就模糊不清了。

若是「合理性危機」在政治次體系中得到處理,那麼在社會文化次體系中,由於國家權力和技術官僚控制的擴張,人們參與體系的動機遭到破壞,於是形成「動機的危機」,這是單純社會整合面的危機(廖立文譯,民75;陳伯璋,民76)。

這些情形可以由下表簡明地表示出來: 社 體系 經濟 政治 社會文化 經濟危機 合理性危機 會 社會整合 合法性危機 動機危機           批評:一般而言,批評者認為哈伯瑪斯無法明確釐清社會變遷的機制,他提供的毋寧是個一般性的分類系統,而非解釋系統。

在試圖結合社會的「結構」與「行動」兩者時,他並沒有確定連結不同次體系的機制,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類似帕深思(T.Parsons)的分類系統。

不過哈伯瑪斯補充了一個批判的向度:關於意識形態及遭扭曲之溝通的理論。

但他將精神分析作為「自我反省」的唯一方法,或「解放」功能的科學範本,也受到嚴厲的懷疑(廖立文譯,民75;廖仁義譯,民73)。

          基本上,哈伯瑪斯的理論是一種「共識」理論,但正如科學上的歧見一般,透過任何方式的論證對話,來解決道德或美感上的歧見,將會遭遇更大的難題(廖仁義譯,民73)。

          另一方面,哈伯瑪斯如何找到超越意識形態包圍的立足點?余英時(民83)認為,哈伯瑪斯唯一憑藉的「理性」並不具超越性,所以仍然承擔馬克思理論的原有困難,又失去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唯一優勢。

另外,如何斷定人有理性的溝通能力,或理想的言談情境如何成立,仍是懸而未決的難題。

更甚者,哈伯瑪斯是否把政治問題化約為溝通問題,成了西方的「清談」?余英時的結論是,在理論上或方法論上,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尚無充足理由可以自居於特殊地位。

陸、批判理論的主要論點 一、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與修正           批判理論並不承認馬克思主義為一必然的規範,毋寧視之為一個起點,所以左右逢源的借取了許多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如康德、黑格爾、尼采、佛洛伊德等)。

雖然在理解異化和剝削時接受馬克思的分析角度,批判理論並不認同無望階級意識作為一先天的規範,也不接受共產黨訓令或特定政治運動,甚至愈來愈懷疑無產階級在革命與解放上所能扮演的角色(蔡耀明譯,民74)。

          此外,法蘭克福學派從未把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結構的分析視為當然,他們認為早期的資本主義業已消失,因此出現不同的宰制形式,但批判理論沒有提出另一套結構的分析,而只是討論不同社會的一般趨勢(廖立文譯,民75;Kincheloe&McLaren,1994)。

從早期理論家到哈伯瑪斯,批判理論認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區分或衝突已消聲匿跡了,或者說,衝突的形式轉移了(廖立文譯,民75;廖仁義譯,民73)。

關於「晚期資本主義」具有不同於古典馬克思所分析之資本主義的性質,目前已成為社會學、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研究等學者一個普遍的「共識」(如詹明信著,唐小兵譯,民78)。

          此外,批判理論批判庸俗馬克思主義者的經濟決定論立場,並將極大的注意力專注於上層建築的文化的領域上,影響極為深遠(馬康莊、陳信木譯,民79)。

二、宰制關係           馬庫色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下,迅速膨脹的全國性、國際性壟斷和大規模國家干預,已經使人們的生活受到愈來愈精巧和有力的控制。

這形成了批判理論的共同主題-宰制(domination)關係。

這種宰制的根源就是批判學者強調的「工具理性」,它提供了人宰制人和體系宰制人的依據。

          工具理性是一種思想邏輯、意識形態和世界觀,也是「物化」和「宰制」的根源。

由於工具理性的作用,科技的先驗轉變成政治的先驗,而且與「宰制的合理性」結合為一體,使得世界不再「合理化」(姜新立,民80)。

資本主義在今日已形成宰制(domination)的全面控制,超越單純經濟意義的「剝削」。

          至於將人們融入體系之中的方式,靠的是意識形態控制,其中上層建築的文化--目前已淪為通俗的大眾文化工業--擔任了極重要的角色,文化也成了壓迫的來源,以及維護「合法性」的工具。

