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的人冠心病幾率翻倍 冠心病自我調養六步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IHD)。

由於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從而被認為是「人類的第一殺手」。

在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已成為引起人群致死和致殘的第一位病因。

哪些人群容易得冠心病呢?目前公認冠心病危險因素包括男性、年齡、有早發冠心病家族史、吸菸、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有明確的腦血管或周圍血管阻塞的既往史。

充分認識和積極控制危險因素的流行和變化趨勢,對於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提高生活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肥胖: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飲食結構的改變、交通工具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加入肥胖的行列。

有資料顯示,肥胖組較正常組代謝綜合徵的比例明顯增加,同時肥胖本身也是冠心病的直接危險因素之一,其中中心性肥胖危險性最大。

2 )糖尿病:糖尿病不僅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且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國內外大量流行病學資料證明,糖尿病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遠較非糖尿病病人明顯高而且發病早,病變進展迅速,預後差。

同時,糖尿病患者由於存在脂質異常、胰島素抵抗、高血壓、凝血和纖溶系統異常,因此還能增加其它危險因素的危險性。

3 )吸菸:吸菸不僅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且與其他危險因素有相加協同作用。

吸菸年齡愈小,冠心病的相對危險性愈高。

吸菸可使冠狀動脈痙攣的危險性增加4倍以上,停止吸菸可使冠心病或周圍血管發病危險降低一半。

4 )代謝綜合徵:代謝綜合徵的主要表現有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糖耐量減退/2型糖尿病、脂代謝異常和高血壓。

近年來一些大規模研究發現代謝綜合徵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能使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病率增加3倍。

5 )高脂血症:冠心病一級及二級預防研究一致認為,膽固醇增高是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冠心病的死亡率隨著血清膽固醇的增高而不斷上升,膽固醇水平在5.2mmol/L以上更為明顯。

有效的降脂治療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發生及發展,減少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降脂治療能明顯改善冠心病的自然病程,其意義不低於冠脈搭橋術。

6 )高血壓:高血壓已證實高血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高血壓至少使冠心病發生的危險性增加2~3倍以上。

同時降壓治療亦可使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降低。

7 )久坐生活方式:不愛運動的人冠心病的發生和死亡危險性將翻一倍。

雖然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溶栓療法、冠脈搭橋、塗層支架等新技術可挽救越來越多的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這畢竟是不得己而為之。

有研究表明,全面控制可控危險因素可防止80%以上急性冠脈事件。

因此,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特別是提高高危人群、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屬對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認識,才能有效控制冠心病的發生。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還要應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調養與保健。

一、飲食調養:平日飲食宜清淡,儘量少食或避免高動物性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豬油、動物內臟、蛋黃、乳賂、黃油等;平日燒菜儘可能用植物油,食鹽宜少,糖也少吃;食物以素食及豆製品為主,即多食素菜、水果、豆製品等;蛋白質的補充可食用瘦肉、魚肉和蛋類。

二、生活調理:要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

在日溫差變化大時,注意保暖。

起居應有規律,睡眠要充足,心境要平穩,萬勿大喜大悲、憂愁鬱悶。

禁止吸菸飲灑。

三、控制體重:肥胖者要設法減肥,減少食物的總熱能卡;不宜過多地飽食,並通過體力活動、鍛鍊來減輕體重,務使達到較理想水平。

四、溫水浴療:給左上肢做局部溫水浴,水溫從37℃開始,逐漸開始42℃,使局部末梢血管和冠狀動脈反射性擴張,改善冠脈循環。

五、上午吃藥,下午鍛鍊。

冠心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由心肌缺血和致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臟病急發率和猝死率,以上午6—12時最高,尤其是睡醒後頭3個小時心臟最容易「鬧事」。

專家們稱這段時間為冠心病發病的「清晨峰」,可運用這一生物節律掌握用藥時間。

六、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注意有無高血壓病、糖尿病等。

這些病都是和冠心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的,—旦發現就應和醫生密切聯繫,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治療,以控制其進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治療心臟病的同時要注意哪些方面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在內科疾病中,心臟病是發病率高,而且危害大的一種疾病。而且,心臟病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人身上,如果患者不積極的治療,那麼給患者造成的...