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子宮肌瘤?摸摸這裡就知道了,女性都該花1分鐘為自己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年女性想必很多女性都聽說過子宮肌瘤,而且子宮肌瘤在婦科疾病中很是常見,據調查結果顯示:30-50歲的女性中約有25%患有子宮肌瘤。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自測子宮肌瘤的方法,通過這些微信號發現它。

女性要愛護自己身體,花3分鐘,為自己看看吧。

1、揉按小腹:月經前後,或者洗澡時均可揉按小腹,感覺一下此處是否出現腫塊。

應為子宮肌瘤發生時,通常腹部會出現腫塊並帶有脹脹的感覺。

2、白帶異常:幾乎所有的婦科疾病最初表現都在白帶上,子宮肌瘤也不例外。

因為它會使盆腔感染和充血,進而導致陰道液體增多,這些液體和正常的白帶混在一起,就會給人一種「白帶增多」的感覺。

不過,子宮肌瘤引起的白帶主要呈膿性且伴有腥臭味。

3、排尿困難:尿頻,一天上廁所超過8次甚至更多,可能就是肌瘤壓迫到膀胱導致的。

4、月經變化:每個月的大姨媽出血量其實是差不多的,如果身體生病了。

肌瘤可能會壓迫靜脈血管,造成經血增加,並且導致周期延長。

5、痛經:有些子宮肌瘤會壓迫神經,引起子宮收縮,還可能合併子宮內膜異位症。

因此,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大多會出現痛經現象。

為什麼會得子宮肌瘤?

與你的痛經史有直接的關係。

中醫記載「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也就意味著你的血脈不通了。

中醫也叫血痔。

本來你的月經來,你的子宮膜要脫落,可是脫落不下來,這也叫寒痔。

就是你子宮膜脫落每次留一點,一點一點的積攢,成為一個瘤。

還有多發性子宮肌瘤,因為寒在我們的身體里是隨著血液運行的 ,當你原來的那個點到了一定的厚度,那個地方的子宮膜又可以脫落了,這時候寒走到另一個地方,又開始有新的點脫落不了,形成多發性子宮肌瘤。

中醫認為:寒則瘀、瘀則凝、凝則堵、堵則造成酸麻脹痛,嚴重些易積成炎症,再嚴重些就會導致肌瘤、囊腫、癌症!

所以只要把寒化解,基本上就與子宮肌瘤絕緣了!

寒氣該怎麼化解?

古代醫書典籍《藥性論》中就指出艾草能夠:「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其實艾葉的功效不止這些,它對治療婦科疾病同樣也有一手。

為什麼艾灸能治多種婦科病?

婦科病,大多數是由於寒濕、氣滯血淤,經絡堵塞、血虛等引起的。

久而久之,當然就會氣滯血淤,經絡不通暢,代謝的垃圾產物無法排出,新鮮血液無法正常運送到,當然就會生各種各樣的病了。

而艾灸能補元陽、散寒祛濕、通經活絡、消炎止痛。

用艾灸把體內的氣象變得陽光明眉,就會冰雪消融、陰霾盡散、經絡通暢,當然就能根治這麼多病了。

把生病的環境改好了,病自然就沒有了。

艾草

艾灸治療婦科病,是從整體來調理,慢慢的改變好體內的氣象,在主治一種病時,會同時治好其它病,堅持下去,慢慢地病就會全好!

人體久病,元陽必虛,元陽虛,就不能戰勝病邪,神也沒有辦法。

艾灸能補充元陽,元陽充足,很多功能才能起動,有了元陽,才能燃起人體的太陽,有了陽光的照射,才有生機。

艾灸通經活絡,經絡通暢,則百病不生。

當艾灸與暖宮貼融合在一起,便衍生成了最符合現代女性的子宮護理產品。

艾灸暖宮貼貼在肚臍下方的氣海穴,它能幫你活血化瘀,溫經止痛,調和氣血,治療炎症,養護卵巢,促進子宮收縮,全面調理女性生殖系統的功效。

艾灸暖宮運用了中醫灸法結合現代熱敷技術,避免了傳統艾灸使用火的不安全性和不方便操作性,可以直接貼在穴位處,直達子宮,而且白天晚上都可以用,非常方便,可以幫你解決經期腹痛,宮寒怕冷、腰酸難耐、惡露不盡、月經異常、宮寒難孕等困擾。

艾灸暖宮暖宮:暖宮貼裡面的黑膏藥利用發熱體和紅外線有規則的刺激穴位,有效成分源源不斷的通過皮膚的呼吸滲透到身體里,從而改善子宮環境,營養滋潤子宮,激活人體的免疫細胞,達到酸鹼平衡的作用,讓細菌無處藏身,痛經、月經不調、陰道炎、盆腔炎、宮頸炎自然不治而愈。

艾灸暖宮排毒:暖宮貼藥效霸道,貼在關元穴(丹田)或八髎穴上,能打通人體的奇經八脈,氣血通暢,能把身體的各種毒素排出體外,你親眼看到各種頑固宮毒隨下體代謝排出體外時,會嚇你一跳。

所以無論你是二十多的青春少女,三十多的幹練女強人,四十多的賢惠媽媽,五十多的雍容華貴阿姨,她一定可以實現你無「味」,無「炎」,無「毒」的女兒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有沒婦科病?照照鏡子就知道!

經常在電視劇聽到這麼一句台詞:「你臉色那麼差,是不是生病了?」。這說明一個人身體的好壞跟臉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所以看臉色也成了醫生們用來判斷疾病的參照。比如,一個人的臉色紅潤,表示這個人血氣充...

你有沒有子宮肌瘤,3秒鐘就能看出來!

子宮肌瘤是什麼?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症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症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