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患者受吸菸危害 專家呼籲重視慢阻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了向公眾普及慢阻肺防控知識,11月21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舉辦了「了解慢阻肺,暢享呼吸」義診宣傳活動。

記者了解到,這個看上去很小眾的疾病被醫學界認為是「沉默的殺手」。

據統計,我國每死亡10人中就有1人死於慢阻肺;40歲以上居民,每10人中約有1人患有慢阻肺。

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孫德俊介紹,慢阻肺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症狀為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動後氣短。

慢阻肺危害嚴重,是世界第三大疾病死亡原因,每年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在我國位居農村死亡原因的首位。

在慢阻肺患者裡面,有七成都是吸菸或者家裡有人吸菸,40歲以上的人群發病率更高。

但遺憾的是,慢阻肺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公眾的知曉率仍然較低。

由於菸草危害以及空氣污染、過敏等因素,越來越多的呼吸道疾病常常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很容易導致肺功能受損。

據臨床數據統計,有1/3以上的慢阻肺患者無明顯症狀,等到發現呼吸困難,再去檢查的時候,往往肺功能的損害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

因此,加強對肺功能的檢查十分必要。

孫德俊建議,5種人應該定期檢查肺功能,包括長期吸菸或受二手菸危害;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症狀者;在工作和生活環境中經常接觸污染氣體、粉塵者;以及年齡大於40歲的人群應每年檢查肺功能;已經確診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更是需要每3~6個月監測肺功能,以了解病情的進展情況,有效進行藥物治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