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推薦這8人為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看看都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甘肅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示了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推薦人員,公示期自2018年7月5日-11日。

都有哪些人員獲得推薦?請隨隴報君往下看。

推薦人員情況公示

李應東,1962年出生,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甘肅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心血管分會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世界中聯代謝病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中國中西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心力衰竭專業組副組長、世界中聯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學會甘肅聯盟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為第七屆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第一層次領軍人才。

臨床擅長治療高血壓及其併發症、冠心病心絞痛、難治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律失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失眠等疾病。

長期從事甘肅道地中藥材的質量控制、心血管新藥開發方面的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當歸、紅芪等中藥對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重塑的干預作用,在中藥抑制心肌細胞與心肌間質細胞增生,保護血管內皮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果。

主持國家級科研課題3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獎6項,出版專著3部。

培養博、碩士共60餘人。

經全國名中醫張士卿教授、全國名中醫劉寶厚教授推薦申報。

李盛華, 1959年6月出生,男,山東菏澤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共黨員,現任甘肅省中醫院院長。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層次,中華骨傷名醫、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甘肅省優秀專家。

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骨質疏鬆分會副會長,全國第六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創新形成以中醫骨傷理論為基礎,正骨手法和骨傷藥物為依託,中醫護理和康復為輔助的隴中正骨學術流派。

擅長應用隴中正骨手法及中西醫結合微創療法治療骨傷科疾患,在國內較早提出骨科微創理念,倡導骨科微創療法,率先開展了經皮內固定術、撬撥復位術治療四肢骨折。

近年來在數次重大災害救治中,進行了多層次多方面系統規範的研究填補了我省在該領域的研究空白。

尤其是對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和膝骨關節病,進行了大量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成果顯著、臨床療效突出,並參與完成該病種相關指南的制定。

主持完成省部級及以上課題4項,獲得省級及以上獎勵10項。

作為主編、副主編出版專著10餘部,發表論文200餘篇。

經國醫大師劉柏齡教授,全國名中醫孫樹椿教授推薦申報。

張曉剛,1963年出生,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現任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

全國中醫骨傷科學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甘肅省「555科技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甘肅省名中醫。

擅長中醫手法治療各種脊柱關節病、頸肩腰腿痛、各種骨折脫位,並能開展脊柱及所有四肢創傷手術、人工關節置換、帶血管腓骨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骨腫瘤、軟組織腫瘤等疾患的手術治療。

尤其擅長肘、膝關節創傷術後攣縮、肱骨近端骨折的外固定及康復治療,研發中藥製劑脫管散、生骨再造丸,在治療慢性骨髓炎、內固定術後感染、早期股骨頭壞死中獲得可靠療效。

主持省部級及以上課題3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SCI2篇,獲得國家專利3項,出版專著1部。

培養博、碩士研究生30餘人。

經全國名中醫張士卿教授、全國名中醫劉寶厚教授推薦申報。

夏小軍,1965年出生,男,教授、主任中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甘肅省腫瘤醫院(甘肅省中西醫結合腫瘤醫院)院長。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首批中醫臨床人才、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衛生領軍人才、甘肅省333人才工程』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世界中醫藥學聯合會中醫適宜技術評價與推廣委員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血液病分會常務理事委員、世界中醫藥學聯合會血液病專業技術標準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液學分會常委、中國中西結合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常務理事。

擅長血液病、腫瘤內科系統疾病的中醫藥治療,應用系列湯劑辨治急性白血病、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惡性淋巴瘤等,主持和指導研發院內製劑12種。

主持和承擔了省部級及以上科研課題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三等獎3項。

主編著作5部。

培養碩士研究生8名。

經全國名中醫張士卿教授、全國名中醫王自立教授推薦申報。

王志剛,1965年6月出生,男,中醫內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天水市中醫醫院院長。

先後擔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內分泌學分會副會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內分泌分會副會長、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基層中醫藥提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九屆周圍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現為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甘肅省名中醫。

擅長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代謝性疾病的預防和中西醫診治。

主持參與完成省級科研課題2項。

先後發表論文10餘篇,參與編寫著作3部。

經全國名中醫張士卿、全國名中醫王自立推薦申報。

張志明,1964年出生,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腫瘤科主任。

現任世界華人中醫醫師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保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急救專業委員會委員。

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優秀專家等稱號。

擅長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診治急危重症、疑難雜症,心力衰竭、肝硬化、銀屑病、哮喘、咳嗽、潰瘍性結腸炎、便秘、急性腎絞痛、頑固性頭痛、難治性失眠、重症汗症、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子宮肌瘤、硬皮病、乾燥綜合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及腫瘤等難治性疾病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治療效果。

擅長應用經方、時方治療內科疑難雜症。

主持省部級及以上科研課題3項。

主編學術專著1部。

培養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11名。

經全國名中醫張士卿教授、全國名中醫劉寶厚教授推薦申報。

汪龍德,1965年出生,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學士、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

現任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國醫大師周信有教授傳承工作室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常務理事。

為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甘肅省名中醫、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脾胃病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甘肅省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指導老師。

擅長功能性胃腸病、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食管炎、胃癌、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炎、胰腺癌、肝炎、肝硬化、肝癌、炎症性腸病、結腸癌、腹瀉、便秘等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與脾胃病科全體人員共同研製了平胃膠囊、胃安膠囊、姜石顆粒等多種院內製劑。

主持省部級及國家級等科研課題4項;獲省科技進步獎2項;編寫著作1部。

培養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12名。

經全國名中醫張士卿教授、全國名中醫王自立教授推薦申報。

陳國廉, 1965年出生,男,主任醫師,甘肅省人民醫院傳統醫學診療中心科主任,現為甘肅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學會委員、省級中醫師承指導老師、世界中醫藥學會老年醫學委員會理事。

創立了「臟腑背俞排罐療法」,作為甘肅省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向全省推廣。

擅長中醫傳統綜合療法治療頸肩背腰腿痛,獨創的臟腑背俞排罐療法臨床用於治療失眠,疲勞綜合徵,哮喘緩解期、圍絕經期綜合徵等疾病。

主持參與完成的省級科研項目2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1篇。

2009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全國中醫藥康復保健優秀人才」。

經全國名中醫劉寶厚教授、全國名中醫王自力教授推薦申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醫國醫大師名單大全,別被假大師蒙了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二屆國醫大師於2009年、2014年進行表彰,共計60名,日前2017第三屆國醫大師名單公布。國醫大師是中醫藥行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