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中心醫院腫瘤微創診療為癌症患者打開希望之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一個人生命垂危之際,最希望他活下來的,除了親人,就是醫生。

對此,來自江津德感的老人溫昭祥深有體會。

2016年年初,老人因咳嗽、胸痛在重慶就診時查出肺部腫瘤。

「從片子上看比拳頭還大,我們找到一名外科醫生,他說我這種情況沒法手術,當時有種被下死亡通知書的絕望。

」隨後,老人在家屬陪同下輾轉來到江津區中心醫院腫瘤科,經穿刺活檢確診為肺癌,醫生經反覆會診和準備後,為老人開展了經CT引導下腫瘤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同時全身化療6個療程,半年後,「比拳頭還大」的腫塊完全消失,以後每3-6個月複查1次,目前老人感覺良好,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

事實上,像溫昭祥老人這樣,得知自己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後,從絕望到看到希望的患者,在江津區中心醫院腫瘤科還有很多。

「從2011年至今,在我們科室經微創診療後,恢復情況良好的患者大致有200餘人。

」說這話的是江津區中心醫院腫瘤科博士、主任醫師向德兵主任。

作為學科帶頭人,向德兵曾在全球最著名的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M.D.安德森腫瘤中心做博士後研究,而且腫瘤科醫師均經過國內著名的腫瘤專科進修學習,為腫瘤專科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他的帶領下,醫院腫瘤科2011年4月成立腫瘤中心,2013年成立腫瘤微創治療中心,2016年獲批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017年獲批重慶市區域性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在對溫昭祥老人的診療中,我們開展的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就是我們的特色醫療技術。

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技術培育等這些都是對重點專科和學科建設項目的重要評價標準。

」向德兵介紹,粒子植入療法是在影像學設備引導下,將能殺死腫瘤細胞的放射性粒子(放射性碘-125粒子,只有5毫米長)植入瘤體內,通過粒子的微型放射源發出持續、短距離的放射線,從而達到「殺死」腫瘤細胞、使瘤體縮小或消失的目的,它屬於微創治療,也屬於近距離放療的範疇,既可有效殺傷腫瘤細胞,又能保證周圍正常組織不受傷害。

對於已發生轉移的腫瘤患者,選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療,可達到有效控制轉移灶生長,保持器官功能、減輕疼痛的目的;由於身體狀況、腫瘤位置等因素影響,無法用手術切除的腫瘤,也可選用植入碘125粒子治療。

據悉,江津區中心醫院腫瘤科作為市重點專科和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以「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及微創治療」為特色,積極開展腫瘤普查、早期診斷和「規範的腫瘤綜合治療」,可根據病人的機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分期和發展趨勢,在化療、放療、微創介入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和熱療等方法中,為患者規範合理地、有計劃地制定一個包含現有的多種治療手段,取長補短的綜合治療方案,並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療流程,這種全新的腫瘤治療模式有別於以前的腫瘤科單純化療,將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效果,使腫瘤治療達到規範化、合理化、個體化。

作為科室管理人員,向德兵自豪地說:「要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人才是關鍵,目前科室共有醫生15人,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6人,住院醫師4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6人,碩士生導師2人。

除了人才梯隊的打造,人才培養也很重要,為此,近年來,科室每年都要派一個醫生到全國頂級的腫瘤專科進修學習,目前也收到了一些成果。

「醫學這條路不進則退,面對生命,我們倒退不得。

很多人都說我們腫瘤科收治的大部分是無法手術的患者,沒有什麼治療價值,其實不然,作為醫生,不管在任何崗位,我們都要致力於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用畢生所學去追求給患者帶來生存希望。

」向德兵說。

(蔣永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