意識形態是一種宰制工具,帶有虛幻的欺騙和緒意的控制等雙重特性(馬庫色);意識形態也是社會結構偏差所造成的系統性的溝通扭曲(哈伯瑪斯)。

意識形態的批判於是成為目前批判社會學、文化研究、新教育社會學等的研究重點。

          此外,批判理論也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不僅接受宰制,而且實際上企求宰制的人格構造(廖立文譯,民75)。

三、工具理性           法蘭克福學派重視理性,強調它的超越性和相對獨立性。

理性是正確思想和正確意志的保障,有理性才有自由(吳庚,民73)。

然而,如批判理論家所指出的,當前的社會卻落入工具理性的宰制。

          工具理性有兩個層面:把世界當成工具,以及把知識當成工具,我們可以在實證論和經驗主義看到充分的體現。

科學主義與技術理性已經滲透到人文社會科學中,造成社會哲學的萎縮。

工具理性把社會世界物化,並視之為第二自然。

          深受工具理性薰染的實證主義社會研究,把人視為機械決定論中的事實與對象,抹殺人的主觀能動性,無法掌握社會生活的真正意義。

實證主義追求知識中立,事實上卻分離了事實與價值(Horkheimer)、事實與決定(Habermas),因此偏向於維護現有社會秩序(宰制的合法性),是維繫與製造「技術官僚宰制」的主要因素,形成了合理性之非理性(廖仁義譯,民73;姜新立,民80)。

          根據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工具理性的根源是先於資本主義的,可以追溯到猶太教,資本主義反而是工具理性的結果(廖立文譯,民75)。

四、批判理論           批判理論的提出,很大部分是為了抵抗傳統理論(實證/經驗理論)。

傳統理論強調科學預測、方法論的禁制以及科技專家的統治;批判理論則著重意識的啟蒙或喚醒、集體行動以及邁向合理的社會的努力(黃瑞祺,民75)。

          所謂批判的概念,淵源自黑格爾到馬克思,是對社會以及對各種知識體系的批判,其標準在於是否違背合理之未來社會的利益。

批判理論是一種辯證理論,強調理論本身便具有實踐性,目的是透過正反對立掌握整體,並在全體(totality)中反映真實。

理論注重生活世界的脈絡,終極目標在於社會的改造和人的解放。

          批判理論企圖統合知識和理性,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實施的步驟主要是根據理論的理性,經由批判的反思,而到達解放的實踐。

在理論和實踐之間,內在的反思,需配合外在的溝通,以臻於真實的相互主體性互動(姜新立,民80;廖立文譯,民75;廖仁義譯,民73)。

五、單面向的文化           法蘭克福學派一向強烈主張對主體性和個體性的維護,面對泯滅個性,日益墮落的現代大眾文化,難免流露出一種緬懷過去(資本主義)精緻文化之濃鬱的文化鄉愁,這也是他們遭人詬病的一點。

          在《啟蒙的辯證法》、阿多諾的許多論文以及馬庫色的《單面向的人》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批判理論家對美學、藝術的重視,對形式的注重和分析。

同時他們強烈批判科技意識與大眾文化的結合,以及文化工業產品庸俗、粗劣、空洞、虛偽的內容。

          根據馬庫色,文化工業還會製造出假需求,提供人們假安定(麻醉效果)。

大眾娛樂的電視、電影、廣告,甚至性活動,都透過規格化、假個體性讓人們沈溺在虛妄的滿足當中。

          對於上述的全面宰制,法蘭克福學者是悲觀的,社會正如韋伯的「鐵牢」般無可掙脫。

然而馬庫色曾提出性解放,阿多諾則主張真正的藝術,或許有機會帶領我們找到一線牢籠中的裂縫。

          批判理論對美學藝術十分重視,相信藝術不能脫離其社會性,並且堅持偉大的藝術具備有自由的意象和解放的觀點(廖仁義譯,民73;廖立文譯,民75;蔡源煌,民81;黃瑞祺,民75;吳根明譯,民77)。

六、宰制與人格           關於宰制關係深入個人內心的現象,法蘭克福學派大量運用精神分析的理論。

馬庫色在《愛慾與文明》中,首先跟隨佛洛伊德的說法,指出文明有賴於壓抑。

但是,高度壓抑是資本主義早期的現象,晚期資本主義由於生產力提高,出現了必要壓抑之外的「過剩壓抑」(surplusrepression)。

它所引發的緊張成為導致社會變遷、讓世界「非工具化」(de-instrumentalizing)的潛在力量。

          為了控制這種情勢,體系運用了「壓抑性的反昇華」(repressivede-sublimation)-也就是使人以有益體系的方式滿足慾望。

例如,將無數的商品和性拉上關係,這些色情化的商品-從汽車到書籍-提供性快樂的代替,成為新的「民眾的鴉片」。

          在集體撰寫的大規模研究《權威人格》裡,法蘭克福學者指出晚期資本主義的工作型態使得父親權力減小,於是造就了軟弱的「自戀型人格」,這種人格急切的從外在世界尋找強壯的認同楷模-運動明星、歌星、政治強人(希特勒或史達林)或強有力的政黨。

