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痛風日|別讓尿酸超過420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三高」對健康危害很大,然而對於「第四高」——高尿酸血症,很多人卻並未認識到其危害。

高尿酸血症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痛風,在臨床上,很多患者卻往往等到四肢關節長滿痛風石,甚至並發了腎衰竭才前去就診。

據中國疾控中心相關數據統計,我國高尿酸血症患者占25%以上,而且年輕化現象突出。

  每年的4月20日是「全民關注痛風日」,這是因為血尿酸的正常值是420unmol/L,高於420unmol/L就被稱之為高尿酸血症,因此防治痛風要記住「420」。

專家提醒,高尿酸血症不僅可以引起痛風,還會帶來腎損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諸多危害,不可忽視。

 長期痛風易傷腎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可以表現為急性關節炎、慢性關節炎。

但是,除了侵犯關節之外,痛風還與多種合併症有關。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鄧偉明指出,高尿酸血症與慢性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胰島素抵抗綜合徵有明確的相關性。

  其中,腎功能損害是痛風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痛風性腎病是由於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腎損害。

  痛風性腎病在臨床上主要有3種類型,分別是急性梗阻性腎病、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腎結石。

其中以腎結石最為多見,痛風患者腎結石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0倍。

痛風性腎病多發生在有10年以上病程的痛風患者中,20%~40%的痛風患者有蛋白尿,通常輕微且間歇出現,因此發病非常隱匿。

病史較久的痛風病人,約1/3有腎損害,所以對待痛風患者,尤其是病程較長的病人,必須有預防痛風腎損害的意識,採取有效措施,減少痛風的復發,防止痛風腎損害的發生。

痛風易合併心臟病

  除了傷腎,長期痛風也會並發心血管疾病。

鄧偉明解釋,尿酸通常隱匿於血液中,並通過血液運轉於身體的各個部位。

時間久了,過量的尿酸便對血管產生了危害,比如出現動脈硬化、甚至阻塞,從而增加了心腦血管病的罹患幾率。

如血管損害發生在心臟,則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充血性心臟衰竭等;若發生在腦血管,則可出現頭痛、頭昏、手腳麻木等症狀,嚴重時還會造成腦梗塞、腦出血。

  有人認為,痛風只是一種關節病,痛的時候止止痛就夠了,但其實痛風也是可以「致死」的。

有研究發現,痛風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是普通人的1.29倍,而因冠心病死亡的風險為普通人的1.42倍。

由此可見,痛風對心血管系統的破壞力是不容忽視的。

飲食不節易誘發糖尿

  糖尿病和痛風都屬於代謝性疾病,臨床上很容易並發於患者身上。

鄧偉明解釋,糖尿病與痛風都是體內代謝異常所引起的疾病,兩者有共同的發病基礎,營養過剩是其發病因素之一。

因此,該類患者一般從膳食治療、藥物治療、運動治療、教育和心理治療、病情監測五方面進行綜合治療,其中以膳食治療最為重要。

  減肥保持正常體重是減少痛風發作的有效方法,低脂清淡的飲食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有助於減肥,高脂肪飲食會阻礙腎臟排泄尿酸。

建議痛風患者戒菸酒,多飲水,通過增加尿量來幫助腎臟排出尿酸,同時減輕尿酸對腎臟的損害。

另外,患者還要堅持適合自己的體育鍛鍊,控制理想體重,防止因為肥胖而誘發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