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過關了,不一定就代表健康沒有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體檢已成為很多市民每年必做的功課。
不少人相信,體檢過關了,就代表健康沒問題,起碼一年都可以高枕無憂。
然而,就算有很多人每年都進行體檢,體檢正常,可還是有很多人得了癌症,這是為什麼?
李先生說,自己每年都體檢,平時身體很好,感冒都很少有。
閒暇之餘就愛抽兩口旱菸,但最多也就是時不時咳嗽兩聲。
今年體檢,體檢結果也是正常,可就在體檢後兩個月時間裡,有次咳嗽咳出血了,還有時有點暈,就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說他的癌胚抗原值高,建議他查查肺部CT。
一查,竟是肺癌,已經到了中晚期。
李先生說自己想不通,明明兩個月前才體檢完,結果都是好的呀,怎麼突然就成了癌症晚期呢?難道是體檢中心的醫療質量有問題,沒有體檢出來?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自己都會困惑自己體檢正常怎麼還會得癌症。
不是所有體檢都是防癌體檢
醫生表示,平常的健康體檢不等於癌症篩查,老百姓通常所說的體檢一般就是指「健康體檢」,健康體檢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檢查,比如肝腎功能、B肝兩對半、血糖血壓血脂等等,像一些不常見的疾病,比如說腫瘤類疾病往往不會出現在大多數的體檢項目里。
由於自身對疾病知識的缺乏,很多人也不會注意到這點,所以被人們忽視。
癌症早期症狀又不明顯,導致一發現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所以在體檢時,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做一些合理的體檢項目,比如經常感覺頭痛、頭暈,就要選做一個頭部的檢查項目。
此外,還要和醫生多交流,以便於醫生根據症狀對你的病情做出判斷,或者檢查時對你的患處多加留意。
早期高危人群防癌體檢
防癌體檢的目的在於提高早診率,為了彌補健康體檢檢查中的不足,近年來各種體檢機構紛紛推出防癌體檢套餐,價格從幾百到幾萬不等,檢查的項目也各不相同。
常見的防癌體檢包括:1.常規體檢、常規實驗室檢查、常規影像學檢查。
2.大便潛血(需禁食潛血飲食)。
3.肛門指診(DRE):可發現75%的低位直腸癌、攝護腺病變。
4.脫落細胞學檢查:痰細胞學。
5.胸部正、側位平片、腹部平片。
6.腹部、盆腔超聲波以及部分腔內超聲等等,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指導進行相關項目體檢。
針對我國癌症常見的惡性癌症,以下六類人群應做好早期癌症篩查。
如下
1.肺癌高危人群:長期吸菸者,尤其20歲以下開始吸菸、煙齡在15年以上、每天吸20支以上為肺癌高危人群,有肺癌家族史者可進行胸部CT檢查。
2.肝癌高危人群:年齡40歲以上、B肝表面抗原陽性,或有慢性乙型、C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患者早期進行肝功能檢查。
3.胃癌高危人群:患有慢性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為胃癌高危人群,每年至少胃鏡檢查一次。
4.宮頸癌高危人群:早婚、多產、多性伴侶、宮頸糜爛、HPV陽性大多為宮頸癌高發人群,腹部超聲波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
5.乳腺癌高危人群:直系親屬中有得過乳腺癌、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及未哺乳者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鉬靶X線攝片常用來檢測乳腺癌的發生。
6.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家族成員,結腸腺瘤綜合徵、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腸血吸蟲肉芽腫患者均為結直腸癌高危患者,每年進行一次肛門指檢,做好加腸鏡進行篩查。
不要盲目篩查
1.不建議盲目篩查。
例如一般來說 50歲以後男性考慮篩查攝護腺癌,如果30歲左右男性選這個套餐就不適合,30-40歲的女性如無家族史、既往病史、臨床症狀暫不用選擇消化道腫瘤篩查。
2.別一上來就要求做最高級的。
很多人認為用PET-CT把全身掃一遍,就能將潛藏在身體里的早期腫瘤揪出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不要對價格昂貴的檢查存在盲目的信任,普通人不建議做這一項;還有一個現象很多人認為做CT檢查對身體有輻射,不太願意做,其實一年做一次的危害微乎其微,權衡利弊一年做一次是沒有問題的。
3.還有些人做腫瘤篩查只選擇做腫瘤標誌物,單純靠這一項篩查腫瘤是不合理的。
篩查應該是選擇針對性強、快速、簡便的方法。
例如有肝癌家族史,5年以上B肝患者,B肝病毒攜帶者,40歲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硬化患者,長期嗜酒者,則需要篩查彩超和甲胎蛋白。
4.基因檢測不是人人都要做。
正常人群過度做基因檢測是沒有意義的。
基因檢測主要適用於遺傳性腫瘤。
即由特定致病基因突變導致,且具有家族聚集性。
特殊人群癌症篩查
真正有效的癌症篩查,需要根據一個人的年齡、家族病史、性別、生活習慣等因素來做具體篩查。
對於健康人群,特別是40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常規體檢後再加一次防癌體檢。
中老年,有家族史或有吸菸等不良嗜好的高危人群每隔半年做特定腫瘤項目的篩查,是發現早期癌症、癌症前期病變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