法西斯非理性的群眾運動,和此人格型態有密切的關係。

          難道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重返父權制的家庭?這是無法回答的問題。

納粹法西斯與反猶太主義在批判理論者看來是有相同的根源。

尤其新的社會形態下,政治對經濟的優先性,加上技術理性的宰制,以及由人格型態產生的非理性同情態度受利用造成的宰制,指出了人在社會中的困境與難局(廖仁義譯,民73;廖立文譯,民75)。

七、知識論與社會理論的重建           批判理論對知識論及社會理論重建的任務,主要由哈伯瑪斯擔當起來。

他在建構知識論中提出真理的「語言」根據,並且企圖批判性的重建(馬克思)社會理論。

為了解決事實和決定之二分,哈伯瑪斯否定經驗-分析科學的「唯一有效性」,並且捍衛詮釋學的前理解,進而發展出三種認知趣向的新知識論。

後來,他又深入發展溝通行動理論,為真理的共識尋找基點,也為批判理性設定一個規準。

此外,從質疑馬克思的人類演化觀開始,哈伯瑪斯也建立了一套由勞動、互動為基礎,一直到探討新的危機之衝突形式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理論(廖仁義譯,民73,民78;廖立文譯,民75;陳伯璋,民76)。

柒、後現代的批判理論 一、現代社會理論的批判傳統與當前流派      (一)社會理論的批判傳統           社會理論及社會研究的批判傳統源遠流長,有自Marx、Kant、Hegel、Weber以來的遺產,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以及歐陸社會理論家如Foucault、Habermas、Derrida,拉丁美洲思想家如PaoloFreire,法國女性主義者如Irigaray、Kristeva或Cixous,俄國社會語言學家如Bakhtin、Vygotsky等(Kincheloe&McLaren,1994)。

     (二)批判學者的共同假定           批判理論指的由法蘭克福學派發展而來的理論傳統,但沒有一位成員主張過一種統一的社會文化批評取向。

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批判學者的理論與實踐傳統中歸納出幾點共同的基本假設(Kincheloe&McLaren,1994): ⊙所有思想根本上都經由權力關係所中介; ⊙事實不能脫離價值的主宰和意識形態的銘刻; ⊙概念/對象,符旨(signified)/符徵(signifier)間的關係不是穩固的,經常由資本的生產、消費關係所中介; ⊙語言在主體性(意識及潛意識的覺知)中佔主要地位; ⊙任何社會中必有某些團體佔據特權的地位,但當受壓制者接受此特權為自然,必要,不可避免的時候,他們便強力的再生產(reproduce)了這種壓迫; ⊙壓迫的形式有很多,只注意其中之一,會忽略其間的相互關聯; ⊙主流的研究實踐,即使大多是無意的,通常牽涉到階級、種族、性別壓迫體制(system)的再生產。

     (三)四種批判傳統的學派與批判民族誌           在目前的批判性社會理論中,可以看出四種學派的影響。

一、批判理論:主要是對實證論及工具理性的批判;二、Derrida:解構客觀的真象或現存(presence)的形上學;三、Foucault:探索論述(discourse)在權力關係中的蘊涵,及權力和知識如何服務於規範「合理」和「真實」;四、後現代主義:受上述作者影響的嬉戲的(ludic)和反抗的(resistance)兩種後現代觀點。

          在後現代發展出的批判民族誌(criticalethnography)在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上述四種學派的影響。

而後現代社會理論可以幫助馬克思批判思想對當前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深化和擴展階級意識的曖昧情形。

例如StuartHall所說,統一的壓迫機構,如「統治階級」或「國家」的消失,或者像Fredric Jameson一樣來質問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這些對建於構新形式的社會主義民主,扮演著重要角色(Kincheloe&McLaren,1994)。

