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患者心莫慌 煙臺山醫院頭暈前庭功能檢查來幫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魯網煙臺10月19日訊(見習記者 劉政文 通訊員 葉杏
張國傑)頭暈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涉及到多個臨床學科,如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眼科、脊柱外科、神經心理科等等,人群發病率約5%左右,眾多患者飽受頭暈的困擾,由於目前頭暈檢查技術的短缺,多數患者在就醫過程中被誤以為是「腦供血不足」、「頸椎病」等診斷,臨床治療也僅僅是千篇一律的改善循環、活血化瘀等,因此很多患者難以得到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導致疾病多年遷延不愈。
為此,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率先在煙臺市成立了首家專業的前庭功能檢查室,擁有三套前庭功能檢查設備包括主打產品號稱「太空體驗」的SRM-IV耳石復位儀,前庭眼動檢查儀和運動平衡儀。
其中SRM-IV耳石復位儀主要針對臨床發病率最高的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患者,判斷患者耳石的具體位置,從而進一步進行精準復位,前庭眼動檢查儀是幫助定位患者損傷的部位是在中樞還是外周,提高診斷的準確性,而運動平衡儀則是可以進一步幫助患者確定病因、病變部位以及評估摔倒風險,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專家閻志慧正在為耳石症患者做復位治療
採訪中,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閻志慧主任介紹了兩則病例。
第一個患者賀某,男性,50歲。
因突發眩暈1小時來醫院就診。
醫生了解到,1小時前患者早晨起床,向右側翻身時突然出現眩暈,視物旋轉,噁心嘔吐,伴出汗,有便意等症狀,並且眩暈程度較重,患者立即靜臥,大約數十秒鐘後症狀得到緩解,再次翻身又出現眩暈嘔吐等症狀。
來到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經閻志慧主任認真檢查,診斷後發現該患者無言語不清,無肢體無力,無耳鳴及聽力下降,無意識障礙。
初步判定該患者眩暈和頭部位置變化相關,診斷為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給予變位檢查提示右側水平半規管耳石症,於是制定方案為該患者進行耳石復位治療,復位治療治療結束後,症狀基本消失。
閻志慧主任強調:「耳石症有自愈性特點,如出現嚴重暈眩、嘔吐等問題,莫慌,先靜臥休息一段時間,觀察症狀是否緩解,緩解後到醫院就診即可。
」
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謝清華為患者行平衡功能檢查
隨即,閻志慧主任又講述了另一則病例:患者,李某,男性,56歲,發現頭暈6小時後入院就診。
閻志慧主任介紹:「患者6小時前起床後感到頭暈,為非旋轉性暈,伴噁心未嘔吐,走路不穩,症狀持續不緩解,無耳鳴及聽力下降,無言語不清,無飲水嗆咳和吞咽困難,無復視,無肢體麻木無力。
既往有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
」來醫院檢查後閻志慧主任發現患者血壓178/96mmHg,
偏高,雙眼可見水平加旋轉眼球震顫,左側凝視時明顯,言語正常,四肢肌力5級,雙側共濟運動正常,雙側病理反射未引出。
經醫生診斷後確診為腦左側延髓外側急性梗死伴有高血壓病3級,同時查出患有糖尿病。
入院後給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可定降脂、依達拉奉清除自由基、丁苯酞保護線粒體功能及活血降糖對症治療,病情逐漸穩定出院。
閻志慧主任提醒道:對於患者來說,如突然急性起病的頭暈或眩暈,而患者年齡不大,既往也無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腦血管病病史,卻眩暈程度較重,伴明顯的噁心嘔吐及出汗,甚至急性腹瀉時,定位多考慮前庭周圍性眩暈,常見疾病有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經元炎等等,雖然眩暈程度較重,但經治療後,成效顯著,不會造成不良後果。
對於突然起病的頭暈或頭昏,如患者年齡偏大,有高血壓病、或者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險因素,雖然頭暈程度不重,但可能有走路不穩、復視等腦缺血的症狀,臨床反而要格外重視,可能是腦血栓的表現,此時一定要到醫院就診,儘早完善顱腦CT/MRI檢查,早期溶栓治療可以避免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