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要治標更要治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沉 一
近日,為加強患者對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認識,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主辦的「手握明天」患者教育活動上海專場在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舉行。
長海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趙東寶教授帶領多位專家,向患者普及了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疾病知識和治療手段。
及早治療,找對科室
「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同屬風濕免疫疾病,但卻有本質的不同。
前者多發於40-60歲的中老年女性,而後者則以20-40歲青壯年男性居多,」趙東寶教授介紹道,「這兩種疾病如不加以正確治療,會造成關節和脊柱病變受損,導致患者身體殘疾、喪失勞動能力,這對患者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很大,因此必須引起重視、及時就診。
」
研究數據顯示,我國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約為0.36%,強直性脊柱炎約為0.34%,據估算在中國這兩種疾病的患者總數已接近900萬人,然而只有少數患者在疾病初期獲得治療。
「由於對疾病缺乏認識,很多患者遊走於內科、骨科、針灸科等科室,卻未能及時得到確診,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趙東寶教授建議,如果患者早上起床後感覺到關節或者脊柱僵硬、疼痛,且痛感超過半小時不退,就應到正規三甲醫院的風濕免疫科診斷是否患有類風濕關節炎或者強直性脊柱炎。
治標不夠,關鍵得治本
據趙東寶教授介紹,傳統的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藥物療法可以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但從治療疾病的層面,這些僅僅是「治標」而非「治本」。
鑒於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致殘性,光靠消炎止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阻止病情進展、真正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新型生物製劑的出現,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控制和治療開闢了新途徑。
「對於兩種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四周無效,疾病仍然處於活動期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需要採用生物製劑來控制病情,如阿達木單抗。
」趙東寶教授表示,「另外,如果病人髖關節受累,嚴重影響到生活起居,也需儘早採取生物療法。
」
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而言,除了生物製劑以外,還可採用傳統的改善病程抗風濕藥物,儘管較生物製劑起效慢,此類藥物也能達到阻止病情進展的效果。
趙東寶教授最後強調,風濕免疫類疾病的治療過程是長期而複雜的,需要患者與醫生的緊密配合。
患者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用藥,堅持長期治療、定期隨訪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公益項目]
「手握明天」公益項目是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主辦並組織實施,艾伯維中國贊助的患者援助項目,旨在幫助風濕免疫疾病患者最大可能獲得更加滿意的治療療效,並提供患者全方位支持的平台。
[專家名片]
趙東寶
教授,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擅長診治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痛風、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等疾病。
門診時間:周二、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得了強直性脊柱炎能治好嗎
針對強直性脊柱炎這種慢性的疾病,雖然尚無根治方法,但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如能及時診斷及合理治療,可以達到控制症狀並改善預後。應通過非藥物、藥物和手術等綜合治療,緩解疼痛和發僵,控制或減輕炎症,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