二、批判研究與後現代主義      (一)後現代文化           後現代文化的特徵,包含了西方文明大敘述(grandnarrative)合法性的解體,對理性力量信仰的喪失,傳統宗教典律的動搖。

後現代狀況,是一種超真實(hyperreality),一種擬虛構的場所(quasi-fictionalplace)。

後現代文化由影片、照片、電視、電子媒體構成了特殊的資訊模式。

家庭成員透過這些模式,與特定次文化的接觸,已產生新的識字(literacy)形式,這是文化空間的新構成,以及時間經驗的新結構(Kincheloe &McLaren,1994)。

     (二)後現代社會理論           後現代社會理論是一種哲學、社會科學上(包括後結構主義在內的)反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的書寫。

它拒絕根深蒂固的假設:啟蒙的理性、傳統西方知識論,以及任何視為穩固的、外在於論述(discourse)本身的現實的表徵。

它質疑人文主義和Hegel絕對知識的非歷史狀態,認為超越的,自我證明的真實版本不可能存在,真實乃是是社會性的建構或符號性的假定。

          實踐(praxis)被邊緣化,成為修辭的不可決定性(rhetorical undecidablity),和對社會實現(practice)的文本分析。

          後現代批評基點在於,意義的建構在於對符徵(signifier)作持續性的遊戲運用(playfulness),批評的要旨在於解構西方對於真實的後設敘述(metanarritive),和隱藏在歷史單一線性進展觀點背後的歐洲種族中心主義(Kincheloe &McLaren,1994)。

     (三)後現代主義與批判理論           批判理論對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批判理論提供後現代主義一個形成性的基礎-區分壓迫與解放性社會關係的基礎,少了這基礎,後現代主義易趨向虛無和缺乏行動力。

          後現代主義對批判理論的影響:後現代主義根據多樣性與差異(differences),對民主的批判概念進行再定義。

後結構主義和女性主義者重新概念了批判理論,他們強調,在階級、種族、性別的三位一體中,階級不再是主宰的概念,其它兩個概念應受到更多的重視。

          解放敘述(narrative)不再是決定性的敘述,現代主義「批判的解放」之神聖職務已經解除。

「解放」一詞不能躲避質疑,不能躲在(通常是陽物中心的(phallocentric))大敘述中,不能不理會後現代對於特殊性的重視-社會關係中持續地與全體性(totality)對話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

          在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社會理論開始重視地方性及較大社會結構的多重決定(over-determination)。

然而較大的全體(totality)概念不該揚棄:如父權、資本主義。

應該認明的是,較大的社會力對於社會有明顯的衝擊,社會力對於個人的影響卻可能是曖昧而異質的(Kincheloe&McLaren,1994)。

  捌、批判理論與教育 一、批判理論與教育研究           R.Gibson在《批判理論與教育》一書中,以較為廣泛的觀點來看批判理論的教育研究。

他認為,批判理論是一種同時解釋問題根源,並試圖提出解決方法,以達到一個更公平合理的社會的理論。

批判理論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在於,教育的事實、概念本身絕對不是客觀、自然的,我們必須從事於真正利益的揭露。

批判理論也提示我們考察工具理性與教育的,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個體自主和人格、意識形態間的關係。

          類比於經濟的資本,許多批判理論者援用「文化資本」的概念以探索意識形態在教育上的生產或再生產(reproduction)作用。

批判理論對於一九七○年代以後,美國的再概念論者(reconceptualist),和英國的新教育社會學的興起也發揮了不小的影響。

          社會(如教室)事件的解釋一般可由三種層次來說明:個人和人際的(層次一)、制度的(層次二)、和結構的(層次三)。

批判理論認為在瞭解、詮釋教育及社會真實上,應該同時結合三種層次的觀點。

然而,實際上多數(廣泛意義下的)批判學者卻常一面倒的偏向於層次三。

          批判理論想要提供解放的可能,它追求的是個人和集體完成之普遍的善。

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先追問:到底是誰的利益真正被服務了?藉著對自由人文主義的批判,批判理論想挖掘出教育中理性和非理性的意識形態宰制,探討語言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研究潛在課程(hiddencurriculum)的過程與結果。

          對於既有的體制或利益團體而言,批判理論無疑具有「潛在」或明顯的威脅性,這應該也是教師普遍遠離批判理論的重要原因。

以下討論的學者,接受的是廣義的批判傳統影響,並不限定於法蘭克福學派的繼承(吳根明譯,民77)。

二、批判理論看教育問題      (一)教育問題           我們的教育的確存在不平等的現象,考察勞工、少數團體子女的成就與發展,與中產階級學生比較即可明白。

