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痛經,更應該重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絕大多數女性都有過痛經的經歷,有的人說結婚後痛經就會減輕,但是婚後痛經的人依然很多,婚後痛經要注意以下三種疾病。

  有很多人都認為月經期間的疼痛是正常的,即使症狀嚴重,她們也往往吃點止痛藥對症應付,往往貽誤病情。

據權威部門的統計,女性人群中約有10%的婦女有明顯痛經,30%的婦女有一般性痛經,而臨床上以痛經為首發症狀的就診者卻不足3%。

對痛經這一常見病症,最值得女性關注的是繼發性痛經。

繼發性痛經多見於生育後女性及中年婦女,常因盆腔炎症、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

多數的繼發性痛經往往在經前不久開始,延續到整個月經期,至月經乾淨後才慢慢消失。

內膜異位症

  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生長於子宮腔以外,如子宮肌層、卵巢或盆腔內其他部位。

同樣有周期性改變及出血,月經期間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

並因與周圍鄰近組織器官粘連,而使痛經逐漸加重,內診可發現子宮增大較硬,活動較差,或在子宮直腸陷窩內捫及硬的不規則結節或包塊,觸痛明顯。

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包括子宮輸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和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發生炎症,統稱之為盆腔炎。

盆腔炎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在一些性生活紊亂,性病泛濫的國家中此病尤為多見。

  絕大多數的盆腔炎都是由陰道內的病原體沿黏膜上升到達盆腔器官引起的。

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症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同時發炎,常見的症狀就是下腹鈍痛,噁心、乏力等。

婦科腫瘤

  婦科腫瘤的發生率近年來一直在增加。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發病排在前位。

  宮頸癌是育齡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或是陰道流血及白帶增多,有時與慢性宮頸炎區別不明顯,容易被忽略或漏診。

誤診。

生長迅速,易擴散,早期也少有自我感覺,往往是在婦科檢查,或腫瘤已經長得較大,出現症狀時才被發現。

隨著病程的發展會有下腹不適或盆腔下墜,噁心、胃部不適等類似痛經的症狀。

痛經不是小事,女性朋友們千萬不要置之不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么女性會出現繼發性痛經

為什么女性會出現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指在第一次來例假的時候就有痛經,而繼發性痛經是指月經來潮初期數年後逐漸出現的痛經。其發病原因、處理方案與原發性痛經不同。常常表現為各種疼痛方式:下腹痛...

警惕四種痛經最危險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一般少女的痛經都屬於原發性痛經,是一種功能性的疾患,主要與精神緊張,子宮痙攣和體質虛弱有關,一般不伴有盆腔的氣質性病變,多數婚後可自愈。而繼發性痛經多見於生育後...

女性右下腹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 婦女長期出現腰骶部疼痛、下腹痛,並於性交後及月經期加重。常伴白帶增多,多為慢性子宮頸炎引起。若長期出現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並於勞累、性交後或月經前後加重,常伴月經失調、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