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術巧治子宮腺肌症 保護子宮 告別經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三年來,44歲的周女士每個月都要經歷幾天痛苦的日子。

月經前兩天,腹部、腰部的劇烈疼痛,讓她寢食難安,甚至不能正常活動。

可奇怪的是,疼痛症狀持續5天後就自動消失。

隨著下個月的月經來潮,疼痛也「如約而至」。

周女士曾用藥物治療的方法,緩解經期的疼痛。

可止痛藥物吃了不少,就是不見好轉。

考慮到「是藥三分毒」,周女士放棄了藥物控制疼痛的辦法。

身邊的女性朋友或多或少都有經期疼痛的經歷,但疼痛的感覺都沒有周女士如此強烈。

起初,周女士以為是日常生活勞累過度的原因,曾請假兩個月調養身體,但經期疼痛的情況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

周女士來到當地醫院就醫。

當地醫院診斷周女士為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並進行了手術治療。

切除了子宮肌瘤後,周女士經期疼痛的情況有所緩解。

正當她以為再也不用受到病痛折磨的時候,術後六個月,經期疼痛的現象再次「上演」,且愈演愈烈。

通過查詢資料,周女士了解到傳統手術根治子宮腺肌症,只有切除子宮這一種方法。

周女士無法接受年紀輕輕便沒有了子宮,可疼痛的折磨也讓她不知所措。

幾經打聽,她來到了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

介入科主任孫政育了解周女士的情況後,向她介紹了介入治療的方法。

「介入術是治療子宮腺肌症的首選,目前,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引進了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使用微導管進入到子宮血動脈,注射栓塞劑使腺肌症組織營養和養分供應中斷而壞死脫落,緩解痛經,減少月經量。

此介入術無痛、無創口,而且能夠保留子宮。

」聽了孫主任的介紹,周女士決定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

手術只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周女士便成功下台。

孫政育說,子宮腺肌病過去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經產婦,但近些年呈逐漸年輕化趨勢,這可能與剖宮產、人工流產等宮腔手術增多有關。

「患者的症狀有月經失調,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月經前後點滴出血,嚴重的患者可以導致貧血;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常在月經來潮前一周開始出現,當經期結束痛經即緩解。

」孫主任說, 痛經的女性建議查一個盆腔或陰道超聲波,如果「肌層回聲不均勻」則顯示是子宮腺肌症,需要治療才能緩解或徹底擺脫痛經的煩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開刀咋治療子宮肌瘤?

濰坊保健訊 被稱為「婦產科第一瘤」的子宮肌瘤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婦科腫瘤,30歲以上婦女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高達20%~30%以上,常見症狀是月經過頻、過多及經期延長,使患者貧血的發生率增加,體質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