教育的不平等和社會上財富、權力分配的不平等有關,這是批判理論所欲闡明的。

經過一百多年來,認為教育不僅本身是件好事,甚至積極消除社會上的不平等,這種舊有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liberalideology)]已經破產。

批判論者認為,教育並未使各階級平等,也未曾去除社會的不公不義,這正是他們批判的標的(吳根明譯,民77)。

     (二)教育失敗的原因           教育的失敗源自於社會不平等的「再製」(reproduction)。

這些再製表現在經濟、國家權力、文化和反抗四方面。

               1.教育與經濟關係的再製:           ⊙美國的HerbertBowels和SamuelGintis提出著名的符應理論,認為生產關係(勞工階級劃分)和社會關係間有對應關係。

學校就像工廠,學生如同工人。

學校中的競爭,是一種報酬的不平等分配。

而教育體系透過潛在課程,依據不同人格類型(而非能力),篩選出合適的勞工和管理階層,再製(reproduce)職業分工的階層體制,並使之合法化。

然而,他們認為學校只有部分責任,真正的元凶為資本主義。

          兩位學者的研究,對工廠、學校不成熟的描述,忽略現象的複雜性和人的主動質疑、反抗能力,並且視學校為黑箱,漠視師生互動。

更甚者,他們還忽略了課程的內容。

終究,兩人落入了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基礎決定上層結構的陷阱,低估上層結構對教育及經濟的影響,而且忽略了學校的自主性(吳根明譯,民77;張銀富譯,民81;Ozman&Craver,1990)。

               2.教育與國家權力的再製:           根據阿圖塞的說法,學校作為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一部分,將國家政策通過意識形態結構,通過教育結構,以及課程內容傳遞給個人。

          ⊙KevinHarris認為,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教育事實上是助長對事實扭曲、錯覺的觀點。

教育就像麻醉藥,製造信念,傳遞特殊的共識,學生(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這種不平等關係,達成「和諧」的假象。

Harris所指控的現象,其實在共產國家比資本主義國家明顯。

而且他偏重過程,忽視內容,漠視社會生活的複雜,及個人的競爭智慧。

事實上,學校在任何社會都是支持現存體系的。

Harris偏重經濟解釋,卻忘了學生不是只有學校生活,也有校外生活(吳根明譯,民77)。

               3.教育與文化的再製:           ⊙英國的BasilBernstein指出,學校是一種溝通體系,透過語言和符碼(code),達成社會階級文化不平等的再製。

符碼有兩種特徵,一是「分類」(classification):即教材類別的整理;一是「架構」:即師生關係。

符碼的產生源自於學校之外,而非出自學校之手。

Bernstein的說法只呈現學校的靜態面,未能探討何種團體控制了課程的選擇。

而且,他專注於中產階級內的衝突,忽視階級間及學校內的社會衝突,更重要的是忽略了教育中歷程的要素(吳根明譯,民77;張銀富譯,民81)。

          ⊙法國PierreBourdieu同樣視學校為溝通體系,傳遞某形式的文化,經由再製此文化,也再製了社會階級結構。

學校有利於已有利者,因為某些人已先擁有一些文化資本。

但學校卻以不變、自然、普遍的假象來再製文化不平等。

          Bourdieu提出幾個有用的概念作為解釋的依據。

符號暴力:指學校文化對個人認知信仰造成的扭曲。

文化資本:教育確認、合法化、再製支配者的文化資本。

習性(habitus):同時是個人知感和歷史社會產物,牽涉到對世界的體驗與關聯,是建立在肉體上的主觀形式,也是一種文化資本。

不同團體各有不同習性。

學習,正是文化活動的過程與結果,與精神、感覺、肉體各方面有深厚的關聯。

          關於Bourdieu的批評包括,他的文化資本和習性的概念重疊,他忽略文化中的異質性,及精英、勞工文化的重疊處。

Bourdieu忽略學校活動本質、目標、結果的多樣性,而且視階級結構和教育結構間的穩定性為理所當然。

另一方面,他過於強調文化,忽視許多物質條件對行為、態度的影響。

事實上,課程並非完全敵視勞工階級利益的運作,有時知識正可以提供解放的潛力。

最後,Bourdieu也忽略個人對學校社會化企圖的反抗(吳根明譯,民77;張銀富譯,民81)。

               4.反抗理論:           新教育社會學和再概念論者主張的現象學觀點和質的研究方法,使學者們重新重視微觀研究,利用民族誌和參與觀察等技巧,去探索課堂的日常生活、個人間的關係。

