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乳腺增生怎麼防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訪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忠秀

記者 康艷莉

近年來,許多到醫院就診的女性,經常會因檢查出乳腺疾病而十分苦惱。

據了解,臨床檢查出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因乳房疾病、包塊就診者占80%以上,其中50%以上被臨床診斷為乳腺增生症。

為此,一些女性發現乳房有硬塊,就擔心乳腺癌,或者一查出乳腺增生就擔心癌。

那麼,這種擔心有沒有道理呢?是不是自己嚇唬自己的多餘之憂呢?本期健康話題,記者在「三八」節前走訪了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忠秀。

●乳腺增生,咋回事?

專家指出,乳腺增生症儘管發病率高,但它是一種預後良好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有些乳腺增生患者有自愈傾向。

為什麼這樣說呢?

專家介紹,從臨床上看,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

在青春期或年輕女性中,經前有乳房脹痛、有時疼痛會波及肩背部,經後乳房疼痛逐漸自行緩解,僅能觸到乳腺有些增厚,無明顯結節,這些是生理性改變,不是病,也不需要治療,屬於生理性的增生。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間質的良性增生,是正常乳腺小葉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乳腺正常結構出現紊亂,屬於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腫瘤的一類病。

多發於30歲至50歲女性,發病高峰為35至40歲。

病理性的乳腺增生,以小葉腺泡、末梢導管和結蹄組織均發生不同程度的增生為特徵(分小葉增生型,纖維腺病型,纖維化型)以及小葉末梢導管和腺泡高度擴張成囊為特徵(乳房囊性增生病)。

●乳腺增生,怎麼來的?

專家指出,目前,乳腺增生真正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但大多認為與內分泌失調及精神、環境因素等有關。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是內分泌失調。

由於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增多是乳腺增生髮病的重要原因。

如卵巢發育不健全、月經不調、甲狀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礙等。

二是情緒等精神因素的影響。

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等不良精神因素都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另外,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會造成乳腺增生,而且這些不良因素還會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狀。

三是人為因素或不良生活習慣影響。

比如女性高齡不育、性生活失調、人工流產、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動。

另外,佩戴過緊的胸罩或穿過緊的內衣等也屬於一種人為因素。

四是飲食結構不合理。

由於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隨之給人們的飲食也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許多人習慣了高脂、高能量飲食,以致脂肪攝入過多,飲食好了,有高血壓、高血糖病的人也很多,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現內分泌失調,導致乳腺增生。

另外,不少女性還有飲酒、吸菸等不良生活習慣,這也會誘髮乳腺病。

五是長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藥。

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雌激素,將導致內分泌平衡失調,現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飼養的水產及家禽使用的飼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長期食用含有激素的食物,勢必會增加乳腺疾病的危險。

●乳腺增生,如何識別?

專家稱,凡病皆有徵兆。

乳腺增生儘管誘發原因比較多,但做到早些發現、及時治療,也不難。

要做到及時發現乳腺增生,不外乎有這樣幾點及早識別——

首先,不要忽略乳房疼痛。

專家指出,乳腺增生導致的疼痛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

疼痛可向同側腋窩或肩背部放射;部分可表現為乳頭疼痛或癢。

乳房疼痛常於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後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勞累、天氣變化而波動。

這種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有關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臨床表現的主要特點。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性常常因工作繁忙或家庭因素,對這種疼痛採取忍、拖的方式來對待,最終導致疾病加重。

其次,不要忽略乳房腫塊。

專家介紹,乳房腫塊可發於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一般好發於乳房外上象限。

表現為大小不一的片狀、結節狀、條索狀等,其中以片狀為多見,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

大部分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後腫塊縮小變軟。

此外,也不要忽略乳頭溢液。

專家提醒,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多為淡黃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數患者經擠壓乳頭可見溢出溢液,如果出現血性或咖啡色溢液尤其需要謹慎。

●乳腺增生,怎樣防治?

說到乳腺增生的預防,專家提出了「四保持原則」,即要保持舒暢的心情、樂觀的情緒;保持良好的飲食結構,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甜食及過多進補食品,禁止濫用避孕藥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或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類,多吃粗糧;保持生活規律、勞逸結合,調節內分泌可以對乳腺增生的預防起到一定作用;保持多運動,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避免人流,堅持哺乳,能防患於未然。

對乳腺增生的治療,專家指出,目前治療上基本為對症治療。

一般來講,部分病人發病後數月至1年或2年後常可自行緩解,多不需治療。

但乳腺增生有很多類型,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單純性乳腺增生症,不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

因精神、情緒及人為因素引起的乳腺增生,通過自身的調整,也會消退或緩解。

對於病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小葉增生型,纖維腺病型,纖維化型,乳房囊性增生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多數病人發病後數月至1年或2年後常可自行緩解,因此,如診斷確定,多不需治療。

臨床上常用的藥物主要為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氣、軟堅散結、調補氣血等作用,並可緩解疼痛。

此外,尚有激素療法,有人採用雄激素治療本病,但這種治療有可能加劇人體激素間失衡,不宜常規應用。

專家最後提醒,少數乳房囊性增生病可能會發生癌變(約2.5%),因此必須在3至6月內定期複查,必要時要進行活檢,特別是對於單側,病變範圍局限者更應警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乳腺囊性增生症不可怕

{乳腺囊性增生症}本病是婦女常見、多發病之一,多見於25~45歲女性,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在我國,囊性改變少見,多以腺體增生為主,故多稱「乳腺增生症。 乳腺...

姑娘,你還在為「乳腺增生」擔驚受怕嗎?

自青春期開始到絕經期後的一段時間裡每一個女性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乳房脹痛,較為典型者表現為經前有乳房脹痛、有時疼痛會波及肩背部,經後乳房疼痛逐漸自行緩解,僅能觸到乳腺有些增厚,無明顯結節,這些是生...

乳腺增生與內分泌,心情,壞境的關係。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應提前預防,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