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糖友怎麼辦?准媽媽如何避免成為終身糖友?這裡有秘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主題是:家庭與糖尿病

為什麼一人得糖尿病要全家總動員?

得了妊娠糖尿病如何避免成為二型糖尿病患者?

……

廣東衛生在線

請來多位權威專家為大家解答

醫學指導

徐谷根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

陳波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陳燕銘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

張瑩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

20歲以上糖尿病發病率達9.7%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改變以及少動多坐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影響,糖尿病發病率增長迅速,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病之後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它對人體的危害僅次於癌症。

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4.22億人,其中二型糖尿病患者占比90%至95%。

我國目前約有糖尿病患者9千萬,且呈上升趨勢,20歲以上的發病率為9.7%,糖耐量異常者高達15.5%。

由於糖尿病病程長、不易控制、醫療費用昂貴以及容易發生併發症等特點,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糖尿病列為三大疑難病之一。

2018年至2019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為「家庭與糖尿病」,旨在呼籲家庭和全社會共同努力,攜手預防糖尿病。


▲今天(14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左)、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右)分別開展糖尿病日公益義診活動

應對糖尿病 全家總動員

陳燕銘教授告訴廣衛君,得知患了糖尿病後,患者和家屬往往出現兩極分化,「一種情況是過分緊張,每次吃飯都把要吃的食物稱一遍,攝入多少卡路里都算得清清楚楚。

有些則是放任自由,什麼都不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也沒有定期隨訪的意識。

陳燕銘教授建議,患者家屬要了解糖尿病,積極配合患者治療,特別是老年群體,家屬的陪伴很重要,及時用藥,正確打胰島素,規範隨診,併發症篩查,很多都需要家屬配合。

「如胰島素的注射需要使用者掌握一定的醫療知識和使用技巧,一些老年患者眼睛看不清,又缺乏醫學知識,控制不好注射劑量的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開展知識講座,向市民科普糖尿病防治知識

徐谷根教授向廣衛君分享了一個研究結果,「調查組干預了60個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4個月後及8個月後血糖正常的患者比例明顯高於對照組。

徐谷根教授認為,通過有效的家庭干預,充分發揮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能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義。

糖尿病管理,

患者及家屬要記住這三點↓↓

◎學習糖尿病的病因、病情發展過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防治知識等,以提高家屬的重視程度;

◎家屬一定要控制患者的糖類飲食、培養患者規律的生活習慣、監督患者進行合適的運動,要求患者堅持服藥,按時複診;

◎家屬通過全方位的家庭干預,讓患者在備受關愛的同時,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陳波教授介紹,家屬掌握糖尿病相關知識,不僅可以應用於糖友的疾病治療,還可以應用於自身疾病預防,「讓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員參與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能有效消除患者的負性心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陳波教授在義診現場為市民解疑答惑

除了糖友越來越多

准媽媽糖友也越來越多

為什麼呢?

她們會發展為「真正的」糖尿病麼?

一次糖耐測試 准媽媽就戴上糖尿病帽子

很多孕媽媽都經歷過糖耐檢查,沒通過的就會被確診為妊娠糖尿病。

不少孕媽媽會疑惑,「自懷孕以來,一直很注重飲食控制,之前也沒有糖尿病,為何就通不過測試呢?」

徐谷根教授解釋,糖耐量檢測是國際公認的精準檢測血糖狀況的方法。

「 平時你吃飯吃多少,自己是不知道的,糖分攝入量無法精確計算。

而通過糖耐測試,血糖結果正常才代表真的正常。

預防變為終身糖尿病 產後每3年做一次糖耐量檢查

「妊娠期糖尿病母親的糖代謝異常在產後多數能恢復正常,但將來患二型糖尿病的機會會增加,患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几倍。

」張瑩主任醫師建議,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後6周就應該進行75g葡萄糖耐量試驗,產後至少每3年要做一次糖耐量檢查,肥胖等高危人群更應每年檢查一次。

張瑩提醒,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論是本人還是其後代,都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體檢,避免肥胖,以減少患糖尿病、代謝綜合徵的風險。

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產後一定要注意通過飲食結構調整,均衡合理飲食,控制每日食物攝入,同時增加鍛鍊,防止肥胖,減少或者推遲二型糖尿病的發生。

相關研究顯示,跟不干預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相比,干預6年後糖尿病發病率可降低23%干預20年後進行隨訪,發現仍然可以降低13%的糖尿病發病率。

專家介紹

徐谷根,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

廣東省肥胖與體重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及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傷口管理分會副主委、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常委。

從事內分泌、代謝病工作20餘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 :糖尿病、肥胖症、甲亢、痛風、不孕、月經紊亂、生長發育障礙及疑難雜症等疾病診治,成功治癒了近千例肥胖患者。

出診時間: 周一、周三上午(門診三樓2號診室);周五上午(2號樓13樓內分泌科主任辦公室)。

陳波,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廣東省醫師協會內分泌科醫師分會委員,廣州市醫師協會內分泌科醫師分會常委,廣州市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常委,廣州市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委員,廣東省老年保健協會心血管內科委員會委員。

從事內分泌及代謝專業醫療、科研、教學22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 :診治各型糖尿病及併發症(1、2型、特殊型及妊娠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結節及腫瘤), 骨質疏鬆症,痛風,肥胖症, 垂體-腎上腺疾病, 繼發性高血壓,性腺疾病,生長發育異常,多囊卵巢綜合症,內分泌腫瘤、遺傳病及內分泌少見病等,尤其對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方面有較深造詣,對內分泌代謝系統的各種複雜疑難、危重病例有著較高的診治能力。

出診時間: 周二、五上午;周三下午

陳燕銘,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粵東醫院常務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慢病防治及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糖尿病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南方老年醫學聯盟常務委員,梅州市醫學會常務理事,梅州市糖尿病學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老年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女性權益維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從事內分泌內科臨床及教學工作20餘年。

擅長 :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肥胖症、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與代謝系統急重症和疑難病的診斷治療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天河院區)、周二上午(特診)

張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內分泌代謝病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微循環學會糖尿病與微循環專業委員會足病學組委員,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骨質疏鬆分會內分泌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內分泌代謝病防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糖尿病學會常委,廣東省內分泌學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內分泌分會委員,廣東省藥學會內分泌代謝用藥專家委員會常委,廣東省健康促進學會內分泌代謝分會常委,廣東省營養學會委員,廣州市糖尿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內分泌學會常委。

擅長:各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繼發性高血壓、垂體-腎上腺、性腺疾病、生長發育異常、骨質疏鬆、代謝綜合徵等疾病診治,尤對糖尿病、女性內分泌代謝病有較深造詣。

專家門診:每周一上午,周四全天。


采寫|林晴、尹蓁

編輯|Henin 責編| 黎曉心

通訊員| 馮朱曉、朱健、周晉安、甄曉洲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