反抗理論認為再製不曾完全達成,反抗團體強調以自身文化作為資源來反抗,然而,反對行為本身常卻又促成不平等的再製(如Willis對Lad學生次文化的研究)。

不過,我們仍可在反對團體的價值中兩發現解放的教育種子(吳根明譯,民77)。

          ⊙美國著名的批判教育學者HenryGiroux質疑批判研究的結構主義取向,而主張以民族誌結合批判理論來研究。

他認為學校知識再製宰制階級的文化,但此知識有時幫助轉化知覺,使受教者能更有效的反抗霸權。

其中課程內容作為中介的影響,學生有時被動、無意識的接受,有時則目的性的去組織。

Giroux主張一種主動反對壓迫、並積極的「建構」反抗的觀點(吳根明譯,民77)。

          ⊙美國學者MichaelApple認為教育功能再製了社會階級、資本累積,同時也再製了性別階層、文化宰制團體的特權及國家結構所加諸的限制,也就是說,學校同時在經濟上和文化上再製了社會秩序。

學校傳遞上層階級文化霸權(hegmony)的意識形態,並且生產資本累積所需的「技術/行政」知識。

此外,學校根據學生將來是否能生產大量「重要」知識,將其區分為勞心、勞力兩個在層級市場的等級。

          然而,再製歷程並非完全被動的為學生所吸收。

學校是政府「合法化」階級利益的工具,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但學校也提供機會反抗這些利益。

對抗資本邏輯的行動,必需從文化、經濟、國家三者原本的互相「對立」(contradiction),找出政治行動的可能性           Apple在使用關鍵詞彙時不夠嚴謹,如他並未明確說明學校到底再製了階級關係,文化或分工制度,或者同時再製這三者;此外,資本邏輯和對立的概念也很模糊。

而且,生產知識的來源不是學校,是其它機構。

Apple誇大社會階級在美國教育中的角色,反而忽略了不同種族在教育上經驗與期望的差異(張銀富譯,民81;Ozman&Craver,1990;吳根明譯,民77)。

          ⊙巴西的思想家PaoloFreire,結合西方馬克思主義與現象學觀點,鼓舞了社會研究中的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他認為,人們(尤其在第三世界)的處境是,被高壓的政府和精英分子加以非人性化(dehumanized)。

他批判傳統教育的銀行概念(bankingconcept),以為知識就像銀行存款一般,壓迫者「存入」充滿其觀點的知識,供受壓迫者來提領。

在不改變現況下,教育改變學習者的意識,受壓迫者接納了壓迫者的觀點,視自己為邊際人(marginal),並且維持壓迫的霸權。

           Freire主張另一種教育方法:問題提出法(problem-posingmethod)。

學習者應該主動的,質疑任何既有的文化。

教育的內容應出自學習者實際生活經驗、欲望,到擴及外在世界,以拓展瞭解。

師生應該在平等對話關係下共同工作,相互養成批判的意識,此過程稱作「良知化」(conscientization)、意識的激揚(consciousness-raising)。

          這個世界是一個化生的過程(processofbecoming),而不是固定的實體。

人與世界有著辯證的關係,人可以影響現狀。

讀寫教育應該與實際行動相結合。

批判的意識才能導致批判的行動,也就是實踐(praxis)。

          必須指出,Freire的「壓迫」觀念相當抽象,而且受壓迫者本身也可能犯過失。

對於改革可能遭遇到的抵抗,他未提出方案。

而反諷的是,運動的領導者很可能形成精英主義,反過來壓迫這些受壓迫者(張銀富譯,民81;Ozman&Craver,1990)。

     (三)因應之道           批判理論學者面對這些不平等與不公義,最終辦法似乎只有廢除資本主義,一個烏托邦式的想法。

RachelSharp建議學校決策過程民主化,及課程選擇的可能性。

Harris指出教育應顯示意識的形成,把課程內容根植於現實狀況,並安排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Willis則呼籲教育機構應當承認、理解反文化背後的可能意義,並安排團體討論以揭露文化圖示。

          然而,批判理論不應提出權威解釋,對於教育而言,提供公開討論及參與決策的機會才是必要的(吳根明譯,民77)。

玖、批判理論的評價 一、對批判理論的批判           (一)實證主義社會科學家的看法:實證主義者認為批判理論在真實世界中了無根據,而且不能以外在測量來檢驗、證實、反駁,許多立論行文曖昧,流於邏輯上無意義的言論。

          (二)馬克思主義者的看法:許多「正統」或結構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批判理論回歸到德國古典觀念論哲學,無法提供有關世界的知識以及對真實社會結構的分析。

由法蘭克福學派的背景和言論看來,批判理論是屬於「高級文化」或象牙塔的理論,與實際政治無涉,無法改變世界。

          (三)對批判理論的立場與方法的批判:           批判理論對於個人領域、早期資本主義的家庭結構的分析限於資產階級,是一個頗重的缺失。

社會的宰制關係未必如他們所言的這般徹底,反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視。

另外在個體/意識和社會/文化這兩個層面上,批判理論很難求得辯證的統一。

更嚴重的是,它不曾著手結構性分析(在教育上的批判研究相反的,卻是偏向結構,忽視主體),也不願使活動朝實際方向發展。

          批判理論忽略了歷史的研究和經濟的分析。

其主張無產(勞工)階級的消失,也遭到許多馬克思主義者的反駁。

普遍而言,法蘭克福學派對於資本主義的變化缺乏敏感度,也未能明瞭它可能持續的變下去。

          在哲學上缺乏本體論,使得批判理論帶有明顯的混合色彩。

早期批判理論家的否定意識、悲觀意識、和虛無心態,以及對西歐古典文化的懷鄉症,令他們像是精神烏托邦的追求者。

          最後,我們要認清,批判理論並不必然是人類思想的頂峰,它對社會的反人性過程的質疑和人類創造力的關懷也並非獨一無二(吳根明譯,民77;姜新立,民80;馬康莊、陳信木譯,民79;黃瑞祺,民75;廖立文譯,民75;廖仁義譯,民73)。

二、貢獻           (一)批判:批判理論企圖說明社會何以是不合理的壓迫,指出社會何以真是人的產物。

它質疑所有既定的「本質」,對工具理性宰制的意識形態提出批判。

它提出「再製」的概念,對大眾文化下的主體性淪喪提出強烈批判,進而要求解放。

          (二)擁護:批判理論擁護在意識形態/文化的宰制下的個人主體性。

它擁護辯證法,堅持社會全體(totality)觀點,探索社會實體層次間的相互關係,並追求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

          (三)理論:批判理論主張理論與實際不可分,必須從實踐者的實際問題,概念、語言形成之實際中推論出來。

反對實證主義社會科學的獨霸,摘取採取科際整合的取向。

          (四)對結構主義與行動理論的啟示:對結構主義而言,批判理論指出,人決不只是社會的木偶,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對行動理論而言,批判理論也指出,人類行動不只是個別的,也是集體的。

          (五)抽象層次:事實上,批判理論的說服力很大一部分正是由於它的抽象成分,這一點可從它的感染力和廣大的影響看出。

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把批判理論視為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而非萬世不變的體系(吳根明譯,民77;姜新立,民80;馬康莊、陳信木譯,民79;黃瑞祺,民75;廖立文譯,民75;廖仁義譯,民73)。

  三、結語           有人說,法蘭克福學派是天才的群集,批判理論是集體努力的結晶(民黃瑞祺,民75);有人說,法蘭克福學派是一群「失望的激進主義者(radicalsindespair)」,是「受創的心靈」,以沒落貴族的姿態憑弔逝去的精英文化(吳庚,民73;廖仁義譯,民73,原序,2)。

無論如何,它總是充滿啟發與洞見的關於人的處境的理論。

          批判理論具有倫理目的,它的性質,同時是一種社會學的激進主義,和一種形上學的人文主義(姜新立,民80)。

如果一種理論不僅主張能更清楚的揭露這個世界,同時主張可以改變世界,進而脫離不平等、不公正的束縛而獲得自由,那麼很顯然會有很多問題依附在它身上(吳根明譯,民77)。

我們的任務,不在於揭穿它有多少問題,而在於掌握這個理論的精神,避開它的缺陷,以期能對社會理論和教育研究有更進一步的貢獻。

參考書目 李永熾(民76):流亡的苦楚與思想的開花-以法蘭克福學派的霍克海默為主軸。

當代,15,14-27。

李超宗(民78):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載於李超宗:新馬克思主義思潮(頁197-231)。

台北,桂冠。

林瑞榮(民81):批判理論與教育研究。

臺南師院學報,25,135-144。

吳庚(民73):當代批判理論的貧困-法蘭克福學派的興起及終結。

社會科學論叢,32,225-259。

吳根明譯(民77),R.Gibson原著:批判理論與教育。

台北,師大書苑。

余英時(民83):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與意識形態。

中山社會科學學報,8(1),1-16。

洪鐮德(民83a):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人文思潮及社會學說的互動。

中山社會科學學報,8(1),17-57。

洪鐮德(民83b):台灣對馬克思主義的新評估。

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12,7-34。

姜新立(民80):法蘭克福學派與批判理論。

載於姜新立: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頁67-106)。

台北,結構群。

唐小兵譯(民78):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詹明信FerdricJameson1985年北京大學講座)。

台北,合志文化公司。

馬康莊、陳信木譯(民79),GeorgeRitzer原著:社會學理論。

台北,巨流。

高宣揚(民80):新馬克思主義導引。

台北,遠流。

黃瑞祺(民75):法蘭克福學派之批判理論簡述。

載於黃瑞祺: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頁63-80)。

台北,巨流。

莊雅棠譯(民77):哈伯瑪斯:哲學-政治寫照(訪問者PeterDews,PerryAndersonL)。

載於聯經編輯部主編:思想(頁181-236)。

台北,聯經。

張銀富譯(民81),GeorgeF.Kneller原著:現代教育思潮(Movementsof ThoughtinModernEducation)。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文團(民82):批判理論與教育。

臺大哲學論評,16,121-158。

陳伯璋(民76):哈伯瑪斯的「批判詮釋學」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

載於陳伯璋: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頁45-154)。

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民82):課程、教學與意識形態。

載於陳伯璋:意識形態與教育(頁167-186)。

台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民77):意識形態批判與教育研究。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0,25-54。

楊深坑(民79):哈伯瑪斯的現代科技批判。

當代,56,46-55。

廖立文譯(民75),IanCraib原著:當代社會理論。

台北,桂冠。

廖仁義譯(民73),T.Bottomore原著:法蘭克福學派。

台北,桂冠。

廖仁義譯(民78),M.Pusey原著:哈伯瑪斯。

台北,桂冠。

蔡源煌(民81b):「文化工業」的概念如何評估?載於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頁55-62)。

台北,雅典。

蔡耀明譯(民74),L.Kolakowski原著:法蘭克福學派與「批判理論」。

中國文化月刊,69,108-120;70,112-118;71,103-117;72, 115-119;73,113-123;74,110-119;75,125-135。

譚光鼎(民80):批判理論論現代社會之宰制與複製。

國教世紀,26(6),44-54。

Fiske,John(1994). Audencing:Culturalpracticeandculturestyudies.InDenzin,N.K.& Lincoln,Y.S.(Eds.).Handbookofqualitativeresearch(pp.189-198). Thousandoaks,CA:SagePublications. Kincheloe,J.& McLaren,P.(1994).Rethinkingcriticaltheoryandqualitativeresearch.In Denzin,N.K.&Lincoln,Y.S.(Eds.),Handbookofqualitativeresearch. (pp.138-157).Thousandoaks,CA:SagePublications. Ozman,H.A.& Craver,S.M.(1990).Philosophicalfoundationsofeducation(4thed.). Columbus,Ohio:MirrillPublishingCompany. 張貼者: Unknown 於 清晨6:50 標籤: 研究心得 1則留言: 佐佐2020年1月2日晚上11:12不好意思,請問這是已經出版的論文嗎?要在哪裡可以找到紙本論文呢?回覆刪除回覆回覆新增留言載入更多…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Atom) 標籤 我的創作 (6) 研究心得 (3) 教育思考 (6) 影像照片 (1) 讀書筆記 (10) 追蹤者 關於我自己 Unknown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網誌存檔 ▼  2017 (6) ▼  四月 (6) 文化研究(摘要整理) 後現代主義理論(摘要整理) 批判理論與現代教育思潮(大綱) 批判理論與現代教育思潮 語文教育的省思:維高斯基(L.S.Vygotsky)理論帶給我們的啟示 維高斯基(L.S.Vygotsky)的發展理論與遊戲研究:初步的文獻探討 ►  2015 (18) ►  十二月 (10) ►  十一月 (5) ►  三月 (1) ►  一月 (2) ►  2014 (1) ►  十二月 (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